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下册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7) 教案

    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下册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7) 教案第1页
    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下册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7) 教案第2页
    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下册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7) 教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四课的内容。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的本质:产生了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的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课标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产生了新的物质。在本课中,当学生混合白醋和小苏打时,他们将会看到明显的化学反应现象如看到冒气泡、听到嗤嗤的响声。这一化学反应的发生是因为小苏打包含有碳酸氢根,当醋酸与小苏打反应时,一种新的物质——二氧化碳产生了。本节课内容是要让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学情分析
        学生对醋的认识多一点,对小苏打的认识可能不多,对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什么现象,知道得更少。因此,对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学生是没有经验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而本课让学生观察到小苏打和白醋的剧烈反应过程可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体会到化学变化的奇妙和有趣。    在本课中,当学生混合醋和小苏打时,它们将会看到明显的化学反应现象,例如看到气泡的产生和听到嘶嘶声。对这一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发现该气体的一些性质,从而做出初步的判断,再结合教科书提供的资料,确定产生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这是一个严谨的分析、推理过程,它可以提醒学生,分析、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必经经过实验验证。设计思路1、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2、设计理念:整个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难点:判断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的合理推想和论证。教学准备各小组准备,小苏打40克、白醋100克、玻璃杯2个、长柄匙1把、玻璃片1片、蜡烛1支、火柴1盒、可燃烧的细木条1根、实验报告单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来做一个叫猜一猜游戏。老师的手中有两杯液体,一杯是白开水,另一杯是白醋,同学们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区分开来呢?生:看、闻、摸、尝 ……2、师:在不知道这种液体是什么的情况下,可以随便尝、摸吗?生:可以!生:不行,万一它有毒就糟了。3、师:对!在不知道这种材料是否安全的情况下,我们绝不能轻易尝、摸、闻,只能隔着瓶子感觉,这样用手帮忙闻它的气味,坚决不能尝,明白了吗?4、师:今天要学习的跟刚才大家所猜的白醋有关。二.学习探究活动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5、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材料都是安全的。这里还有一包白色的粉末,袋上有名称,叫小苏打它。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两种材料,请同学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观察,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提出观察要求:观察要求:细心观察,与小组同学交流,小组长作好记录。出示下发记录单    小苏打的特点       白醋的特点  6、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7 、师小结,生汇报观察结果,师相机 (课件出示)归纳    小苏打的特点      白醋的特点白色,粉末状晶体,无味无色,透明液体,有酸味8、师:知道了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就这两种物质你们还想了解到什么?9、生大胆质疑。(预设:小苏打有什么作用?白醋有什么作用?将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会有什么变化?)10、师:归纳问题,提问“将这两种物质在玻璃杯中混合会有什么变化?”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课件出示课题)活动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11、设疑:如果将这两种物质混合,你觉得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猜想。 ( 板书:小苏打+白醋→ ?)        生:混合在一起后醋也可能变白了……    12、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生:实验课件出示实验方案要求(1)先拿出一个空玻璃杯,摸一摸空玻璃杯的杯壁。
    (2在玻璃杯中小心地倒入两勺至三勺的小苏打,再加入适量白醋,马上盖好盖子。(安静地观察里面的变化。看、听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比例:三份白醋,一份小苏打(3)用手触摸杯壁,先摸上部,再摸下部。 (记下你的感觉和听到的声音)(4)、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做好记录,准备汇报。13.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归纳(课件出示)(1)、产生大量的气泡,还有“嘶嘶”的声音。(2)、摸一摸玻璃杯外壁有点凉的感觉。  (3)、瓶子里还有无色透明的液体(4)、玻璃瓶底部有白色粉末。活动三:产生了什么气体。14、师: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的气体,这是什么气体呢?学生猜测(预测:氮气,氩气....)15、师:究竟这是什么气体呢?下面我们来做两个实验验证一下吧。引导实验一:师: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看到什么现象?生:看到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熄灭了。师:说明什么?生: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生成的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火焰熄灭。师:现在知道这种气体是什么了么?生:是二氧化碳气体。师:你能肯定是二氧化碳气体么? 生1:能。    生2:不能,因为证据太少,还不能足以证明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气体。引导实验二:师:像倒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会有什么现象呢?生:当把收集的气体倒在燃烧的蜡烛上面时,蜡烛火焰也会熄灭。               师:说明什么?生:说明这种气体可以使燃烧的火焰熄灭。 讨论:这种气体重还是轻?                 16、根据已经获得的能使火熄灭和比空气重的特点,能判断杯中是什么气体吗?17、师总结提示:(课件出示)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我们喝的一些饮料,就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当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18、师:观察玻璃杯里的液体,小苏打还在吗?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生答后师课件出示小资料:小苏打和白醋发生的反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此之外,留下的液体,既不是醋,也不是小苏打,是一种叫做醋酸钠的新物质。19、师接着归纳:(课件出示)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我们也可以表述为:小苏打和白醋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醋酸钠。三、 探究延伸:20、说说我们生活中二氧化碳的用途?生:制作饮料、人工降雨、冷藏食品……师布置:学生回家后自己动手制作柠檬汽水。21、师补充:二氧化碳还有对人有害的一面(1)、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怎样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呢?绿色植物可以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多植树造林,节约环保,低碳生活……(2)、如果二氧化碳浓度高的话,对人体有什么伤害呢?(缺氧,窒息)(3)、当我们要进入枯井、地窖或者地洞时,怎样才能知道里面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不高呢?    四、目标检测:这节课的知识学完了,你都掌握了吗?我们一起来做些小测试。一、判断题1、能让火柴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气体能帮助蜡烛燃烧,使蜡烛的火焰越烧越旺。(   3、制作橙汁饮料和柠檬汽水都要加入适量的小苏打。(    4、做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时,必须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反应速度。(     5、我们使用的小苏打是蓝色块状的漂亮晶体。(   二、选择题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2、把点燃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  )。   A、马上熄灭    B、继续燃烧   C、燃烧半分钟后熄灭了3、下列选项,属于小苏打的特点的是(     )。A、白色大颗粒     B、都是立方体颗粒    C、粉末状颗粒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       )。A、全部是白醋    B、全部是水   C、是含有新物质的液体5、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倒向蜡烛的火焰,火焰(    )。A、会立即熄灭     B、不会熄灭      C、半分钟后熄灭6、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的液体是(     A、黄绿色的     B、无色的     C、蓝色的、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哪些知识?谈谈你有什么收获?使你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师总结:只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要想得出科学的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科学源于生活,源于梦想,源于探索,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科学随时随地都在我们的身边。 

    相关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学生分组实验,巩固练习,全课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六年级下册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下册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设计,共4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