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第8课 美丽的家园教案设计
展开备课人 :仲伟平 备课时间2014 年11月25日
备课人 :仲伟平 备课时间2014 年11月25日
课 题
8美丽的家园
授课时间
12月22日~12月28
课 型
欣赏·评述
课 时
第1课时
授课班级
初三1~8班
内 容 设 计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能力目标
能尝试用平面示意图的绘制方法,以及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运用于住宅区折规划设计。
方 法 与
过程目标
通过欣赏传统私家园林艺术,让学生了解具有代表性的造园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情 感 与
态度目标
能关注身边居住环境,从宜居、绿色、环保的角度对居住区的建筑、景观、道路、生态环境等整体规划。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园林艺术的思想内涵及实质,初步掌握欣赏园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人文美。
教 具
课本、教学课件、多媒体、挂图等。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学程序
创设情景
提问导入
视觉感受
欣赏园林的美
综合分析
发展探究
方法指导
学习活动
教 学 过 程
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一组园林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导入课题。
一)园林的自然美:
1、中国园林的分类
2、带着问题继续欣赏园林图片(建造这样一个家园需要哪些要素?)
a. 叠山理水。B.花草树木。C.园路建筑
3.1、山是园林的骨架。(对比欣赏溜园的观云峰和环秀山庄的假山)
3.2、水是园林的灵魂。(没水的观云峰和有水的观云峰对比欣赏)
3.3、植物是园林的生命。有了花草的点缀山才有了生命,有了花草树木园林的一年四季也有了不同的色彩。
4、园林中的山水、花草树木虽是人工的,却是妙造自然的。(对比欧洲园林我苏州园林)引出苏州园林的——虽有人作,宛自天成的自然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这是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二)园林的空间美(建筑美)
1、各小组带着问题欣赏园林的建筑图片,了解园林的建筑形式、布局、陈设和色调。
A、园林中的建筑有哪些类型?
B、园林中的建筑的整体色调怎样?
C、建筑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D、建筑中有哪些陈设?
2、小组讨论后代表回答
3、教师小结
4、重点欣赏园林中的长廊(结合录象)使学生对园林中的建筑有更深入的理解。
5、了解园林造景的方法:借景、框景、分景、障景
三)园林的人文美(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中国园林的精髓。它体现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物比德”中。
1、 园林中植物的象征意义(梅、兰、竹、菊、荷等)。
2、 由园林中的景联想到诗的意境。
3、造园者往往用诗词来为景点命名(如月到风来亭、与谁同坐轩)。
4、 园林中还有许多的匾额、对联等。
5、 我们通过游赏,感受到了匾额中的诗词与书法,也体会到了建筑与植物的象征意义。苏州园林的人文美蕴含在寄情于景、情景交融中,也体现在寓意于物、以物比德中。
谈谈你熟悉的住宅区,从宜居、绿色、环保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感受,整理成短文。(300字左右)
媒体运用
课件展示
欣赏作品:
课件展示苏州园林图片
课件展示
小结
小结
课件展示:
欣赏作品
小结
图片展示
作业与课堂评价
学生读短文,大家交流。
回家进一步考察熟悉的住宅区,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短文。
板书
设计
第7课: 美丽家园
1、自然美
2、空间美
3. 人文美
教学回顾与反思
课 题
第7课《美丽家园》2
授课时间
12月29日~1月4
课 型
设计·应用
课 时
第2课时
授课班级
初三1~8班
内 容 设 计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能力目标
为我们居住地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作出规划设计
方 法 与
过程目标
参与调查,用图像、文字的方式记录、创作、展示,表达自己对环境的思考。
情 感 与
态度目标
参与调查研究, 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了解我们生活的地方的历史和现状,关心它未来的发展。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记录展示自己喜爱的公共设施设计进行推广。
教学难点: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体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巧妙结合。
教 具
课本、教学课件、多媒体、挂图等。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学程序
教 学 过 程
媒体运用
情境导入
欣赏启发
分析、探讨
发展探究
尝试设计
合作制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既要继承传统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咫尺之内造乾坤"的优秀文化,又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和艺术的方法和形式来保护、改善我们的家园。
师:到底我们的家园应该怎么设计呢?
“介绍你居住的小区,它有什么特点?还应增添什么?理想的小区模式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进入关注环境、了解社会的学习状态。
1.介绍小区,了解小区的功能。
由学生介绍自己居住的小区具有什么样的环境,有什么服务设施,如商店、医院、游乐休息场所等,在自然、地理、经济方面的特点。
2.画出你家周围的小区平面图。
设问:你希望居住的小区模式是怎样的?(学生讨论 )
3.以讨沦的小区理想模式引导学生找出小区的特色:居住环境、交通、小区设施、绿化等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休息、学习的场所。如《深圳华侨城生活小区》。
4.小区的规划理念:注重人文素质,以人为本的设计是小区规划的重点。
5.关注细节:卫生设施(垃圾箱)、小区健身设备、休息场地(坐椅)、指示牌等。
就分析的小区特色、人文景观为小区命名。使学生对于整体的小区规划有直观上的把握。利用小区中有特色的景观进行命名,如晚枫小区、将军岩小区等。
未来的小区会是什么样呢
(以设计大赛的形式组织学生展开辩论,阐述各个小组的考察结果及对未来小区的设想)
小结各个小组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区的主题是以人为本,那么,各小组拟定的设计方案如何把握?抓住什么特色?
2.深入分析:
关键词:功能、文化。
3.案例:《我们未来的小区》
设汁元素:主题、设汁思路、小区平面图、主体景观剧。主题:人·自然-社会 (人与环境的关联)、阳光·绿叶·水(绿化、高品位生活的追求)、传统·现代(设计中对于形式美的定位)
由各小组根据对小区的深入了解,将本组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绘制平面图和主题景观图形。
课件展示
媒体展示小区平面图画面,动画演示小区的各个服务设施,它们的空间位置。
展示不同类型、风格的小区影片和图片,有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人文素质的小区。
图片展示
媒体展示完整的小区没计稿
作业与评价
1.组织设计评选,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来陈述本组的设计方案,展示设计图,突出小区的设计特色。
2.教师总结各组的设计方案,强调小区的人文、时代感、历史与现代文化的交融等因素。
教师总结:小区是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不仅要认识它,更要用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双手装扮它,木来的小区将是我们最为美丽、绿色的精神家园!
板书设计
第7课:美丽家园
1、功能
2、环境
3. 设施
4. 环保
教学回顾
与反思
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 找寻历史的踪迹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 找寻历史的踪迹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美术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 铅笔淡彩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 铅笔淡彩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构图,轮廓,表现基本明暗,上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奇特的视觉图形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奇特的视觉图形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讲授新课,课题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