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同步习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49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同步习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49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同步习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49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2 探究物质的密度课时训练
展开根据V=可知水的体积变大,所以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
当水的温度在0℃~4℃的范围内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质量不变,水的密度变大,根据V=可知水的体积变小,所以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故答案为:不变;变大;热缩冷胀。
2.【解答】解:A、由密度公式ρ=可得:m=ρV,同种物质密度一定,其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该说法正确;
B、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体积、质量无关,故B错误;
C、由密度公式ρ=可得:m=ρV,不同物质,当体积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跟密度成正比,该说法正确;
D、由密度公式ρ=可得:V=,不同物质,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跟密度成反比,该说法正确;
故选:B。
3.【解答】解:两个物体的密度关系为:
==×=×=,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根据图像可知,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最大;
温度由0℃升高到10℃过程中,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由于温度的变化对质量没有影响,所以水的质量不变,根据公式V=可知水的体积变化情况是先变小后变大。
故答案为:4;先变小后变大。
5.【解答】解:A、称量矿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需要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绝对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错误;
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无关,若将矿石切去一半,则剩余矿石的密度不变,故B错误;
C、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矿石的质量为20g+5g+3.2g=28.2g;故C错误;
D、若矿石的体积为V=10cm3;则矿石的密度为:ρ==2.82g/cm3=2.82×103故D确。
故选:D。
6.【解答】解::蜡烛燃烧一半后,所含物质的多少为原来的一半,质量减半,体积减半,密度不变,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当V甲=10cm3时,m甲=20g,根据;
当时,m乙=5g,根据,
则,故A正确;
B、根据图像分析当甲乙的质量相同时,即当m=10g时,,故B错误;
C、根据图像分析当甲乙的体积相同时,即当V=10cm3时,m甲=20g>m乙=5g,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故D错误。
故选:A。
8.【解答】解:AB、由题知,烧杯和酒精总质量为80g,把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根据图示可读出烧杯和剩余酒精的质量为50g+20g+2g=72g,
所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80g=72g=8g,所以不需要测空烧杯质量,故AB错误;
C、由图知,量筒分度值为1mL,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10mL=10cm3,
所以酒精的密度ρ===0.8g/cm3=0.8×103kg/m3,故C正确;
D、如果在把酒精倒入量筒的操作中,溅出了少许酒精,这样测出量筒中酒精体积偏小,质量测量正确,由ρ=知会导致测量出的酒精密度偏大,故D错误。
故选:C。
9.【解答】解:A、由图知,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故A错误;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则乙物质的密度不会随质量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误;
C、甲、乙质量相等时,比如图中甲、乙质量都是10g时,甲的体积是10cm3,乙的体积是20cm3,则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甲的斜率大于乙的斜率,可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D错误。
故选:C。
10.【解答】解:A、粗铜丝被拉伸后长度变大,横截面积变小,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故A错误;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固体和液体,密度大小与质量、体积无关,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质量变小,但密度不变,故B错误;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所以其密度变大,故C正确;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膨胀将水管冻裂,由公式ρ=知,密度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11.【解答】解:打磨过程中,组成塑料上喙的物质减少,所以其质量变小;但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不变,所以密度不变;
设立立上喙的体积为V,
由ρ=得,
ρ钛V﹣ρ塑料V=△m,
代入数值得
4.5g/cm3•V﹣1.1g/cm3•V=68g,
解得V=20cm3。
故答案为:变小;不变;20。
12.【解答】解:由题知m瓶=500g=0.5kg,则盛满水时水的质量为:m水=m1﹣m瓶=1.5kg﹣0.5kg=1kg,
瓶子的容积就是水的体积,则瓶子的容积为:=,
盛满某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为:m液=m2﹣m瓶=2.5kg﹣0.5kg=2kg,
则某液体的密度为:。
故选:D。
13.【解答】解:(1)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所含氧气减少,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将变小,
氧气瓶内原有氧气的质量为:m氧=ρ氧V瓶=6kg/m3×0.5m3=3kg,
用去之后剩余的氧气质量为:,
由于剩余的氧气仍然会充满整个氧气瓶,故剩余的氧气体积还是等于氧气瓶的容积,
则剩余氧气的密度为:==4×10﹣3g/cm3;
(2)由图像可知当甲的质量为m甲=6g时,V甲=4cm3,
则甲的密度为:,
则2cm3的甲液体质量为:,
同理由图像可知m乙=6g时,V乙=6cm3,则乙液体的密度为:,
所以
(3)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所以,
因此如果将液体换成酒精,则它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应在Ⅲ区。
故答案为:变小;4×10﹣3;3;大于;Ⅲ。
14.【解答】解:空桶装满水后水的质量为:m水=m1﹣m桶=11kg﹣1kg=10kg,
由ρ=可知,桶的容积为:V=V水===10﹣2m3=0.01m3,故B正确;
溢出部分水的质量为:m溢=m1+m碎玻璃﹣m2=11kg+1kg﹣11.6kg=0.4kg,
则碎玻璃的体积为:V碎玻璃=V溢===4×10﹣4m3,
所以碎玻璃的密度为:ρ碎玻璃===2.5×103kg/m3,故C正确;
因为沙石的质量为:m沙石=m3﹣m桶=29kg﹣1kg=28kg,
所以沙石的密度为:ρ沙石===2.8×103kg/m3,比水的密度大,故A正确、D错误。
故选:D。
15.【解答】解:已知,球体体积与半径的三次方成正比,实心球体在空中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与球体半径与球体速度平方的乘积成正比,
可设球体的体积为V=k1R3,球体受到的空气阻力为f=k2Rv2,球体的密度为ρ,
由ρ=可得,球体的质量:m=ρV=ρ×k1R3=k1ρR3,
因两球匀速到达地面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和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由G=mg可得,mg=f,即k1ρR3=k2ρRv2,
整理可得:ρ=,
则两球的密度之比:==()2×()2=()2×()2=。
故选:B。
16.【解答】解:A、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40mL,即40cm3。故A选项正确;
B、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50g+20g+10g+2.4g=82.4g,
剩余盐水的质量为:m2=20g+10g+5g+1.0g=36.0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m1﹣m2=82.4g﹣36.0g=46.4g,
盐水的密度为ρ===1.16g/cm3=1.16×103kg/m3.故B选项正确;
C、如果按照乙甲丙的顺序实验会有一部分水附着在烧杯壁上,倒入量筒中的盐水比实际偏小,由公式ρ=判断密度偏大,故C选项错误;
D、如果砝码生锈,则砝码的质量比实际较大,所以当右盘放置生锈砝码时,称得质量要比实际质量偏小,则两次质量测量之差偏大,由公式ρ=判断密度偏大,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17.【解答】解:
设氧气瓶的质量为m0,容积为V,且瓶内氧气的体积始终等于瓶子的容积,
则由ρ=得原来氧气的密度:=ρ0﹣﹣﹣﹣﹣﹣﹣﹣﹣﹣①
使用半小时氧气的密度:=ρ0﹣﹣﹣﹣﹣﹣﹣﹣﹣②
由解得氧气瓶的质量:m0=10kg,
质量为70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的质量为70kg﹣10kg=60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ρ0,
再使用一段时间后,氧气瓶的质量变为15kg,则瓶内氧气的质量为15kg﹣10kg=5kg,
氧气的体积一定,根据m=ρV可知,氧气的密度和氧气质量成正比,
所以,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原来的=,即ρ=ρ0。
故选:D。
18.【解答】解:
两只烧杯相同,原来装满水,其质量m0相同,
将铜球投入水中,有水溢出,溢出水后的质量m1=m0+m铜﹣m溢1,
将铅球投入水中,有水溢出,溢出水后的质量m2=m0+m铅﹣m溢2,
由题知,m1=m2,
即:m0+m铜﹣m溢1=m0+m铅﹣m溢2,
m铜﹣m溢1=m铅﹣m溢2,
金属球浸没水中,排开(溢出)水的体积等于金属球的体积,
由ρ=可得:
ρ铜V铜﹣ρ水V铜=ρ铅V铅﹣ρ水V铅,
(ρ铜﹣ρ水)V铜=(ρ铅﹣ρ水)V铅,
则====,
铜球与铅球的质量之比:
==>1,
所以m铜>m铅,
即铜球的质量大。
故选:A。
19.【解答】解:根据ρ=可得:
铜丝的体积V===0.01m3,
根据V=Sh可得:
这捆铜丝的长度L===4000m。
答:铜丝的长度是4000m。
20.【解答】解:
(1)瓶子中装满水后水的质量:m水=0.7kg﹣0.1kg=0.6kg=600g,
由ρ=可得空瓶容积:
V=V水===600cm3;
(2)溢出水的质量:m溢=0.5kg+0.7kg﹣1.1kg=0.1kg=100g,
(3)金属块的体积:
V金=V溢===100cm3,
金属块的质量:m金=0.5kg=500g,
金属块的密度:
ρ===5g/cm3=5×103kg/m3。
答:(1)瓶的容积为600cm3;
(2)溢出水的质量为100g;
(3)金属块的密度5×103kg/m3。
21.【解答】解:(1)水的质量m水=0.3kg,由ρ=得,
0.3kg水的体积:
V水===3×10﹣4m3,
(2)石子总体积:
V石=V瓶﹣V水=5×10﹣4m3﹣3×10﹣4m3=2×10﹣4m3;
小石子的总质量m石=0.5kg,
石块密度:
ρ石===2.5×103kg/m3。
答:(1)瓶内水的体积为2×10﹣4m3;
(2)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3。
课 时
5.2探究物质的密度
重难点
密度的概念理解及应用
I、概念认识
密度
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 与 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 .
密度的计算公式: .
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水的密度是 kg/m3,物理意义是:1m3 的水的质量是 .
密度的常用单位是: .(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换算关系: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密度值一般是不相同的.
注意:对于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虽然它们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是它们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都是相同的,即密度是相同的,与物体的 、 无关,忽略温度的影响, 可认为同种物质的密度大小是不改变的.
Ⅱ、基础巩固
1.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像可知,温度从4℃升高到10℃时,水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水的温度在0℃~4℃的范围内时,水具有 (选填“热胀冷缩”、“热缩冷胀”)的性质。
2.对于密度计算公式:ρ=m/v,理解错误的是( )
A.同种物质密度一定,其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不同物质,当体积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D.不同物质,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3.两实心物体质量之比为4:5,体积之比为3:4,密度之比为( )
A.3:4B.4:3C.15:16D.16:15
4.如图是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在 ℃时密度最大;1kg的水温度由0℃升高到10℃,体积变化情况是 。
5.在测量某种矿石密度实验中,使用天平测量矿石质量时,砝码及游码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矿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B.若将矿石切去一半,则剩余矿石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C.矿石的质量为28.4g
D.若矿石体积为10cm3,则矿石的密度为 2.82×103 kg/m3
Ⅲ、能力提升
6.一支蜡烛燃烧一半后,剩下一半蜡烛的( )
A.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保持不变 B.质量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C.体积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7.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
A.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B.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C.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D.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
8.小明先用烧杯盛适量的酒精,再用天平称其总质量为80g,然后把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最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酒精的质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操作缺少了“测量空烧杯的质量”这一步骤
B.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 72g
C.该酒精的密度为 0.8×10³kg/m³
D.如果在把酒精倒入量筒的操作中,溅出了少许酒精,则会导致测量出的酒精密度偏小
9.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D.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10.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铜丝控伸后变成了细铜丝,密度变大
B.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瘤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的缘故
Ⅳ、拓展培优
11.丹顶鹤立立跟同伴打架,失去了上喙。华南理工大学技术团队利用3D打印做出塑料上喙的大致模样,接着手工打磨得到形状完美的塑料上喙,打磨过程中塑料上喙的质量 、密度 。又根据塑料上喙铸造得到同形状的金属钛上喙,帮助立立重获长久捕食能力。从塑料上喙到金属钛上喙,质量增加68g,已知ρ塑料=1.1×103kg/m3,ρ钛=4.5×103kg/m3,立立上喙的体积为 cm3。
12.一个质量为500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2.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1.0×103kg/m3B.1.33×103kg/m3
C.1.5×103kg/m3D.2×103kg/m3
13.新冠状病毒肆虐,ICU重症监护室内配有体积为0.5m3,充满氧气的钢瓶,供急救病人时使用,其密度为6kg/m3。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将 (变大/变小/不变),其密度为 g/cm3;小明实验探究小组探究了化验室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绘制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2cm3的甲液体质量为 g,甲液体的密度 乙液体的密度(大于/等于/小于)。如果将液体换成酒精,则它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应在 (Ⅰ/Ⅱ/Ⅲ)区。(ρ酒精=0.8g/cm3)
14.某同学为了测量碎玻璃和沙石的密度,用一只质量为1kg的空桶装满水,测得桶和水的质量为11kg,再将1kg的碎玻璃放入盛满水的水桶中,水溢出后测得剩余质量为11.6kg。另取一只完全相同的空桶,在桶里装满沙石,测得桶和沙石的质量为29kg。已知ρ水=1.0×103kg/m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沙石的密度比水的大 B.桶的容积是0.01m3
C.碎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D.沙石的密度小于2.8×103kg/m3
15.已知球体体积与半径的三次方成正比,假设实心球体在空中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与球体半径与球体速度平方的乘积成正比。现有实心球甲和乙从高空由静止下落,如图所示,两球的半径之比R甲:R乙=2:1,两球匀速到达地面的速度之比v甲:v乙=2:3,则两球密度ρ甲:ρ乙为( )
A.4:3 B.1:9 C.3:4 D.1:3
Ⅴ、思维训练
16.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40cm3
B.盐水的密度是1.16×103kg/m3
C.按照乙甲丙的顺序实验,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D.按照甲丙乙顺序操作.如果盘中5g砝码因生锈质量变大,则测得盐水密度偏大
17.一只总质量为70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密度为ρ0,使用半小时质量变为40kg,瓶内氧气的密度ρ0;再使用一段时间,质量变为15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
A.ρ0B.ρ0C.ρ0D.ρ0
18.两个相同的烧杯均装满水,将两个实心铜球和铅球分别投入两个烧杯中,将烧杯外壁擦拭干净后,测得两杯总质量相等,则铜球与铅球质量大小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ρ铜=8.9g/cm3,ρ铅=11.3g/cm3)
A.铜球质量大B.铅球质量大
C.铜球和铅球质量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9.有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其横截面积是2.5mm2,质量为89kg,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则这捆铜线的长度为多长?
20.某空瓶的质量为0.1千克,在瓶内装满水,测得瓶和水的总质量0.7千克,将质量为0.5千克的金属块浸没在瓶内水中,等停止溢水后再次测得瓶、金属块和剩余水的总质量1.1千克。求:
(1)瓶的容积V容。
(2)溢出水的质量m溢。
(3)金属块的密度ρ金属。
21.一个容积为5×10﹣4m3的玻璃瓶放在水平地面上,里面盛有0.3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在地上挑了一些小石头,逐个投入瓶内。当投了0.5kg的石块后,水面刚好升到瓶口,乌鸦能够喝到水。
求:(1)水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初中粤沪版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2 探究物质的密度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粤沪版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2 探究物质的密度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2 探究物质的密度练习题: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2 探究物质的密度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2 探究物质的密度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 探究物质的密度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