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附答案(达标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5233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附答案(达标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5233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附答案(达标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52333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附答案(达标题)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附答案(达标题),共11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晚上,小明同学睡觉前到院子里散步,发现晴朗的夜空挂着一轮弯月(如图),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弦月,农历上半月 B.上弦月,农历下半月 C.下弦月,农历上半月 D.下弦月,农历下半月2.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A.他们可以看到地球从月球地平线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B.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面上举步维艰C.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风筝轻松一下3.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目前公认( )。A.撞击说 B.火山爆发 C.地震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度变化规律是( )。A.从短变长再变短 B.从长变短再变长 C.一直在变短5.用正方体模拟地球时,投影(月食)是( )形的。A.正方形 B.球形 C.长方形6.端午节那天我们可能看到的月相是( )。A. B. C.7.农历上半月,月相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 B. C.8.关于太阳和月亮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会发光,月亮不会发光 B.月亮有盈亏现象,太阳没有 C.太阳离我们近,所以看上去总是圆圆的二.填空题(共8题,共26分)1.小红和小明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若小明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船模是在( )上移动;若他先观察到船模的顶部,后来才观察到整个船模,说明船模是在( )上移动。2.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 ),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是( )。3.观察地图时,我们用( )来比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大小,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 )。4.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通过自制的望远镜观察了月球,最早用清楚地看到了月球表面的( )。5.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6.科学家用( )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7.月球的地形地貌主要有月海和( )。8.中国“( )”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月相变化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密切关系。( )2.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 )3.月球是太阳的卫星。( )4.我们在月球的正面可以看到环形山,反面看不到环形山。 ( )5.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给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提供了方便。( )6.我们可以选用透明物体来产生影子。( )7.太阳和月亮都有月相变化。( )8.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没有规律可循。(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连线题。 农历初二 农历初七 农历十五 农历二十七 农历二十二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先往一个大的塑料盆中装2厘米厚的沙子。再从20厘米高的地方向塑料盆中扔一些大小不一的玻璃弹珠,然后取出玻璃弹珠,观察玻璃弹珠下落形成的坑的形状。再把沙子弄平,从50厘米高的地方向塑料盆中扔一些大小不一的玻璃弹珠,然后取出玻璃弹珠,观察玻璃弹珠下落形成的坑的形状。你认为从多少厘米高的地方向塑料盆中扔玻璃弹珠,玻璃弹珠下落的速度更快?2.公元前585年,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黑夜。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的怪罪,而是一种天文现象,这是一种什么天文现象?它的产生有哪些特点?3.为什么北方地区的建筑多采取坐北朝南的格局?4.黑色的云和白色的云哪个更厚?为什么?5.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六.材料题(共1题,共10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环形山 环形山是月面上最显著的地貌特征。环形山大小不一,直径相差悬殊,小的环形山直径不足10千米,有的仅一个足球场大小;大的环形山直径超过100千米。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千米,比我国的浙江省小一点。 环形山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大环形山内再套一个小环形山,有的大环形山中央有一个很深的坑穴,如牛顿环形山,中心坑穴深达800多米;还有的大环形山中央陡然矗起一座山峰,叫“中央峰”。 环形山多以著名科学家的名宇命名,如哥白尼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伊巴谷环形山、卡西尼环形山等,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有四座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和郭守敬环形山。另外,为纪念一位传说为尝试飞向天空而献身的万户(实际上是旧时一种官名),而命名的环形山,叫“万户环形山” 现在认为,大多数环形山或月坑是由流星体、小行星和彗星撞击而成;个别的环形山则是由火山爆发而成。 通过阅读( )是月面上最显著的地貌特征。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附近的( ),直径达295千米,比我国的浙江省小一点。大多数环形山或月坑是由( )、小行星和( )撞击而成;个别的环形山则是由( )爆发而成。七.综合题(共3题,共28分)1.如图,在手电筒的照射下,白墙壁上留下了圆柱体的影子。1.图中的手电筒称为( )。A.光源 B.电源 C.灯源2.白墙壁上出现的影子的形状是( )。A.圆形 B.长方形 C.椭圆形3.物体的影子在( )的一面。A.向光 B.背光 C.无法判断4.如果将圆柱体旋转 90°,使圆形面正对着手电筒,那么影子的形状是( )。A.圆形 B.长方形 C.椭圆形5.如果想让物体的影子变大,你有什么办法?(画图表示)2.将太阳、月球、地球的特点填在下面的椭圆中(填序号)。①有充足的空气②表面有环形山③会发光发热④自身不会发光⑤是一个球体⑥表面有海洋和陆地⑦生活着形态多样的动植物3.在家里,瑞泽利用电灯和白墙给爷爷、姐姐表演手影(如图):1.瑞泽的手在产生影子的过程中是充当( )的作用。A.光源 B.遮挡物 C.呈现影子的屏2.下列叙述中的“影”与产生手影的原理不一样的是( )。A.立竿见影 B.形影不离 C.湖光倒影3.请你说出两种使墙上的手影变大的方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A4.B5.A6.A7.A8.C二.填空题1.平面;球面2.加加林;阿姆斯特朗;杨利伟3.数格子;小4.伽利略;环形山5.球体6.光年7.环形山8.嫦娥四号三.判断题1.√2.√3.×4.×5.√6.×7.×8.×四.连线题1.如下:五.简答题1.从50厘米高的地方向塑料盆中扔玻璃弹珠,玻璃弹珠下落的速度更快。2.日食特点天空会暗下来,太阳会被月球慢慢遮住,然后慢慢出来。地球、月球和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日食的时间不会太长,因为月球一直在运动。3.我国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太阳多从东偏南升起,从西边落下。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住宅的门、窗朝南,可使更多斜射的太阳光线进入室内,从而提高室内温度。而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太阳从门、窗射入的光线相对就少,从而能保持室内有一定的凉意。(合理即可)4.黑色的云更厚。因为云层越厚,透过来的太阳光线越少,所以颜色越黑。5.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六.材料题1.环形山;贝利环形山;流星体;彗星;火山七.综合题1.A;C;B;A;2.太阳的特点:③⑤月球的特点:②④⑤地球的特点:①④⑤⑥⑦3.B;C;方法一:将手向光源方向移动。方法二:将光源向手的方向移动。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晚上,小明同学睡觉前到院子里散步,发现晴朗的夜空挂着一轮弯月(如图),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弦月,农历上半月 B.上弦月,农历下半月 C.下弦月,农历上半月 D.下弦月,农历下半月2.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A.他们可以看到地球从月球地平线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B.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面上举步维艰C.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风筝轻松一下3.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目前公认( )。A.撞击说 B.火山爆发 C.地震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度变化规律是( )。A.从短变长再变短 B.从长变短再变长 C.一直在变短5.用正方体模拟地球时,投影(月食)是( )形的。A.正方形 B.球形 C.长方形6.端午节那天我们可能看到的月相是( )。A. B. C.7.农历上半月,月相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 B. C.8.关于太阳和月亮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会发光,月亮不会发光 B.月亮有盈亏现象,太阳没有 C.太阳离我们近,所以看上去总是圆圆的二.填空题(共8题,共26分)1.小红和小明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若小明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船模是在( )上移动;若他先观察到船模的顶部,后来才观察到整个船模,说明船模是在( )上移动。2.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 ),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是( )。3.观察地图时,我们用( )来比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大小,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 )。4.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通过自制的望远镜观察了月球,最早用清楚地看到了月球表面的( )。5.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6.科学家用( )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7.月球的地形地貌主要有月海和( )。8.中国“( )”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月相变化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密切关系。( )2.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 )3.月球是太阳的卫星。( )4.我们在月球的正面可以看到环形山,反面看不到环形山。 ( )5.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给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提供了方便。( )6.我们可以选用透明物体来产生影子。( )7.太阳和月亮都有月相变化。( )8.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没有规律可循。(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连线题。 农历初二 农历初七 农历十五 农历二十七 农历二十二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先往一个大的塑料盆中装2厘米厚的沙子。再从20厘米高的地方向塑料盆中扔一些大小不一的玻璃弹珠,然后取出玻璃弹珠,观察玻璃弹珠下落形成的坑的形状。再把沙子弄平,从50厘米高的地方向塑料盆中扔一些大小不一的玻璃弹珠,然后取出玻璃弹珠,观察玻璃弹珠下落形成的坑的形状。你认为从多少厘米高的地方向塑料盆中扔玻璃弹珠,玻璃弹珠下落的速度更快?2.公元前585年,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黑夜。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的怪罪,而是一种天文现象,这是一种什么天文现象?它的产生有哪些特点?3.为什么北方地区的建筑多采取坐北朝南的格局?4.黑色的云和白色的云哪个更厚?为什么?5.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六.材料题(共1题,共10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环形山 环形山是月面上最显著的地貌特征。环形山大小不一,直径相差悬殊,小的环形山直径不足10千米,有的仅一个足球场大小;大的环形山直径超过100千米。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千米,比我国的浙江省小一点。 环形山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大环形山内再套一个小环形山,有的大环形山中央有一个很深的坑穴,如牛顿环形山,中心坑穴深达800多米;还有的大环形山中央陡然矗起一座山峰,叫“中央峰”。 环形山多以著名科学家的名宇命名,如哥白尼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伊巴谷环形山、卡西尼环形山等,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有四座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和郭守敬环形山。另外,为纪念一位传说为尝试飞向天空而献身的万户(实际上是旧时一种官名),而命名的环形山,叫“万户环形山” 现在认为,大多数环形山或月坑是由流星体、小行星和彗星撞击而成;个别的环形山则是由火山爆发而成。 通过阅读( )是月面上最显著的地貌特征。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附近的( ),直径达295千米,比我国的浙江省小一点。大多数环形山或月坑是由( )、小行星和( )撞击而成;个别的环形山则是由( )爆发而成。七.综合题(共3题,共28分)1.如图,在手电筒的照射下,白墙壁上留下了圆柱体的影子。1.图中的手电筒称为( )。A.光源 B.电源 C.灯源2.白墙壁上出现的影子的形状是( )。A.圆形 B.长方形 C.椭圆形3.物体的影子在( )的一面。A.向光 B.背光 C.无法判断4.如果将圆柱体旋转 90°,使圆形面正对着手电筒,那么影子的形状是( )。A.圆形 B.长方形 C.椭圆形5.如果想让物体的影子变大,你有什么办法?(画图表示)2.将太阳、月球、地球的特点填在下面的椭圆中(填序号)。①有充足的空气②表面有环形山③会发光发热④自身不会发光⑤是一个球体⑥表面有海洋和陆地⑦生活着形态多样的动植物3.在家里,瑞泽利用电灯和白墙给爷爷、姐姐表演手影(如图):1.瑞泽的手在产生影子的过程中是充当( )的作用。A.光源 B.遮挡物 C.呈现影子的屏2.下列叙述中的“影”与产生手影的原理不一样的是( )。A.立竿见影 B.形影不离 C.湖光倒影3.请你说出两种使墙上的手影变大的方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A4.B5.A6.A7.A8.C二.填空题1.平面;球面2.加加林;阿姆斯特朗;杨利伟3.数格子;小4.伽利略;环形山5.球体6.光年7.环形山8.嫦娥四号三.判断题1.√2.√3.×4.×5.√6.×7.×8.×四.连线题1.如下:五.简答题1.从50厘米高的地方向塑料盆中扔玻璃弹珠,玻璃弹珠下落的速度更快。2.日食特点天空会暗下来,太阳会被月球慢慢遮住,然后慢慢出来。地球、月球和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日食的时间不会太长,因为月球一直在运动。3.我国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太阳多从东偏南升起,从西边落下。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住宅的门、窗朝南,可使更多斜射的太阳光线进入室内,从而提高室内温度。而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太阳从门、窗射入的光线相对就少,从而能保持室内有一定的凉意。(合理即可)4.黑色的云更厚。因为云层越厚,透过来的太阳光线越少,所以颜色越黑。5.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六.材料题1.环形山;贝利环形山;流星体;彗星;火山七.综合题1.A;C;B;A;2.太阳的特点:③⑤月球的特点:②④⑤地球的特点:①④⑤⑥⑦3.B;C;方法一:将手向光源方向移动。方法二:将光源向手的方向移动。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