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中国的河流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3843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主备人: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课题
中国的河流 滔滔黄河
单元
二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1. 能运用黄河水系图说出黄河的源流概况。
2. 能够分析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3. 理解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治理黄河措施。
重点
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难点
能够解释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说明黄河水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新闻报道:治理黄河70年
提出问题: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在历史上它又被称为“害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看视频,了解我国在治理黄河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了解我国在治理黄河方面取得的成就。
讲授新课
师: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你知道黄河的概况吗?
展示图片:黄河水系图
自主学习:
1.找出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自治区)以及注入的海洋。
2.观察黄河的干流形状有什么特点。
师:我们说长江是中第一大河,那能不能说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
讨论:阅读表中的数据讨论并回答问题。
3.黄河为什么是中国第二长河,而不说是中国第二大河?
师:黄河长度达到5464千米,那么它主要从哪些地形区流过呢?
4.指导学生读图,找出黄河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有哪些及主要的支流。
师:黄河流经了不同的地形区,每一个河段都形成了不同的水文特征,那么,黄河的上、中、下游是怎么划分的呢?
合作探究:
5.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段处并分析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师: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你知道的黄河的奉献有哪些吗?
6.找出黄河沿岸重要的平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7.找出黄河上修建的重要水利枢纽。
师:黄河在成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同时,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深的忧患。黄河的忧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地上河、凌汛和断流。
指导学生读图,完成问题:
8.分别说出黄河年平均流量和年平均含沙量的演变特点。
9.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小实验:泥沙沉积量与河道坡度的关系
合作探究: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
指导学生在观看实验及示意图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内容:
10.师:针对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我们应该怎么来治理呢?
师:以上是黄河最为严重的灾害,除此之外还有凌汛和断流现象,同学们结合课本所提供的内容,自主学习凌汛和断流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自主学习:
12.凌汛和断流出现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学生读图,自主完成问题。
学生讨论,并得出问题的答案。
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图,并搜集黄土高原的资料。
组内探究,并结合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的分析方法分析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通过交流了解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特征,并能说出我国在黄河上修建的水利枢纽。
学生读图,通过数据来进行总结。
观察实验,并组内探究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原因结合长江各河段的治理措施,探讨黄河各河段的治理措施。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并能够总结问题。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大河与长河的区别。
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通过搜集黄土高原的资料,为后面学习地上河做好准备。
通过分析各河段的水文特征,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对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比较陌生,通过交流可以加深印象。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黄河的含沙量在不同河段是不同的。
课堂小结
源头、注入海洋、长度
上、中、下潡的划分
流经地形区
一、黄河概况
水源
水能
二、黄河的奉献
水患
凌汛
三、黄河的忧患
断流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案及反思,共5页。
初中地理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学法引导,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流区和外流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的水文特征,京杭运河,湖泊概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