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考点型测试:周测18 中国和世界热点区域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考点型测试:周测18 中国和世界热点区域第1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考点型测试:周测18 中国和世界热点区域第2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考点型测试:周测18 中国和世界热点区域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考点型测试:周测18 中国和世界热点区域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考点型测试:周测18 中国和世界热点区域,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图可推断,夕张市,吊炕相比于传统火炕的优势在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周测十八   中国和世界热点区域(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        选择题(共11小每小题4分,共44分)亚历山大群岛位于阿拉斯加东南部沿海,靠近阿拉斯加渔场。该群岛由1 100个大小岛屿组成,是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山顶露出海面而成。该群岛年降水量超过2 000毫米,且全年分配均匀,岛上有陡峭的海岸和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温带雨林在某些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例如都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以及大量的野生动物)。下图是亚历山大群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亚历山大群岛海岸陡峭的主要原因是(  )断层发育形成岛屿      长期受海浪侵蚀 风力侵蚀作用明显      山顶出露海面形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  D   图示该地位于西风带的沿海,长期处于受强大海浪侵蚀的环境,海岸陡峭,②正确;由“是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山顶露出海面而成”,可知④正确。2.亚历山大群岛分布着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主要是由于(  )A.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B.全年气候温和,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C.地处中纬度地区,温度适宜D.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条件充足【解析】  B  “温带雨林在某些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说明降水多是关键因素。亚历山大群岛处于40°~60°大陆西岸,位于西风带迎风坡,“年降水量超过2 000毫米”,加之地处温带而全年气候温和,使之分布着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则B正确。3.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成为亚历山大群岛支柱产业的是(  )A.水产品加工   B.服装加工  C.仪表制造  D.海滨浴场旅游【解析】   A  “靠近阿拉斯加渔场”,适宜发展水产品加工,则A正确;小岛屿一般制造技术不高、人口稀少,不适宜发展仪表制造、服装加工;“陡峭的海岸”,不利于发展海滨浴场旅游。夕张蜜瓜是日本北海道夕张市的名片,是全球昂贵、知名的水果之一,每公斤蜜瓜的平均市场价折合人民币上千元。2014年我国某地引种夕张蜜瓜获得成功。下图示意夕张市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据此完成45题。4.据图可推断,夕张市(  )A.附近的河流大多数注入鄂霍次克海B.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而降雪丰富C.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处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生长边界【解析】  B  读图可知,图中夕张市北侧有山脊,附近的河流主要注入日本海和太平洋,A错。位于山地西北方向,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在西侧受到地形抬升,降雪量大,B对。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错。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错。故选B。5.我国引种夕张蜜瓜成功的地区最有可能在(  )A.浙江  B.云南     C.新疆  D.黑龙江【解析】  D  夕张蜜瓜分布地区纬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浙江、云南地区纬度低,为亚热带地区,不适宜夕张蜜瓜的种植,新疆地处内陆,降水少,不适宜种植夕张蜜瓜,而黑龙江纬度高,降水多,适宜夕张蜜瓜种植,故选D。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低温冷空气的沉聚是影响满族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传统满族民居内多有火炕。传统火炕搭建在地面上,地面距离炕面的高度较大。后来,传统火炕改良成吊炕(图),将炕洞(柴火燃烧空间)整体架空,用混凝土板作为导热材质,下面用砖块叠砌支撑。据此完成67题。6.辽东低山丘陵区的传统满族民居多选址在(  )A.山体南侧的山脚低洼处      B.山体北侧的山脚低洼处C.山体南侧的山腰和台地      D.山体北侧的山腰和台地【解析】  C低温冷空气的沉聚是影响满族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山脚低洼处容易沉聚冷空气,A、B错。辽东低山丘陵区南坡是阳坡,传统满族民居多选址在山体南侧的山腰和台地,冷空气影响小,C对。山体北侧的山腰和台地冷空气影响较多,D错。7.吊炕相比于传统火炕的优势在于(  )A.增大燃烧物和炕面的距离      B.提高柴火利用率C.压缩室内储藏空间            D.降低火炕建造成本【解析】  B传统火炕搭建在地面上,地面距离炕面的高度较大。吊炕将炕洞,即柴火燃烧空间整体架空,吊炕相比于传统火炕的优势在于缩小了燃烧物和炕面的距离,A错。提高柴火利用率,B对。不影响室内储藏空间,C错。使用混凝土板、砖等,增加火炕建造成本,D错。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逐渐演变为咸水湖;现平均深度18米。青海湖流域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 ℃,底层水温平均为9.5 ℃;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下图示意青海湖地理位置。据此完成89题。 8.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A.入湖径流减少    B.湖水蒸发加剧C.入湖盐类物质增多   D.外泄河道被阻断【解析】  D  结合材料分析可知,青海湖原来通过河流与黄河水系相通,青海湖水有进有出,水体能够与外界交换,因此此时的青海湖为淡水湖;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河流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此时青海湖湖水排泄的方式主要靠蒸发,常年积累,导致湖水的盐度升高,成为咸水湖。9.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A.湖底释放热量增多  B.阳光透射深度增大C.湖水上下扰动加剧  D.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解析】  C  秋季开始,温度开始逐渐降低,受外界大气温度的影响,表层湖水降温快,深层湖水降温慢。秋季风力开始增大,对湖水上下扰动加剧,从而导致表层水体和深层水体之间进行交换,进而促进了表层水体和深层水体之间热量的交换,因此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变小。下图为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据此完成1011题。10.对图中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地区及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黄土高原。 土层深厚,河网密度小B.乙—内蒙古高原。草原广布,夏季多暴雨C.丙—华北平原。地面坦荡,土壤有机质含量高D.丁—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树木葱茏【解析】  D  甲图表示的是窑洞,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的土层深厚,但水土流失严重,河网密度较大;乙图表示的是蒙古包,分布于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草原面积广,草类茂盛,降水量少;丙图表示的是四合院,主要分布于华北平原,华北平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丁图表示的是傣家竹楼,主要分布于云南地区,云南地区气候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多雨且气候湿热,树木茂盛,竹楼一防潮湿,二散热通风,三可避虫兽侵袭,四可避洪水冲击。故D项正确。11.清明时节,丙传统民居所在地区(  )A.家家打稻趁霜晴            B.新雨山头荔枝熟C.小麦登场雨熟梅            D.梨花淡白柳深青【解析】  D  从图可知,丙传统民居所在地区为华北平原,清明时节在春季,“家家打稻趁霜晴”意思为家家户户在秋季打稻,打稻在秋季进行而非春季;“新雨山头荔枝熟”意思为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荔枝主要产于中国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小麦登场雨熟梅”意思为小麦成熟的时候梅雨也催熟了梅子,梅雨发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梨花淡白柳深青”意思为梨树开了白色的花,柳树发新芽,梨树及柳树在春季开花发芽。故D项正确。二、        非选择题(共2小共56分)12.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列举该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任选一种交通方式概述分布特点。6分)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2)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6分)希马尼东北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3)分析气候对该湖泊水位和盐度季节变化的影响。8分)多米尼加自然环境优美,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国半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为满足全球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该国增加有机香蕉的种植面积,设立环境监测、质量保障等管理机构,加大投入,提高有机香蕉的产量和品质。4)概括该国生产有机香蕉的社会经济条件。8分)【解析】(1)据图例可知,该国有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可判断其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陆上交通线路的修建主要考虑沿线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因素。据图可知,港口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沿岸,沿海分布,靠近城市。机场图例较多,且主要分布于北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区,靠近城市。铁路多分布北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区,其中北部里程较长。公路线路较多,且东部平原密集、西部山区稀疏。(2)可迁移我国横断山区物种丰富的原因分析。据图可知,该国纬度较低,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丰富;且中部山区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差大,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物种丰富;从海陆位置分析,该国受海洋影响较大,海陆兼备,海陆生物种类众多。(3)据希马尼气候资料分析可知,该地区最低气温20℃以上,全年高温,因此蒸发旺盛,且降水季节变化大,湖泊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据图可知,5月份和10月份降水多,补给湖泊水多,因此湖泊水位高,降水多,起到稀释作用,因此湖水盐度低;而7月份气温最高,蒸发旺盛,且降水少,因此湖泊水位最低,盐度最高;其他月份降水少,湖泊水位较低,盐度较高。(4)农业社会经济条件应从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方面分析。据材料可知,该国自然环境优美,环境污染少,有机香蕉的品质好;全国半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廉价而充足;且市场需求量大,政府设立各种管理机构,体现了政策支持;以及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量和品质。【答案】(1)海运、铁路、公路、航空。(2分)海运分布特点:沿海分布,靠近城市。(4分)航空分布特点:机场主要分布于北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区,靠近城市。(4分)铁路分布特点:北部山谷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区。(4分)公路分布特点:东部平原密集、西部山区稀疏。(4分)(2)纬度低,以热带气候为主;(2分)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大,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2分)海陆兼备。(2分)(3)该地区全年高温,蒸发旺盛,降水季节变化大;(2分)湖泊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5月份和10月份降水多,湖泊水位高,盐度低;(2分)7月份气温最高,降水少,湖泊水位最低,盐度最高;(2分)其他月份降水少,湖泊水位较低,盐度较高。(2分)(4)劳动力廉价而充足;(2分)市场需求量大(2分);政府政策支持,资金、技术投入多;(2分)环境污染少。(2分)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材料一 羊绒是生长在山羊表皮的细绒,入冬时长出,抵御风寒,开春后脱落。羊绒被人们认为是纤维皇后,因保暖轻柔,其制成品渐成冬日保暖必备之品。材料二 阿白山羊是鄂尔多斯高原的特种绒山羊,阿白山羊绒光泽好洁白柔软、纤维长、梳绒量大、净绒率高。鄂尔多斯市是国际上重要的羊绒集散地和加工基地,纺织工业已经成为该市支柱产业之一。材料三 近年来,市面上销售的羊绒衫,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混乱,严重影响着鄂尔多斯市羊绒衫的声誉。对此鄂尔多斯市出台了《关于振兴羊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将鄂尔多斯市建成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链协作效率高、企业集聚效应显著和绿色环保的中国羊绒之都。下图为鄂尔多斯市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1)判断鄂尔多斯高原牧民梳羊绒的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2)说出鄂尔多斯高原畜牧业发展的制约条件。(6分)3)试为鄂尔多斯建成中国羊绒之都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4) 在鄂尔多斯能源产业走入低谷之际,有人提出应扩大山羊养殖规模助力纺织工业发展。你是否赞同?说明你的理由。(8分)【解析】(1)由于羊绒“入冬时长出,抵御风寒,开春后脱落”,因此需要在羊绒脱落之前进行梳绒,一方面是此时气温回升,羊绒抵御风寒的作用大大减弱,另一方面羊绒经过整个冬季的生长,产量高。(2)农业区位条件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3)首先应明确鄂尔多斯羊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材料中获取,如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层次偏低、羊绒制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管理混乱等),其次应分析建成“中国羊绒之都”需要具备的特征(如羊绒及羊绒制品的市场占有率高、品牌知名度高等),然后针对以上两方面提出合理建议。第(4)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若赞同,则分析纺织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纺织工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若反对,则分析纺织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及纺织工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答案】(1)春季。(2分)春季气温回升,梳绒对山羊造成的不利影响小;(2分)冬季为产绒期,春季的梳绒量大。(2分)(2)生态环境脆弱;(2分)草场质量差,载畜量低;(2分)牲畜饮用水源不足。(2分)(3)加大研发投入,改进技术装备,提升产品质量;(2分)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优化羊绒制品结构;(2分)提高羊绒制品的设计水平,提高产品的差别化程度;(2分)完善羊绒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协作效率;(2分)加强品牌宣传,维护品牌形象;(2分)加强管理,整顿市场秩序等。(2分)[任答其中的4点得8分](4)赞成。(2分)理由:羊绒产量高,品质好;(2分)纺织工业的产业基础较好;(2分)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低廉;(2分)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2分)交通运输条件便利;(2分)有利于增加当地农牧民的收入;(2分)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2分)有利于维持地区经济稳定发展。(2分)[任答其中理由的4点得6分]不赞成。(2分)理由:使羊绒制品产量供大于求,市场竞争加剧;(2分)羊绒制品的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2分)该地沙漠分布面积广,草地质量差,扩大山羊养殖规模易使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2分)
     

    相关试卷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43] 第18章第3讲 中国的区域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43] 第18章第3讲 中国的区域地理(含解析),共7页。

    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40讲 中国区域地理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40讲 中国区域地理 (含解析),共29页。

    第33讲 区域认知和区域发展(练习)-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33讲 区域认知和区域发展(练习)-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33讲区域认知和区域发展练习解析版docx、第32讲区域认知和区域发展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