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单元 大气变化的效应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课后篇巩固提升
必备知识基础练
赤峰市气象局研究人员为研究本市降水的空间差异,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了赤峰市年降水量等值线图(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能是 ( )
A.149毫米 B.239毫米
C.321毫米 D.351毫米
2.影响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均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解析第1题,由材料知,大局子年均降水量为500~550毫米,花都什年均降水量为300~350毫米,计算可知两地年均降水量的差值为150~250毫米。只有B项在此范围之内。第2题,由图中信息知,大局子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带,降水多,花都什位于河流下游地带,降水少。再考虑周边的山脉走向与夏季风的风向,可知影响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均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答案1.B 2.D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3~4题。
3.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4.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洋流 D.人类活动
解析第3题,甲地1月气温最低且低于0℃,属于温带气候;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可判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1月气温低于0℃,7、8两月降水量都大于150毫米,年降水量大于500毫米,属于典型的夏季高温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第4题,甲、乙两地气温差异不大,但降水差异明显,主要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其中乙地受季风环流影响而夏季多雨,甲地受大陆气团控制而少雨。
答案3.D 4.B
下图为某月海陆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
B.昼夜长短
C.海陆热力差异
D.大气环流
6.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解析第5题,X与Y两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气温的差异主要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第6题,大陆西岸不同纬度的三地降水差异主要是由大气环流不同造成的。M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少雨;N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多雨;P地受西风带控制,全年多雨。
答案5.C 6.B
读某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完成7~8题。
7.下列城市的气候特征与此图相符的是( )
A.雅典、罗马
B.北京、天津
C.上海、杭州
D.开普敦、圣地亚哥
8.该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中部 D.大陆东岸和中部
解析根据图中气温曲线可以看出,最冷月出现在7月,推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最冷月均温大于0℃小于15℃,确定该地可能是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由图中降水量柱状图看出:该地7月份(冬季)降水最多,属冬雨型。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该地气候属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
答案7.D 8.A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游客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 气候,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 。
解析根据气候资料可以判断温哥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哥华位于50°N大陆西岸附近,可推断温哥华受盛行西风带控制。结合图示信息可进一步推知其位于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沿岸有暖流流经。
答案温带海洋性 全年盛行西风;暖流增湿;地形抬升
关键能力提升练
读图(a、b、c代表单元格),完成1~3题。
1.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特有 B.雨热同期
C.盛夏伏旱 D.冬雨夏干
2.b地肯定位于( )
A.北半球大陆东岸
B.北半球大陆西岸
C.南半球大陆东岸
D.南半球大陆西岸
3.a、b、c三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 )
A.a—b—c B.b—c—a
C.c—a—b D.c—b—a
解析第1题,a地气候的特点是1月均温在0℃以下,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7月均温在20~30℃,降水量在150~200毫米,雨热同期。第2题,由图可知,b地的1月均温在20~30℃、7月均温在0~10℃,降水量1月在150~200毫米、7月在50~100毫米;该地1月均温高于7月均温,表明其位于南半球,最低月均温在0℃以上,为亚热带,降水集中在夏季,则分布在大陆东岸。第3题,依据上述内容,可判读出a地位于温带地区,b地位于南半球亚热带地区,c地位于热带地区,其纬度从低到高是c—b—a。
答案1.B 2.C 3.D
下图为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 )
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
5.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 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 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第4题,读图,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中的①地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②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③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是地中海气候;⑤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五地中最有可能分属于三种气候类型,B项正确。第5题,结合上题分析,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②③说法正确。
答案4.B 5.B
下图是亚欧大陆40°N~50°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据此完成6~7题。
6.关于四地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
B.②地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耕作业发展
C.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D.④地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小,农业气象灾害少
7.上述四地中,植被带类型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6题,四地均位于北半球,读图,根据气温距平和降水距平曲线判断,①地夏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冬、夏降水丰富、均匀,应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不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A项错;根据图中曲线,②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有利于耕作业发展,B项对;③地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C项错;④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少雨,气温年较差大,D项错。第7题,结合前面分析,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两地植被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A项对。
答案6.B 7.A
8.读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图1)和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P地的气候特点是( )
A.温和湿润
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
(2)A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的成因是 。
(3)B地的气候特点是 ,其气候的成因是 。
(4)依据图2,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 季。
(5)N地此时受 气压带控制,降水较 (填“多”或“少”)。
(6)此时M地盛行 风,气候特征是 。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7)M、N两地纬度位置接近,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是由于两地的 。
解析第(1)题,图中P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气候炎热干燥。第(2)题,A地位于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成因是终年受西风带的控制。第(3)题,B地位于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中部,为热带沙漠气候,由于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故全年炎热干燥。第(4)题,图2中气压带北移了,所以北半球为夏季。第(5)题,N地地处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较少。第(6)题,北半球夏季M地盛行夏季风(东南风),气候特点为高温多雨;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第(7)题,M、N两地纬度位置接近,但由于两地的大气环流不同(N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而M地受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故气候类型不同。
答案(1)D
(2)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3)终年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4)夏
(5)副热带高 少
(6)东南 高温多雨 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7)大气环流不同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时练习,共10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课后作业题,共11页。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亚洲低压中心出现在图中的,图示季节,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