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生物与生物圈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满分冲刺专题精选带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4971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1生物与生物圈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满分冲刺专题精选带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4971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1生物与生物圈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满分冲刺专题精选带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4971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1生物与生物圈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满分冲刺专题精选带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01生物与生物圈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满分冲刺专题精选带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1生物与生物圈期末复习考题精选一、选择题1、COVID-19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下列哪项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 )A.由有机物组成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 D.能使人体发病2、民间俗语与文学诗句中都蕴含许多科学道理,下列对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一山不容二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苔藓植物大量繁殖的结果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
D.“螳螂扑蝉,黄雀在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3、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 )A.北雁南飞——大气 B.春兰秋菊——光照
C.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水分 D.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温度4、下列谚语或古诗与对应的生命现象不相符的是(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反映了“肥”为“庄稼”提供有机物
B.“梁上双飞燕,青虫喂黄嘴”反映了鸟的育雏行为
C.“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反映了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D.“朵朵葵花向太阳”反映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清明前后,柳树已长出新叶;端午前后,艾草生长旺盛。这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6、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子变成刺而存活。下列与此现象相类似的是( )A.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为灰色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7、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B.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C.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竞争关系
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中的鲤鱼 B.滇池中的全部水葫芦 C.昆明西山上的全部植物 D.一条河流9、森林中一棵枯死的大树上长了蘑菇,蘑菇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10、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并将枯枝败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蚯蚓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捕食者11、在自然界,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与其生存的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循环流动的
B.一般情况下,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将保持不变
C.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D.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12、下列与食物链、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捕食关系,但不能构成食物链,因为缺少分解者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B.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
C.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各食物链均不完整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消费者 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15、图为我区某一小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中加入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图中包含3条食物链C.构成生态系统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损失减少
D.图中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虫→鸟→细菌
16、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所占的数量比例图如下,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 A.B.C.D.17、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鸟和蝗虫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 B.图中含能量最多的是猫头鹰
C.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构成 D.猫头鹰获得能量效率最高的食物链:水稻→田鼠→猫头鹰18、在草→鼠→狐这条食物链当中,若草有100千克,能使狐最多增重多少千克( )A.4 B.1 C.20 D.1019、某生态系统中存在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如果丙全部被捕杀,其他三种生物数量变化如图,则a.b.c曲线分别表示( )A.丁、甲、乙 B.丁、乙、甲 C.甲、乙、丁 D.乙、甲、丁20、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无机环境的总和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范围21、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A.细菌和真菌 B.肉食动物 C.绿色植物 D.草食动物22、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能不断的积累,积累的途径是通过(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食物链23、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B.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C.丙和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24、下列属于寄生关系的是( )A.养鸡场中的人和鸡 B.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 C.草原上的狼和鹿 D.人体肠道内的蛔虫与人25、某同学将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进行了如下分类:鲫鱼、金鱼、水草、螃蟹、荷花等归为一类,松、柏、月季、鼠、苍蝇等生物归为一类。他归类的方法为(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D.按照生物的数量26、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都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B.人体出汗、呼气跟植物的落叶一样都是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废物的方式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D.生物圈中,物质和能量循环到各级消费者体内富集,终极消费者体内最多2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单方向的,逐级减少的 B.单方向的,逐级增加的C.可循环的,逐级减少的 D.可循环的,逐级增加的28、下列措施中,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A.增加生物种类 B.增加消费者数量 C.减少生物种类 D.减少生产者数量29、生物圈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 )A.农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30、在下列探究活动中,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A.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B.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C.探究“植物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D.探究“种子的发芽率”31、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阳光→植物→鼠→蛇→鹰 B.水草→草鱼→水鸟→细菌C.土壤→草→羊→狼 D.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32、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它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大棚甲乙丙二氧化碳浓度0.03%0.1%0.1%温度30℃30℃20℃A.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B.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C.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二、非选择题33、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以甲、乙、丙、丁为代号建立的能量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所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兔、狐等属于______。(2)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想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和 。(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4)在生态系统中______和______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5)图一所示生态系统如果受到有毒物质DDT污染,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和______。(6)若图二表示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照顺序建立的能量金字塔,则甲对应的生物是______。(7)森林生态系统与图一所处的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______。(“强”或“弱”)(8)写出图一中最长的食物链: 。34、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羊等影响植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___。(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_,鼠、狼等属于___________。图甲中的哪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既可以体现B图又可以体现C图___________。(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_。(4)若图甲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5)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数量最多的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_。(6)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写出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7)此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微污染后仍然会保持生态平衡的原因是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能力。35、小东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①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②把纸盒静置桌上,并将抓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③5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移到黑暗一端多?还是移到亮处一端多?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小东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2)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小东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_______。(3)根据根据实验数据,小东得出的结论是: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的环境中生活。(4)小东做实验时,小明也在旁边,并向小东建议应在纸盒黑暗的一端洒点水,使它潮湿,而亮的一端保持干燥。但小东没有采纳小明的建议。你认为小东做得对吗?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5)该实验中能不能只用1只鼠妇?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结束后,应怎样处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1生物与生物圈期末复习考题精选参考答案1-5:CBBAC 6-10:ADDCC 11-15:CBCCA 16-20:CAAAB21-25:CDCDC 26-30:BAABD 31-32:DB33、(1)草,消费者 (2)5,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3)草,鹰 (4)物质,能量 (5)狐,鹰 (6)鹰 (7)强 (8)草→鼠→蛇→鹰34、(1)生态因素 (2)植物,消费者,鹰和蛇 (3)太阳能 (4)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5)物质,能量,b (6)四,草→鼠→鹰 (7)自动调节35、(1)形成对照 (2)求平均值 (3)光,阴暗 (4)对,如果洒上水,此实验中就会有两个(实验)变量 (5)不能,因为要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只用1只鼠妇实验结果偶然性太大 (6)放回大自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5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满分冲刺专题精选带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6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满分冲刺专题精选带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7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满分冲刺专题精选带答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