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人教版)期末测试(1)机械运动(原卷版 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6453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人教版)期末测试(1)机械运动(原卷版 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6453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人教版)期末测试(1)机械运动(原卷版 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6453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人教版)期末测试(1)机械运动(原卷版 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645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人教版)期末测试(1)机械运动(原卷版 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645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人教版)期末测试(1)机械运动(原卷版 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645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人教版)期末测试(1)机械运动(原卷版 解析版)
展开A.正在运动
B.正在改变运动的快慢
C.处于静止状态
D.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
【分析】运动在物理学中称为机械运动,即物体位置发生了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解答】解: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2.小明记录了同学们在参加体育测试中的一些成绩,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
A.1000m 跑的成绩为8sB.1min做13个引体向上
C.1min 做40次仰卧起坐D.实心球投掷成绩为12m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1000m跑的成绩约为200s,故A是不可能的;
B、1min做13个引体向上,符合实际,故B是可能的;
C、1min做40次仰卧起坐,符合实际,故C是可能的;
D、实心球投掷成绩为12m,符合实际,故D是可能的;
故选:A。
3.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A.通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
B.人正常呼吸一次
C.普通钟表的秒针转一周
D.人步行10m所需的时间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时间过程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时间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A符合题意;
B、平静状态下,人1min呼吸25次左右,平均一次的时间在2、3s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普通钟表的秒针转一周的时间是60s,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的步行速度约1m/s,步行10m所用时间在10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在如图中,物理实验室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
A.停表B.沙漏
C.钟表D.日晷
【分析】对每个选项中的计时工具进行分析,明确各自的准确程度,最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实验室中测量物体运动时间时,要求准确程度较高,一般需精确到0.1s。
A、停表准确程度较高,能够满足实验室一般的测量要求,故A符合题意;
B、沙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准确度很低,故B不符合题意;
C、家庭用钟表准确程度到1s,故C不符合题意;
D、日晷只能粗略的测量时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历史上把如图所示的长度定为1英寸,则1英寸约为( )
A.25mmB.25cmC.25dmD.25m
【分析】了解常见物体的长度,知道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如图所示的长度定为1英寸,则1英寸约为2.5cm,即25mm。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6.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下列的数据符合常理而且记录正确的是( )
A.186.10cmB.18.610cmC.18.6cmD.18.63cm
【分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记录结果时应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倒数第二位是分度值所在的单位。
【解答】解:A、186.10cm中,对应的分度值是1mm,但是一本书的宽度不可能达到186.10cm,故A正错误;
B、18.610cm中,对应的分度值是0.1mm,故B错误;
C、18.6cm中,对应的分度值,分度值是1cm,故C错误;
D、18.63cm中,对应的分度值是1mm,故D正确。
故选:D。
7.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工件的长度,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B.
C.D.
【分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有刻度的一边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解答】解:A、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且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故A错误;
B、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故B错误;
C、使用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不要歪斜,故C错误;
D、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
8.小明的爸爸乘坐大巴车去长春,大巴车的运动 属于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机械运动;大巴车开动后,小明对着远去的大巴挥手作别,爸爸看到小明逐渐向后退去,是以 大巴车 (选填“大巴车”或“地面”为参照物。
【分析】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解答】解:大巴的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爸爸看到小明逐渐向后退去,意思是说小明是向后运动的,小明爸爸选择的参照物是大巴车。
故答案为:属于;大巴车。
9.正常成年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9 ,中学生正常行走一步约为 0.5 m.
【分析】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长度和时间有个初步的了解,结合对生活实际的认识,填入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成年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9s;中学生正常行走一步约为0.5m。
故答案为:s;0.5。
10.通常情况下,你跑100m大约时间是 16s 。你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大约是 70次 。你每呼吸一次的时间大约是 2.5s 。
【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不同物理量的估测,根据对常见物体和相关物理量单位的认识,填上合适的数值。
【解答】解:
①一般情况下,中学生跑100m的成绩在16s左右;
②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一次的时间接近1s,所以1min的心跳次数大约70次;
③人在平静状态下,1min呼吸的次数在20~30次左右,所以每呼吸一次的时间大约是2.5s。
故答案为:16s;70次;2.5s。
11.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是 229 s。
【分析】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
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49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9s,即停表的读数为3min49s=229s。
故答案为:229。
12.小刚学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计教室门高约为210 cm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75 dm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分析】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物体长度有个初步的了解,结合对生活实际的认识,填入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教室门高约为2.1m=210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7.5cm=1.75dm。
故答案为:cm;dm。
1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设计的用来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方法,他把一根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铅笔杆上,一共绕了 39 匝。请你帮他读出其长度为 5.00 cm,铜丝的直径约为 0.13 cm。
【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细铜丝的直径很小,如果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或者测不出或者误差太大,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线圈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
【解答】解:由图可知,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铅笔杆上,一共绕了39匝,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39匝铜丝左侧与10.00cm对齐,右侧与15.00cm对齐,所以39匝细铜丝的总长度为:15.00cm﹣10.00cm=5.00cm,铜丝的直径为≈0.13cm。
故答案为:39;5.00;0.13。
14.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 量程 、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被测木块的长度为 1.70 cm。
【分析】刻度尺在测量之前,要观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使用刻度尺之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是否磨损;还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量程;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即1mm;木块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1.7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1.70cm。
故答案为:量程;1mm;1.70。
三.作图题(共1小题)
15.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或体育比赛中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请你在图中标出时间为4'33″时指针的位置。
【分析】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据此标记指针位置。
【解答】解: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0min中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in,时间为4'33″时的分针应该指在“4”和“5”之间,偏向“5”一侧,据此标记分针位置如图所示;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5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3s,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6.1999年5月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有一幢291.6m高的大楼正在施工,17日下午3时许,刮起了大风,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2021年5月18日,赛格大楼出现了晃动,立即引起了楼上数千人惊慌失措地撤离。对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在桌面上安装一条滑轨,上面放着一幅带轮子的背景画,前面放一个小卡通人物画。请你按照实验自己试一试。
(1)观察者惊呼“楼要倒了”,是因为当时观察者选择的参照物是 乌云 ;后来大楼内工作人员认为赛格大楼出现晃动,是以 地面 为参照物感到大楼晃动的。
(2)当推动背景画向左运动时,会感觉到卡通小人向 右 (填“左”或“右”)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 以向左运动的背景画为参照物 。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1)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大楼和乌云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乌云为参照物,大楼是运动的,所以有人说:“楼要倒了”;
大楼内工作人员认为赛格大楼出现晃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大楼和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大楼内工作人员感到大楼晃动;
(2)把卡通小人放在背景画的前面,当推动背景画向左运动时,会感觉到卡通小人向右运动;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选择了运动的背景画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1)乌云;地面;(2)右;以向左运动的背景画为参照物。
17.如图所示,停表外圈的分度值为 0.1 s。该停表的读数为 337.5 s。
【分析】先读出大表盘的示数,再读出小表盘的示数,把两者的示数进行相加。
【解答】解:如图所示,停表的小表盘内指针指的位置表示5min多,偏向6min,大表盘的分度值是0.1s,大表盘表示的是37.5s,
所以停表的时间为:t=5min37.5s=337.5s。
故答案为:0.1;337.5。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8.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查体成了城乡居民司空见惯的健康习惯,而做心电图是最出基本的查体项目之一。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min。请你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分析计算出乙的心率。
【分析】对于同一台心电图仪来说,相邻两波峰的时间是相同的,所以心率与波长的乘积一定。
【解答】解:甲的心率为60次/min,
设乙的心率为n,根据题意得
60次/min×25mm=n×20mm
解得n=75次/min。
答:乙的心率是75次/min。
19.如表为昆山开往南京及北方方向列车时刻表,请根据下表进行计算(要求写计算过程)。
(1)T756次列车从昆山到无锡运行时长。
(2)N516次列车全程运行时长。
(3)K152次列车从无锡到开封运行时长。
【分析】(1)由列车时刻表读出T756次列车从昆山到无锡运行的时间;
(2)由列车时刻表读出N516次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
(3)由列车时刻表读出K152次列车从无锡到开封运行的时间。
【解答】解:
(1)由列车时刻表可知,T756次列车从昆山到无锡运行的时间:t1=13:38﹣12:48=50min;
(2)由列车时刻表可知,N516次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t2=19:36﹣14:57=4h39min;
(3)由列车时刻表可知,K152次列车从无锡到开封运行的时间:t3=24:00﹣18:27+6h35min=12h8min。
答:(1)T756次列车从昆山到无锡运行时长为50min;
(2)N516次列车全程运行时长为4h39min
(3)K152次列车从无锡到开封运行时长12h8min。
六.综合能力题(共2小题)
20.如图是选自物体课本中的“想想议议”,请认真阅读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想想议议: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的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列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开始时以 对面列车 (选填“对面列车”或“乘坐列车”)为参照物,对对面列车是反方向运动的,所以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后来以 站台 为参照物,发现自己坐的列车没动;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你”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造成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一样。
【解答】解:
开始以对面列车为参照物,对面列车反方向运动时,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发现自己坐的列车没动;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故答案为:对面列车;站台;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21.请阅读《科学重器一原子钟》并回答问题。
科学重器一原子钟
星空浩瀚,地球章动,四季更替,草木枯荣。从人类意识觉醒开始,“时间”便如影随形。从太阳升落、日晷、沙漏、水钟、机械钟、石英钟到目前最准确的计时工具原子钟,这些计时方法与工具的发展体现了不同时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计时工具大多是以某种规则运动的周期(完成一次规则运动所用的时间)为基准计时的,比如日晷以日地相对运动的周期为基准;机械摆钟以摆的振荡周期为基准;石英钟以石英晶体有规则的振荡周期为基准。选作时钟基准的运动周期越稳定,测量时间的精准度就越高,基于此科学家制造出了原子钟(如图所示)。它以原子释放能量时发出电磁波的振荡周期为基准,由于电磁波的振荡周期很稳定,使得原子钟的计时精准度可达每百万年才差1秒。
人们通常选取自然界中比较稳定、世界各国都能接受的事物作为测量标准。正是由于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的高稳定性,适合作为时间的测量标准,于是在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将“1秒”重新定义为铯133原子辐射电磁波荡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时间单位“秒”作为国际通用的测量语言,是人类描述和定义时空的标尺。
虽然制定了统一的时间测量标准,但若各地时间不能同步,也会给人们带来麻烦。比如,若电网调节时间不同步,可能会烧坏电机;金融市场时间不同步,可能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就需要有一个时间基准,用于实现时间的同步,就像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根据电视台播报的时间来校准自己的时间一样。在我国,提供校准时间的是位于西安的国家授时中心的原子钟,它被用作基准钟向电视、广播、网络等提供报时服务。在导航系统中,如果导航定位的精准度为1米,则要求卫星上原子钟的时间同步必须在3×10﹣9之内,这需要卫星上的原子钟和地面上的基准钟定期校准,以保证定位的精准度。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中,原子钟堪称“导航卫星的心脏”,使我国在导航精准度方面达到厘米级,处于全球领先水准。北斗导航系统可以给安装了芯片的共享单车设定电子围栏,也可以判断汽车行驶在哪个车道,甚至还可以实现送货的无人机精准地降落在客户的阳台上。计时工具的演变,展现了人类“时间文化”的进程更彰显出人类精益求精、不探索、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钟可以作为时间同步的基准钟,依据的是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的 高稳定性 ;
(2)下列物体相比较,最适合提供计时基准的是 A ;(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摆动的小球
B.沿直线运动的汽车
C.静止的书本
(3)在实际生活中会出现各种“标准”。请你结合对文中时间“标准”的理解,除文中提到的实例外,再列举一个“标准” 身高低于1.30m的儿童可享受免费乘车待遇 ,并说明该“标准”在具体实例中是如何应用的 身高不低于1.30m的则不能享受免费乘车待遇 。
【分析】(1)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具有高稳定性;
(2)摆动的小球振荡周期计时准确;
(3)实际生活中有各种“标准”。
【解答】解:(1)由材料可知,原子钟可以作为时间同步的基准钟,由于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的高稳定性;
(2)由材料可知,以某种规则运动的周期(完成一次规则运动所用的时间)为基准计时;
A.以摆动的小球振荡周期为基准计时,故A符合题意。
BC.沿直线运动的汽车和静止的书不能完成一次规则的运动,不能作为计时基准,故BC不符合题意。
(3)实际生活中会出现各种“标准”,比如:1.30m是儿童免费乘坐北京地铁的身高标准,身高低于1.30m的儿童可享受免费乘车待遇,身高不低于1.30m的则不能享受免费乘车待遇。
故答案为:(1)高稳定性;(2)A;(3)身高低于1.30m的儿童可享受免费乘车待遇;身高不低于1.30m的则不能享受免费乘车待遇。车次
运行区段
始发站
(时刻)
昆山站
到 开
前方停靠站及票价(仅供参考,以车票票面开车时间及票价为准)
T756
义乌﹣泰州
特快
8:46
12:44
12:48
苏州
无锡
常州
南京
泰州
13:11
13:38
14:06
15:32
17:40
10元
13元
19元
41元
63元
N516
上海﹣南京四
快速
14:57
15:27
15:30
苏州
无锡
常州
南京
15:54
16:24
16:55
19:36
10元
13元
19元
41元
K152
上海﹣郑州
快速
16:22
17:22
17:33
苏州
无锡
开封
郑州
17:57
18:27
6:35
7:25
116元
125元
2024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题一 测量和机械运动(B卷): 这是一份2024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题一 测量和机械运动(B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PM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 考点2 机械运动(A卷): 这是一份2024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 考点2 机械运动(A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题一 测量和机械运动(A卷): 这是一份2024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题一 测量和机械运动(A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