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三单元测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390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上第三单元测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390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上第三单元测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390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八上第三单元测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一)
(二)
(三)
(四)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曦月(xī) 沿溯(shù) 绝· (yǎn) 飞漱(sù)
B.属引(zhǔ) 素湍(tuān) 欲颓(tuí) 藻荇(xìnɡ)
C.缥碧(piǎo) 轩邈(miǎo) 经纶(lún) 横柯(kē)
D.戾天(lì) 牛犊(dú) 萋萋(qī) 燕然(yān)
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良多趣味(甚,很)
B.晓雾将歇(消散) 念无与为乐者(想念)
C.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夕日欲颓(颓废)
D.急湍甚箭(甚至) 千转不穷(多)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蝉则千转不穷 D.属引凄异
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山川之美 B.以我酌油知之
C.水陆草木之花 D.其反激之力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三峡》选自《水经注》。《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所著。
B.《答谢中书书》的作者为南朝梁时的陶弘景。
C.《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南宋婉约派的代表,人称“大苏”的苏轼。
D.《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也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___________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7.古诗文默写。(5分)
(1)树树皆秋色,_ _。(王绩《野望》)
(2) _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_ _,_ _ 。
(4)《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 _ ,_ 。
(5)面对沙尘暴肆虐,雾霾遮天……人们对蓝天碧水倍加期盼,请你借用两句连贯的古诗词,来表达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_ _,_ _。
8.(安顺中考)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校生活,安顺市某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8分)
(1)【魅力汉字】
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2分)
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总结出汉字从早期甲骨文到简体楷书的演变规律。
演变规律:_ _
(2)【传统文化】
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3分)
①松间鸣好鸟 ②鸟鸣山更幽 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 ⑤窗外见南山
A.上联:___ ____,下联:___ ___;
B.上联:___ __,下联:___ ___。
(3)【众说纷纭】
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对于小明的表现,作为他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分)
_
_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襄阳中考)(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_ 的感情。尤其是“_ _”三个字更是直抒胸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2分)
10.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请从诗歌画线句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3分)
_ __ _
_
_
(二)(15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欣然起行( )
(2)怀民亦未寝( )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12.翻译下列句子。(3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 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
13.“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3分)
_
_
_
1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3分)
_ _ _
_
15.你从本文中能得到什么启发?(2分)
_
_
(三)(14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李士衡①为馆职,使高丽②,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③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难免倾覆。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释】①李士衡:北宋人,当时在昭工馆为官。②高丽:古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③藉:垫。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沿溯阻绝( )
(2)清荣峻茂[ ]
(3)与之俱使高丽( )
(4)船欲倾覆( )
1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 _
(2)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
_ _
18.【甲】文第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2分)
_ _
19.【甲】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何用意?(2分)
_
_ 20.【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_
(四)(11分)
游大林寺
[唐]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①,历东西二林②,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③。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④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⑤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注释】①遗爱草堂:白居易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自己建造的草堂。②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后文“化城”指化城寺。③海东人:新罗国人,新罗国地处朝鲜半岛。④聚落:村庄。⑤迨(dài):等到。
2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2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华( )
(2)造[ ]
2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_ _
24.用自己的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踪。(2分)
_ _
25.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
_
三、写作(50分)
26.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1)命题作文
题目: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2)生活中,处处都有值得我们赞美的人和事物。我们赞美春天,赞美他们给自然带来了生命的活力;我们赞美大地,赞美他们给万物提供了诚挚的沃土;我们赞美老师,赞美他们为我们点亮了知识的明灯;我们赞美父母,赞美他们为我们传递爱的温暖……
在你的心目中,最值得赞美的是什么呢?请你以“赞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八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一)
(二)
(三)
(四)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曦月(xī) 沿溯(shù) 绝· (yǎn) 飞漱(sù)
B.属引(zhǔ) 素湍(tuān) 欲颓(tuí) 藻荇(xìnɡ)
C.缥碧(piǎo) 轩邈(miǎo) 经纶(lún) 横柯(kē)
D.戾天(lì) 牛犊(dú) 萋萋(qī) 燕然(yān)
【解析】A项,沿溯(sù),飞漱(shù)。
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良多趣味(甚,很)
B.晓雾将歇(消散) 念无与为乐者(想念)
C.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夕日欲颓(颓废)
D.急湍甚箭(甚至) 千转不穷(多)
【解析】B项,“念”的意思是:考虑,想到;C项,“颓”的意思是:坠落;D项,“甚”的意思是:超过。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2分)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蝉则千转不穷 D.属引凄异
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2分)
A.山川之美 B.以我酌油知之
C.水陆草木之花 D.其反激之力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三峡》选自《水经注》。《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所著。
B.《答谢中书书》的作者为南朝梁时的陶弘景。
C.《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南宋婉约派的代表,人称“大苏”的苏轼。
D.《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也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
【解析】苏轼是北宋豪放派诗人。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___________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7.古诗文默写。(5分)
(1)树树皆秋色,_山山唯落晖_。(王绩《野望》)
(2)_晴川历历汉阳树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_仍怜故乡水_,_万里送行舟_。
(4)《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_大漠孤烟直_,_长河落日圆_。
(5)面对沙尘暴肆虐,雾霾遮天……人们对蓝天碧水倍加期盼,请你借用两句连贯的古诗词,来表达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_绿树村边合_,_青山郭外斜_。
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安顺中考)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校生活,安顺市某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8分)
(1)【魅力汉字】
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2分)
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总结出汉字从早期甲骨文到简体楷书的演变规律。
演变规律:_由繁到简。_
(2)【传统文化】
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3分)
①松间鸣好鸟 ②鸟鸣山更幽 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 ⑤窗外见南山
A.上联:____①____,下联:___⑤___;
B.上联:___④___,下联:___②___。
(3)【众说纷纭】
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对于小明的表现,作为他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分)
_示例:小明,你是好样的,学了《弟子规》后能够自觉遵守,点赞!我们都要向你学习。_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襄阳中考)(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_喜悦(对西湖美景的喜爱)_的感情。尤其是“_行不足_”三个字更是直抒胸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2分)
10.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请从诗歌画线句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3分)
_示例一:“早莺”——初春时飞来的莺,争着飞落到暖树上,表明鸟儿为避春寒而栖于初春的暖枝,体现了季节特征。或“早莺”——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一展歌喉,体现了季节特征。示例二:“新燕”——燕子飞回来了,这是初春的信号,体现了季节特征。或:“新燕”——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体现了季节特征。_
(二)(15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欣然起行( 高兴、愉快的样子 )
(2)怀民亦未寝( 睡觉 )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 罢了 )
12.翻译下列句子。(3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_
13.“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3分)
_“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1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3分)
_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旷达,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15.你从本文中能得到什么启发?(2分)
_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三)(14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李士衡①为馆职,使高丽②,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③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难免倾覆。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释】①李士衡:北宋人,当时在昭工馆为官。②高丽:古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③藉:垫。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沿溯阻绝( 顺流而下 )
(2)清荣峻茂[ 树荣(茂盛) ]
(3)与之俱使高丽( 一起,一同 )
(4)船欲倾覆( 将要 )
1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_
(2)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
_清点检查投到海里的东西,(发现)都是副使的财物。_
18.【甲】文第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2分)
_山高、岭连、峡深。(答“连绵不断,遮天蔽日”亦可)_
19.【甲】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何用意?(2分)
_渲染三峡秋季萧瑟、凄清的氛围,佐证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表达对三峡渔民生活艰辛的感慨。_
20.【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_对比。做人不能太自私,否则会自食其果。_
(四)(11分)
游大林寺
[唐]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①,历东西二林②,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③。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④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⑤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注释】①遗爱草堂:白居易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自己建造的草堂。②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后文“化城”指化城寺。③海东人:新罗国人,新罗国地处朝鲜半岛。④聚落:村庄。⑤迨(dài):等到。
2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2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华( 开花 )
(2)造[ 到(或“往”) ]
2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_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苍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_
24.用自己的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踪。(2分)
_白居易一行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了东林、西林二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上稍事休息,便登上香炉峰,住在大林寺。_
25.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
_(1)大林穷远;(2)名利之诱人也如此!_
三、写作(50分)
26.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1)命题作文
题目: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2)生活中,处处都有值得我们赞美的人和事物。我们赞美春天,赞美他们给自然带来了生命的活力;我们赞美大地,赞美他们给万物提供了诚挚的沃土;我们赞美老师,赞美他们为我们点亮了知识的明灯;我们赞美父母,赞美他们为我们传递爱的温暖……
在你的心目中,最值得赞美的是什么呢?请你以“赞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欣赏,写作与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探究,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作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素养积累,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