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共1页。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题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 远征:箱箧:丰功伟绩:富丽堂皇:4、朗读课文,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的整体感受。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1)划出赞美圆名园的语句。(2)划出讽刺侵略者强盗行径的语句。2、对圆明园的大量赞美,有什么作用?
3、品味语言 (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 (2)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 (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 (4)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欧洲。(这一句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5)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6)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雨果的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 (7)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雨果什么样的品质?) 4、文中使用了反语的修辞方法,使文章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找出一些例子来。 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 学法指导栏 学习目标1、 了解法国作家雨果,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2、 揣摩语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3、 培养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学习重点 揣摩语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 学习难点培养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知识链接:1、 走近作者: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2、历史背景: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中国遭受空前劫难。巴特勒是这次随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一名法军上尉,并且参与了劫掠圆明园。在他看来:“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旗号下进行的远征中国的行动,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回国后,他写信给雨果,征询他对所谓“远征中国”的看法,本想得到一些赞美褒奖之辞,没想到,从雨果那里所得到的却是愤怒的抗议和痛斥。
3、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占地350公顷,周长10公里多,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历经6代皇帝的扩充修葺,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宏大富丽、幽静奇美的离宫御苑。园内有楼殿亭阁、桥榭轩馆140多座,藏有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和极其珍贵的文献典籍、书法绘画精品不计其数。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赞誉( ) 惊骇( ) 瞥( )见 劫掠( ) 赃( ) 物
2、根据拼音写汉字:
fà( )琅 朱lù( ) 眼花liáo( )乱 晨xī( ) 箱qiè ( )
3、解释词语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精品导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和节奏,书下重点实词和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生介绍交流作家和背景情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揣摩语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蕴,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文件包含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解析版学案精讲doc、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原卷版学案精讲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