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及答案
展开
课题: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 第7期 | 时间: |
【课标展示】
1.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主学习】
【区分地理概念】
1.农业生产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
耕地类型:北方:旱地,南方:水田
耕作制度:熟制(如海南一年三熟,长江流域一年两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2.我国农业结构特点: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畜牧业,林业、渔业比重小。
3.按照农业投入的多少,可以分为:
集约农业: 精耕细作,资金、技术、良种、劳动力、管理等,比如乳畜业、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粗放农业:广种薄收。 热带雨林的迁移农业、 我国的畜牧业(粗放的游牧业)
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一)农业生产的特点
1.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
2.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生产具有 性、 性、 性
【判断】
判断下列农业生产的特点:
(1)南方生产甘蔗,北方生产甜菜—
(2)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3)白露早,寒露迟,秋分播种正当时—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二)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自然条件: 气候、水源、土壤、 地形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
农业技术条件:冷藏、机械、化肥、良种
农业区位条件分析(问答题)
1.自然区位因素具体分析
自然区位因素 | 分析要点 | |
气
候
| 光照
| 1)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瓜果比较甜 2)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如西欧因光照不足,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其农业以乳畜业为主。 3)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 如我国东北平原,虽然纬度高,但夏季光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生长。 |
热量
| ①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 如我国海南,因热量条件好,农作物可一年三熟。 ②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 如我国东北地区,因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若夏季出现低温,则易造成农作物减产。 | |
降水量 | ①降水量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降水量过多则易造成洪涝灾害,过少则易造成干旱 | |
气温日较差 | ①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营养物质积累,农作物品质好。 如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但要注意日较差过大夜晚对农作物易造成冻害。 ②气温日较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 如温室里栽培的农作物品质不如室外同种农作物的品质。 | |
| 气象灾害 | 旱涝灾害(暴雨、旱灾);寒潮;沙尘暴;台风;秋末春初,晴天多,易发生霜冻等 |
地形 | ①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典型地区如美国 ②地形崎岖,地块狭小,只能使用小型机械,典型地区如日本 ③水热条件好的地区,如果地势起伏大,则可发展立体农业,典型地区如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④发展渔业则需考虑水域面积,发展林业则需考虑山地、丘陵的分布 | |
土壤 | ①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江南茶树适合酸性土壤; ②肥沃程度不同影响作物产量,例如:东北平原的大豆产量高 | |
水源 | 既包括天然的河流、湖泊等,也包括水库等蓄水工程 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因素,例如:西北内陆地区发展农业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也是制约因素。 |
(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①市场条件:市场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和布局。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饮食习惯都影响市场的规模,此外要考虑市场位置和远近。
②交通条件: 保鲜要求高且价格高的鲜花、高档果品长距离运输需要航空运输;对时间要求不高的农产品比如玉米、小麦、棉花选择铁路或水运(国际运输选择海运)。此外要答出具体的交通方式。
③国家政策:优惠的政策能稳定粮食价格,提供补贴、资金、技术,而且能鼓励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农产品种类和种植面积。
④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对劳动力密集型农业重要,比如水稻种植业。
⑤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改良品种,提高单产)。
⑥农业基础:种植历史是否悠久、种植经验是否丰富,农业发达地区农业基础好。
⑦地价:地广人稀,地价低,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发展中国家地价低,可以租地种植粮食。靠近城市,地价高;(发展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部门)
⑧资金和管理:对现代农业影响较大
⑨工业基础:为农业提供生产工具(如机械)、电力、化肥等 ,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基础好。
知识补充
1.粮食增产的条件:
①扩大种植面积; ②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2.影响粮食单产或亩产的因素:
①优越的自然条件(水热、土壤) ②科技
3.机械化水平高的好处:
①生产效率高 ②使用的劳动力少,产品价格便宜,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强
- 农业技术的作用?
(1)提高农产品质量,
(2)增加作物产量,
(3)降低生产成本,
(4)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5)扩大农业生产范围。
【学法指导】
(1)如何评价/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有利/不利,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2)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
①主要因素:指一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技术因素。
②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③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可能是最具优势的因素(如:海南岛的天然橡胶种植,气候就是主导区位因素;)。可能是限制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棉花种植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水源)
(3)不同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同:
古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
现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市场和交通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不断增强,便捷的交通运输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环境因素成为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
实例:美国东南部发展蔬菜花卉的种植,主要供应东北部工业区;我国北方冬季的蔬菜主要从南方运入;城郊由单一的种植业向以蔬菜、花卉、养殖等为主的多种生产转变。
【合作探究】: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因素的判读
①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 ( )
②新疆的哈密瓜甜又香。( )
③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只有水源充足的地区(绿洲)才能发展种植业 ( )
④宁夏的碱性土壤适合枸杞生长,江南丘陵的酸性土壤适合茶树生长。( )
⑤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
⑥大城市的郊区一般都有农副产品基地。( )
⑦冬季,南方四川等省区的蔬菜供应到东北三省。( )
⑧我国大部分省区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 )
⑨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 )
⑩近几年来,威海的农民及时把握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保证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 )
【高考链接】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
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管技术和机械化作业,
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面和有机棉。
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2.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
3.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其中,
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 交通不便 B.劳动力缺乏 C.资金不足 D.土地多盐碱
【合作探究】 分析农业区位条件
1.读下列材料,分析寿光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有哪些区位优势?
山东省寿光市是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量适度。寿光市交通发达,公路纵横交错,青羊铁路纵贯南北,羊口港可直达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地。
20世纪80年代,寿光市率先解决了用冬暖大棚生产夏季蔬菜的技术难题,推动了全国越冬菜生产技术革命。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寿光引种了美国微型黄瓜、荷兰甘蓝等新品种。近年来,寿光市投巨资筹建寿光蔬菜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网络系统,使其由全国性的蔬菜集散地向国际化迈进。
寿光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有哪些区位优势?
⑴自然条件: ①光照充足 ②雨量适度,地下水丰富③地形平坦 ④土壤肥沃
⑵社会经济条件: ①蔬菜生产的历史悠久
②交通发达,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青羊铁路纵贯南北
③临近日本、韩国、香港、东南亚,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④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网络系统
⑶技术条件: ①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使得蔬菜走向国际市场
② 良种的选用、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蔬菜的品质
2.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1) 华北地区
有利:
①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秋季晴天多,光照时间长。
②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③土壤:深厚疏松的土壤
④水源:有河流经过,河流提供灌溉水源,
不利:①季风气候不稳定,多旱涝灾害;②冬季气温低,受寒潮影响
2)西北地区
有利:
①气候: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②地形:山麓地带,地形平坦
③土壤:沙质土壤 ,土壤肥沃
④水源:附近河流或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
不利条件:降水少,水源不足
3)东北地区
有利: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水源)
①气候: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夏季白昼长,日照时间长;
②地形:地形平坦,地广人稀,适宜大型机械化作业;
③土壤:土壤肥沃,土地辽阔,可垦荒地多;
④水源: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
①季风气候不稳定,容易出现旱涝灾害;②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4)青藏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有利:
①气候: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区热量较充足
②地形:河谷地形较为平坦
③土壤:河谷土层深厚,土壤较为肥沃
④水源:河谷水源较为充足
不利:海拔高,气候寒冷
(三)微观的农业区位的选择
【自主学习】 如何进行农业区位安排(步骤)
(1)主要通过判断地价和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值进行归类:
单产值由高到低的顺序:花卉、乳牛、养鸡、蔬菜、塘鱼、果园、棉粮
A.靠近市中心的(花卉、蔬菜、养鸡场、乳牛) B.距市中心较远 (果树、粮食、棉花等)
(2)考虑农产品生长的条件
A.粮食(平原); 果树(丘陵、山地—既取得经济效益又取得环境效益);林木(山区)
鱼塘(地势低洼、河流或湖泊附近); 花卉和蔬菜(水源)
- 乳牛、养鸡场(交通)
【案例分析】请你根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合理安排下列各农业区位:果树、小麦、养奶牛、养鸡场、种蔬菜、花卉,把图中相应字母填写在相应位置,并说明理由。
养奶牛 ,理由:①单位面积产值高;②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③靠近市场。
种花卉 :理由:①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②且靠近市场。
种蔬菜 ,理由:①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②且靠近市场。
果树 ,理由:位于丘陵,利于水土保持。
小麦 ,理由:①单位面积产值低,②占地面积广;③地势平坦。
养鸡场 ,理由:①单位面积产值高;②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③靠近市场。
【合作探究】
(一) 课本P58活动水稻种植业:
1.概念:以生产水稻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是喜温、喜湿的高产粮食作物。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
2.分布:读图《世界水稻种植业分布图》,
①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热带、亚热带季风区: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亚洲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夏季气温较高,也可种植水稻。
②分布在平原地区,集中在土地肥沃的河流沿岸与下游三角洲;水源充足的丘陵(依山势修筑梯田)地区。
3.影响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因素?
有利:①气候: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 ②地形: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
③市场需求: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
④劳动力:劳动力资源丰富;⑤基础:有悠久的种植历史
不利:季风气候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二)课本P64活动商品谷物农业
(二)商品谷物农业:
1.概念:以生产小麦、玉米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分布:读《世界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
3.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
自然条件:①地形: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面积广阔 ②气候:水热条件好,气候温和多雨
③水源: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④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
①地广人稀,可进行大规模生产
②便利的交通 ③发达的工业 ④先进的科技
知识拓展:P62读《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
1.将图中字母填写在下表中
字母 | 农业带类型 | 农业地域类型 |
B | 小麦区 | 商品谷物农业 |
C | 玉米带 | 商品谷物农业 |
F |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 大牧场放牧业 |
A | 乳畜带 | 乳畜业 |
D | 混合农业区 | 混合农业 |
E |
| 地中海式农业 |
城市郊区 | 城郊农业区 | (蔬菜、花卉、苹果)(市场园艺业) |
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热带地区原始森林的滥砍乱伐,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生物物种灭绝
(2)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会引起草场退化,甚至土地荒漠化
(3)干旱、半干旱地区采取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土地盐渍化。
(4)大量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 广泛使用杀虫农药,会导致 农产品和土壤遭受污染。
【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62,分析新疆“白色产业”和“红色产业”的区位优势?
【知识体系构建】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展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规律总结,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展示,自主学习,案例分析一,知识拓展,达标检测,学法指导,案例分析,知识体系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