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
展开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尝试用图像法来分析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3.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出欧姆定律。
4.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归纳—验证”的教学过程,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从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分工明确,严格执行仪器的使用规则,读取数据要细心、认真,力争使每个小组收集到的数据真实、准确。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探讨实验记录中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评估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独立见解,对不同小组的数据进行综合和比较,正确对待实验中的失误,实事求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设计,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阅读电压、电阻、电流的对白:
电压:我是电压,我对电流传递正能量!我大,我的电流兄弟就大!
电阻:我是电阻,实在汗颜,我是阻挡电流通过越多,我的电流难兄就越小!
电流:我是电流,我的成长离不开你们的关爱,我需要你们!
大家想一想:电流和电压、电阻存在着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
二、教学步骤
探究点1 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阅读课本]P97 “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组讨论](1)猜想:电流与电压是什么关系?电流与电阻是什么关系?
(2)怎样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3)能不能说,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关系?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阻与电流成反比关系?
[实验](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画出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选用5 Ω的定值电阻,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在连接实物图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测出4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将测量结果填入表一中。
表一
R=5 Ω | 电压U/V | 1 | 2 | 3 | 4 |
电流I/A | 0.2 | 0.4 | 0.6 | 0.8 |
4.绘制图像:
用横坐标表示电压,纵坐标表示电流,根据表一中电压与电流的对应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线段连接起来,就能得到I-U图像,如图所示。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仍然利用刚才连接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是2 V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把测量结果填入表格二中。
2.把5 Ω的电阻取下,再分别把10 Ω、15 Ω、2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分别测得电压是2 V时的电流表的示数,把测量结果填入表二中。
表二
U=2 V | 电阻R/Ω | 5 | 10 | 15 | 20 |
电流I/A | 0.4 | 0.2 | 0.13 | 0.1 |
3.绘制图像:
用横坐标表示电阻,纵坐标表示电流,根据表二中电阻与电流的对应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线段连接起来,就能得到I-R图像,如图所示。
[分析](1)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思路:
因素 | 电压 | 电阻 | 探究的问题 |
是否 改变 | 改变 | 不变 |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不变 | 改变 |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
(3)不能说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着一个逻辑关系问题。物理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电压是因,电流是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有了电流,导体两端才有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不能说电压一定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即使导体中没有电流,导体也会有电阻,导体不会因为通过它的电流的改变而使导体的电阻发生改变。
[归纳提升](1)“图像法”:定值电阻的I-U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该图像表明,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定值电阻的I-R图像是一条曲线,该曲线表明,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首先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表述实验结论的依据。
探究点2 欧姆定律
[阅读课本]P100 “欧姆定律”。
[思考](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欧姆定律用哪个公式来表示?它的变形式有哪些?
(3)欧姆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4)欧姆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5)欧姆定律有哪些应用?
[提示](1)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变形式:U=IR、R=。
(3)实质:反映了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
(4)使用条件:I、U、R是指同一段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5)应用:欧姆定律公式明确了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一段电路中,只要知道了I、U、R中的任意两个物理量,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第三个物理量。
[小组讨论](1)怎样理解公式R=?
(2)电流表为什么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上?电压表为什么能直接接到电源上?
[分析](1)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不能认为“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的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而与电流、电压无关。
(2)电流表自身的电阻很小,如果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流表。电压表自身的电阻很大,把电压表直接接到电源上,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小,电压表不会被烧坏,且能测出电源电压的大小。
三、板书设计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1.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研究思路:控制变量法
(2)实验电路图
(3)更换调节
(4)实验结论
(5)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图像
2.欧姆定律
(1)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及变形式:I=、U=IR、R=
(3)实质
(4)应用欧姆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①同一性
②同时性
③统一性
④公式变形:U=IR、R=
⑤推导式:R=
◇教学反思◇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因为研究的是一个量跟多个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可以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表述实验结论。用图像法表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因为它们是反比例图像,学生画起来感觉困难,对此可进行转化,即画I与的图像,这样就把成反比例转化为成正比例来作图,学生对此较容易接受。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四节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四节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探究新知,课堂小结,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