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备课课件ppt
展开【课标点击】 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2.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4.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对比及其影响。5.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考点解读】 1.识记我国气温及降水的分布特点,会解读我国部分区域的气温或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并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2.理解掌握我国的气候特点,分析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等人类活动的影响。3.理解掌握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分布规律,评价我国气象灾害发生的背景与影响。
一、气温分布与温度带1.气温分布特点(1)冬季:南北温差大,气温自南向北逐渐。(2)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南北温差小。
2.温度带划分及主要分布地区
提示 积温(指≥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是划分我国温度带的指标。
二、降水和干湿地区1.降水的时空分布(1)空间分布
西北内陆
2.干湿地区的划分(1)依据:与的对比关系。(2)分界线:如下图a年等降水量线、b年等降水量线、c年等降水量线。
(3)具体划分(如图)
三、我国的气候特征1.特征之一——季风气候显著(1)主要表现①气温: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大。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a——b——c——d——e。2.特征之二——雨热同期(1)主要表现:除高原、高山外,期与期一致,水热配合好。(2)成因:①夏季,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光热多,气温高。②夏季,夏季风带来充沛的降水。
3.特征之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1)表现: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2)成因:我国南北跨大,东西不同,复杂多样。(3)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四、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1.寒潮:发生在每年的、和的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只有、地区受其影响较小。2.台风:发生在每年的季节的热带气旋,主要影响我国。3.旱涝灾害: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交替出现。
考点一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冲关演练1】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 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据此完成(1)~(2)题。(1)我国亚热带在 34°N 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C.季风 D.海陆位置(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答案 (1)B (2)D解析 第(1)题,亚热带地区最冷月气温介于0 ℃~15 ℃之间。我国34°N以南、104°E以西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所占面积比重大,受地形影响,亚热带分布范围小,故B项正确;由题目的文字材料中亚热带的纬度判断A项错误;温度带的形成主要受气温影响,季风和海陆位置的影响较小。第(2)题,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势力强,影响范围广,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气温偏低,故亚热带总体偏南。
考点二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与雨带推移规律1.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2.夏季风进退规律与雨带推移(1)图解我国夏季风的进退
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与夏季风的进退、强弱有很大关系。正常年份,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暖气团势力逐步增强,夏季风开始登陆我国的南方,与仍影响我国大陆的冷气团交锋,形成锋面,我国的雨季开始。①5月中旬~6月中旬(约5月10日~6月10日):雨带位于南部沿海地区(南岭以南),如图示a位置,华南地区进入雨季,珠江流域进入汛期。②6月中旬~7月中旬(约6月10日~7月10日):雨带北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秦淮南、南岭北),如图示b位置,江淮地区进入梅雨期,长江水系进入汛期。
③7月中旬至8月份:雨带停留在华北、东北地区,如图示c、d位置,华北、东北依次进入雨季,黄河水系、松花江水系进入汛期。④9月份:冬季风增强,夏季风迅速南撤。⑤10月份:夏季风撤离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3.北方春旱,江南梅雨、伏旱的形成(1)春旱:春末夏初,华北一带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还未到达,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形成春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2)梅雨:六月中旬,夏季风北跃,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长时间滞留,细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形成梅雨天气。(3)伏旱:每年七、八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形成伏旱,给水稻的生长带来威胁。
【冲关演练2】 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
(1)据图可知( )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2)该区域(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3)芒种至小暑期间,( )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B.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C.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长D.“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
答案 (1)B (2)A (3)C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清明节之前并非各地都阴雨连绵,故A错;35°N以南地区秋分前后降水量较大,不符合秋高气爽的特征,故C错;由图可知,35°N以北地区夏秋季节降水较多,伏旱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故D错;5月起图中北部的降水量变大,说明雨带开始向北推移,故B正确。第(2)题,结合图中纬度和降水时空分布可知该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南部季风区即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故A对;绝大部分属于外流区,故B错;东部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故C错;结合降水分布,南部地区更适宜人类生存,故D错。第(3)题,芒种至小暑期间为夏至前后共一个月时间,在此期间,我国南北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异小,A错;塔里木河主要为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补给量大,不会出现断流,B错;此期间南极大陆大部分处于极夜,气候寒冷恶劣,不适宜科考,D错;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因此北京比上海白昼时间更长,故C正确。
考点三 气候特征及其影响1.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影响
【冲关演练3】 读“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四城市的气温年较差,并填入表中。(2)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3)1月份,北京的气温比纽约低______℃,7月份,齐齐哈尔比巴黎高______℃。(4)由上表可以看出:冬季,我国是世界上同纬度气温最________的地区;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是世界上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气温最________的地区。这说明,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________特点。
答案 (1)齐齐哈尔:42.2℃ 巴黎:15.9℃北京:30.9℃ 纽约:23.6℃(2)齐齐哈尔 巴黎(3)3.7 3.6(4)低 高 大陆性
解析 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受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气压中心吹出的偏北风的影响,东部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夏季受来自太平洋、印度洋偏南风的影响,降水丰沛。我国东部地区就处在东亚季风区内,冬季主要受冬季风的影响,夏季东部地区、西南地区主要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在东部季风区,冬夏季节风向明显不同,随之而来的是气温和降水方面冬夏季节也有很大的差异,越往北方,差异越大。我国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气温方面,东部季风区内的大部分地区,冬夏季节气温有明显差异,气温的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偏大。
中国气象灾害分布图的判读我国东临太平洋,面向世界最大的台风源区,因此东南沿海台风风暴潮危害严重。以季风环流为基本因素的气候决定了我国的气候复杂多变、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是寒潮、洪涝、干旱等灾害严重的背景;利用气象灾害分布图示,有助于强化识记其主要分布区。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规律:(1)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强度大。(2)我国暴雨发生地域分布广泛;洪涝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干旱主要分布于华北、长江中下游、西北、西南和华南等地区;台风风暴潮灾害集中于东南沿海。(3)寒潮带来的低温冻害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但其危害自北向南减弱。
【技法应用】 下图示意2018年1月29日至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等值线分布。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给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较大的损失。据此完成(1)~(2)题。
(1)该时段内,图示区域低温凝冻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可能是( )A.藏南 B.青海C.川西 D.滇东(2)据图推测,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甲行政区此时段( )A.积雪量大,大气反射量多B.积雪量大,地面吸收量多C.积雪量少,大气吸收量少D.积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
答案 (1)D (2)D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四川、云南东部地区气温低于平均气温较多,说明低温凝冻灾害较严重,故D正确。第(2)题,图示甲行政区气温距平大于0 ℃,说明该时段其气温高于平均气温,则积雪量少于平均状况;因积雪能增大地面反射率,则因积雪量少而地面反射量少。
(2017·高考北京卷)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
(1)据图可知,( )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A:清明节之前,32°N以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小于10毫米
C:秋分前后,35°N以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大于10毫米,有些地方甚至高于50毫米
D :7、8月份,35°N以北许多地区降水量超过10毫米
(2)该区域(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根据雨带的移动规律,可以判定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为外流区,A对B错
(3)芒种至小暑期间,( )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B.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C.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长D.“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
芒种至小暑期间,即从6月初到7月初
该时期南极大陆进入严冬,气候严寒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图为黄河中下游地区某地各节气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前一节气多年平均降水量差值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3~4 题。
3.该地降水量最大的节气是( )A.谷雨 B.大暑C.小暑 D.夏至
降水量最大的节气比前后两个节气的降水都多,因此差值应先正值后负值,且变化较大,从图中看应是大暑。
正值(降水比上一节气多)
负值(降水比上一节气少)
4.立秋到白露之间降水量差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蒙古高压南移控制C.夏季风势力逐渐减弱 D.受准静止锋影响
立秋到白露之间降水量差值为负值,说明降水量一直减少,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势力逐渐减弱。
农田水分盈亏量指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农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土地性质等影响。图1为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分盈亏量分布图,图2为图1中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地中农作物生长最缺水的是(单选)( )A.① B.② C.③ D.④
根据农田水分盈亏量的含义可知,年降水量大于农田作物用水量,则农田水分盈余,反之,水分亏损。亏损越严重则越缺水。
(2)与图中东部地区农田水分由盈转亏的分界线最接近的是(单选)(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B.400 mm年降水量线C.水稻种植最北界线 D.1月0 ℃等温线
农田水分由盈余转为亏损的分界线就是农田水分盈亏量为0的等值线,该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吻合,也就是大致与1月0 ℃等温线相吻合
(3)分析甲城市所在区域出现农田水分亏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甲城市所在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其他季节缺水;该地区岩溶地貌(即喀斯特地貌)广布,漏斗、溶洞和地下河使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存水少;以水田农业为主,需水量大等,导致农田水分亏损。解决的措施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如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种植耐旱作物、植树造林等。
原因:降水集中在夏季;岩溶地貌,地表水容易渗漏;水田农业为主,需水量大。 办法:加强水利建设;增加地表植被覆盖,涵养水源;合理选择农作物品种。
1.周星星同学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东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2019·西宁检测)周星星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在广阔低平的田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1~2题。
2.该地区的气候特征与以下哪幅图相符( )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最冷月气温高于0 ℃,夏季雨热同期,且雨季较长
我国各地雨季起讫时间虽然有所不同,但却有其内部规律,特别是东部地区各地雨期长短,主要是大范围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下图是某年5月1日-8月31日部分地区平均逐日降水量(mm)直方图(注:淮河流域年降水量约为600~800 mm)。据此回答3~5题。
3.上图降水资料反映了我国( )A.降水年际变化较大 B.北方雨季比南方开始晚C.南方降水变率比北方大 D.北方旱,南方涝
读图可知,该年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的雨季分别开始于6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上旬,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由南向北逐渐推迟
4.7月末,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较少的原因最可能是( )A.冷锋过境 B.气旋过境C.暖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该年7月末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较少是受北进西移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即反气旋过境,形成伏旱所致
5.根据资料分析,该年淮河流域( )A.降水丰富,农业丰收B.降水比正常年份偏少C.洪涝灾害严重,经济损失大D.淮河水污染严重
该年淮河流域雨季开始早,降雨多(3个月的降水量与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相近)、强度大,这里地势低平可能造成洪涝灾害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背景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气温”,“海陆因素降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完整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完整版课件ppt,文件包含第2节中国的气候pptx、气候降水季风swf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湘教版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湘教版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集体备课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气温和温度带,二降水和干湿地区,干湿地区,中国的气候特征,多特殊天气,水旱灾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