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的 内容,本课题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主要有常见金属的三点化学性质及置换反应的定义。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教材将此内容单列一章,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主题。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金属与氧气以及酸等反应的不同,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教材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而且学好本课题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镁、铝、铁、铜、金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及其规律,并由此
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2)熟练掌握镁、锌、铁、铜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及其规律,并由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3)认识置换反应。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培养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养成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
(2)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方法,归纳出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2.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也觉得“学习化学真有用”。 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三、教法分析
“问题引入→实验探究→分析总结→应用规律”的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理念,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认知情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引导→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金属与氧气反应采用回顾→自主学习教学方法。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学法分析
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希沃授课助手、试管、试管架、镁条、锌粒、铁丝、铜片、砂纸、稀盐酸、稀硫酸
六、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氧气 金属氧化物
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酸 盐+氢气
置换反应:A+BC→AC+B
流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
情景
导入
作为九年级的一名学生,能不能通过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帮助妈妈鉴别真假黄金项链?同时课件展示一些黄金首饰图片。
【过渡】今天这节化学课,我们就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揭开鉴别真假黄金的面纱。
板书课题
观察并讨论
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展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
了解学习内容
探究活动一:
金属与氧气反应
我们在第二单元学习到铁、镁等金属能与氧气反应,那么还有哪些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并且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自己看课本第九页二、三段,按要求完成学案。
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展示学生完成的学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学生看课本,按要求书写学案上的化学方程,并归纳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得出:1、绝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2、五中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是Mg>Al>Fe>Cu>Au。
同时总结出判断金属活动性(活泼程度)的方法一: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反应,其活动性越强,同等条件下,反应越剧烈,其活动性越强
利用学过的知识,将学过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培养学生看书自学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对比突破难点,并为金属活动性顺序做铺垫。
问题导思
提问,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为什么生活中铝制品却更耐腐蚀?
学生思考
激发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规范表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与探究二
【学生讨论并回答】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如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感知Al2O3
的保护作用并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留下悬念
过渡
提问:实验室用什么原料制取氢气?
【设问】其它金属是否也能与酸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现象是否也像金属与氧气反应一样存在差别呢?
学生回答:锌和稀硫酸
探究活动三:金属与稀酸的反应
演示镁、锌、铁、铜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金属与稀盐酸反应
观察并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实验现象得出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认真观察现象。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和思维推理能力。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推理能力和同学间的合作能力。
讨论
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展示探究结果: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Mg>Zn>Fe>Cu
小组讨论得出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二:
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活动性强,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活动性弱,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越剧烈,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
在讨论、交流中,吸取别人有益的意见,让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
教师点拨
1、根据金属能否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将金属分为两类。
2、金属只能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
3、铁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Fe元素显+2价)。
听讲、思考
对考点进行点拨强化
应用讨论
提问:为什么实验室制取氢气选择的金属是锌,而不是铝或铁?
小组讨论得出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
灌输知识要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投影
[过渡]大家观察这几个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
Zn+2HCl ==ZnCl2+H2↑
Fe+2HCl ==FeCl2+H2↑
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同?
思考,回答:
这些反应的特点是: 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其特点不同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相互激励,发展和完善自我
小结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
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方法用来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评价自己在本节课的启示和收获。
为下节课进一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搭台阶
课堂练习
假黄金的成分为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用你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来帮小明进行鉴别。
根据本节课所学金属与氧气、与酸的反应,设计实验。
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第一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温故知新,合作探究,学以致用,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师生归纳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五四制)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探究,探究目的,探究方案,观察记录,问题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