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 相互作用3 摩擦力教案及反思
展开四、摩擦力
[教学目标]⑴知道静摩擦力,知道最大静摩擦力,能用二力平衡知识判断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⑵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用公式计算其大小,能正确判断其方向。
[课 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设问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目前我们学了哪几种力?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麽?它们大小方向如何确定?
(2)胡克定律f=kx的适用条件是什麽?k叫什麽?由什麽决定?当外力变化时,k如何变化?
二、新课教学
如右图,问1:木块受几个力?(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
问2:拉力与摩擦力是什麽关系?去掉B,摩擦力是否存在?(一对平衡力。不存在,即摩擦力为0。)
问3:摩擦力起什磨作用?(在B的作用下,物体A要向右运动,由向右运动的趋势。摩擦力就是阻碍A物体向右运动,从而使A物体与支持面保持相对静止。)
小结(板书)
(一)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物体间保持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的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在上述实验中,继续增加钩码,使拉力增大,可以分析出:静摩擦力也是增大。但当增大到某一值时,A物体开始滑动了。此时的静摩擦力叫做最大静摩擦力。
总结以上分析可知, 0 < f静 < f最大 。
静摩擦力的大小的具体确定,可由二力平衡知识确定。
静摩擦力的方向,可由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或由二力平衡知识来确定。
例:给板刷一个压力,使它与黑版面保持相对静止。判断板刷是否受摩擦力。若受,则其大小、方向怎样?
在前述实验中,木块开始滑动后,接著提问。
问4:木块此时受几个力?(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
问5:此时摩擦力起什摩作用?(阻碍物体运动)
问6:停止用力,木块运动状态将怎样变化?(逐渐停止下来)
小结:
(二)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物体间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在前面实验中,向木块施加压力,让木块此时滑动。比较两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跟这两个物体间的压力N的大小成正,即: f=μN。式中μ叫滑动摩檫因数。μ值跟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跟接触面的情况有关。μ为两个力的比值,无单位。
例题:题见课本。解题过程略。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组织学生一起讨论练习(1)、(2)。
五、布置作业:(3)、(4)。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3 摩擦力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3 摩擦力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教具,主要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3 摩擦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3 摩擦力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作业,板书设计,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3 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3 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