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综合测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512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综合测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512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综合测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512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 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
A.减小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在标准大气压下,固态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 ℃、-30 ℃、-39 ℃,因为同一种物质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所以液态酒精、煤油、水银的凝固点分别是-117 ℃、-30 ℃、-39 ℃,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到-89.2 ℃。要测量南极气温,你认为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温度计来测量( )
A.酒精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以C.
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以
《自然》杂志刊登过一项电解氢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要加热固态氢氧化铁,使 其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
A.汽化B.凝固C.熔化D.液化
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 D.
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 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先凝固,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固,后蒸发D.先凝华,后升华
在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 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 ℃)倒入盛有奶浆的碗中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
杯中液态氮放热
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t时=5 min 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 5 min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45 ℃
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27 分)
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 ;实验时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 (选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
是 。
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 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 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 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 。
1.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 经过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 变成水珠 (选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两侧”)。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除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字母)。
A.水蒸气B.小水珠
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
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 1 min 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 min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 为 ℃。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减小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减慢水分的蒸发。
2.A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9.2 ℃,这个温度下,煤油和水银已经成固态了,所以不能用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此温度还没有达到酒精的凝固点,酒精还是液态的,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
3.C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选 C。
4.D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两种说法与图 中现象不符,故选项 A、B 不符合题意;由题图可知,水在蒸发过程中要从周围物体或液体本身吸收热
量,从而使周围物体或液体本身温度降低,选项C 错误;游泳爱好者的姿势可以减少液体的表面积,减少水分的蒸发,故选项 D 正确。
5.B刚进教室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使眼镜变得模糊;然后 随着眼镜温度的升高,小水珠又蒸发变成水蒸气,眼镜重新变得清晰;即整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
是先液化后汽化,故选项 B 正确。
6.A冰的熔点是 0 ℃,加入盐后,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 ℃,说明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 ℃。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易拉罐凝华而成的。
7.C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A、B 错,C 正确;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 错。
8.D 由题图可知,从第 3 min 开始熔化,到第 6 min 熔化完毕,在 t时=5 min 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 存状态,选项 A 错误;在 BC段,该物质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选项 B 错误;由题图可知,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 3 min,该物质的凝固点为 45 ℃,选项C 错误,选项 D 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27 分)
解析 水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升高,给容器加热,使容器内液面上方的气压升高, 水的沸点升高;水蒸气在遇到低温物体时液化放热,所以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
答案 升高 ② 水蒸气液化放热
解析 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升华和熔化都需要加热,因此碘的温度影响碘的升华和熔化。
答案 吸收 碘的温度
1. 解析 干冰升华吸热,使铝罐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铝罐时,会凝华成小冰晶(霜)。寒冬,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车窗时,会放出热量,从而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车窗的内侧。
答案 水蒸气 凝华 会放热 内侧
三、实验探究题(第 12 题 16 分,第 13 题 17 分,共 33 分)
解析 (1)采用水浴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观察和及时记录各时刻的温度。(2)除了图甲所示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用停表测量时间。(3)烧杯中冒出的 “ 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4)由题图乙可以看出,萘从第 10 min 开始熔化,到第 25 min
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 15 min。
答案 (1)慢 (2)停表 (3)B (4)15
解析 (1)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
100 ℃,酒精的沸点是 78 ℃,水银的沸点是 357 ℃,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2)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所以很难看清示数。(3)①由题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
96 ℃。②当温度到达 98 ℃时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温度不变时即为沸点,此时吸热温度不变。(4)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答案 (1)热胀冷缩 水银 (2)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 (3)96 98 (4)如图
所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