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教案设计
展开《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会认6个生字,会写5个字。
2.理解诗句,了解诗歌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和默写。
4.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鹳雀楼图片的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登过山吗?如果你站在高山上,你看见了什么?
师:登上山峰叫做登山,登上高楼就叫做登楼。“楼”是生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样记住它的?
师:你是用加一加的办法,真棒。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板书课题:楼)
师:登哪一座楼呢?是的,我们今天就要来登鹳雀楼。(板书 :登鹳雀楼) 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楼有三层,传说鹳雀鸟经常在此地休息,由此得名。
师:谁来读一下课题?
预设:1、生读完全正确了。师:你读得真棒,把节奏读出来了。我们读标题的时候要适当停顿,把节奏读出来。老师今天带来了小魔棒来帮帮同学们,有小魔棒的地方要轻轻停顿。谁再来读?我们一起读
2、读对了没节奏。师:读正确流利了。还要督促节奏。老师今天带来了小魔棒来帮帮同学们,有小魔棒的地方要轻轻停顿。谁再来读?我们一起读
二、登第一层楼:(字词层)初读诗句,解决字音
“鹳雀楼”上风景优美,今总共有三层楼,每一层都设有障碍,只有解决了“拦路虎”,我们才能一层一层登上去喔!你们敢不敢登楼呢?
先听老师来读一读这首诗。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那我们来登一登第一层楼。谁来读读这些词语? 指名读,齐读
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指名读
三、登第二层楼(诗句层):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同学们真是厉害,一下子就登上了第一层。那我们继续来登一登第二层,诗句 楼。
顽皮的生字改头换面,又躲进了诗句里,你们还会读吗?
指名读 字音读得真准!要想读好古诗,可不容易,我们的小魔棒又来帮助大家了。(出示斜线),斜线具有停顿的作用,谁再来读好这首诗?指名读 各种读
当年,王之涣也和我们一样,登上了鹳雀楼,看着眼前的美景,他不由地吟出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节奏来。
诗歌的韵律感都读出来了!看来是难不倒你们,恭喜你们成功登上了第二层!第三层可是有难度的喔,你们能接受住考验,就能站在最高一层看美丽的景色了!
四、登第三层楼(理解层):再读古诗 品味诗句韵味
1、这就是名扬天下的鹳雀楼,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请你一边默读诗,一边把诗人看到的景物用横线标出来。
诗是语言的艺术,学习诗歌,要带着感受吟,才有味道。谁来说说刚读诗歌之后,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白日,山,黄河,海)
2、 我们来看看这三幅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依”有几个意思,你觉得在这句诗里,它的意思是什么?依靠
傍晚时分,夕阳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缓缓落下,余晖染红了天边的云彩。(图片出示)
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谁能将这句诗读好?指名读 分小组读 齐读
3、诗人站在鹳雀楼上,不仅看到了夕阳西下的美景,还见到了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正流向大海。看看图,你觉得水流的怎么样?(很急)
老师这里有一个词,也可以表达这个意思,(波涛汹涌)我们一起读一读
这些黄河水流的这么急是要去哪里呢?(海里) 所以作者写到黄河入海流。 如此壮观的景象,谁能读好它。 我们请男生一起来读一读。
巾帼不让须眉,老师相信女生也能读好这句诗,下面请女生一起读一读。
波涛汹涌的黄河奔腾汇入大海,我们一起再来读好这句话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海。诗人观察的视野真开阔呀!这就是作者所见到的景象
5、我们再来好好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6、落日的余晖点染着大地,滔滔的黄河水奔涌向大海,此时此刻,作者又在想些什么呢?你在想什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 理解“欲”的意思
欲右边是一个“欠”,欠的意思就是缺少,当我们缺少一样东西的时候就会想要得到它,所以欲的意思就是想要
(2)作者想要干什么呢? 千里在这里只是一千里的意思吗? 那是什么意思呢? 是的,作者想要看的很远很远。
(3)那我们就必须干什么呢?是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分小组 齐读)
(4)不仅仅是登楼,在我们生活中,想要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再一起来把这首诗读一读。
作者这时候突然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的远。这就是作者的所想
7、恭喜你们已经登上了 鹳雀楼第三层。看着眼前的这幅壮丽的景象,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王之涣的所见所想吗?
8、书本合上,那谁能根据老师的板书,想象着把这首诗背出来?谁已经背出来了?(指名背)
我们一起来背一背,不会背的可以打开书本。
五、生字学习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还要来学习两个生字。
出示:层 依
找一找,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笔画? 你观察的真仔细,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撇。 层中是一个竖撇,依中是撇。
2.单独教字。
步骤:①笔顺 ②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③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④描红 ⑤写字做到三个“一”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所见 白日 山 黄河 海
所想 站得高,看得远
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教案,共3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教学设计,共4页。
人教部编版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登鹳雀楼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看图解诗题,观图明诗意,二句连读,赏图品诗韵,生字书写,拓展延伸,走进诗意的星空,结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