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寒假作业(4)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078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寒假作业(4)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078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寒假作业(4)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0783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寒假作业(4)
展开1.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忽闻水上琵琶声”——琵琶声是由琵琶弦振动产生的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
2.如图所示,现在买东西可以用声波支付了.声波支付的原理是用户通过手机向售货机发出一段超声波,售货机“听”到这段声波后进行自动处理,用户再在自己手机上输入密码,售货机就会“吐”出商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发出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
B.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我们的说话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C.手机发出超声波主要是为了向售货机传递能量
D.手机声波支付不能在真空环境下使用
3.声速测量仪器可测量声波在不同环境中的传播速度,使用时,将两个声波采集器和发射器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声波发射器发出声波时,通过调节图中s的大小,声波到达两个采集器的时间就会不同,声速测量仪上的显示屏则能显示出声波到达两个采集器的时间差,显示屏上显示的时间单位为。图中是声速测量仪器某次在教室里测量声速时的情景,其中,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时间差为1 ms,下列对此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次测量,声波先被A采集器接收到
B.保持图中距离不变,测量声速时教室的温度为15 ℃,则间的距离为102 cm
C.若声速增大,则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时间差会变小
D.若声波发射器逐渐靠近A,则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时间差逐渐变小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对应的声音的响度最小B.甲和乙对应的声音的音调相同
C.丙对应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D.丁对应的声音属于噪声
二、多选题
5.小红做了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乙中,用纸片接触转动的齿轮,与齿数较多的齿轮接触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较低
C.丙中,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变
D.丁中,吹笔帽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三、填空题
6.在连州市中小学美育节中,学生演奏古筝。学生用力拨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_______传入人耳。用力越大,同学们听到声音的_______越大。
7.如图所示,西安市的海洋世界有海豚表演。聪明的海豚会做算术加减法运算,当驯兽师问海豚“2+3等于几”时,海豚就会敲5下麦克风。实际上是有人在台下吹了5下哨。哨声海豚能听到而人听不到。这其中的道理是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_______Hz,海豚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50 Hz~150000 Hz,台下人吹的哨声是一种_______声波,故人听不到。
8.现代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一种叫“水母耳”的海上警报器,用来接收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从而预报海上风暴,这种声音的频率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9.扫地机器人已经逐步进入普通家庭,有一种扫地机器人能够自动躲避障碍物,其工作原理类似蝙蝠,它是用______波来判断障碍物及空间方位的,这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______.
四、实验题
10.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装置.
(1)在玻璃罩内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钟,此时我们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钟的音乐声;
(2)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我们听到的音乐声将会_______;
(3)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音乐声;
(4)该实验表明声音不能在_______中传播.
11.某实验小组用一把钢尺、示波器、话筒等仪器研究声音的有关问题。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a.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
b.不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增加拨动钢尺的力度,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
c.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使用步骤b中的力度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拨动钢尺,钢尺才能发出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产生的。
(2)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钢尺的振动快慢会改变,示波器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可见,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_______的高低。如果示波器上波形显示声音的频率为60 Hz,则此时钢尺在1分钟内振动_______次。
(3)通过步骤_______和_______可以研究振幅和响度的关系。
(4)三个步骤中实验小组记录的波形如图甲、乙、丙所示,按照步骤从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_______。
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丙甲乙
五、计算题
12.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行驶的船上对着远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 s后听到回声,若船行驶的速度是5 m/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问人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A错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指的是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B错误;琵琶声是由琵琶弦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色辨别出钟声的,故D错误.
2.答案:D
解析:
3.答案:D
解析:声波采集器在一条直线上,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由图可知,A距离声波发射器近一些,接收信号比B早,故A选项正确;声音在15 ℃空气中速度是340 m/s,由题意可知,,即,求得,则间的距离为,故B选项正确;根据B选项中的计算分析,当声速增大时,因为距离声波发射器距离不变,时间差值会相应减小,故C选项正确;如果声波发射器距离A更近一些,距离B就更远一些,时间的差值就会变大,故D选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对应的声波的振幅是最小的,所以甲对应的声音的响度最小,故A正确;相同时间内甲和乙对应的声波振动的次数相同,即甲、乙对应的声波的振动频率相同,所以甲和乙对应的声音的音调相同,故B正确;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音调、响度、音色无关,在温度相同、介质相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C错误;丁对应的声波振动无规律,因此丁对应的声音为噪声,故D正确。
5.答案:AD
解析:
6.答案:振动;空气;响度
解析:学生用力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琴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用力越大,琴弦的振幅越大,发出琴声的响度越大。
7.答案:20~20000;超
解析: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 Hz~20000 Hz,低于20 Hz的叫次声波,人听不到,高于20000 Hz的叫超声波,人耳也听不到,而海豚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0 Hz~150000 Hz,所以海豚能听到但是人听不到的声音不可能是次声波,只能是超声波。
8.答案:次声波;低于
解析:海上风暴发出的是次声波,所以海上警报器接收的是次声波,这种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人耳不能听到.
9.答案:超声;信息
解析:蝙蝠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由题意可知这种扫地机器人也是利用超声波来判断障碍物及空间方位的;因为它只是利用超声波判断障碍物及空间方位而没有对障碍物有所改变,所以只是利用声音传递了信息.
10.答案:(1)能
(2)减弱(或变小)
(3)不能
(4)真空
解析:(1)因为固体和气体都能传声,所以音乐声能通过玻璃罩和空气传入人耳,人能听到音乐声.
(2)用抽气设备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过程中,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听到的音乐声会逐渐减弱.
(3)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玻璃罩内就成了真空,我们将不能听到音乐声.
(4)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是不可能的,人们只是根据抽气过程中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微弱进行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11.答案:(1)振动
(2)音调;3600
(3)a;b
(4)B
解析:(1)把钢尺紧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频率是描述发声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发声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发声体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所以频率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示波器上波形显示声音的频率为60 Hz,则此时钢尺在1分钟内振动的次数为:60 次/s次。
(3)探究振幅与响度的关系时,要控制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故选择步骤a和b。
(4)实验步骤b增大拨动钢尺的力度,钢尺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变大;步骤c缩短了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增大了振动频率,音调升高;对比波形可知,正确顺序为乙、甲、丙。
12.答案:335 m
解析:设人听到回声时船与悬崖的距离为s,画出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声音由发声处到悬崖再到人的耳中,声音传播的路程为①
经过2 s后听到回声,所以声音传播的路程为②
①、②两式表示的都是声音传播的路程,故
代入数据解得。
选项
分析
正误
A
人耳听不见超声或次声
×
B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我们的说话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
C
手机发出超声波是为了向售货机传递购买商品的信息
×
D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手机声波支付不能在真空中使用
√
选项
分析
正误
A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B
与齿数较多的齿轮接触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
×
C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频率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改变
×
D
吹笔帽的力越大,空气柱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寒假作业(2):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寒假作业(2),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寒假作业(1):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寒假作业(1),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寒假作业(4):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寒假作业(4),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问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