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与教师精讲相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历史上崇祯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但也无法挽救明朝的覆灭,从中认识到明朝腐败政治的巨大破坏力,从而可以理解现阶段为什么我国反腐力度如此之大。
重点
明朝的灭亡。
难点
明朝灭亡的原因。
课时计划
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利用宦官魏忠贤的故事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
2.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
3.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明朝的灭亡。
学习难点:明朝灭亡的原因。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明朝 中后期 期,政治日益 腐败 ,皇帝疏于朝政,大臣 结党营私 ,朝政混乱,造成国家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皇室贵族、官僚、地主等疯狂 兼并土地 ,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明朝末年,阶级矛盾尖锐,加上陕北连年大旱,官逼民反。 李自成 发动起义,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 均田免粮 ”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1643 年,李自成率军攻入 西安 ,建立政权,国号 大顺 。同年4月,李自成率军攻入 北京 ,明朝 崇祯 在绝望中自缢,明朝灭亡。
3.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1616年, 努尔哈赤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随后, 皇太极 继位,1635年,改族名为满族,1636年改国号为 清 。
(2)明朝灭亡后,驻守 山海关 的明军将领 吴三桂 降清,引清兵入关。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四、合作学习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1.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
②国家财政危机深重, 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③天灾导致农民无以为生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
2.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明末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社会矛盾尖锐。
(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
(4)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5)建立政权,以作号召。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明朝的灭亡
1.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3.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2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暗流涌动——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烽烟四起——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江山易主——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