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11)(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894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11)(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894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九年级全册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全册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分析,设计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题是在课题1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学习金属和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与稀硫酸、盐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因此,在本课题教学中,以探究实验为基础,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见识了镁条、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特意跟学生补做铜片与氧气反应的实验,说明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金属的活泼性;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不活泼。实验探究金属镁、锌、铁、铜分别与稀硫酸或盐酸反应的实验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讨论、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反应能否发生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得出部分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做中学,学中会”。在做金属与酸的反应时把全班学生分为两部分,一半做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一半做金属与稀硫酸反应。
二、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体验和学习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以及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难点: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放在金属与氧气(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上,并初步认识从反应的难易程度及剧烈程度上初步获得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同学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我采用“问题—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让化学知识回归于生活:提供生活案例,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用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因为黄铜从颜色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很难区分。同学们能否运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区分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
温故而知新
(探究活动一)在空气中加热铜丝,会有什么现象?
展示:金属铝制品和镁条
进一步提问:如何证明?
为什么金属铝制品和镁条放在空气中颜色发生变化?
启发学生自主归纳,得出相应结论
[思考]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那么我们用的铝制餐具为什么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
(过渡)生活小常识
长期使用铁锅炒菜可以预防贫血,适当加一些食醋效果更佳。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提出方法。
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照片,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
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这是镁、铝的本来颜色吗?
砂布打磨。
实验证实:镁、铝的本来颜色是银白色。
(探究活动二)
自主阅读教材9页,结合自己已有知识,
填写相关内容:
1、 、 等金属常温下就与氧气反
应。
4Al+3O2 ==2Al2O3
2、 、 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
应,但在较高温度时能与氧气反应。
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
。
归纳: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 不相同。
结论: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之一:
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 程度和 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五种金属中,比较活泼的是 ,其次是 ,最不活泼的是 。
金属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
> >
讨论后回答: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因而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
思考,铁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联系金属相关的性质。
问题导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旧知识
体验金属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情况。
结合生活经验体会、思考金属在常温时与氧气的反应。
自主学习,了解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不同情况。
阅读了解相关知识
学习归纳、讨论、思考得出可靠结论的学习方法。
问题导思,激发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明白铝制品抗腐蚀性良好的主要原因;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体验化学知识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探究活动三)
【设问】金属与酸反应现象是否也像金属与氧气反应一样存在差别呢?同学们可以先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镁、锌、铁、铜四种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情况
【分析】
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 反应的剧烈程度有何不同?
展示:漫画效果
[合作探究]
检验镁条和酸(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
学生实验:分别向井穴板中的铜片、铁丝、锌粒和镁条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浸没金属。观察现象,进行对比。
(一半同学滴加稀盐酸,一半滴加稀硫酸。)
记录现象,交流
镁反应最剧烈;锌反应较快;铁反应较慢;铜不反应。
归纳:
很多金属都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发生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 。
结论: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之二:
可根据金属能否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较活泼金属 较不活泼金属
Mg、Zn、Fe (H) Cu
说明:反应生成的气体可以燃烧,是氢气。
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 + 2HCl = H2↑ + MgCl2
Zn + 2HCl = H2↑ + ZnCl2
Fe + 2HCl = H2↑ + FeCl2
氯化亚铁
Mg + H2SO4 = H2↑ + MgSO4
Zn + H2SO4 = H2↑ + ZnSO4
Fe + H2SO4 = H2↑ + FeSO4
硫酸亚铁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推理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推理能力和同学间的合作。
漫画加深学生对不同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剧烈程度的认识。创设轻松和谐的探究氛围,发展学生想象力,将真实事物以“图景“形式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协调。
体验金属活动性的判断
练习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通过对比突破难点,并为金属活动性顺序做铺垫。
(探究活动四)
对于以上的反应,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分析,这些反应有何共同特点?
(练习与巩固)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判断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哪些?
强调: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单质和化合物
练习巩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置换反应的判断,同时复习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判断。
我能应用:
小明看到妈妈在厨房里用钢丝球用力擦洗铝锅上的污垢,立即喊起来:“妈妈,不能用钢丝球擦。”你知道为什么吗?
讨论后回答:
除去铝锅表面致密的的氧化铝薄膜,就不能保护里层的铝不再与氧气反应,使铝锅容易被腐蚀。
与新课导入呼应,联系生活,体验化学知识的应用
我能解释:
我国出土的金属文物中,为什么金器总是保存得基本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出土很少且锈迹斑斑?
思考并回答:
三种金属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铁>铜>金,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保存基本完好;铜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表面有锈迹;铁的化学性质相对活泼,很多已完全锈蚀,所以出土很少且锈迹斑斑。
与新课导入呼应,联系生活,体验化学知识的应用
我能应用:
你能区分假黄金(铜、锌合金)和真黄
金吗?
独立思考,回答:
方法(1):分别在灼烧……
方法(2):分别测密度……
方法(3):分别滴加稀盐酸……
利用铜(锌)与金不同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鉴别。联系生活,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运用金属的性质,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体会“生活处处有化学”。
课堂小结
学完本课时我知道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第一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温故知新,合作探究,学以致用,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师生归纳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五四制)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探究,探究目的,探究方案,观察记录,问题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