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选修《歌唱》第三单元 芳菲田野欣赏乌苏里船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交响—合唱《乌苏里船歌》赏析
教材分析:
《乌苏里船歌》是高二《歌唱》教材第三单元—芳菲田野的一首欣赏歌曲,它是一首以东北赫哲族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歌曲,从6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传唱不衰。本节课欣赏的演唱形式是由男高音领唱与混声合唱的《乌苏里船歌》,歌曲为ABA的曲式结构,带有悠长的颤音和迂回起伏的前奏音调,先声夺人地勾勒出一幅乌苏里江清晨烟波浩渺、安逸宁静的恬美画面。“阿郎赫尼哪”的呼唤与紧接的回声模仿,虚实相同,更使人感到晨曦未晞,迷蒙的水雾扑面而来。两小节间奏跌宕摇曳,宛如一叶扁舟翩然而来,人们仿佛看到勤劳的赫哲族渔民傲立船头,手执双桨在引吭高歌,朴实而明快地表现了他们对新生活、对祖国山河由衷的热爱和赞美。尾声是引子的再现,犹如拉近的镜头又慢慢地拉开,满载鱼虾和欢乐的渔船冉冉远去。全曲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崭新的时代气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这首少数民族民歌的地方风格,并对这一少数民族地方音乐文化有所了解。
2、能力目标
通过聆听这首中国少数民族的地方民歌,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这首民歌的地方风格、内容、情感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对这首地方民歌的学习,有效激发学生喜爱中国民歌的兴趣,感受地方民歌“原生态”的美;让学生从这首民歌中真正懂得人类与自然是紧密相联的,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和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情感,激发学生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教学重点:
1、了解这一地方少数民族的一些音乐文化。
2、聆听音乐,感受、体验、理解这首民歌的内容、结构、风格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感受、体验这首中国地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2、分析、划分音乐的曲式结构。
3、演唱合唱版本《乌苏里船歌》的引子部分和音乐主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三幅少数民族图片,让学生猜出图片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继而引出与本课相关的一少数民族——赫哲族,由此进入课题“人与自然的和谐交响—《乌苏里船歌》赏析”的学习。
(二)教授新课
1、介绍赫哲族
2、聆听合唱音乐《乌苏里船歌》中的一部分片段,初步感受、体验音乐,思考下列问题:
(1)这首民歌是用什么乐器伴奏?
(2)你能听出这首民歌是用什么样的声音在演唱吗?
(3)这首民歌是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3、一边聆听、观看视频合唱音乐《乌苏里船歌》,一边看乐谱,思考、划分音乐的曲式结构,并分段赏析。
(三)体验感受
1、师生体验感受引子部分中“阿郎赫赫尼哪“的呼唤和回声虚实相间的感觉。
2、学生分组演唱音乐《乌苏里船歌》的主题。
(四)拓展研究
1、欣赏独唱与合唱的《乌苏里船歌》,两种形式有什么区别?
2、仔细聆听、赏析《乌苏里船歌》,思考这首民歌真正要表达的用意是什么?
(五) 课后总结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当地人民对生活有着最深切的感受和最深刻的理解,是人民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是真、善、美艺术的一种具体体现。
通过本课的学习,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这首少数民族民歌的地方风格、内容、情感等,进一步培养学生喜欢中国少数民歌的爱好和兴趣,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更重要的一点,让学生从这首民歌中真正懂得人生的价值,有效培养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和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情感,激发学生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高中音乐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踏雪寻梅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友谊地久天长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友谊地久天长教案,共3页。
音乐选修《歌唱》歌唱与合唱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选修《歌唱》歌唱与合唱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演唱前的准备练习,合排《天空之城》,拓展——丰富多彩的合唱艺术,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