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初中数学八下《7.2勾股定理》word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4549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下册7.2 勾股定理教案设计
展开7.2 勾股定理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与图形的观察、探索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勾股定理,进一步获得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作用。
2会利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直角三角形的的有关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勾股定理。
难点:利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直角三角形的的有关问题。
教学活动过程
一、旧知回顾:
①画一个直角三角形ABC,其中∠C=90°,
二、新知挑战
探索勾股定理:
① 如图,用4个大小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利用整体思想表示该正方形的面积: ,用部分之和思想表示该正方形的面积是 ,因此可以得到一个等式 ,
整理得:
②上面的a、b、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因此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 ,用符号表示为: ,
这个关系就是著名的 定理。
勾股定理的运用:
1、 直接运用:
在Rt△ABC中,a、b、c分别是角A、B、C所对的三条边,∠C=90°,
(1)、如果a=3,b=4,求c
(2)、如果c=13,b=12,求b
2、 实际应用:
(1)、如图,要从电线杆离地面8m处向地面拉一条长10m的
电缆,求地面电缆固定点A到电线杆底部B的距离。
(2)、同学们都荡过秋千吗?你知道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吗?有一个
“荡秋千”趣题:有一架秋千,当静止的时候其踏板离地1尺,当它向前推两步,(2步=10尺),并使秋千的绳索拉直,其踏板便离地5尺,求绳索的长?
(温馨提示: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
三巩固训练
1、同步训练:
①如右图,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
②中,( )
A、14cm B、6cm C、10cm D、8 cm
2、当堂检测:
①、在Rt△ABC中,斜边AB=2,则AB2+BC2+CA2=_______
如图,在四边形中,∠,∠,,求
拓展延伸
1、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是 ( )
A、8米 B、10米 C、12米 D、14米
2、在一张纸上画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并把它们拼成如图形状,请用两种方法表示这个梯形的面积。利用你的表示方法,你能得到勾股定理吗?
3.P66练习题1、2
四、小结
学生谈收获体会。
五作业:
必做:P46—47 习题7.2第2、3、4
选作:P46—47 习题7.2第5、6、7
数学八年级下册7.4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下册7.4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与学目标,教与学重点难点,教与学过程,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8.1 勾股定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8.1 勾股定理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例题的意图分析,课堂引入,例习题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8章 勾股定理18.1 勾股定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8章 勾股定理18.1 勾股定理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