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理科化学期末统测模拟卷3(含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理科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答题所需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i:28 S:32 Cl:35.5 Na:23 Ba:137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被《泰晤士报》评为全球“最强悍”工程。 “鸟巢”运用了高强度、高性能的钒氮合金高新钢和884块ETFE膜,并采用新一代的氮化镓铟高亮度LED材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组分金属高,硬度比组分金属小B.已知Ga处于ⅢA主族,可推知氮化镓化学式为Ga3N2C.用金属铝与V2O5反应冶炼钒,铝作还原剂D.V原子序数为23,该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4S24P12.化学反应N2+3H2 = 2NH3的能量变化如题13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 = 2NH3(l); ⊿H = 2(a—b—c)kJ/mol B.N2(g)+3H2(g) = 2NH3(g) ; ⊿H = 2(b—a)kJ/mol C.N2(g)+H2(g) = NH3(l) ; ⊿H = (b+c—a)kJ/mol D.N2(g)+H2(g) =NH3(g) ; ⊿H = (a+b)kJ/mol 3.已知:4NH3(g)+5O2(g) = 4NO(g)+6H2O(g),△H=-1025 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4.关于下列电化学装置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装置中阴极处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 B.②装置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 C.③装置中电子由b极流向a极 D.④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5.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在纯水及稀溶液中,水的电离过程为2H2O2H++2OH-,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H+)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B.水的电离度α(400C)>α(200C)C.离子积Kw(500C)
”、“<”或“=”);② 将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③ 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 (HCl) c (NH3·H2O)(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 (H+)和碱中c(OH-)的关系c(H+) c(OH-),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七、(本题1小题,共10分)20.(10分)短周期元素A、B、C、D。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ns2np2,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D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的P亚层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1)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若A为非金属元素,则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共价键属于 键(填“σ”或“π”)。(2)当n=2时,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族,BC2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当n=3时,B与C形成的晶体属于 晶体。(3)若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1,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s23p2, A、B、C、D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八、(本题1小题,共12分)21.(12分)镁、铜等金属离子是人体内多种酶的辅因子。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镁时,先制备无水氯化镁,然后将其熔融电解,得到金属镁。(1)以MgCl2为原料用熔融盐电解法制备镁时,常加入NaCl、KCl或CaCl2等金属氯化物,其主要作用除了降低熔点之外还有 。(2)已知MgO的晶体结构属于NaCl型。某同学画出的MgO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请改正图中错误: 。(3)用镁粉、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等可以做成焰火。燃放时,焰火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发光的原因: 。(4)Mg是第三周期元素,该周期部分元素氟化物的熔点见下表: 解释表中氟化物熔点差异的原因: 。(5)人工模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化合物X可用于研究模拟酶,当其结合 或Cu(I)(I表示化合价为+1)时,分别形成a和b:①a中连接相邻含N杂环的碳碳键可以旋转,说明该碳碳键具有 键的特性。②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化学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比较a和b中微粒间相互作用力的差异 。 答题卷选择题:非选择题:15.(12分)⑴甲同学选用的药品除样品外,还应有 ;实验中应测定的数据有 。⑵ 乙同学运用滴定法测定样品中NaOH的含量。①滴定管在使用前除洗涤外,还应 。②开始滴定前的一步操作是 。③ 滴定过程中用 测定锥形瓶中溶液的pH,临近滴定终点时测定pH应 。④请在坐标图中绘制出上述中和滴定的曲线。⑤中和滴定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⑥ 样品中,NaOH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16.(8分)(1)加入盐酸时,氧化铝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实验室进行步骤②③④的操作名称为 。(3)固体A的化学式为 ,物质C的化学式为 ;溶液中的Na+、Ca2+、Mg2+是在步骤 中除去的。(4)步骤③调节pH的数值范围为 ,步骤④调节pH的数值范围为 。(5)步骤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10分)(1)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2)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3)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用百分数表示)。(4)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多少克?18.(10分)(1)氧化铝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步骤②③④的操作名称为 。(3)固体A的化学式为 ,物质C的化学式为 ;溶液中的Na+、Ca2+、Mg2+是在步骤 中除去的。(4)步骤③调节pH的数值范围为 ,步骤④调节pH的数值范围为 。(5)步骤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10分)(1)①X的化学式为 ;②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2)① 氨水中水电离出的c(OH—) 10—7mol/L(填写“>”、“<”或“=”);②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③混合前c (HCl) c (NH3·H2O)(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 (H+)和碱中c(OH-)的关系c(H+) c(OH-),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20.(10分)(1)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共价键属于 键(填“σ”或“π”)。(2)当n=2时,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族,BC2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当n=3时,B与C形成的晶体属于 晶体。(3)A、B、C、D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21.(12分)(1)其主要作用除了降低熔点之外还有 。(2)请改正图中错误: 。(3)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发光的原因: 。(4)解释表中氟化物熔点差异的原因: 。(5)①a中连接相邻含N杂环的碳碳键可以旋转,说明该碳碳键具有 键的特性。②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化学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比较a和b中微粒间相互作用力的差异 。选择题:15.(本题共12分)⑴ MgCl2溶液 样品质量和加入足量MgCl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质量⑵ ① 检漏 ② 调节盛标准液滴定管的液面于“0”刻度以下③ pH计 每滴一滴测一次④ (滴定曲线如右)24681012pH140 10 20 30 V(HCl)/mL ⑤ 甲基橙或酚酞⑥ 96%16.(本题共8分)⑴第三周期 ⅦA 1s22s22p63s23p4 ⑵2Na+2H2O AUTOTEXT => \* MERGEFORMAT =2NaOH+H2↑ 大于⑶大 SiO2是原子晶体 或 小 CO2是分子晶体 (合理即给分)⑷Cl 高氯酸的酸性大于硫酸的酸性或氯化氢稳定比硫化氢强(合理即给分)17.(10分)(1)bc (2)b(3)消耗的O2物质的量: 生成的SO3物质的量: SO2和SO3的物质的量和: 反应前的SO2物质的量: SO2的转化率:(4)在给定的条件下,溶液呈强酸性,BaSO3不会沉淀。因此BaSO4的质量18.(10分)(1)(2分)Al2O3+6H+==2Al3++3H2O (2)(1分)过滤(3)(3分)SiO2 NaOH溶液[或Ca(OH)2溶液] ④通电(4)(2分)4.1c(NH4+)>c(H+)>c(OH—)(2分)③ 小于 (1分) 大于 (1分) c(Cl—)=c(NH4+)>c(H+)=c(OH—)(2分)20.(9分)(1) 1s22s22p4 (2分) σ(1分) (2)二(1分) = 4 \* ROMAN IVA (1分) 非极性(1分) 原子(1分) (3) O>P>Si>Li(2分)21题(12分) (1) 以MgCl2为原料用熔融盐电解法制备Mg时,常加入NaCl、KCl、或CaCl2等金属氯化物,其主要作用除了降低熔点之外还有:增大离子浓度,从而增大熔融盐的导电性。(2) 请更正图中错误:⑧应为黑色。(3) 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发光的原因:原子核外电子按一定轨道顺序排列,轨道离核越远,能量越高。燃烧时,电子获得能量,从内侧轨道跃迁到外侧的另一条轨道。跃迁到新轨道的电子处在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它随即就会跳回原来轨道,并向外界释放能量(光能)。(4) 解释表中氟化物熔点差异的原因:NaF与MgF2为离子晶体,SiF4为分子晶体,所以NaF与MgF2远比SiF4熔点要高。又因为Mg2+的半径小于Na+的半径,所以MgF2的离子键强度大于NaF的离子键强度,故MaF2的熔点大于NaF。(5) ①a中连接相邻含N杂环的碳碳键可以旋转,说明该碳碳键具有:σ键的特性。②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化学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比较a和b中微粒间相互作用的差异:a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为氢键,b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为配位共价键。 V(HCl)/mL0.0012.0018.0022.0023.0023.9624.0024.0425.0026.0030.00pH13.112.612.211.711.49.97.04.02.72.41.9指示剂变色范围(pH)颜色酸色碱色甲基橙3.1~4.4红黄石蕊5.0~8.0红蓝酚酞8.2~10.0无红元素ABCD性质结构信息室温下单质呈粉末状固体,加热易熔化。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能溶于水。原子的M层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单质质软、银白色固体、导电性强。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原子最外层电子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单质为空间网状晶体,具有很高的熔、沸点。沉淀物Al(OH)3Fe(OH)3Mg(OH)2开始沉淀pH(离子初始浓度0.01mol/L)42.310.4完全沉淀pH(离子浓度<10-5mol/L)5.24.112.4氧化物NaFMgF2SiF4熔点/K12661534183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CACDBCC891011121314ACDAACCB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