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位置变化的快慢与方向——速度练习2021-2022学年物理必修第一册教科版2019(word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4129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 位置变化的快慢与方向——速度练习2021-2022学年物理必修第一册教科版2019(word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4129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 位置变化的快慢与方向——速度练习2021-2022学年物理必修第一册教科版2019(word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4129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的快慢与方向——速度综合训练题
展开3 位置变化的快慢与方向——速度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2021陕西西安高新第一中学月考)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平均速度是质点运动的位移与发生这一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②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③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④做变速运动的质点的平均速度是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 )
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是8 m/s
B.汽车以60 km/h的速度通过苏通大桥
C.飞机起飞时的速度是50 m/s
D.子弹在枪管里的速度是400 m/s
3.(2020贵州遵化期中)据报道,台风“帕布”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随后以15 km/h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在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到25 m/s。请指出文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 ( )
A.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B.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瞬时速度
4.(2021江苏连云港智贤中学高一检测)(多选)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相同的量是(AC为圆的直径) ( )
A.瞬时速度 B.位移
C.路程 D.平均速度
5.(2021四川成都新津中学高一月考)在我校刚举行的秋季运动会100 m赛跑中,测得某同学7 s末的速度为8.8 m/s,12.5 s末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10.2 m/s,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易错)
A.8 m/s B.9 m/s
C.10 m/s D.10.2 m/s
6.(2021河南信阳高一上期中检测)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超1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为加强交通安全管理,高速公路上设有区间测速和定点测速。其中区间测速的原理是:通过测量车辆经过两个监控点所需的时间来计算出平均车速,从而判断是否超速。如图是某一区间测速的标牌,一辆汽车通过此段公路(有弯道)监测起点和终点的时间为12 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20 km是指位移的大小
B.定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瞬时速度的大小
C.该车在此区间的平均速度为100 km/h
D.两种测速方法中,汽车均不能看成质点
7.(2020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中)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
A.v1+v22,v1+v22 B.v1-v22,v1-v22
C.0,v1-v2v1+v2 D.0,2v1v2v1+v2
题组二 速度的测量
8.(多选)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 )
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面
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拉动纸带,再接通电源
C.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拉动纸带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
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较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
9.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xAC= mm,xAD= mm。那么由此可以算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 m/s,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 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 m/s。
10.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s,用ΔsΔt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ΔsΔ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题组三 在位移-时间图像中分析速度
11.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同一位置的位移图像,它们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则在时间t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C.它们的平均速率相等
D.乙的平均速度最小
12.(2021安徽滁州重点中学高一上月考)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 )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
B.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C.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
D.甲比乙运动得快
13.(2020江苏淮安马坝中学高一期中)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深度解析)
A.2 s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
B.2 s末质点的位置坐标为零,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
C.质点在4 s内的位移大小为0.4 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D.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 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14.(2021江苏连云港智贤中学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该质点 ( )
A.在0~2 s内沿x轴正方向运动
B.在0~4 s内做曲线运动
C.在0~4 s内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D.在0~4 s内位移为零
题组四 速度-时间图像
15.(多选)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像,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甲沿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和乙的速度并不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16.某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
A.做折返运动,但未回到出发点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2021陕西宝鸡金台高一上期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同时从A点出发,沿各自的路线运动,并同时到B点,如图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同学的位移最大,乙同学的位移最小
B.乙同学的平均速度最大,甲同学的平均速度最小
C.乙同学的平均速率最小,甲同学的平均速率最大
D.丙同学的平均速率等于其平均速度的大小
2.(2021湖北武汉江岸高一上检测,)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1 s内一定运动了3 m
B.物体在某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D.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3 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1.5 m/s
3.(2021福建厦门二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方向沿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
B.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4.(2021广东佛山期中检测,)电动自行车以其时尚、方便、快捷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但由于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在逐年增多,学习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确保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要举措。按规定电动自行车在城区限速20 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C.发生交通事故时,相互碰撞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
D.在某一路段行驶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
5.(2021河南重点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是v,紧接着t2内的平均速度是v2,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深度解析)
A.v B.23v C.34v D.56v
题组二 速度的测量
6.(2021河南郸城一高高一上月考,)用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30 mm,2与3两点间的距离x3=48 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1= m/s,在2与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3= m/s。据此判定小车做 (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
7.(2021福建厦门二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滑块的挡光时间。现有一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两次通过光电门1和2,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是t1=5×10-2 s,t2=3×10-2 s,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所经历的总时间t=1.5 s,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小滑块的长度d,示数如图乙所示。
(1)滑块的长度d为 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1、v2分别为 m/s、 m/s。深度解析
8.()如图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打出的纸带,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图所示。求出1、2、3、4、5计数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并画出速度-时间图像。深度解析
题组三 在位移-时间图像中分析速度
9.(2021山东菏泽高三上期中,)李老师给他的学生讲了龟兔沿赛道赛跑的故事,故事情节中兔子和乌龟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像中的坐标,并结合物理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深度解析)
A.乌龟沿直线赛道运动,兔子沿曲线赛道运动
B.兔子和乌龟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
C.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两次,在t4时刻乌龟追上兔子
D.0~t6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小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10.如图是某运动物体的x-t图像,则它的运动情况是 ( )
A.开始静止,然后向x轴负方向运动
B.开始静止,然后沿斜面下滑
C.先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然后逐渐变慢
D.先沿一个平面滑动,然后沿斜面下滑
11.(2020江苏泰州中学月考,)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在OA、BC段运动最快
B.汽车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C.汽车在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同
D.4 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0
题组四 速度-时间图像
12.(2021河南信阳光山第二高级中学期中检测,)在节假日期间,你可能在公园或游乐场玩过蹦床,如图所示是一名同学某次从蹦床上跳起后的v-t图像,已知t2=2t1,结合你的体会和经历,分析下列问题:
(1)该同学的速度大小是如何变化的?
(2)该同学在哪段时间是上升的,在哪段时间是下降的?
(3)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是选上升过程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还是选下降过程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4)该同学在t2时刻回到蹦床上了吗?深度解析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C 不论质点做什么运动,它的平均速度的定义都为v=ΔxΔt,即平均速度是质点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故①正确,④错误;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并非平均速度的大小,故②错误;瞬时速度是与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相对应的速度,故③正确,故选C。
2.C 百米赛跑的速度是人在100米内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汽车通过大桥的速度为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飞机起飞时的速度是指飞机在离地起飞瞬间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C正确;子弹在枪管中的速度对应一段位移,故为平均速度,故D错误。
3.A 根据题中信息知,台风以15 km/h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此速度对应一段位移,故为平均速度。25 m/s的速度是台风登陆时中心附近的瞬时速度,故A正确,B、C、D错误。
4.BCD 两个人在C点相遇时,他们的速度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瞬时速度不同,所以A错误;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他们的起点和终点都相同,所以位移相同,所以B正确;两个人经过的路线的长度均为半圆的弧长,所以他们的路程相同,所以C正确;两人的位移相同,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平均速度v=xt相同,所以D正确。
5.A 全程的平均速度v=xt=10012.5 m/s=8 m/s。故A正确,B、C、D错误。
易混易错 本题属于易错题,很多同学容易将7 s末的速度和终点的速度与平均速度混淆。求平均速度,只要抓住总位移和总时间即可。
6.B 图中20 km指的是路程,定点测速测的是汽车通过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的大小,选项A错误,B正确;汽车通过长度为s=20 km区间的时间为t=12 min=0.2 h,该车的平均速率是v=st=100 km/h,选项C错误;区间测速中测速区间长度为20 km,比车长大得多,汽车可视为质点,选项D错误。
7.D 此人往返全程的位移为x=0,故平均速度v=xt=0,而平均速率v'=st,s代表往返全程的路程,因上、下山过程的路程相同,可得v'=ss2v1+s2v2=2v1v2v1+v2,选项D正确。
8.CD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复写纸,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不用复写纸,故A错;实验时应当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故B错;为减小摩擦力,拉动纸带的方向应当与限位孔平行,故C正确;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故D正确。
9.答案 14.0 25.0 0.35 0.42 0.35
解析 xAC=14.0 mm,A、C间的平均速度为 xAC2T=14.0×10-32×0.02 m/s=0.35 m/s;xAD=25.0 mm,A、D间的平均速度为 xAD3T=25.0×10-33×0.02 m/s≈0.42 m/s。对描述B点的瞬时速度来说,AC段所取的位移较小,更接近B点的真实速度,即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 m/s。
10.A 由v=ΔsΔt可知,当Δt→0时,ΔsΔt可看成物体的瞬时速度,Δs越小,Δt也就越小,ΔsΔt越接近瞬时速度,A正确;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只能提高测量平均速度的准确度,不能使平均速度更接近瞬时速度,B错误;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更小,时间更长,因此C错误;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如果滑块离光电门近,也不能保证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短,D错误。
11.A 平均速度定义式v=xt,其中x代表位移。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t0内三个物体运动的位移相等,所以三者的平均速度相等,故A正确,B、D错误;平均速率的公式是v'=st,其中s是走过的路程,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t0内的路程关系s甲>s乙=s丙,所以甲的平均速率较大,而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故C错误。
12.C 开始时,乙的位置坐标为零,甲从离坐标原点20 m处开始运动,当乙开始运动时,甲已经运动了10 s,因此二者之间的距离大于20 m,故A错误;x-t图像中的斜率大小表示速度大小,由图可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因此二者之间的距离在乙没有运动时增大,在乙开始运动时减小,在25 s时二者相遇,故B、D错误,C正确。
13.C 由图知,图线的斜率一直为正,说明质点一直沿正方向运动,故A错误;2 s末质点处于坐标原点,但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质点在4 s时间内的位移为Δx=0.2 m-(-0.2 m)=0.4 m,大小为0.4 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故C正确;在x-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则知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ΔxΔt=0.22 m/s=0.1 m/s,即速度大小为0.1 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故D错误。
导师点睛 此题是x-t图像问题,要注意图线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在x-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等于x(纵轴)的变化量。
14.C 位移-时间图像中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则0~4 s内斜率一直为负,质点一直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故A、B错误;在0~4 s内,斜率的绝对值先增大后减小,说明物体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Δx=x2-x1=-10 m-10 m=-20 m,故D错误。
15.AB 由v-t图像知,甲、乙两质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A、B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位移等大、反向,选项C错误;由于甲、乙两质点的出发点无法确定,故甲、乙两质点间的距离不一定越来越大,选项D错误。
16.A 由于v的大小随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又反向增大再减小,所以该物体不是朝某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C错误;由图像可以看出,该物体沿正方向运动的距离比沿负方向运动的距离大,故A正确。
能力提升练
1.C 三个同学从A运动到B,位移相同,路程不同,故A错误;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三个同学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相同,故平均速度相同,B错误;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图知三个同学从A到B的路程不同,时间相同,乙同学的平均速率最小,甲同学的平均速率最大,故C正确;丙同学从A到B的路程、位移大小不相同,时间相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D错误;故选C。
2.B 平均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运动快慢程度,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1 s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是3 m/s,所以位移不一定是3 m,同样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在1 s内的平均速度也不一定是3 m/s,所以位移也不一定是3 m,在某一个位置的速度也不能确定,故A、C、D错误;物体在某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由x=vt可以计算出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选项B正确。
3.B 平均速度为物体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但平均速度的方向为这段时间内物体位移的方向,不是沿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故A选项错误;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率是物体一段时间内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度为物体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两者大小不一定相等,故C、D选项错误。
4.B 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是指电动自行车的最大速度即瞬时速度,A错误,B正确;交通事故发生时,相互碰撞的速度指的是碰撞瞬间的速度即瞬时速度,C错误;在某一路段行驶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D错误。
5.D 物体的总位移x=vt+v2×t2=5vt4,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5vt43t2=56v,故D正确,A、B、C错误。
导师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xt,并能灵活运用。分别根据v=xt求出两段时间内的位移,从而根据总位移和总时间求出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6.答案 0.3 0.48 加速
解析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xt得
v1=x1T=30×10-30.1 m/s=0.3 m/s
v3=x3T=48×10-30.1 m/s=0.48 m/s
可见,小车速度变大,故判定小车做加速运动。
7.答案 (1)4.42 (2)0.88 1.47
解析 (1)由题图可知d=8.42 cm-4.00 cm=4.42 cm。
(2)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dt1=4.42×10-25×10-2 m/s≈0.88 m/s,
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dt2=4.42×10-23×10-2 m/s≈1.47 m/s。
导师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平均速度的公式v=ΔxΔt,当Δt比较小时,平均速度可以代替瞬时速度。再者就是要熟练地应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并会准确地进行读数。毫米刻度尺的读数需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8.答案 见解析
解析 求出0、2间的平均速度即可近似认为是1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同理2、3、4、5点对应的瞬时速度也可求出,注意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 s。
v1=3.9×10-20.1×2 m/s=0.195 m/s,
v2=(9.0-1.0)×10-20.1×2 m/s=0.40 m/s,
v3=(16.1-3.9)×10-20.1×2 m/s=0.61 m/s,
v4=(22.8-9.0)×10-20.1×2 m/s=0.69 m/s,
v5=(30.1-16.1)×10-20.1×2 m/s=0.70 m/s。
建立直角坐标系,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
根据上面计算出的结果在速度-时间图像中描点,然后连线得到的图线如图所示。
方法技巧 (1)应用v=ΔxΔt求某点的瞬时速度时,应当取包含该点的尽量短的时间间隔。
(2)作v-t图像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标度,让图线在坐标纸上尽量展开。
(3)如果图线为直线,连线时要让尽量多的点落在直线上,偏离较远的点可舍去不计,如果为曲线,应利用平滑曲线将各点连接。
9.C 在x-t图像中描述的是直线运动,不是曲线运动,故A错误;由图像可知,兔子和乌龟是在同一地点但不是同时出发的,兔子比乌龟晚出发t1时间,故B错误;在比赛中,兔子和乌龟两次位移相同,表示相遇两次,在t4时刻乌龟追上兔子,故C正确;图中反映乌龟在t6时刻到达终点时,兔子还没有到达终点,所以乌龟在0~t6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导师点睛 由位移-时间图像可知,兔子和乌龟是在同一地点但不是同时出发的。在比赛中,兔子和乌龟两次位移相等,表示到达同一位置相遇两次。图中反映乌龟到达终点时,兔子还没有到达终点。本题要根据纵坐标读出两动物的位移,由斜率读出速度,并分析它们的运动情况,要注意位移-时间图线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10.A 起初x-t图像是水平的直线,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后来是斜向下的直线,表示物体做负方向的匀速运动,故A正确,C错误;x-t图像不是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故B、D错误。
11.D OA段图线的斜率与BC段图线斜率相同,则速度相同,CD段图线斜率大小最大,知汽车在CD段运动最快,故A错误;由图知,汽车在AB段位置不变,则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D段图线斜率为负值,而初始阶段斜率为正值,知汽车在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故C错误;由图知,4 h内,汽车回到初位置,则汽车的位移大小为0,故D正确。
12.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在0~t1时间内速度大小由v0逐渐减小到零,在t1~t2时间内速度大小由零反向增大到v0。
(2)速度由v0减小到零的过程是上升过程,所对应的时间为0~t1;速度由零变为-v0的过程是下降过程,所对应的时间为t1~t2。
(3)从图像中可以看出,上升过程速度为正,下降过程速度为负,因此,是选定上升过程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4)由于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是对称的,故t2时刻该同学刚好回到蹦床上。
方法技巧 应用v-t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首先要理解v-t图像的物理意义,另外要将v-t图像与所描述的物体的实际运动情况结合起来,在v-t图像中必须明白:(1)判断是否有初速度要看t=0时刻的速度是否为零,即看图线的纵截距是否为零;(2)判断速度方向要看纵坐标的正负,正值表示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负值表示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3)判断速度大小的变化要看图线的走向,即图线与t轴之间距离的变化情况。
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的快慢与方向——速度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的快慢与方向——速度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的快慢与方向——速度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的快慢与方向——速度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的快慢与方向——速度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的快慢与方向——速度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