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2020年杭州市西湖区语文一模卷
一、积累(20分)
1. 班级开展以“我眼中英雄”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按要求完成专题活动。
【古今辉映——诗文话英雄】
下面是小文查阅新闻之后,以“古今辉映”为专题整理的古诗文材料。请在画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关键词 | 古诗文名句 | 新闻摘录 |
担当 | 《木兰诗》:(1)______, 关山度若飞 | 开车840公里,90后小伙郑益欢日夜兼程支援疫区。 |
追求 | 《论语》:(2)______, 切问而近思。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少将:愿一生和病毒短兵相接。 |
曹操《龟虽寿》:(3)_____,______。 | 73岁的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奋战抗疫一线,她说: “我虽然已经退休了,但研究医学和救治病人是我这辈子不会停止的事业!” | |
奉献 | 李商隐《无题》:(4)______,______ | 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奔走在抗疫一线,说坐轮椅前想多做点事。 |
思考:通过这次整理我不仅回顾了知识,还发现古今英雄的精神是贯通的,那就是他们在两难之时都会选择坚守道义,不怕牺牲,这正如《鱼我所欲也》中所言:(5)______,______。 |
【观点表达——演讲论英雄】
看了小文的专题整理后,小语写了下面这段演讲稿。请你阅读,完成小题。
什么是英雄呢?□(tǐng)身而出如陈薇少将者,英雄也;鞠躬尽瘁如李兰娟院士者,英雄也。我认为时代的脊梁固然可歌可泣,但生活中那些普通的小人物也同样值得尊敬。比如快递小哥,环卫工人,他们就像城市的“蜂鸟”,用力地挥动着翅膀,穿梭在城市的街头巷尾 维系着一个城市的正常运转是靠他们的。我们的生活业已离不开他们。
鲜被关注的他们,总是默默地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放眼周围,日新月异的城市,便捷有序的生活,不都饱含着他们辛勤的付出吗?我觉得他们奉献的力量,能让时代的脉□(bó)更加强劲!萤□(zhú)末光,也可增光辉;尘埃虽微,亦能补益山海,我认为那些在自己领域里尽职尽责的众多的平常人都是英雄!
2. 小语有几个字不会写,用拼音代替。请帮他补写。
(1)____(tǐng)身而出 (2)脉____(bó) (3)萤____(zhú)末光
3. 小语对加点字的读音没把握。请帮他选择正确的读音。
(1)脊(A. jí B. jǐ)梁 (2)鲜(A.xiǎn B.xiān)被关注
4. 小文对文中画横线处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B. 文中的“业已”一词是“完全”的意思。
C. “日新月异”在句中是“城市发展变化快”的意思。
D. 文中“众多的平常人”可以用成语“芸芸众生”代替。
5. 小文觉得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6. 【拓展创作——剧本演英雄】
小文认为与民同乐、善于发现人才的欧阳修也是英雄,于是创作了有关“欧阳修”的剧本。
剧本(节选)
【时间】中国古代(1) (A. [时间]中国古代(1) __ (A.唐朝B.南宋C.北宋),
【人物】欧阳修及其学生
【背景】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两年后,将去扬州任职。
【对白】
欧阳修:滁州两年,遇汝教汝,读书写文,寻访古迹,快哉,快哉!
学生:先生心系苍生,与民同乐,佩服,佩服!况吾年已三十,能得先生不吝(2)(A. 求
教B.赐教),实乃大幸也!。
欧阳修:尔虽已到(3)(A. 而立B. 不惑C.耳顺)之年,若能锲而不舍,潜心苦读,他日
挲直所蹙不负所望!此去扬州任职,先生有何打算?。
欧阳修:人生起落几载,得之坦然,失之泰然。此去愿能为国寻觅人才,也能著书立文。
请你根据情境,将对话补充完整。(注:填写括号内的序号即可)
二、阅读(55 分)
(一)名著阅读(7分)
7. 为了防止新冠病毒蔓延,社区正在招募志愿者。假如下列文学作品中的四个人物看到了通知,是否会报名参加?请选择其中一位,发表你的观点并结合作品具体情节阐述理由。
A.鲁智深(《水浒传》) B.虎妞(《骆驼祥子》)
C.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D.田晓霞(《平凡的世界》)
8. 名著可以多部联读。班级学习小组准备组织名著联读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找到以下作品,并确定了探究点。请从以下两组中任选一组,结合名著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联读名著 | 探究点 | 我的理解 |
第一组:《昆虫记》和《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 探究科学精神 | 我选择第____组;我的理由:_______。 |
第二组:《儒林外史》和《格列佛游记》 | 欣赏夸张笔法 |
(二)文学作品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明天开始,咱们读诗吧
韦如辉
张三住的小区,对面就是白沙湖。站在家里的客厅,张三可以轻易地俯瞰到整个湖面。春天,白沙湖像个安静的小姑娘,睁着大眼睛,几朵悠闲的白云,在它眼睛里出没。夏天,多情的风总想着制造一些热烈的气氛。
到了秋天,几条小鱼儿,时不 时跃出水面,吸引着游人的眼球。大鱼儿似乎更加胆小,不敢在众目睽睽的眼皮子底下,亮出肥美的身材,即便它们偶尔 耐不住寂寞,摇出几个漩涡,也会很快消失到更远更深的水中。
冬天到了,水鸭子像画家手中的笔,把整块的画布涂抹得韵味十足。
一年四季,张三都沉浸在白沙湖的变幻之中,其中的滋味,将张三的心头塞得满满当当的。
不得不承认,张三之所以能一直保持好心态,跟眼前的这个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好几次,张三对生活很绝望,他甚至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字眼,但是看一眼白沙湖,张三便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无聊,很不负责任。
因为,每次看到白沙湖,张三都会想起那年的春天。
那是一个让人伤感的春天,很多人都感染了流感,大街上人人都戴上口罩,学校里的小学生们陆续放假。
张三也没能幸免,被迫请假宅在家里。这就给张三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来研究窗外的白沙湖。几乎每天,不!也可能是每个小时,张三都要向白沙湖看上一眼,甚至几眼。张三不仅看到了湖水,而且看到了湖边的东西。几只麻雀,在树丛中穿梭,张三看得清清楚楚。
一连几天,张三的目光,都被窝在树丛中那个棕色的坐椅吸引住了。
一对老人,晃晃悠悠从东边来,坐到椅子上,一坐就是两个小时。两个老人个子都不高,身体弯下去,总也直不起来的样子。他们穿着老旧,衣服都是灰不溜秋的那种,跟湖景格格不入。那几只不停穿梭的麻雀,偶尔也出来叽喳几声,似乎想跟他们比一比身上的颜色。两位老人的头发,男的还好,黑色多于白色,而女的呢,则是一头霜雪了。这些特征,不是张三一次记下来的,他通过连续几天的观察,才将此情此景此人熟稔于心。
第一天,他们并没有引起张三过多的注意,只是在张三之后的回忆中,张三隐约记得有这么一对老人。
第二天,他们晃晃悠悠的身影,才真正闯入张三的视线里。
到第三天,张三意识到这一对老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这里了。
第四天、第五天,张三不仅掌握了他们出现的特征与规律,而且开始思考一个纠结的问题。
这一对老人在干什么?为什么每天在这里准时出现,而又准时消失?
天气很好,风不大,太阳光很柔和,几只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也比平时小些,张三穿上衣服,准备下楼去湖边看个究竟。
已经宅家一个星期,张三觉得鼻孔清爽了,头轻了,脚步也不那么沉了。
张三下楼,向湖边走去。张三慢慢靠近,脚步轻轻的,生怕惊动那对老人。而那几只麻雀,此时知趣地钻到树丛中。
一首诗的朗诵声音,渐渐清晰,飘进张三的耳孔: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男的朗诵一句,女的跟着朗诵一句。男的声音沙哑,女的声音羁绊。男的尽量把速度放慢,似乎在等待着女的慢慢跟上。
张三知道,这首诗是艾青的名篇《我爱这土地》。
不知怎的,张三突然有些感动,眼含泪花,悄悄退出白沙湖。
张三回到家,站在客厅里,整理衣冠,毕恭毕敬地向白沙湖鞠了一躬。这一幕正好被刚进门的妻子看到,她诧异地盯住张三。
张三哽咽地说,从明天开始,咱们读诗吧!窗外起风了,白沙湖面上波光粼粼。
(选自微信公众号“我们都爱短故事”,有删改)
9. 默读文本,圈画重要信息,完成下面思维导图。
事件 |
| 被迫请假宅家 |
| 发现一对老人 |
| (1) |
| 决定明天读诗 | ||||
| ||||||||||||
|
|
|
|
|
|
|
| |||||
心理 |
| 无聊 | (2) | 感动 | (3) | |||||||
| ||||||||||||
10. 文中这对老人每天出现在白沙湖边,其原因最有可能的是哪一项?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出判断并解释。)
A.锻炼身体 B.欣赏风景 C.朗诵诗歌 D. ________________(自己推测一个理由)
11.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对话。
小语:我发现小说结尾“窗外起风了,白沙湖面上波光粼粼”这句话特别有味道,但说不出好在哪里,你能帮我吗?
小文:我这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班级学习小组想将此文推荐到《百花园》杂志“战‘疫’的春天”专题。你觉得会被主编录用吗?请从故事背景、人物形象、主题意蕴中任选两个角度阐述理由。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2分)
小文准备在班级公众号上推送一期有关“结构化思维”的文章,搜集相关材料之后,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也参与进来,完成任务。
【材料一】
你是否常常遇到以下状况:思考时没有逻辑,有很多想法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讲话时没有条理,费很多口舌却很难把事说清楚;处理问题时效率低,东捡西漏效果仍旧不佳。其实,这跟我们的大脑不太擅长处理零散的信息有关。请看图1:
发现了吗?当事物以某种规律出现时,我们的大脑处理起来就容易很多了。也就是说,如果可以将零散的信息用一个“结构”或“框架”组织起来,就如图2所示,可以使我们的学习工作变得有条理,从而提高效率。
上面提到的这种思维方式叫做结构化思维。结构化思维是一种层级分明的思考模式,简言之就是借用一些思维框架来辅助思考。这是一个将杂乱的信息碎片化,再将其进行系统化思考和处理的过程,就如图3所示。结构化思维有利于扩大思维的层次,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思考,是一个有条理有层次,脉络清晰的思考路径。
【材料二】
结构化思维也需要刻意练习才能真正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这里介绍三个练习方法:第一,积累结构。看书的时候,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理论,思考出它的三个应用,然后把它记下来,作为自己的素材,有空可以拿出来看看。
第二,撰写文章。一周一篇文章,必须用结构化思维的方式写,并且尽量用你积累的结构素材。如果你没有时间写文章,那就只搭文章结构,写出关键点。
第三,讲解议题。每天给自己一个议题,用15-20分钟的时间,用结构化思维的方法来解决/论证它。你可以写下来,也可以口头表达。同样地,过程中尽量使用你积累的结构素材。另外,如果是你自己构思的结构,立刻整理到素材库去。这是训练中最关键的一点。
【材料三】
结构化思维包括三大要素:
第一,主题鲜明。先看这段话:上个星期,我去了趟苏黎世。苏黎世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城市,我们到一家露天餐馆吃饭,15 分钟里我至少见到了 15 个留长胡子的人。而且,如果你在纽约的任何一座写字楼周围转一转,你会发现几乎没有不留长胡子或长头发的人。当然,留长胡子在多年以前就已经是伦敦街头的一景了。
这段话想表达什么呢?伦敦比其他城市更开放,还是比较苏黎世和其他城市的区别?读者一脸茫然,实际上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意思是:男人留长胡子或长头发在商业界已经被广泛接受,在苏黎世……;在纽约……;还有在伦敦……
所以,一旦表明了主题,读者就能很容易理解了。
第二,归类整合。归类可以提高抽象层次,减少大脑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为什么呢?因为归类之后,较高层次的思想总是能够提示其下一层次的思想,如此一来我们就无须记忆每个概念,只需记忆概念分别所属的组别,信息也就更容易被记住。
归类整合可以考虑以下方法:首先,信息归类:列出需要的所有信息项,将类似信息进行连线分组;其次,归纳共性:观察每组的各条信息,把它们的共性提炼出来,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最后,结构提炼:根据上一步中得到的分组,思考每组的信息是否都属于同一范畴,是否需要补充或调整,最终得到这些信息的整体结构。
第三,逻辑递进。怎么理解呢?比如,你要做一次“我们应该多运动”的主题发言,用三点来论证:第一、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第二、运动可以减轻压力;第三、运动可以交到新朋友。这三点中,你都附有相应的事实、数据来支撑你的主题。以上例子中,提高免疫力、减轻压力、交到新朋友是并列的三个原因,用以证明“我们应该多运动”这一主题的正确性。“我们应该多运动”与这三个原因之间就是纵向的逻辑关系。
也就是说,当你持有一个观点,并用几方面的理由进行论证时,这中间是有一个推理递进关系的。它往往引导着“疑问/回答式”的对话,例如“为什么是这样”、“怎样才能做到这样”,从而使读者带着兴趣了解你思路的递进。不过要注意的是,从一开始,结构中的每一层信息都要对下一层整个组的信息进行高度概括,而下一层的内容又是对上一层的支撑,以此类推,直到结构的底部。
(以上材料整理自网络)
13. 下面三张图片是【材料一】中的文字配图,但下载时发生了错位。请你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判断它们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
甲图 乙图 丙图
A. 配图 1—甲;配图 2—乙;配图 3—丙 B. 配图 1—乙;配图 2—甲;配图 3—丙
C. 配图 1—丙;配图 2—甲;配图 3—乙 D. 配图 1—丙;配图 2—乙;配图 3—甲
14. 小语觉得材料中有关“结构化思维”的例子可以再丰富些,便搜集了以下三个例子。请你选择其中一例,先帮小语判断该例是否属于“结构化思维”,再结合材料三的具体内容阐述理由。
例一:“冠”字音义关系 | 例二:《敬业与乐业》提纲 | 例三:鲁迅作品整理 |
|
|
|
15. 小文要将三则材料组合成文进行推送,同学们就材料的排列顺序展开了讨论,你觉得应该如何排列?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及链接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资料】
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使大家学会……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阮封翁
[清]宣鼎
翁,江南仪征人,性恻隐好义,壮为鹾①伙,岁入百余金,往往赒恤亲友,一挥数十金,贫不能赡妻子,泊如也。
一日,至广陵,转运鹾务,市不戒于火,被焚千余家,赤贫者无力赁屋,男妇老幼皆露处。忽澍雨②滂沱,立泥淖中,相向而哭!翁触目伤心!计极穷人不过百十,费无多,思有以援之;亟趋至商家,谋所以安置之法。商人以翁人微言轻志大妄举相与讪笑之无肯为筹画者。翁忿且愧曰:“诸君既不顾乡谊,我虽非郡人,亦当独任。”咸笑曰:“汝大オ有力,愿好为之,弗累我等!此功德无量也!”翁去,向居停③作秦庭之哭④,求预假薪俸数十金,呼匠为席棚百十间。俾贫民避风雨,欢呼感激,祈天为善士降祥。
是年,翁应得劳金,俱预支费讫,徒手归,几不能卒岁。幸其子为诸生,肄业书院,聪明才知,为当道所器重,均有赠遗,借以苦度。未几,乡会俱捷,入词林,大试皆前列,简在帝心,典试学差,旋畀⑤以封疆重任,巡抚浙江,翁受二品封而殁。
(选自《夜雨秋灯录》,有删改)
【注释】①鹾(cuó):盐的别名。②澍(shù)雨:大雨;暴雨。③居停:寄居之处的主人。④秦庭之哭:这里指哀求别人救助。⑤畀(bì):给予。
16. 根据表格中提示的方法,填写下面的文言词语积累卡。
文言词语积累卡 | |||
词语 | 方法 | 示例呈现 | 解释意思 |
累 | 查阅字典 | 《古代汉语常用字词典》解释:①堆叠,积累;②带累,牵累;③忧患,祸害;④捆绑。 | 弗累我等 (1)累:___(填序号) |
咸 | 调动积累 | 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 咸笑曰 (2)咸:____ |
忿 | 追本溯源 | 甲骨文写作,上面表示“散开的绳子”,下面表示“心”,指心绪像一根绳子的端头散开那样乱成一团,无法理顺,表示心情。 | 翁忿且愧曰 (3)忿:____ |
17.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商人以翁人微言轻志大妄举相与讪笑之无肯为筹画者
18. 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结合加点词写一则批注,评价阮封翁。
(1)翁去,向居停作秦庭之哭,求预假薪俸数十金,呼匠为席棚百十间。
(2)是年,翁应得劳金,俱预支费讫,徒手归,几不能卒岁。
19. 《夜雨秋灯录》一书,往往旨在劝善或批判。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写此文的用意。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雪霁霜晴,独寻山径,菊花犹盛,感而赋诗①
[宋]王禹偁
狼藉金钱撒野塘,几丛无力卧斜阳。
争偷暖律②输桃李,独亚寒枝负雪霜。
谁惜晚芳同我折,自怜孤艳袭人香。
幽怀③远慕陶彭泽④,且撷残英泛一觞。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①本诗作于淳化三年秋天,时诗人谪宦商州一年。②暖律:温暖节候。③幽怀:隐藏在内心的情感。④陶彭泽:东晋诗人陶渊明。
20. 首联通过“狼藉”“撒”“几丛”“卧”等词语,写出菊花_____、_____等特点。
21. 同是写菊,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一样吗?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赏析。
三、写作(45分)
22. 根据情景,完成任务。
医务人员在抗击疫情期间功不可没,为了让同学们感受他们的精神,902班计划在黑板报上张贴宣传画。宣传委员初选了下面两张图片后,在全班征求意见。你觉得哪一张合适?请拟写120字左右的发言稿,向同学们陈述理由。要求:(1)注意说话目的,理由合理。(2)条理清晰,表达得体。
【宣传画一:急救之后】 【宣传画二:我上】
23. 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疫情期间的网课给你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请从下面三个写作思路中任选一个作文。
(1)选取网课学习期间对你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件,写一篇记叙文,参加《都市快报》“我的网课”主题征文活动。
(2)你憧憬过未来高科技下的网课吗?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编写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写一篇介绍未来网课的说明文,向《小科学家》杂志投稿。
(3)你对网课有什么看法和认识?请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参加班级演讲比赛。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3)不少于600字。(4)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精品解析: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