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金凤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综合测试卷(有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645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综合测试卷(有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645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综合测试卷(有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645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综合测试卷(有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共12题)
1、 下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某学生骑车速度18km/h B.手扶施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
C.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9.58s 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C.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
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3、 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收、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熔化﹣凝固(放热) B.雪形成﹣凝华(放热)
C.雾产生﹣汽化(吸热) D.霜形成﹣升华(放热)
4、 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部分地区观察到日环食现象。日环食现象是由于( )
A.月球表面反射太阳光形成的
B.月球挡住太阳光形成的
C.太阳光经过小孔后形成的
D.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折射后形成的
5、 像的成因有三个,即光的直线传播成像、光的反射成像和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是所列的成像实例:
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小孔成像);
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
③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
④幻灯机屏幕上看到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对这些成像实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 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⑤
6、 平放在地面上的一块砖,切去一半后,则剩下的半块砖
(A)质量减少一半,密度减少一半 (B)质量减少一半,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少一半,密度减少一半 (D)体积不变,质量减少一半
7、 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A. 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
B. 夏季,小卉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一段时间后冰减少, 手感到凉——熔化吸热
C. 秋季,小卉发现清晨操场边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箱——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 冬季,戴眼镜的小卉从教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内,眼镜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
8、 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平面镜中的像
B. 水中的笔向上翘起
C. 地上的树影
D. 眼睛被放大
9、 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 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 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 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10、 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D. 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11、 小明做作业时,动手操作了教材 99 页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第 2 题:找了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普通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所示,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先成虚像,后成实像 B .笔尖一直变长变大
C .到某一位置,笔尖突然改变方向 D .笔尖先变长变大,后变短变小
12、 如图所示,将一支竹筷子插入水中,从空气中所看到的现象应该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4题)
1、 如图是小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A 、 B 、 C 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小球通过 AB 和 BC 所用的时间均为 0.1s ,由图可知,该小球的运动是 ______ 直线运动(选填 “匀速”或“变速”),小球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 ______ AC 段的平均速度(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2、 如图甲所示,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 ;如图乙所示,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 的标志.
3、 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上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水面成30°角,则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__,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折射角______(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入射角。
4、 (2020大连模拟)一个质量为60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宇航员的体积是 m3。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
1、 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好处是 。该物质的熔点是 。
(2)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物质在熔化时吸收热量, 保持不变。
(3)图乙中,物质在AB段和CD段加热的时间相同,但升高的温度却不同,这是因为物质处于这两段时 不同。
2、 如图所示,小云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 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利用光的 ______ ( 选填 “ 镜面射 ”“ 漫反射 ”) 以便显示光路 ;
(2) 图中反射角是 ______ 度 ; 让入射光线 EO 靠近法线 ON , 则反射角会 ______ ( 选填 “ 变大 ” 或 “ 变小 ”); 多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得出结论: ______ 等于 ______ ;
(3) 将纸板 B 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 B 板上 ______ ( 选填 “ 能 ” 或 “ 不能 ”) 看到反射光,这说明 ______ ;
(4) 逆着 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 方向射出,这表明: ______ 。
3、 某同学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对测量物质的密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1 )他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土豆的密度。具体过程如下:
① 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土豆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土豆的质量是 __________ g 。
② 他用一个大烧杯自制溢水杯,将土豆缓慢浸没在大烧杯中,同时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将小桶收集的水倒入量筒后如图乙所示,则土豆的密度为 __________ ,测出的土豆密度值 __________ (选填 “偏大”或“偏小”)。(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 2 )他想知道胡麻油的密度,于是找来了透明容器、普通玻璃杯 A 、适量的水、一瓶胡麻油、刻度尺、滴管、记号笔和一个面积为 S 粗细均匀的玻璃杯 B 。测量过程如下:
① 在透明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将 A 杯放入透明容器中如图甲所示。
② 在 B 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量出水柱的高度 ,并标记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
③ 将 B 杯中适量的水倒入 A 杯中,用记号笔标记出 A 杯与水面相交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并用刻度尺量出 B 杯中剩余水柱的高度 ;
④ 接下来他的操作是: __________
则胡麻油的密度表达式是: = ________ 。(用测量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推导过程是: _________ 。
四、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壹分”硬币重一千万吨
你也许会说:“哪有这种事?”这么重的硬币,在地球上是没有的。但是,天文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可以制成这种硬币的物质。话从铁和木头哪个重说起,铁和木头哪个重?常人会说:铁重!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实质指的是______。
那么,宇宙中各种天体的密度是怎样的呢?经过天文学家的努力,已经搞清了许多天体的密度:水星的平均密度是5.46g/cm3,金星是5.26g/cm3,火星是3.96g/cm3,土星是070g/cm3,太阳1.409g/cm3,月球是3.341g/cm3.它们都比不上地球的平均密度5.52g/cm3。
白矮星的质量比太阳还大,它的体积却又比地球还小,它的密度达3800000g/cm3,也就是每立方厘米有3.8吨。
1967年,天文学家又发现了一种天休﹣﹣中子星。这种天体的直径仅有十几千米,它的质量却和巨大的太阳差不多。中子星表层的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10万~1亿吨,中心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10亿吨。要是拿中子星中心物质造一枚体积为0.0lcm3(实际比这大)的壹分硬币,它的质量就是1000万吨。把它放到地球上,用几百个火车头也拖不动它,要是装船,可以压沉十几艘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油轮。
(1)文中“______”处应填________。
(2)从文中可知,目前发现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体是________。
(3)中子星的中心密度达________kg/m3。
(4)若地球的体积按1.08×1021m3计算,地球的质量约多少________kg。
2、 十一国庆期间,小明家要来客人,妈妈叫小明提前从冰箱把肉拿出来.小明将肉取出发现表面有一层白粉,放在桌子上就去玩了,过了一会儿他经过桌边,发现肉上白粉不见了,有了许多水珠.
(1)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肉上白粉、水珠是怎么出现的?
(2)小明通过查阅说明书,冰箱的制冷剂是R600a.请你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简要叙述它是怎么把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面的?
(3)小明询问妈妈,知道了使用冰箱节约用电的一些方法,请你也说出冰箱节电的两种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详解】
学生骑车速度18km/h;手扶施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平均速度为18km/h;百米赛跑世界纪录9.58s的平均速度为37.6km/h;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平均速度为36km/h。故平均速度最大的是百米赛跑。
故选C。
2、 声音的产生;声速;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①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②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
③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④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音量的调节,就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解答】解:
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进行传播声音,但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故在真空中气体的传播速度为0m/s,故B错误;
C、植树可以在传递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
D、调节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噪声和响度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是一道基础题目.
3、 B【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A、冰的融化,是固态的冰熔化为液态的水,此过程吸热,故A错误;
B、雪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固态的雪,此过程放热,故B正确;
C、雾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C错误;
D、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此过程中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4、 B。
【分析】太阳发出的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月亮,挡住了阳光,地球上的人看不见太阳光,此时形成日食;
如果地球把射向月亮的太阳光给挡住了,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亮了,此时形成月食。
【解答】解: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射出的光线被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射不到地球上,所以地球上的人们看不到太阳,这样就形成了日食或日环食,故B正确,ACD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现象,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
5、 A【考点】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不同点:
(1)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2)像的正倒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来分析此题.
【解答】解:①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
②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③用放大镜看物体,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
④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综上所述,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⑤.故只有选项A正确.
6、 B
7、 B
【解析】
(1)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答题,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
(2)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熔化吸热;
(3)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
(4)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
【详解】A.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加速度快蒸发,故A错误;
B.矿泉水瓶中的冰块熔化,熔化吸收热量,故B正确;
C.秋季,小卉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
D.冬季,戴眼镜的小卉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液化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8、 A
【解析】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根据四幅图中形成的原理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并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详解】A.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反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水中的笔向上翘起是光在水面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造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地上的“树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眼睛被放大,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原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D
【解析】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体积不变,根据公式讨论可知,密度变小,A错误;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体积变大,由公式讨论可知,密度变小,B错误;
C.粉笔是固体,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质量也相应的减小,密度不变,C错误;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质量不变,由公式讨论可知,密度变大,D正确。
故选D。
10、 D
【解析】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如质量都为2g),乙物质的体积较小,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当甲物质的质量m甲=2g时,V甲=4cm3,V乙=2cm3,
ρ甲===0.5g/cm3
当乙物质的质量m乙=4g时,V乙=2cm3,
ρ乙= ==2g/cm3
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4,故C错误;
D.体积为V乙′=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
m乙′=ρ乙V乙′=2g/cm3×5cm3=10g,
D正确。
11、 ACD
【详解】
把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的移动时,实际是物体逐渐远离凸透镜,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体在一倍焦距内靠近焦点时,透过透镜会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像正立且会逐渐变长,继续远离,当到达一倍焦距以外时,由正立的虚像变为倒立的实像,即铅笔尖也会改变方向,当将铅笔继续远离时,像逐渐变小。
故选 ACD 。
12、 D
【详解】
将一支竹筷子插入水中,筷子的水中部分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法偏折,人逆着折射后的光线看过去,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位置比筷子的位置浅,故 D 符合题意, 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
二、填空题
1、 变速 大于
【详解】
( 1 ) 小球通过 AB 和 BC 所用的时间均为 0.1s ,但通过的距离不同,所以可判断该小球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
( 2 ) 刻度尺分度值为 0.1cm ,小球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小球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为
可知小球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大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
2、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1)某些动物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反射回的声音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
(2)根据我们对于各种交通标志的了解来作答.
【解答】解: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如图乙标志一般是在学校、医院等附近,表示禁止鸣笛;
故答案为:定位;鸣笛.
3、 (1). 60°; (2). 60°; (3). 小于。
【解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要掌握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1]如图,入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3]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 不变;0.06。
【解析】宇航员的质量不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不变;
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为1.0×103kg/m3,
根据密度公式ρ=知宇航员的体积:
V===0.06m3。
三、实验,探究题
1、 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80℃ ; 4; 温度; 比热容
2、 漫反射 40 变小 反射角 入射角 不能 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 光路可逆
【详解】
(1)[1] 由于纸凹凸不平,故发生的漫反射。
(2)[2][3][4][5] 由于光的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为 40° ; EO 靠近法线, OF 也靠近法线,故反射角变小;多次实验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前一个空可知,是入射角。
(3)[6][7] 将纸板 B 后折,纸板 B 与纸板 A 不在一个平面上,故纸板 B 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从而证明了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8] 逆着原来的光线,照射过去,会沿原路返回,故说明光路可逆。
3、 127 偏大 将 B 中水倒出,将胡麻油装入杯中,直至标记处,将 A 中的水倒出,从 B 杯中往 A 杯倒入胡麻油,直至标记 2 ,测出此时 B 杯中剩余胡麻油的高度为 h 3 见解析
【详解】
( 1 )土豆的质量是砝码的质量 125g ,加上游码的所指的示数 2g ,故为 127g ;如图土豆的体积为 114cm 3 ,则土豆的密度为
故土豆的密度为 ;将小桶收集的水倒入量筒后,水桶内水有残留,故体积偏小,故密度偏大。
( 2 ) 将 B 中水倒出,将胡麻油装入杯中,直至标记处,将 A 中的水倒出,往 A 杯倒入胡麻油,直至标记 2 ,此时根据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故浮力相同,漂浮,液体的重力相同,故胡麻油和水的质量相同,此时水的质量为 ,则胡麻油的质量为 ;测出此时 B 杯中剩余胡麻油的高度为 h 3 ,则胡麻油的体积为
则胡麻油的密度为
故胡麻油的密度为 ;推理过程见前两空。
四、综合题
1、 (1)铁比木头的密度大;(2)中子星;(3)1×1018;(4)5.9616×1024。
【解析】(1)通常人们说“铁比木头重”,其意思是体积相同时铁的质量比木头的质量大,即指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
(2)文中提到不同天体的平均密度:水星是5.46g/cm3、金星是5.26g/cm3、火星是3.96g/cm3、土星是070g/cm3、太阳是1.409g/cm3、月球是3.341g/cm3、地球是5.52g/cm3;白矮星是3800000g/cm3=3.8×106g/cm3,中子星的中心密度是每立方厘米10亿吨,即10×108t/cm3=1×1015g/cm3,可见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体是中子星;
(3)由(2)可知,中子星的中心密度ρ=1×1015g/cm3=1×1015×103kg/m3=1×1018kg/m3;
(4)地球的平均密度ρ=5.52g/cm3=5.52×103kg/m3,由ρ=可得地球的质量:m=ρV=5.52×103kg/m3×1.08×1021m3=5.9616×1024kg。
2、 答:
(1)白粉是在冰箱冷冻室内,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附着在冻肉上形成的;将冻肉放在桌面上,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肉上;
(2)液态R600a从管道经过食品位置,汽化吸热,使食品降温;汽化后的R600a由压缩机压缩后,液化放热,将热放出去;
(3)冰箱节电措施有:将热的饭菜放凉后再放进冰箱、减少开冰箱门的次数等.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40°
40°
2
30°
30°
3
20°
20°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宁夏银川市金凤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宁夏银川市金凤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