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第五章 复习小结(2)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4351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教案
展开课题(章节) | 第五章 复习小结 (2)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目 标 | 1.复习巩固本章基础知识.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综合问题. | ||||
过程与方法 目 标 | 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数学意思,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通过复习巩固知识,利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观。 | |||||
教 学 重 点 | 第五章 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综合应用。 | |||||
教 学 难 点 | 本章知识理论与简单实际应用问题的转换。 | |||||
教 学 关 键 | 归纳法、实验法 | 教法 | 启发探究式 | 学法 | 自主互助 | |
课 型 | 复习课 | 教具 | 多媒体一体机 | |||
教学过程 | 主导设计 | 主体设计 | 个性设计 | |||
一 例题讲解, 巩固知识
| 例一.已知P是直线l外一点,A、B、C是直线l上一点,且PA=5,PB=3,PC=2,那么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 ) A .等于2 B.大于2 C.小于或等于2 D.小于2 解析:考察点到线的距离及垂线段最短.没有图形, 考虑就要全面.最短的PC是不是垂线段. 例二.分别过点A、B、C画对边BC、 AC、AB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E、F.
解析:主要考察垂线的画法.谁的垂线就与谁垂直.线段的垂线就是所在直线的垂线,可延长(虚线). 例三 如图, ∠1与∠2是_____和_____被_____所截形成的______角? ∠3与∠4是_____和_____被_____所截形成的______角?
解析:考察三线八角的特点:位置与图形. 那两条直线被那条直线所截,形成的什么角.
例四.如图,已知∠1=∠2,∠A=∠F,那么∠C=∠D吗?是说明理由. . |
画图说明,举例
动脑思考, 动手试验
学生回顾,思考
注重“形”
|
| |||
教 学 设 计 主备人:
第 四 周 月 日 星期 第 20 课时
教学过程 | 主导设计 | 主题设计 | 个性设计 | |
二思考探究, 加深理解
|
解析:考察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
例六.说出下列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1)同角的补角相等; (2)等角的余角相等; (3)互补的角是邻补角; (4)对顶角相等; 解析:先试验改写“如果……那么……”形式,再找题设与结论.
1 (1)图1中有几对对顶角? (2)若n条直线交于一点,共有________对对顶角?
2、如图,∠B=70°,∠BEF=70° ,∠DCE=140°, CD∥AB,求∠BEC的度数。
|
分组讨论,教师帮助,学生独立完成
注意格式
转化成基本图形,再解答
先分析,再书写说理过程.
|
| |
达 标 检 测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 已知:CD⊥AB于D,E是BC上一点,EF⊥AB于F,∠1=∠2,试说明:∠AGD=∠ACB
| ||||
作业布置: | 1.从教材复习题5 部分习题。2.完成练习册习题章节习题。. | |||
板书设计:
一.例题讲解: 1 2 3 4 5 6 二.同步训练: 1 2
|
教学反思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3 实数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3 实数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例题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题型,思维训练,巩固提高,基础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