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展开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及八王之乱,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和东晋十六国对峙的史实;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提高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西晋八王之乱以来,中原大乱,人口大规模迁徙。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它客观上推动了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讲清其中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西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过程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西晋统一的短暂,固然是多种矛盾冲突的结果,但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是导致当时政治黑暗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历史提示我们,应居安思危,吸取历史教训。
教学重点:西晋兴衰;少数民族的内迁
教学难点: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据《晋书》记载,入居内地的少数民族共达870万,而西晋时人口峰值为1600万,少数民族比例高达54%,正统汉族从此在人口比例上失去优势。金观涛——《兴盛与危机》。他们从何而来?为什么在西晋的时候会有如此多的少数民族人民居住在中原地区?他们与汉族人民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二、讲授新课:
(一)西晋的建立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三国”中,哪一国实力最强?哪一国实力最弱?魏国的大权逐渐被谁所控制?
提示:魏国最强;蜀国最弱;大权被大臣司马懿控制。
2.讲述西晋建立和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的经过。
提示: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3.启发学生思考:西晋能够短期统一的原因。
提示:(1)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国力充足,逐渐超过了南方;(2)南方蜀、吴两国的统治者日益腐朽,国力日趋衰落,且蜀国已被魏国所灭;(3)从客观上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人民愿望。
4.讲述西晋的腐朽统治。
提示:(1)在治国方略上,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皇室及许多大臣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2)统治阶级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二)八王之乱
1.展示《八王分布图》,讲述八王之乱的历史背景。
提示:西晋年间,为了巩固司马家族的统治,采取了大封同姓诸王的政策,后来又让封王移封就镇,导致宗室诸王势力强大。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2.展示材料,分析八王之乱带来的结果。
提示:混战使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3.合作探究:西晋为什么是短命的王朝?
提示:(1)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的皇帝智力低下;(2)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3)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展示《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讲述北方民族内迁的大体过程。
提示:(1)时间:东汉、魏、晋时期。(2)内迁主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3)内迁方向和大体过程: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2.合作探究: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提示:原因:一方面,西晋统治者不关心人民疾苦,对发展社会经济不够重视,人祸天灾下,中原人民无法生存,于是开始向南迁徙。另一方面,为争权夺利而发动的战争持续十几年,严重破坏社会生产。与此同时,西北各族人民为了反抗西晋汉族统治者的民族奴役和剥削政策,不断起兵反抗,战争连绵不断。影响:虽然西晋末年的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客观上却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技术带入迁入地区,并使这些先进的科技、文化得到迅速传播,从而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对后世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示: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十六国时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和统一时间、人物及主要措施。
提示:(1)时间:4世纪后期。(2)人物:前秦皇帝苻坚。(3)前秦统治: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5.思维拓展:据西晋的一些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议一议,这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
提示:(1)为了证明自己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便于加强对中原地区进行有效统治。(2)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兼容性特点。说明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三、课堂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了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知道了北方十六国和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及分布情况。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也学会了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采用了读图分析法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学会从图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小组合作,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史实的能力。能够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知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课堂互动,传授新知,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课堂互动,传授新知,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