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课后测评
展开一、单选题
城市建筑包括居住类(商品房、城中村等)和就业类(商业、办公、工业建筑等)两大类型。下图示意深圳市2015年三个空间层次的轨道交通站点在不同距离范围内建筑量相对2009年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近郊区和远郊区站点,中心城区站点500米范围内的总建筑增量最大,是因为( )
A.中心城区站点附近房价高
B.中心城区站点附近环境质量好
C.就业类建筑对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更敏感
D.居住类建筑对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更敏感
2.近郊区站点居住类建筑增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价低B.城中村多
C.配套设施完善D.商品房供需量大
3.距轨道交通站点距离对总建筑量增幅影响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A.中心城区站点、近郊区站点B.近郊区站点、中心城区站点
C.远郊区站点、近郊区站点D.远郊区站点、中心城区站点
“收缩型城市”是指受去工业化、郊区化、老龄化以及政治体制转轨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城市人口流失乃至局部地区空心化的现象。2019年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首次提到了“收缩型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类型的城市中,最不可能成为“收缩型城市”是( )
A.单一结构城市B.资源开发型城市C.大都市周边城市D.交通枢纽型城市
5.一般来说,“收缩型城市”应该大力发展的产业类型是( )
A.康养产业B.高等教育产业C.房地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
图为某市中心城区规划示意图。该市为了打造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在建成区基础上将重点规划建设滨水居住区、仓储物流区和旅游服务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建成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旅游C.河流D.交通
7.与规划建设的滨水居住区、仓储物流区和旅游服务区对应合理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④D.④③①
我国某地农牧交错带的聚落空间分布具有普遍性,该地气候由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如图示意我国某地聚落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推测该地聚落空间形态多呈现( )
A.团块状B.放射状C.条带状D.棋盘状
9.除水源外,影响该地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
①气温②地形③土壤④光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0.图示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四川西部B.湖北西部C.黑龙江西部D.内蒙古南部
下图为“某城市星期日9:00-12:00百度热力地图(利用个人智能手机定位来显示人流聚集区)”,值越高人越密集,该地盛行西南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甲区域可能为( )
A.工业区B.学校文教区C.公园绿地区D.商业区
12.若利用该数据可做( )
A.城市大气污染研究B.城市道路规划研究
C.城市局部降水分析D.城市热岛强度分析
城市景观格局对下垫面温度有较大的影响,下图为2017年通过遥感得到的我国某平原地区省会城市夏季、冬季下垫面平均温度随距离的变化示意图。研究证明工业集聚区和经济开发区比人口密集的商业中心和住宅区产生的热岛更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城市位于( )
A.松嫩平原B.华北平原C.江汉平原D.珠江三角洲
14.距市中心16km附近的城市功能区应是( )
A.住宅区B.仓储区C.商业区D.工业区
15.推断距市中心2m范内的主体景观最可能是( )
A.林草B.水域C.建筑D.广场
二、综合题
16.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两点)
17.读“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城市功能区依次是_______区、_______区、______区。
(2)a、b、c、d四处中,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1.C2.D3.D
【解析】1.读图分析,相比近郊区和远郊区站点,中心城区站点500米范围内的总建筑增量最大,而且以就业类建筑增量为主,说明中心城区就业类建筑如商场、写字楼等对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更敏感,C正确,D错误;中心城区站点附近房价高不利于使建筑增加,A错误;中心城区站点附近环境质量较差,B错误。故选C。
2.随着城市发展,大量的人口居住在郊区,但是在城区工作,因此近郊区站点附近成为商品房的绝佳区位,商品房供需量大,导致居住类建筑增量最大。故选D。
3.对比500m范围和1000m范围总建筑量增幅变化可知,远郊区增幅变化最大,说明距轨道交通站点距离对其影响最大;近郊区站点增幅变化较小;中心城区站点在1000m范围内比500m范围增幅大,表明距离对其增幅影响小,是其它因素影响的结果,说明距轨道交通站点距离对其影响最小。故选D。
【答案】4.D5.A
【解析】4.资源开发型城市等一些单一结构城市,产业结构单一,转型困难,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成为收缩性城市。大城市周边的小城市,受大城市的拉力影响,人口向大城市迁移,城市萎缩。交通枢纽城市在交通条件优越,利于城市发展,最不可能成为“收缩型城市”,D项符合题意。故选D。
5.收缩性城市老龄化现象严重,应大力发展康养产业,A正确。收缩型城市人口减少,人才流失,不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等教育产业以及房地产业,BCD错误。故选A。
【答案】6.D7.B
【解析】6.从图中看出,建成区附近有铁路、国道、高速公路及其出入口、火车站、高铁站、城市道路等。所以,建成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交通,D选项正确;建成区距离河流比较远,排除C选项;图中附近有较多的农田,地势平坦,因此不是地形,排除A选项。图中没有大型的旅游资源,国家湿地公园主要为宜居城市创造优美的环境,排除B选项。故选D。
7.滨水居住区:应在布局B。在河湖旁边,所以应该布局在②;仓储物流区:应该布局在交通便利处,所以应该布局在③;旅游服务区:应该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所以应该布局在靠近国家湿地公园的①。故选B。
【答案】8.C9.A10.D
【解析】8.材料提示该地为农牧交错带,且图示聚落多选址在山间河谷地带,可推出该地聚落面积小且分散,聚落多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C正确,A、D错误;放射状的聚落形态多分布在城市向外延伸的交通干线两侧,B错误。故选C。
9.材料提示该地气候由暖温带向中温带过度,故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且图示提示聚落多布局在山间河谷,故一方面河谷中地势较低,气温较高,且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另一方面河谷地形平坦,便于生产耕作,①②正确;土壤条件各处聚落差异小,③错误;光照对聚落选址影响小,④错误。故选A。
10.由材料可知,该地气候由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内蒙古南部处于暖温带向中温带的过渡地带,D正确;四川和湖北西部属于亚热带,A、B错误;黑龙江西部位于中温带,C错误。故选D。
【答案】11.C12.B
【解析】11.读图可知,甲地热力值最低,根据材料,可知甲地人流较少,且交通线比较稀疏,推测应该为公园绿地公共区,C对。该地盛行西南风,工业区位于上风向显然属于不合理布局,可排除工业区,商业区人流量较大,AD错。学校文教区人口密度大,B错。故选C。
12.根据题干,可知该数据来源是依据个人智能手机定位显示人流的,其反映的是某个地区人流量的多少,可用于选址道路规划等跟人口有关的要素研究,B对。人口数量多少与城市大气污染关系不大,A错。城市降水多少与大气环流关系密切,与人口密度无关,C错。城市热岛强度主要是城区和郊区之间的差异,D错。故选B。
【答案】13.C14.D15.B
【解析】13.读图可知,该地冬季均温在6.5︒C----8.5︒C之间,可以推断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松嫩平原和华北平原位于温带,故AB错,江汉平原位于亚热带地区,故C正确,而珠三角纬度较江汉平原低,多数属于热带地区,冬季温度较高,故D错。
14.据图可知,距市中心16km附近冬季、夏季气温都较高,说明热岛效应较强,工业区排放的热量和废气较多,所以该区域应该是工业区,故D正确,自然排除ABC。
15.据图可知,距市中心2m范围内,夏季均温较低、冬季均温较高,说明是水域调节了气温,水的比热容大,冬季降温慢,夏季增温慢,故B正确,自然排除ACD。
16.南风或偏南风 沿交通线分布(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远离居民点(城市的边缘地区) D 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地带,污染少;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解析】(1) 根据图示:图中工业区布局在北方和西方,所以该城市的主导风向为偏南风(处于盛行风的下风位)。
(2)根据图示分析,该城市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的边缘地区,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
(3)根据图示: D位于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向,污染少;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适合建立高级住宅区。
17.居住区 商业区 工业区 d
【解析】(1)图中②位于城市中心,为商业区,①位于商业区外围,为居住区,③位于城市外缘,附近有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为工业区。
(2)a距离铁路和工业区较近,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较严重,不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b位于工业区附近,环境污染严重,不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d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地带,附近有河流和山坡,环境优美,公路经过,交通也便利,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第一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429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第一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复习练习题</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2.1城乡空间结构与城乡区位(练习)-(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2.1城乡空间结构与城乡区位(练习)-(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21城乡空间结构与城乡区位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21城乡空间结构与城乡区位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第一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第一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