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七、八单元阶段性检测卷 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七、八单元阶段性检测卷 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含答案)01
    第七、八单元阶段性检测卷 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含答案)02
    第七、八单元阶段性检测卷 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含答案)03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七、八单元阶段性检测卷 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全册综合练习,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八单元阶段性学习检测,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红楼梦》含蓄风格的形成,与时代和作家的身世经历有着十分直接的联系。《红楼梦》明确强调以“我半世亲睹亲闻”的“一段陈迹故事”为创作素材,开卷即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又云:“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因此,《红楼梦》是一部具有强烈真实性的作品。同时,《红楼梦》含蓄风格的形成,与曹雪芹受传统文化的哺育是分不开的。受传统文化哺育的曹雪芹,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是个小说家,而且工于诗画。他熟练掌握了含蓄的手法,并将含蓄的手法运用到小说创作中,使之别具特色。含蓄手法的运用,是小说《红楼梦》具有伟大艺术力量的重要因素。
    《红楼梦》含蓄风格的表现,不外乎以下三种:一是从内容上说的,含意深隐,“意在言外”。《红楼梦》到底是一部什么书,历来看法分歧最大。鲁迅说过:《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多年来,对《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人们争论不休,意见不一。这就是《红楼梦》含蓄风格的反映。概括地说,《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小说,它描写了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矛盾,写了一个有典型意义的贵族之家由兴盛到衰亡的必然过程,其中着力写了三种矛盾: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统治者之间的内部矛盾,叛逆者与封建卫道者之间的矛盾。许多人认识不清,是因为《红楼梦》的许多思想内容都是含蓄表达的。二是从细节上说的,暗示情节,充满蕴意。细节本是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一般都意图明确,紧扣写作目的。而“暗示性细节”的意图却深藏于表象之下,读者需要用心体味,才能领略其中的妙处。如《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写秦可卿死后消息传出来,“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而“贾珍哭的泪人一般”并“拍手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于是置买棺材,捐龙禁尉,请凤姐料理丧事,可贾珍的父亲贾敬在城外庙中不肯回来,贾珍的妻子尤氏“正犯了胃疼旧疾,睡在床上”,诸事不理。最出奇的是中间只字未提死者的丈夫贾蓉,而且在贾珍为秦氏觅得棺木时补上一句:“此时贾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参照前面焦大所骂,个中奥妙已是十分明显的了。作者不用文字直接描绘,而是用细节暗示,含蓄有致地反映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事实,耐人寻味。三是从手法上说的,采用含蓄手法,不用语句直言,而寄托于形象,“弦外音,味外味”。在《红楼梦》中,这种手法十分广泛地运用于诗、词、曲、赋、诔文、骈文等诸文体中,以及人物的对话中。《芙蓉女儿诔》是宝玉为悼念晴雯而作的长篇祭文。实际上它是表达宝玉真情实意的“洒泪泣血”之作,因此它也是“多有微词”、另有寄托之作。这篇诔文,以炽热的感情、丰富而奇特的想象、生动而形象的比喻,歌颂了大观园中这位具有反抗精神和高洁品格的女奴,对她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由于《红楼梦》具有含蓄的艺术风格,因此“脂评”一再强调:“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看官闭目熟思,方知趣味”。读者的阅读过程是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而这个接受过程又是个主动过程,读者不仅调动自己的视、听器官进行感性的直观活动,而且调动整个心灵去探求与把握作品的内在精神、深邃意蕴,并结合自身对作品进行品读。含蓄的手法,能造成一种深厚的意蕴,让读者发挥想象力参与再创作,细致地体味作品,把握其内在意蕴;含蓄还能进一步激活读者的接受活动,给读者留下进行艺术想象和创造的无限空间。掌握了方法之后,读者是越读越有味,读了还想读。因为诱导读者去体味出来的意蕴要比作者直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意思要丰富、有效得多。“细按”“熟思”的读者,每读一次都可在心领神会之际获得新的东西,它就像浩瀚的海洋,可以取之不尽,因而屡读不厌。《红楼梦》以外的小说,恐怕就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例子来。
    (摘编自李邵梅《言在此而意
    在彼——<红楼梦>含蓄艺术风格浅析》)
    材料二:
    读《红楼梦》当然不能离开其文本,但《红楼梦》的文本是中华古典文化的巅峰结晶,并且极其独特,对其解读不能图省事、走捷径。西方的古典、现代、后现代文论固然可以引为借鉴,如王国维借叔本华的理论来抒发自己读《红楼梦》的审美感受,颇能启人,但终究还是给人附会之感;中国以往的文论,当然更可以用来作为解读《红楼梦》的工具,脂砚斋批书,就使用频繁,但因为曹雪芹的笔力有超越他以前全部中国文化的性质,因此以这些工具来衡量,往往也力不从心。这就说明,要解读《红楼梦》,到头来还是必须彻底弄清曹雪芹写作这部伟著的时代背景,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政治风云、社会变迁、文化习尚,这也就必须攻史。举例来说,不通史,怎么能读懂“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以及“双悬日月照乾坤”这些文本字句的深刻内涵?而流传下来的历史记载,往往是“胜利者写的”,比如雍正在与其兄弟争王位的斗争中终于胜出,那么,他就要改写甚至删削康熙时的大量记载,乾隆虽是和平顺利地继承了皇位,他本人甫上台也很注意实行皇族亲睦的怀柔政策,但没想到权力斗争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他再怎么不愿出事,也还是发生了“弘皙逆案”,乾隆果断麻利地处理了这一政治危机,他胜利了,于是,他采取了销毁相关记载的“留白”史笔,今人要弄清那时的真情实况——这对研究《红楼梦》文本至关重要,曹雪芹家族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正是在这个时期,《红楼梦》中贾府的大悲剧展开的时代背景也正是此前此后——还历史真面目,“补白”,不搜集资料,作细致研究,那怎么能有成果?
    (摘编自刘心武《满弓射鹄志锐坚——
    读周汝昌先生<红楼家世>有感》)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红楼梦》含蓄风格的形成,既有时代的客观因素,也有作家身世经历的主观因素。
    B.含蓄手法的运用,使得《红楼梦》具有独特的艺术吸引力,也是《红楼梦》具有伟大艺术力量的重要原因。
    C.读者的阅读过程,就是结合自身实际,调动心灵去探求和把握作品内在精神及深邃意蕴的过程。
    D.《红楼梦》让人屡读不厌,主要是因为它“就像浩瀚的海洋”,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东西。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因为《红楼梦》里的所有思想内容都是含蓄表达的,所以很多人认识不清,对《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争论不休,意见不一。
    B.含蓄的手法,能让读者发挥想象力参与再创作,细致地体味作品,把握其内在意蕴,而作者直接用文字表达则没有这种效果。
    C.在研究《红楼梦》的过程中,西方的一些文论可以作为借鉴,并且也有借鉴的先例,这种借鉴能够给人启发,作者十分赞同这种借鉴。
    D.在刘心武看来,研究《红楼梦》,必须结合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搜集资料、细致研究、还原历史原貌极为重要。
    3.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含蓄风格的表现”的一项是(3分)( )
    A.《红楼梦》写作于清代大兴文字狱之时,“一字相牵,百口莫辩,一人获罪,九族株连”,故写作时不得不含蓄。
    B.《红楼梦》第十六回中,作者还借赵嬷嬷之口,把江南甄家几次大规模的接驾讥之为“虚热闹”,体现了对君权的批判。
    C.《红楼梦》中“宝玉挨打”的原因,从贾政不满意宝玉会见贾雨村时的态度以及宝玉与琪官的交往给贾政招来政治纠纷中可以看出端倪。
    D.《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贾宝玉应贾政之命,吊林四娘而作的《姽婳词》,借歌颂林四娘的英勇来讥斥满朝文武。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要解读《红楼梦》为什么“到头来还是必须彻底弄清曹雪芹写作这部伟著的时代背景”。(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曹雪芹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周瑞家的与平儿忙起身,命刘姥姥:“只管等着,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
    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只听远远有人笑声,约有一二十妇人,衣裙窸窣,渐入堂屋,往那边屋内去了。又见两三个妇人,都捧着大漆捧盒,进这边来等候。听得那边说了声“摆饭”,渐渐的人才散出,只有伺候端菜的几个人。半日鸦雀不闻之后,忽见二人抬了一张炕桌来,放在这边炕上,桌上碗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板儿一见了,便吵着要肉吃,刘姥姥一巴掌打了他去。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刘姥姥会意,于是带了板儿下炕,至堂屋中,周瑞家的又和他唧咕了一会,方过这边屋里来。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就有家下许多媳妇管事的来回话。只见周瑞家的回来,向凤姐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摆在东边屋内,过来带了刘姥姥和板儿过去吃饭。
    凤姐说道:“周姐姐,好生让着些儿,我不能陪了。”于是过东边房里来。又叫过周瑞家的去,问他才回了太太,说了些什么?周瑞家的道:“太太说,他们家原不是一家子,不过因出一姓,当年又与太老爷在一处作官,偶然连了宗的。这几年来也不大走动。当时他们来一遭,却也没空了他们。今儿既来了瞧瞧我们,是他的好意思,也不可简慢了他。便是有什么说的,叫奶奶裁度着就是了。”凤姐听了说道:“我说呢,既是一家子,我如何连影儿也不知道。”
    刘姥姥已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舚舌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仍从后门去了。
    (选自《红楼梦》第六回,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刘姥姥通过周瑞家的进了贾府,在等待凤姐的时候,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这一描写体现了凤姐在贾家的地位和威严。
    B.周瑞家的传达王夫人的意思,要刘姥姥“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并递眼色催促她,这体现了周瑞家的善良和体贴。
    C.刘姥姥说到为难处推板儿说话,并非真要板儿去说些求人的话,而是给自己一点遮掩,这点凤姐也看出来了。
    D.贾府给丫头们做衣服的二十两银子,在刘姥姥那里则是救急的“巨款”,由此可以看出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现实。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1、2段,作者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进行正面描写,把王熙凤的威严、圆滑、处事周全表现得淋漓尽致。
    B.本文以刘姥姥进荣国府的见闻为线索,对荣国府的奢侈生活进行了客观描述,映射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C.王熙凤命人传饭这一情节,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王熙凤的礼节周到,又为她向周瑞家的询问刘姥姥与贾府的关系提供了契机。
    D.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先被“匣子”吓一大跳,又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好容易看见王熙凤,然而见面之后,先叙闲话,再被安排吃饭,饭毕才得到王熙凤的回复,情节曲折,意味深长。
    8.第1段写刘姥姥见到堂屋中的“匣子”(挂钟)的细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凤姐对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有人认为虚情假意,也有人认为比较得体。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熙宁二年,安石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帝曰:“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
    (摘编自《宋史·王安石传》)
    文本二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
    B.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
    C.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
    D.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参知政事,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等合称“宰执”。
    B.经术,指经学,注解诸子百家经典、阐明书中蕴含的义理的一种学问。
    C.上疏,指臣下向皇帝进呈奏章。此处的“疏”和《谏太宗十思疏》的“疏”同义。
    D.膏泽,常用意义有两个,一是滋润作物的及时雨,二是恩惠、恩泽。文中用作动词,指施恩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安石见解独到。他认为经术是用来处理时务的,世人之所以认为经术不能用于处理时务,是因为后世的读书人大都是庸俗的。
    B.王安石勇于变法。熙宁二年,他回答皇帝说,改变风俗、建立法令制度是当时最急迫的事情,神宗认为他说的是正确的。
    C.王安石固执己见。他遇事不管对错都坚持己见,甚至有人对他说天灾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
    D.王安石富有担当。他改革社会因循苟且的不良风气,把能否帮助皇帝大有作为和让老百姓得到好处作为评价自己的标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


    (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14.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遇到很多阻力,请结合材料一进行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赠赵伯鱼(节选)
    韩 驹①
    荆州早识高与黄②,诵二子句声琅琅。
    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③诸方④。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
    [注] ①韩驹(1080—1135),字子苍,两宋之际著名诗人。②高与黄:指高荷与黄庭坚。③参:领悟,琢磨。④诸方:各方面。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诗的内容可以得知,赵伯鱼是一位勤奋好学的诗坛后辈。
    B.面对后辈的请教,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所谈不多,也较为简单粗略。
    C.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
    D.诗中以禅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16.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的“ , ”论述了做到善始善终十分不易的道理。
    (2)《六国论》中阐述燕国招致祸患的原因的句子是“ , ”。
    (3)杜牧《阿房宫赋》中“ ”一句写秦人把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到处丢弃,尽显其“奢”;“ ”一句则感叹秦对天下人的“贪”,为后文写“族秦者,秦也”蓄积了饱满的文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神秘的面纱徐徐地揭去了,令人灵魂震慑的景象出现了:一片幽深的蓝色,平静地闲适地躺在群山的足下,阳光爱抚着投射下来,那一袭长裙的色彩变幻莫测,胸脯淡了,腹上浓了,腿脚又浅淡了;愈是颜色浅淡的裙褶里,万千的宝石和碎金的闪光愈是璀璨。山顶上的千年积雪倒映不出影像,被深沉的蓝得发青的水融解了。白云白雪和山峰都无法在其中投下倒影,留下印记,她太深了,抑或是太娴静了,不把任何献媚者收入眼帘。只有太阳是可以骄傲的,可以在那一袭长裙的每一寸裙褶的宝石上撩拨起闪光,她却依然沉静。雾的面纱又徐徐地遮盖过来了。
    留在我灵魂深处的,是羞色里的纯净。至纯至洁的天池之水,便自然蓄蕴着羞羞的神色。她高踞海拔两千多米的长白山巅,绝除了灰土、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浸染,保护着一份至纯至净至洁,( )再到哪里去寻觅如你——天上之池——一样的羞色?告别天池,告别长白山,留一份纯净,留一份羞色,陶冶情感,滋润心灵……
    18.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B.花开花落,候鸟迁徙,四季轮回,潮汐涨落……自然界的周期重演现象可曾引起过你的注意?
    C.在那个遥远的村庄,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歌谣: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
    D.穿长袍的看他是一个外地来的陌生人,就问道:“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那与天生丽质俱来的一种气韵正是沉静里的羞色,而这气韵在一切作为风景胜地的水镜中都不可能找见了。
    B.那与天生丽质俱来的一种气韵正是沉静里的羞色,而在一切作为风景胜地的水镜中都不可能找见这气韵了。
    C.那沉静里的羞色正是与天生丽质俱来的一种气韵,而在一切作为风景胜地的水镜中都不可能找见这气韵了。
    D.那沉静里的羞色正是与天生丽质俱来的一种气韵,而这气韵在一切作为风景胜地的水镜中都不可能找见了。
    20.拟人的特征是把事物人格化,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拟人进行简要分析。(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网上流传一种说法,长时间特别是在夜晚玩手机,会 (1) ,如同患上了“眼癌”,完全无药可治。其实,黄斑变性的病理机制主要为眼部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通常是高龄退化的自然结果。诱发黄斑变性的原因还有很多,包括眼部炎症、高血糖、吸烟等, (2) 。此外,将黄斑变性称为“眼癌”也不准确。所谓“眼癌”,是指生长在眼部的恶性肿瘤,一般为遗传或自身基因突变引发的。“在黑暗中玩手机会得眼癌”的说法有些耸人听闻,容易对人造成误导。
    不过, (3) ,但沉溺于玩手机确实是个坏习惯,容易损害人体健康。科学研究显示,①睡前长期玩手机可能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②导致视力大幅下降;③长期玩手机也会使睡眠质量下降,④手机屏幕的光亮会干涉褪黑素的分泌,⑤使我们在放下手机入睡后更多处在浅睡眠,⑥但不能进入深睡眠。因此,大家还是要学会合理使用手机,切莫沦为“手机控”。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四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修改。(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化蔓延对经济的冲击导致许多国家经济活动停滞或大幅放缓。面对疫情带来的风险和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我们更需要一种破冰前行的勇气。“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于是在线办公、云端上课、线上消费等“宅经济”迅速崛起,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这充分提醒我们,危机中充满契机,“危机”可以向着“生机”不断转化。国家如此,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呢?
    学校文学社正在开展以“危机与生机”为话题的征文活动,请你围绕上述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或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七、八单元阶段性学习检测
    1.C 以偏概全。材料一原文为“读者的阅读过程是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而这个接受过程又是个主动过程,读者不仅调动自己的视、听器官进行感性的直观活动,而且调动整个心灵去探求与把握作品的内在精神、深邃意蕴,并结合自身对作品进行品读”。
    2.D A.“所有思想内容都是含蓄表达的”说法绝对,材料一原文为“许多人认识不清,是因为《红楼梦》的许多思想内容都是含蓄表达的”。B.“作者直接用文字表达则没有这种效果”错误,材料一原文说的是“诱导读者去体味出来的意蕴要比作者直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意思要丰富、有效得多”。C.“作者十分赞同这种借鉴”错误,根据材料二原文“西方的古典、现代、后现代文论固然可以引为借鉴……但终究还是给人附会之感”来看,作者并非“十分赞同这种借鉴”。
    3.A A项说的是《红楼梦》含蓄风格形成的原因之一,强调了时代因素。B、C、D三项分别对应《红楼梦》含蓄风格的三点表现。
    4.答案 ①首先,作者阐述《红楼梦》含蓄风格形成的两个原因:时代和作家的身世经历,曹雪芹受传统文化的哺育。②接着,作者阐述了《红楼梦》含蓄风格的三种具体表现:内容上,含意深隐,意在言外;细节上,暗示情节,充满蕴意;手法上,手法含蓄,寄托形象。③最后,作者指出了《红楼梦》含蓄风格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解析 梳理行文脉络,应先结合关键词句把握各段大意。材料一围绕《红楼梦》含蓄的艺术风格进行论述,共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集中而明确。第1段,结合关键句“《红楼梦》含蓄风格的形成,与时代和作家的身世经历有着十分直接的联系”“《红楼梦》含蓄风格的形成,与曹雪芹受传统文化的哺育是分不开”可知,这一段主要阐述了《红楼梦》含蓄风格形成的两个原因:时代和作家的身世经历,曹雪芹传统文化的哺育。第2段,结合关键句“《红楼梦》含蓄风格的表现,不外乎以下三种:一是从内容上说的,含意深隐,‘意在言外’……二是从细节上说的,暗示情节,充满蕴意……三是从手法上说的,采用含蓄手法,不用语句直言,而寄托于形象,‘弦外音,味外味’”可知,这一段主要是从内容、细节、手法三个方面阐述《红楼梦》含蓄风格的表现。第3段,结合“含蓄的手法,能造成一种深厚的意蕴……含蓄还能进一步激活读者的接受活动,给读者留下进行艺术想象和创造的无限空间……每读一次都可在心领神会之际获得新的东西”等语句可知,这一段主要是从读者的阅读感受的角度来阐述《红楼梦》含蓄风格所带来的艺术效果。把握各段大意之后,再整理作答即可。
    5.答案 ①《红楼梦》是一部具有强烈真实性的作品,弄清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家身世经历,可以知人论世。②弄清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有助于读懂小说中文本字句的深刻内涵。③今人弄清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搜集资料,细致研究,还历史真面目,对研究《红楼梦》的文本至关重要。
    解析 本题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分析了解时代背景对于解读《红楼梦》的意义。结合材料一第1段中的“《红楼梦》含蓄风格的形成,与时代和作家的身世经历有着十分直接的联系”“《红楼梦》明确强调以‘我半世亲睹亲闻’的‘一段陈迹故事’”为创作素材”“《红楼梦》是一部具有强烈真实性的作品”等内容可知,《红楼梦》中的故事有一定的真实性,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所处的时代有着紧密关联。因此了解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代背景,了解曹雪芹的个人经历,有助于更好地研究《红楼梦》,做到“知人论世”。结合材料二中的“不通史,怎么能读懂‘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以及‘双悬日月照乾坤’这些文本字句的深刻内涵”等内容可知,弄清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有助于读懂小说中文本字句的深刻内涵。结合材料二中的“今人要弄清那时的真情实况——这对研究《红楼梦》文本至关重要”“还历史真面目,‘补白’,不搜集资料,作细致研究,那怎么能有成果?”可知,弄清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搜集资料,细致研究,还历史真面目,对研究《红楼梦》的文本至关重要。
    6.B “体现了周瑞家的善良和体贴”错误,周瑞家的帮助刘姥姥并非出于善良和体贴,而是想借此表现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体现了她的虚荣。
    7.A “第1、2段,作者运用肖像、动作……正面描写”错误,第①段没有对王熙凤进行正面描写,而是侧面描写,通过对“小丫头子们”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了凤姐在贾家的地位和威严。
    8.答案 以小见大,通过“匣子”带给刘姥姥的惊奇感受来表现贾府的奢华和显赫,同时为后面王熙凤的出场做铺垫。
    解析 文章以刘姥姥这一“府外人”为切入点,写其在贾府的所见所闻,对于刘姥姥这个身份、见识、思想完全不同于贾府中人的人来说,贾府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奇异的。第1段写刘姥姥将自鸣钟认作匣子,将钟摆认作秤砣,给人幽默之感的同时,也见出贾府之奢华,具有以小见大的作用。此外,这也为后文王熙凤的出场做了铺垫。
    9.答案 (示例1)凤姐对待刘姥姥虚情假意。①“不接茶”“不抬头”等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傲慢;②“忙欲起身犹未起身”等动作描写,显示了凤姐的虚情假意;③“周姐姐,快搀起来……不敢称呼”等语言描写,表现了凤姐的表里不一。
    (示例2)凤姐对待刘姥姥比较得体。①“满面春风”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热情;②“忙欲起身”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凤姐对穷亲戚的尊重;③多处语言描写,写出了凤姐的周到和客气。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只要能结合王熙凤的言行等进行分析,能自圆其说即可。解题时,先从文章中找到凤姐接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对凤姐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等描写,然后根据这些内容分析凤姐对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到底是虚情假意还是比较得体,得出观点后分条阐述理由即可。
    如果认为虚情假意,可结合表现凤姐傲慢、虚伪的内容,如“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凤姐看见,笑而不睬”“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等阐述理由。如果认为比较得体,可结合表现凤姐待人热情、礼数周到的内容,如“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忙命快传饭来”“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等阐述理由。
    10.B “咨怨”意为“嗟叹哀怨”,作“人情”的谓语,其后应断开,排除A、C两项;“京师乱起”是“忧”的具体内容,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11.B “诸子百家”错误,应该是“儒家”。
    12.C “甚至有人对他说……”错误。原文“甚者谓”意思“是(王安石)他甚至说”,而不是“甚至有人对他说”。
    13.答案 (1)过了很久,王安石因为旱灾而引退,等到再次担任宰相,一年多后又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再被征召。
    (2)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而改变计划,考虑到(事情)适宜就采取行动,这是因为他认为正确而且看不到有什么值得反悔的地方。
    解析 (1)以:因为。洎:及,等到。岁余:一年多。终:终了,结束。
    (2)为:因为。第一个“度”:计划。第二个“度”:考虑。义:适宜。是:认为正确。
    14.答案 (1)朝臣的反对。(2)后族的反对。(3)皇帝的妥协。
    解析 由原文“自近臣以至后族……更失人心”“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可知,变法遭到了朝臣、后族的反对。由原文“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可知皇帝的妥协。
    [参考译文]
    文本一
    熙宁二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神宗对王安石说“:人们都不能了解你,认为你只知道经学,不通晓时务。”王安石回答说“:经学正是用来治理时务的,但是后世所谓的读书人,大都是些庸人,所以世俗之人都认为经学不可以用于时务罢了。”神宗又问“:那么你首先要施行的是什么呢?”王安石说:“改变风俗,建立法令制度,是当今最为急迫的事情。”神宗认为他说的对。于是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临时官署名),任命王安石和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共同掌管。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法相继问世,称为新法,安石派遣提举官四十多人,在天下颁行新法。王安石性格刚强,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见解,执意不改变。他甚至说“天灾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熙宁七年春天,天下久遭干旱,饥民流离失所,神宗愁容满面,上朝时感叹不已,想要全部罢除不好的法令制度。神宗说:“现在人们嗟叹怨恨,甚至有人说出对朝廷不恭敬的话来。自亲近大臣到皇后的亲族,没有不说新法有害的。两宫太后声泪俱下,担忧京城里会发生动乱,认为天下大旱更加失去了人心。”监安上门郑侠圼上奏疏,把所见到的流民扶老携幼的困苦情状,画成图进献给神宗,说:“旱灾是王安石招致的。罢免王安石,上天一定会下雨。”慈圣、宣仁两位太后痛哭流涕,对神宗说:“王安石扰乱天下。” 过了很久,王安石因为旱灾而引退,等到再次担任宰相,一年多后又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再被征召。
    文本二
    (见“疑难破”)
    15.C “劝诫”错误,“后生好学果可畏”主要表达了对赵伯鱼的嘉许,并没有“劝诫”的意思。
    16.答案 先要“遍参诸方”,以前人为师,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然后“一朝悟罢”,领悟到诗歌艺术的真旨,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
    解析 诗中,阐述学诗途径的主要是后四句。作者以参禅喻学诗,说学诗就像刚学参禅时一样,还没有领悟诗艺大道,就不妨“遍参诸方”,各种学派的都接触一点,等到有朝一日参透了诗歌艺术的至理后,那时信手拈出的诗句都会灿然可观了。根据以上分析分条作答即可。
    17.答案 (1)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2)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3)弃掷逦迤 奈何取之尽锱铢
    18.D 原句和D项中的省略号都标示语意未尽。A.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B.标示列举的省略。C.标示引文的省略。
    19.D 第2段以“羞色”为主要话题,首句承接上文“雾的面纱……”引出“羞色里的纯净”,次句指出天池之水因“至纯至洁”而“蓄蕴着羞羞的神色”,第3句紧承第2句,是对“至纯至洁”“蓄蕴着羞羞的神色”的天池之水的具体描写,括号前的句子强调其“至纯至净至洁”,所以接下来的句子应以“羞色”为陈述对象,据此可排除A、B两项;D项后一分句中,“这气韵”承接前面的“一种气韵”,“不可能找见了”引出后文“再到哪里去寻觅……”,衔接自然流畅。故选D。
    20.答案 ①把天池之水(天池)人格化,②将幽深(没有倒影)、平静、纯净的天池之水(天池)写成一位“娴静”“不把任何献媚者收入眼帘”的女性。(意思对即可)
    解析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赋予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感情等的事物以人的动作、感情等。画横线的句子中,作者赋予天池之水(天池)以人的特点,说其“娴静”“不把任何献媚者收入眼帘”,写出了天池之水(天池)幽深、平静、纯净的特点。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21.答案 (1)造成眼部黄斑疾病(导致黄斑变性) (2)这与玩手机无直接关系 (3)虽然这种说法不太科学
    解析 (1)处,根据后文“如同患上了‘眼癌’,完全无药可治”可知,此处应是说长时间特别是在夜晚玩手机会得什么眼部疾病;再结合后文“其实,黄斑变性的病理机制主要为……”可知,此处可填写“造成眼部黄斑疾病”之类的句子。(2)处,第1段是对网上流传的“长时间特别是在夜晚玩手机,会……无药可治”这种说法进行反驳,前文“其实……”主要阐述了黄斑变性的病理机制和诱发黄斑变性的原因,其目的就是说明眼部黄斑疾病与“长时间特别是在夜晚玩手机”无直接关系,所以,此处应填写“这与玩手机无直接关系”之类的句子。(3)处所在的句子是一个过渡句。横线后有表转折的关联词“但”,故所填句子应以“虽然”或“虽”开头;“但沉溺于玩手机确实是个坏习惯,容易损害人体健康”引出下文睡前玩手机的具体危害,所以此处所填的句子在内容上应承接上一段得出的结论,即“‘黑暗中玩手机会得眼癌’的说法有些耸人听闻,容易对人造成误导”,故此处可填“虽然这种说法不太科学”之类的句子。
    22.答案 ①“睡前长期”改为“长期睡前”。④“干涉”改为“影响”。⑤“睡眠”后加上“的状态”。⑥“但”改为“而”(或:删除“但”)。
    解析 ①语序不当,“长期”应是对“睡前玩手机”这种行为的限制。④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硬管;关涉;关联。“干涉……分泌”搭配不当,应为“影响……分泌”。⑤缺少与“处在”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应在“睡眠”后加上“的状态”。⑥不合逻辑,后文“不能进入深睡眠”与前文“更多处在浅睡眠”不是转折关系。
    23.写作指导 本题是一道话题作文题。话题为“危机与生机”,由材料可知,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机”给很多行业带来了契机,“危机”可以向着“生机”不断转化。本题审题和构思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分析什么是危机。所谓“危机”,指真正危及人类的生存、事业的发展、历史的进程、国家民族的存亡等。
    ②分析为什么“危机”中包含着“生机”。突如其来的危机打破了人们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或约定俗成的体制、规律等,使安于常规的人们受到冲击,从而唤起他们的巨大潜能,使他们积极探索、创新,开拓出崭新的局面,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完成从“危机”到“生机”的转变;使他们自身得到了发展,也促进了团体的发展,甚至人类社会的进步。
    ③当危机来临时,如何才能把“危机”转化为“生机”?首先,抛开畏惧心理,不沉沦,不堕落,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其次,冷静面对,认真思考:危机的根源是什么?有利因素是什么?如何尽力去补救?有了分析、思考,还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有昂扬的斗志。再次,必须具有自我突破的精神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同时,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主动出击,打破现有环境和条件的局限,开拓进取。
    参考立意 ①在危机中寻找生机。
    ②危机孕育着生机。
    ③临危不乱,自有生机。
    ④危机,人生升华的动力。
    相关试卷

    第七、八单元阶段性学习测评卷 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Word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全册综合复习练习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八单元阶段性学习检测,现代文阅读,四月份,才陆续离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测试检测卷 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全册综合课堂检测,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六单元阶段性检测卷 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全册综合一课一练,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六单元阶段性学习检测,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七、八单元阶段性检测卷 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