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南京市建邺区 2019~2020 学年中考二模化学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 8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在本试卷上或不在规定区域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下列能供给人体能量的营养素是( )
A. 水 B. 维生素 C. 无机盐 D. 糖类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选项错误;
B、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选项错误;
C、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选项错误;
D、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且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蒸馏水 B. 石灰水 C. 生理盐水 D. 矿泉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B、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生理盐水是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矿泉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A。
3.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的是
A. 木炭 B. 红磷 C. 氢气 D. 甲烷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故A不符合题意;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故B符合题意;
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C不符合题意;
D.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A. 黑色 B. 质软 C. 稳定性 D. 导电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石墨是黑色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石墨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石墨具有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石墨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
5. 下列关于 NH4NO3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名称是硝酸氨 B. 含有两种原子团
C. 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 是一种复合肥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物质的名称是硝酸铵,选项A说法错误;
B.该物质中含有铵根和硝酸根两种原子团,选项B说法正确;
C.铵根显+1价,设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1)×4=+1, x =-3;硝酸根显-1价,设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y,则:y+(-2)×3=-1,y=+5,所以在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同,选项C说法错误;
D.硝酸铵中只含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B。
6.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固体加热 B. 滴加液体
C 读取液体体积 D. 液体振荡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以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悬空中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试管的振荡方法:不是上下振荡,而应该左右振腕,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7. 下列物质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金刚石的硬度大
B. 干冰营造舞台云雾效果——干冰升华吸热
C.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D. 洗洁精洗涤餐桌上的油污——洗洁精可溶解油污
【答案】D
【解析】
【详解】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所以金刚石可用于切割玻璃,选项A说法正确;
B.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可用干冰营造舞台云雾效果,选项B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选项C说法正确;
D.洗洁精不能溶解油污,而是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所以可用洗洁精洗涤餐桌上的油污,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D。
8. 下列食物的近似 pH 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苹果汁 2.9~3.3 B. 葡萄汁 3.5~4.5
C. 番茄汁 4.0~4.4 D. 鸡蛋清 7.6~8.0
【答案】A
【解析】
【详解】A、苹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
B、葡萄汁的pH小于7,显酸性;
C、番茄汁的pH小于7,显酸性;
D、鸡蛋清的pH大于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苹果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9. 下列粒子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最外层有6个电子,大于4,容易得2个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符合题意;
B、最外层有8个电子,是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故不合题意;
C、最外层有2个电子,小于4,容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使其次外层变成最外层,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不合题意;
D、最外层有8个电子,是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故不合题意。
故选A。
10.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H2O2 H2↑+ O2↑
B. C + CuO =Cu + CO
C. 2KClO3 2KCl + 3O2↑
D. CuSO4 + 2NaCl =Na2SO4 + CuCl2↓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2H2O+O2↑,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没有配平,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2CuO2Cu+CO2↑,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D、硫酸铜与氯化钠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分子的间隔变小
B.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有很大不同——原子的种类不同
D. 氢氧化钾、氨水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气体分子间存在着较大的间隔,增大压强时分子间隔明显变小,所以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选项说法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其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二者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选项说法正确;
C、由分子构成得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有很大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结构不同,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钾溶液和氨水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2. 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 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丙都属于有机物
B. 丁是由离子构成的
C. 甲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
D. 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之比为 1: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H2O+O2 CO2+H2O。
【详解】A、丙是二氧化碳,虽然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但是其组成与性质与无机物类似,习惯上还是将其看作无机物,选项说法错误;
B、丁是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C、甲是CH2O,其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6=6:1:8,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甲(CH2O)和乙(O2)的分子数之比为1:1,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3.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K+、H+、OH-、Cl- B. NH、Na+、SO、Cl-
C. Na+、H+、Cl-、HCO D. Ba2+、K+、SO、NO
【答案】B
【解析】
【详解】A、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C、H+、HCO3-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 MnO2(KMnO4)——充分加热
B. CuO(C)——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H2 气体(HCl)——依次通过足量的 NaHCO3 溶液和浓硫酸
D. NaOH 溶液[Ca(OH)2]——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答案】D
【解析】
【详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锰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HCl能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OH)2能与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15.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序
号
A
B
C
D
实验
目的
探究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达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制取二氧化碳
验证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中石蕊试纸从左到右变蓝,可以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 中漏斗没有伸到液面以下,所以关闭止水夹后,固液无法分离,反应无法停止,故无法“随开随用,随关随停”,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 中氧化钙与水反应后放热,会导致 U 形管液面左低右高,故可以通过现象验证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 中铁丝表面产生红色固体,是因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铁比铜活泼,银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银不能和硫酸铜反应,即铜比银活泼,故可以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二、(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20 分)
16. 燃烧、能源、环境等问题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如图可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取黄豆粒大的白磷,将其固定在燃烧匙上,白磷不燃烧。
②打开 K,沿长颈漏斗倒入 80℃热水至没过白磷,白磷不燃烧, 其原因是_______。若使白磷燃烧,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③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石油的综合利用意义很大。
①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产品。
②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做燃料,观察到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________。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
③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 (1). 白磷浸没在水中,隔绝了空气 (2). 推动注射器活塞,直到试管中水面降到燃烧匙以下 (3). 4P+5O22P2O5 (4). 沸点 (5). 提供充足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 (6). 隔绝可燃物 (7). C2H5OH+3O22CO2+3H2O
【解析】
【详解】(1)②白磷燃烧此时以满足了:有可燃物,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此时水没过了白磷,无法接触空气,所以不能燃烧;若想燃烧,需要接处到空气,而注射器被推动,内部气体被压缩,压强增大,水被压入长颈漏斗内,白磷露出水面,与空气接触,达到燃烧的条件;
③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为:4P+5O22P2O5;
(2)①石油是混合物,根据各组分沸点不同,将汽油、柴油、重油分离开;
②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现象表面没有充分燃烧,而充分燃烧需要提供足够的空气,使其充分燃烧;燃气灶阀门关闭后,天然气不再输送,可燃物不再提供,隔绝了可燃物,所以不再燃烧,故填:提供充足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隔绝可燃物;
③乙醇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2H5OH+3O22CO2+3H2O。
17.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图 1 中的陆地淡水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除去海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是_______。
(2)图 2 中水发生的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图 3 试管 b 内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在此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填符号)。
(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
①t1℃时,乙的溶解度是 40g。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
②t2℃时,配制 90g 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_______g。
③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_______(填“甲”或“乙”)物质。
④图二操作Ⅱ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_______(填字母)。
A c 点→a 点 B c 点→b 点 C c 点→d 点 D b 点→a 点
【答案】 (1). 混合物 (2). 过滤 (3). 物理 (4). 木条燃烧更旺 (5). 2H2O2H2↑+O2↑ (6). H、O (7). t1℃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40g 的乙物质 (8). 40 (9). 甲 (10). AB
【解析】
【详解】(1)陆地淡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过滤可以除去海水中难溶性杂质;
(2)水蒸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
(3)试管b内气体体积较小,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在此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H)和氧原子(O);
(4)①t1℃时,乙的溶解度是40g;这句话的含义是:t1℃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的乙物质;
②t2℃时,配制9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为x,,x=40g;
③根据图二,t2℃时 60g 固体完全溶解,所以 t2℃时该物质的溶解度≥60g,故对应曲线为甲;
④操作Ⅱ前烧杯中液体在图一中可以用 c 点表示,故让这杯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我们可以蒸发溶剂,也可以降温,还可以加溶质;故选:AB。
三、(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5 分)
18. 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医用口罩的鼻梁夹大多选用铝或铁,铝、铁能压成条,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性。
(2)在铁制品表面喷涂防锈涂料,可防止铁制品生锈,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除防止金属腐蚀外,请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_______。
(3)图甲、图乙为利用数字化仪器测得的室温下,足量的镁片与 20mL10%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产生氢气的量由气体压强表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氢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
①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实验测得的实际值比通过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偏大,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答一条)。
③把足量镁片换成足量锌片,同样与 20mL10%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两者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_______(填字母)。
A 镁比锌生成的多 B 锌比镁生成的多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4)一些金属生产过程需要使用硫酸,某工厂化验室用 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一瓶残留硫酸溶液,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 80g,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该瓶硫酸溶液中含H2SO4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 延展 (2). 隔绝空气(或氧气) (3). 寻找金属的替代品、合理开采矿产、金属回收利用等(言之有理即可 (4). Mg+2HCl=MgCl2+H2↑ (5). 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使装置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6). C (7). 14.7g
【解析】
【详解】(1)铝、铁能压成条,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2)在铁制品表面喷涂防锈涂料,可防止铁制品生锈,其防锈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除防止金属腐蚀外,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很多,例如:寻找金属的替代品、合理开采矿产、金属回收利用等;
(3)①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2HCl=MgCl2+H2↑;
②实验测得的实际值比通过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偏大,可能的原因为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使装置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③足量的镁、锌分别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说明盐酸全部参加反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4)洗涤用溶液中NaOH的质量:80g×15%=12g,设含有H2SO4的质量为x;
x=14.7g,则该瓶硫酸溶液中含H2SO4的质量是14.7g。
19. 工业上利用铁的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循环裂解水制氢气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反应Ⅱ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_______。
(3)反应Ⅲ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反应。
【答案】 (1). CO+Fe3O43FeO+CO2 (2). 氢元素 (3). 化合
【解析】
【详解】(1)由流程示意图可知,反应I中,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Fe3O43FeO+CO2;
故填:CO+Fe3O43FeO+CO2
(2)反应Ⅱ中,水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价,氢气中氢元素化合价是0价,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氢元素。
故填:氢元素。
(3)反应Ⅲ中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
故填:化合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7 分)
20. 图中 A~J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E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D、G和H中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D可作食品干燥剂;F和J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F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D________。
②E与I___________。
③H→G________。
【答案】 (1). 甲烷 (2). (3). Fe+2AgNO3=Fe(NO3)2+2Ag (4). Ca(OH)2+2HCl=CaCl2+2H2O
【解析】
【分析】
E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E为Fe;F和J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最常见的为CO2和CH4,根据F能生成J的反应关系,可得F为CH4,J为CO2;又由于初中化学中CH4参与的反应仅有燃烧,故生成的B必为H2O;D可作食品干燥剂,且能与H2O反应,只能为CaO,则C、D、G和H含有的金属元素为Ca;C能生成CaO,只能为CaCO3,而CaO能生成 H,且H能与CO2反应,故H为Ca(OH)2;A能与CaCO3反应,只能为酸,一般为HCl;I能与Fe反应,可能为O2、酸或者盐,但若I为O2,无法与含钙元素的物质G反应;若I为酸,只能与CaCO3一种含钙元素的物质反应,而C已为CaCO3,故I不为酸,因此I只能为盐,如CuSO4或AgNO3;结合G能够由Ca(OH)2反应生成,且能生成CaCO3,又能与I反应,可得出G为CaCl2,I为AgNO3。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F为甲烷;
(2)①C→D指的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E与I指的是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
③H→G指的是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五、(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8 分)
21. 某学习小组探究氨盐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实验步骤】
(1)取 50mL 浓氨水于锥形瓶中,加入 NaCl 晶体至不再溶解,制得氨盐水。
(2)向烧瓶中加入 20mL 氨盐水和约 16g 干冰,塞紧瓶塞,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析出细小晶体,过滤、用冷水洗涤晶体并低温干燥。
【提出问题】晶体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 1】
(1)经甲同学检验,晶体中不含铵盐。甲同学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
(2)乙同学取晶体少许,加入足量稀硝酸,晶体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再滴加几滴_______溶液,未见明显现象,说明晶体中不含有氯离子
【提出猜想】晶体成分为 Na2CO3 或 NaHCO3或两者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1)Na2CO3受热不分解;
(2)2NaHCO3 Na2CO3+H2O+CO2↑
【实验探究 2】称取 m1晶体,利用下图装置(夹持仪器略)探究晶体的成分。
【实验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口凝结了少量小液滴,Ba(OH)2溶液变浑浊。
【实验分析】
(1)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晶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填名称)。
(2)将晶体加热至残留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测得残留固体的质量为 m2g。若晶体为NaHCO3和 Na2CO3,则m1 值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
A 1 B 1.2 C 1.4 D 1.6
【拓展延伸】丙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 B 中沉淀的质量,经计算分析也可确定晶体的组成。你认为丙同学的方法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_______。
【答案】 (1). 取少量晶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 NaOH 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放置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不变蓝 (2). AgNO3 (3). Ba(OH)2+CO2=BaCO3↓+H2O (4). 碳酸氢钠 (5). BC (6). 不可行,本装置左侧未通入气体,NaHCO3分解生成的 CO2 无法全部排出至B 装置中
【解析】
【分析】
(1)根据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氨气性质设计实验验证此题;
(2)根据氯离子与银离子生成沉淀氯化银的性质回答此题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实验现象推断含有的物质名称;
(4)根据固体极限假设法,分别求得质量,然后根据极限求得数值进行选择。
【详解】【实验探究1】(1)铵根离子可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若变蓝则有氨气,证眀含有铵盐;
故填:取少量晶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放置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不变蓝
(2)利用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的性质,向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即可;
故填:AgNO3。
【实验分析】(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CO2=BaCO3↓+H2O;由于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而二氧化碳只能来自于碳酸氢钠的分解,所以一定含有碳酸氢钠;
故填:Ba(OH)2+CO2=BaCO3↓+H2O;碳酸氢钠
(2)m2为充分加热后剩余固体(即 Na2CO3)的质量,与 m1存在差值,两者之差为 NaHCO3分解产生的 H2O 和 CO2的质量之和。显然当 NaHCO3在原晶体中含量越大,
m2与 m1的差值越大。因此以极值假设法,两者差最小时,为不含 NaHCO3,即全部为
Na2CO3时。此时 m2=m1, =1 但该情况不符合题意,该值取不到;而两者差值最大时,为 NaHCO3在原晶体中含量最高,即全部为 NaHCO3时。设此时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x
x=m2=,此时取最大值,约 1.58;
故填: BC
【拓展延伸】由于二氧化碳不能充分排出,会造成B中质量变化不准确,所以不能只测定B的质量,确定样品组成;
故填:不可行,本装置左侧未通入气体, NaHCO3分解生成的CO2无法全部排出至B装置中
【点睛】本题的难度较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流程题,推断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6月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6月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6月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6月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