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完美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920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完美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920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完美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920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完美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9204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完美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9204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完美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9204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完美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9204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完美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9204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备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古文,随堂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王戎: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道旁李:道路旁边李子树上的李子。道旁李子树上结满李子,别的孩子都争相去摘,七岁的王戎为什么不去呢?快读读这个故事,相信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他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一批文人编写了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刘义庆(403~444)
王戎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颖,神彩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魏明帝曹叡在阁上看见后,称赞王戎是奇童。
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课文选自《世说新语》中的《雅量》。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题中“取”的意思是什么?“道的意思是什么?
取:摘,道:路边、道旁,连起来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树上的李子。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戎装 诸位 竞赛 唯一
再仔细朗读课文,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解决。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着跑过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①王戎:“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②尝:曾经。③折枝:压弯树枝。④竞(jìng)走:争着跑过去。竞,争着,争相。走,跑,疾行。⑤唯:只有。
王戎①/七岁,尝②/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③,诸儿/竞走④取之,唯⑤/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却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那人)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读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然后交流,纠正读错的地方。
1.这篇课文的题目有什么特点?
这篇课文的题目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做事要仔细观察,动脑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能盲目跟风。
1.你认为王戎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答:王戎是一个聪慧自信,善于思考的人。文中“诸儿竞走”与“唯戎不动”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王戎的聪慧、与众不同。
2.你从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勤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爱动脑筋、不盲从的人。
本文写的是年仅七岁的王戎能够根据情况分析出道旁李是苦李的事,表现了王戎的聪慧过人,也启发我们:遇事要仔细观察,动脑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能盲目跟风。
诸小儿→竞走取之王戎不取道旁李 唯戎不动→此必苦李
阅读方法———文言文的特点与阅读策略
我发现,文言文中有些词语不能按现在的意思去理解,如本文中的“尝”“竞走”“信然”。这叫“古今异义词”。
我发现,文言文中有多处省略,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全省略的句子成分,如本文的“答曰”“取之”就省略了主语。这叫“省略句”。
你们总结得真好,我要把这些记下来。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这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先根据注释粗通大意,然后试着朗读,注意断句。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参考答案: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几个小孩一起玩耍。小孩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于是那几个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棵李树长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来一尝,真如王戎说的一样。
3.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参考答案:因为这棵李子树生长在道路旁边,却还能果实累累,如果好吃,过路人应该摘得剩不下几颗李子才对。所以只能是因为李子苦涩不好吃,才没有被人摘取食用。
许衡不食梨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
译文:许衡曾在一个大热天里路过河阳,口渴得很。路边有一棵梨树,过路的人都争着摘梨吃,只有许衡一人端坐在树下,安然自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个梨解解渴,许衡说“: 不是自己种的梨树,随意摘取是不对的。”那人又说“: 世道这样乱,梨树是没有主人的。”许衡说“: 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
一、下列解释错误的是(B)A.尝:曾经。B.走:走路。C.诸:众多。D.信然:的确如此。二、翻译句子。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李树长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备课ppt课件,共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点击汉字学习笔顺,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演示ppt课件,文件包含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课件ppt、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25 王戎不取道旁李集体备课课件ppt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