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庄子蚜三东海之大乐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109161142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庄子蚜五恶乎往而不可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109161144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庄子蚜二鹏之徙于南冥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109161371 课件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庄子蚜三东海之大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109161372 课件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庄子蚜四尊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109161373 课件 0 次下载
语文选修无端崖之辞课时练习
展开无端崖之辞
课后篇一起提高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没而下
B.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
C.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
D.王说之,益车百乘
解析A项,“”通“陷”;B项,“趣”通“趋”;D项,“说”通“悦”。
答案C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之质死久矣 质:人质。
B.措杯水其肘上 措:安放。
C.临百仞之渊,背逡巡 逡巡:欲进不进的样子。
D.饰小说以干县令 小说:一种文学文体。
解析A项,质:对象,目标。C项,逡巡:退却。D项,小说:偏颇琐屑的言论。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C项,乃:竟然。A项,方:①刚刚;②方圆。B项,何:①为什么;②什么。D项,曾:①还;②同“增”。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揖御寇而进之
A.彼作矣,文王康之
B.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
C.惠子相梁
D.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解析D项“活”与例句“进”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康。B项,腊: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成干肉。C项,相:名词活用为动词,担任相。
答案D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外物》)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贷子三百金 金:金属。
B.周顾视车辙中 顾:回头看。
C.鲋鱼忿然作色曰 作色:脸变色,指发怒。
D.吾失我常与 与:相处。
解析A项,金:古代货币单位。
答案A
6.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
B.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C.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
解析而:①②均为连词,表顺承。之:③是代词,代“鲋鱼”;④是结构助词,“的”。
答案C
7.下列对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借鲋鱼的故事,意在向监河侯强调要同情弱者,表达了他悲天悯人的思想。
B.这则寓言故事揭露了监河侯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惯用的伎俩。
C.粮对于庄子、水对于鲋鱼,都是赖以养生的急需品,虽少即可养生。监河侯对于庄子,远赐等于见死不救。
D.善于借用寓言说理,将枯燥的说教寓于生动活泼的故事之中,让人在沉思中受到启迪是《庄子》语言的一大特色。
解析A项“同情弱者”“悲天悯人”的说法错误。
答案A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2)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参考答案(1)我昨天来时,道中有一个喊我的。我回头看那车辙中,发现一条鲫鱼在那里。
(2)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国越国国王,引蜀江的水来迎接你,行吧?
(二)阅读选自《庄子》的两则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痀偻丈人承蜩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吕梁丈夫游水
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
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掇:采摘。
B.县水三十仞
县:通“悬”。
C.使弟子并流而拯之
并:傍,靠近。
D.与齐俱入,与汩偕出
齐:通“脐”,指旋涡像肚脐一样。
解析A项,掇:拾取。
答案A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出于林中 ②孔子观于吕梁
B.①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 ②而唯蜩翼之知
C.①孔子从而问焉 ②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
D.①此吾所以蹈之也 ②不知吾所以然而然
解析D项,表原因。A项,①介词,从;②介词,在。B项,①助词,的;②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①代词,他;②助词,不翻译。
答案D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痀偻丈人承蜩》写痀偻者把身子练得站在那里好像钉住的木桩一样,手臂举起来好像枯木枝杈一样,这些描写都很传神,表达出了痀偻者苦练出来的那种动人的姿态。寥寥几笔,像雕出了一个人像,笔墨很老到。
B.《痀偻丈人承蜩》告诉我们,任何真实的本领都是靠勤学苦练得来的。《吕梁丈夫游水》则是说明工作要遵守自然法则,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当然,吕梁丈夫除了遵守水的自然法则以外,同时还加上了主观的努力,因此才能这样自由自在地在急流里游泳。
C.驼背老人是经过长期的“累丸”苦练的,所以他认为他有法则可循;吕梁丈夫认为自己只是顺着水性,因此就说没有什么法则。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庄子》的作者用一个“有”字或“无”字,也是再三斟酌的。
D.《痀偻丈人承蜩》写得比较苍老,比较朴素,因为它写的是一个驼背老人捕蝉的故事,文章的风格也力求和这故事的内容与情节相称。《吕梁丈夫游水》则运用了衬托、对比、拟人等手法,写得宏丽一些,色彩鲜明一些。
解析D项,《吕梁丈夫游水》没有使用拟人手法。
答案D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2)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
参考答案(1)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2)我(还)以为你是鬼,仔细观察才知你是个人。请问:“游水也有什么特别的门道吗?”
参考译文
痀偻丈人承蜩
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像拣一样容易。孔子说:“先生是智巧呢,还是有道呢?”驼背老人说:“我有道。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小球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累叠起三个小球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累叠起五个小球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拣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好像木桩断树一样;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只注意蝉的翅膀。我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怎么能不成功呢!”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吕梁丈夫游水
孔子在吕梁观赏,瀑布高悬二三十丈,激起的水沫流出四十里,鼋、鼍、鱼、鳖都不敢在这一带游水。只见一个壮年男子游在水中,还以为是有痛苦而想寻死的,派弟子顺着水流去救他。忽见那壮年男子游出数百步远而后露出水面,还披着头发边唱边在水里游。
孔子跟在他身后而问他,说:“我(还)以为你是鬼,仔细观察才知你是个人。请问:‘游水也有什么特别的门道吗?’”那人回答:“没有,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门道。我起始于故旧、平常,生长在习得、成性,成就于命运、自然。我跟水里的旋涡一块儿下到水底,又跟向上的涌流一道游出水面,顺着水势而不自专。这就是我能够在这样的急流里游泳的原因。”孔子说:“什么叫‘起始于故旧、平常,生长在习得、成性,成就于命运、自然’呢?”那人又回答:“我出生在山地就安于山地的生活,这就叫故旧、平常;生长在水边就安于水边的生活,这就叫习得、成性;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这样生活着,这就叫命运、自然。”
三、语言表达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国少数民族的竹乐器中,① ,既有横笛,又有竖笛;既有长笛,也有短笛。② ,笛子既有用嘴吹奏的,也有用鼻子吹奏的。用途广泛,既可单独吹奏乐曲,也可用来伴奏;既可用于恋爱场所,也可用于宗教场所。总之,③ ,对丰富少数民族多彩的音乐文化发挥着十分独特的作用。
解析第①处,根据后文“既”解释的内容,说明其种类很多,可以填“笛子形制多样”;第②处,从列举的吹奏方法看,则是说明演奏方式的不一样,可以填写“吹奏方法不一”;第③处,根据后文“对丰富少数民族多彩的音乐文化发挥着十分独特的作用”,这表明是一种总结,可以填写“竹笛是少数民族重要的乐器”。
参考答案①竹笛(笛子)形制多样 ②吹奏方法不一
③竹笛是少数民族重要的乐器
14.仿照下面的示例,根据提供的信息,补出横线处的对联。
示例 黄鹤楼:
崔颢 《黄鹤楼》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1)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
离骚 治安策 文章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策可为史, 。
(2)岳阳楼:
《登岳阳楼》 杜甫
戎马关山, ;
江湖廊庙,瘁心忧国范希文。
解析“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上联是对屈原、贾谊两个人物精神的评价,下联给出了“离骚、治安策、文章”这些关键词,是围绕他们的文章来说的,可从赞扬他们文章的作用角度组织答案。“江湖廊庙,瘁心忧国范希文”是根据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组织的下联,上联要求根据杜甫的《登岳阳楼》来写。首先要知道《登岳阳楼》的内容,“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再根据“瘁心忧国”是精神的展现,可用“凭轩涕泗”来对应;“范希文”是用字来称人物,所以杜甫应用“杜子美”,最后可组织为“涕泗凭轩杜子美”。
参考答案(1)骚可为经 经天纬地大文章 (2)涕泗凭轩杜子美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东海之大乐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东海之大乐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阅读鉴赏,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兼爱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兼爱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阅读鉴赏,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恶乎往而不可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恶乎往而不可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阅读鉴赏,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