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人音版音乐鉴赏PPT课件+教案(部分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31 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 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31 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 课件PPT,共20页。
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导入新课莫斯科红场1.俄罗斯民族音乐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2.俄罗斯音乐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要的音乐家?音乐知识俄罗斯民族音乐历史背景:俄罗斯是一个幅员辽阔、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其中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俄罗斯风情。音乐知识强力集团“强力集团”又称“俄罗斯五人团”,是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作曲家小组。文艺评论家斯塔索夫曾撰写文章称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这个作曲家小组为“强有力的小团体”。“强力集团”的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M.A.Balakirev)、鲍罗丁(A.P.Borodin)、居伊(C.A.Cui)、穆索尔斯基(M.P.Mussorgsky)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Rimsky-Korsakov)。巴拉基列夫 鲍罗丁 居伊 穆索尔斯基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知识强力集团实际上,这五个人中只有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是“强力集团”的发起人,其余四人都是业余作曲家。他们经常在一起聚会,分析、评论音乐名作,对作品和创作思想进行交流和探讨,主张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的旋律、音阶等各种独特因素,创作出具有鲜明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作品。音乐知识俄罗斯民族乐器键钮手风琴(巴扬)键盘手风琴音乐知识俄罗斯民族舞蹈作品赏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民族乐派”奠基人“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俄】格林卡作品赏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确立了俄罗斯民间神话歌剧的样式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孕育了整个俄罗斯的交响音乐。树立民间素材交响化自由变奏的典范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格林卡“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影响俄罗斯民族音乐现状的落后为振兴俄罗斯音乐,格林卡在好友普希金的资助下,1830年前往意大利深造,1834年回到祖国 《伊万·苏萨宁》 俄国第一部具有世界水平的真正的民族歌剧、首开俄罗斯民族爱国主义历史歌剧的先河作品赏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作于1848年,是一部俄罗斯化的交响乐作品。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两个主题在性格、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都不同,通过二者的交替对比和变奏,以及威严庄重、活泼欢快等不同情绪的变化,勾画出一幅生动的俄罗斯民间生活风俗画。作品赏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创作素材:俄罗斯民间歌舞曲作品主题创作源泉:主题A:婚礼歌曲《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主题B: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1.何为“变奏”?将乐曲最初呈示的主题不断的反复,在反复的过程中有变化。2.何为“双主题变奏”?两个不断变化的主题交替呈现的一种作曲技法。作品赏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作品赏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1、主题二《卡玛林斯卡亚》这段舞蹈音乐的情绪特点? 2、体现了俄罗斯民族怎样的一种性格特征?3、这段音乐适合表现俄罗斯农村婚礼中的哪种场面?出嫁?迎亲?典礼?热烈 欢快 奔放对生活充满激情,健康乐观迎亲作品赏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找一找《卡玛林斯卡亚》两个音乐主题旋律的不同之处?作品赏析荒山之夜《荒山之夜》写于1867年。作曲家在原稿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来自地下深处的非人声的轰鸣,黑暗幽灵的出现,以及随后黑暗之神的登场。对黑暗之神的颂赞和阴间的祭奠,在狂欢作乐最热闹时,远方传来乡村教堂的钟声,这声音驱散了黑暗幽灵。”作品赏析荒山之夜穆索尔斯基(1839-1881),俄罗斯“强力集团”成员之一,师从巴拉基列夫学习作曲。穆索尔斯基的创作以歌剧和歌曲为主。其代表作有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歌曲《跳童之歌》等。作品赏析荒山之夜拓展与探究1.唱一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柴科夫斯基说:“《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是一部多么玄妙异常的作品。”聆听《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2.聆听《荒山之夜》,感受、体验并评论这部作品的音乐风格。3.在俄罗斯音乐史上,柴科夫斯基与“强力集团”的作曲家们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但在艺术主张和创作风格上却与“强力集团”的作曲家们相异。查找相关资料,说出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创造音乐的是人民,而我们艺术家,不过是将它编成曲子。”“让我们每时每刻都和人民在一起,我要和人民同甘苦共欢乐。”——格林卡谢谢
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导入新课莫斯科红场1.俄罗斯民族音乐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2.俄罗斯音乐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要的音乐家?音乐知识俄罗斯民族音乐历史背景:俄罗斯是一个幅员辽阔、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其中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俄罗斯风情。音乐知识强力集团“强力集团”又称“俄罗斯五人团”,是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作曲家小组。文艺评论家斯塔索夫曾撰写文章称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这个作曲家小组为“强有力的小团体”。“强力集团”的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M.A.Balakirev)、鲍罗丁(A.P.Borodin)、居伊(C.A.Cui)、穆索尔斯基(M.P.Mussorgsky)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Rimsky-Korsakov)。巴拉基列夫 鲍罗丁 居伊 穆索尔斯基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知识强力集团实际上,这五个人中只有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是“强力集团”的发起人,其余四人都是业余作曲家。他们经常在一起聚会,分析、评论音乐名作,对作品和创作思想进行交流和探讨,主张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的旋律、音阶等各种独特因素,创作出具有鲜明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作品。音乐知识俄罗斯民族乐器键钮手风琴(巴扬)键盘手风琴音乐知识俄罗斯民族舞蹈作品赏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民族乐派”奠基人“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俄】格林卡作品赏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确立了俄罗斯民间神话歌剧的样式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孕育了整个俄罗斯的交响音乐。树立民间素材交响化自由变奏的典范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格林卡“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影响俄罗斯民族音乐现状的落后为振兴俄罗斯音乐,格林卡在好友普希金的资助下,1830年前往意大利深造,1834年回到祖国 《伊万·苏萨宁》 俄国第一部具有世界水平的真正的民族歌剧、首开俄罗斯民族爱国主义历史歌剧的先河作品赏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作于1848年,是一部俄罗斯化的交响乐作品。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两个主题在性格、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都不同,通过二者的交替对比和变奏,以及威严庄重、活泼欢快等不同情绪的变化,勾画出一幅生动的俄罗斯民间生活风俗画。作品赏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创作素材:俄罗斯民间歌舞曲作品主题创作源泉:主题A:婚礼歌曲《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主题B: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1.何为“变奏”?将乐曲最初呈示的主题不断的反复,在反复的过程中有变化。2.何为“双主题变奏”?两个不断变化的主题交替呈现的一种作曲技法。作品赏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作品赏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1、主题二《卡玛林斯卡亚》这段舞蹈音乐的情绪特点? 2、体现了俄罗斯民族怎样的一种性格特征?3、这段音乐适合表现俄罗斯农村婚礼中的哪种场面?出嫁?迎亲?典礼?热烈 欢快 奔放对生活充满激情,健康乐观迎亲作品赏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找一找《卡玛林斯卡亚》两个音乐主题旋律的不同之处?作品赏析荒山之夜《荒山之夜》写于1867年。作曲家在原稿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来自地下深处的非人声的轰鸣,黑暗幽灵的出现,以及随后黑暗之神的登场。对黑暗之神的颂赞和阴间的祭奠,在狂欢作乐最热闹时,远方传来乡村教堂的钟声,这声音驱散了黑暗幽灵。”作品赏析荒山之夜穆索尔斯基(1839-1881),俄罗斯“强力集团”成员之一,师从巴拉基列夫学习作曲。穆索尔斯基的创作以歌剧和歌曲为主。其代表作有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歌曲《跳童之歌》等。作品赏析荒山之夜拓展与探究1.唱一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柴科夫斯基说:“《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是一部多么玄妙异常的作品。”聆听《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2.聆听《荒山之夜》,感受、体验并评论这部作品的音乐风格。3.在俄罗斯音乐史上,柴科夫斯基与“强力集团”的作曲家们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但在艺术主张和创作风格上却与“强力集团”的作曲家们相异。查找相关资料,说出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创造音乐的是人民,而我们艺术家,不过是将它编成曲子。”“让我们每时每刻都和人民在一起,我要和人民同甘苦共欢乐。”——格林卡谢谢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