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艺版青春舞曲 踏浪表格教案
展开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 |||||
课题名称:《青春舞曲》 | |||||
姓名: |
| 工作单位: |
| ||
学科年级: | 音乐(七年级) | 教材版本: | 湘教版 | ||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 |||||
1.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重要位置的教育理念,本节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青春舞曲》是王洛宾根据维吾尔族民歌创编、整理的一首创作歌曲。这首歌的歌词富于哲理的生活现象告诉年轻人:有些现象可以去而复返,有些现象一去不复返。歌词没有警句名言,但真诚的告诉人们:要珍惜青春美好时光,努力学习。 3.在《青春舞曲》一课的教学中,主要以体现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为主,在表现歌曲的多形式创作练习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 |||||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 |||||
1.能对我国新疆维族的音乐感兴趣,了解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之间的联系,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能用圆润、饱满的声音,自信大胆的演唱并背唱歌曲《青春舞曲》。 3.通过学习歌曲《青春舞曲》懂得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道理。 |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 |||||
1.学生是禄劝县茂山中学初一学生(12——14岁左右)。 2.学生在小学阶段几乎不上音乐课(通过调查了解),现在在音乐课上从学习音名、唱名、音阶······开始,加上多媒体、钢琴等乐器的辅助,从学生的表现看得出他们对音乐的渴望、求知······ 3.学生的音乐基础、识谱能力普遍较差,但大多数班级学生思维活跃,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 | |||||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 |||||
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主,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创设教学情境,学生通过理解、感受、参与实践活动等方法体验维吾尔族的舞蹈、音乐、节奏特点来学习歌曲。 | |||||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 |||||
1.歌曲旋律的变化重复处,学生容易混淆。 2.歌曲情绪与风格特点的体验和实践。 3. 感受音乐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能力。 4. 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铃鼓、木鱼、碰铃等) | |||||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师:(我们从地理课上学到过,我国我国西北部的一个省是什么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今天我们的目的地就是这儿。(出发) |
学生积极发言
| 让学生了解我国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 | |||
播放音乐《新疆好》。
歌唱知识
| 学生认真观看、聆听。 | 视频将学生带入维族的音乐、舞蹈世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情景创设的工具 。 | |||
新课教学 1.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根据新疆维族民歌整理创编的歌曲《青春舞曲》。播放歌曲或教师范唱,听不同演唱风格的。 2.歌曲《青春舞曲》所表现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情绪是怎样的? 3.教唱歌曲 教师用钢琴弹奏旋律学生跟唱歌谱
4.引导学生讨论歌词富含的哲理是什么?学生回答后作评价。
5.教师伴奏,学生唱出全曲并尝试背唱歌曲。
| 学生跟随哼唱。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认真学唱。
学生抢答。 | 这首歌曲短小、旋律优美、活泼,学生易学易唱,采取随乐或跟老师一起哼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尽快学会歌曲,聆听不同版本的《青春舞曲》为重点学习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与风格奠定基础。 通过学唱歌谱,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及音准。 | |||
课堂巩固练习
王洛宾 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一生整理、收集、创作了700多部歌曲作品,是开发我国西北民族音乐宝库的先驱者,代表作《阿拉木汗》、《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掀起你的盖头来》等,被誉为“西部歌王” 本课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会了多种形式表现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了新疆维族音乐的典型节奏带给我们热烈、欢快的情绪,也感受到了新疆音乐的魅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关心、了解、聆听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播放音乐《青春舞曲》,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 多数学生愿意参与
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老师的引导下练习
学生积极配合
| 让学生参与实践,增加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动手实践,相互配合体验团结协作精神。 | |||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 |||||
1.通过学生对歌曲的表演,节奏、音准,情感表达方面,确定了对新疆维族音乐的了解和认识。 2.对学生参与的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评价。 3.对各个小组或个别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 | |||||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 |||||
《青春舞曲》 2. 3.编配打击乐 铃鼓:4/4拍 X X X X :|| 木鱼:4/4拍 X 0 0 0 :|| 沙锤:4/4拍 X XX X XX :|| 碰铃:4/4拍 X 0 X 0 :|| | |||||
九、实践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 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中教学或学习亮点; 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 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5.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6.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1、在审美中发展内心听觉。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感受《青春舞曲》之前,我先用一段新疆舞蹈来引导学生走进新疆,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新疆的美丽画面,让学生更多的从视觉上去感受新疆的美丽,然后我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听赏中感受到音乐的内涵,感受到歌曲的风格特点。 2、在审美中学唱歌曲。音乐教学应给学生完整的音乐形象,在学唱歌曲的教学环节中,我通过让学生欣赏不同的唱法,不用的演唱形式,感受分析歌曲的风格和情绪,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习歌曲,进而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3、在创编中丰富情感体验。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在创编教学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在体验歌曲的情绪意境中,激发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积极创编表演,从而使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力。 不足之处: 1、有些语言衔接的不够好,语言感染力不够,今后应在此方面多下功夫,争取能用生动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来吸引学生。 2、教学环节中虽然设计了打击乐这段,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体验到打击乐的乐趣,今后应该让大部分学生参与进来,体验音乐的快乐。 3、在为歌曲配打击乐这一环节中,由于学生的基础差、练习时间少等原因,效果不是很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 |||||
湘艺版七年级上册青春舞曲 踏浪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艺版七年级上册青春舞曲 踏浪教学设计,共3页。
初中音乐青春舞曲 踏浪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青春舞曲 踏浪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学习歌曲〈青春舞曲〉,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音乐湘艺版七年级上册青春舞曲 踏浪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湘艺版七年级上册青春舞曲 踏浪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 题,教学对象,教材版本,课时安排,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