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8课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学设计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25226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上册8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及反思
展开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国画知识,学习写意国画用笔用墨的方法。
2、通过竹子写意画的造型表现,掌握国画用笔用墨的技法。
3、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自然中的美并从中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喜爱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过程中有国画的课程,所以对中国画(毛笔、墨汁、宣纸、颜料、羊毛毡等)工具并不陌生。七年级学生敢于尝试和探索,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写意画的关键是用笔用墨的技巧,掌握好水的控制和运用好笔墨浓淡的变化,这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有挑战。
3重点难点
竹子的结构特征和绘画步骤。
竹子的生长规律及形态变化。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活动
一、引竹
今天在讲课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有谁知道成语“胸有成竹”讲的是什么?(学生回答)
师:北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区别;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不用画草图。因此得“胸有成竹”之说,后来以“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有了计划。在这里也希望同学们今后不管做什么事都应先做到有一定的计划,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揭题——“胸有腹稿,下笔如有神”。大自然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意墨竹。
二、赏竹
欣赏竹林,熟知特征。
教师提问:说一说竹子的特征。(学生回答)
竹叶由叶柄与叶片两部分组成。有一柄三叶至五叶的,也有六、七、八、九叶的,都形成簇状。叶片修长、轻薄而挺健。竹枝的生长,一般都在竹干出地面至少五节以上发枝。竹子因其挺拔清秀、枝叶婆娑、虚心有节、风韵独具,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诵咏,并一直作为中国花鸟画的传统题材来描绘。
三、品竹
品诗感画,体会寓意。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文同、八大山人、郑板桥笔下的竹子,比较不同之处,体会寓意。
文同的墨竹形态逼真,石涛之竹笔简意足,郑板桥笔下的墨竹瘦劲挺拔。感受中国画家重人品、重修养,讲究作品的内涵美与意境美。
四、画竹
(1)让学生小试牛刀。不能涂抹和填改,你能用国画工具画出竹子形状吗?
(2)观看绘画竹子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
(3)教师演示指出用笔用墨的注意点,归纳作画步骤。
①先立干,以确定大体布局;
②待干画好之后,随即勾节;
③画竹枝,枝要与干穿插掩映,互相呼应;
④枝完成后即行布叶。画叶应注意叶的前后、主次、疏密及用墨之浓淡;
⑤进一步收拾与完善画面、
五、评竹
师生对学生习作进行互动点评交流。
浙美版七年级上册8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这是一份浙美版七年级上册8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美术8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8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共4页。
美术七年级上册8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美术七年级上册8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