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市江北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重庆市江北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1页
    重庆市江北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2页
    重庆市江北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江北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江北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北区2020-2021学年(上)期末考试
    九年级 语文试题
    (附教师版答案详细解析和作文范文)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30分)
    1.(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雪足足下了一夜,早晨推开大门,整个世界粉妆玉砌,分外妖娆(náo)。
    B.一向聪明伶俐(lín)的欧阳飞,一时张口结舌,没话可答了。
    C.在他的英雄事迹面前,所有的目击者都自惭形秽(suì)。
    D.圆圆的樱桃惹人嘴馋(chán)。我摘了一个放在嘴里,边吃边点头!
    2.(3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汹涌 秘决 红装素裹 李代桃疆
    B.涵养 镰刀 断章取意 郑重其是
    C.压榨 鲁钝 富丽堂皇 置之不理
    D.忘想 阴晦 形消骨立 不攻自破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每次回到乡下,我都很羡慕家乡人那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
    B.在未得到大家同意之前,我绝不会一意孤行地采取行动。
    C.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和宣传报道,关于疫情的谣言终于不攻自破了。
    D.这么多天过去了,我对妈妈的思念不但没有消减,反而与日俱增。
    4.(3分)将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与书本只是人生工具之一种,“老八股”与“洋八股”教育拿它当作人生的唯一工具看待,把整个的生活都从这个小孔里表现出去,岂不要把生活剥削得皮黄骨瘦吗?
    (叶圣陶《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

    ①这片面的工具就是文字与书本
    ②工具充分,才有充分的表现;工具优美,才有优美的表现;工具伟大,才有伟大的表现
    ③表现人的生活,必须有相当工具,才能表现出来
    ④“老八股”与“洋八股”虽有新旧之不同,但都是靠着片面的工具来表现的
    A.④①②③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5.(4分)借代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借代是用跟本体事物有关的东西来称呼本体事物。常见的方式有: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本体等。请参照示例,选择运用两种借代方式,各写一句话。
    示例1:部分代替全体﹣﹣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示例2:具体代替抽象﹣﹣举酒欲饮无管弦。
    示例3:特征代替本体﹣﹣瘦高挑迈着两条干巴腿进了车站候车室。
    6.(2分)名著阅读,根据《水浒传》,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小说的内容和目录的形式,将被墨迹遮盖的回目重新补充完整。

    ①   双夺宝珠寺
    ②   水寨大并火
    7.(4分)明朝思想家李贽曾评论鲁智深为“仁人、智人、勇人、圣人……”请选择其中两个方面,结合小说相关情节,进行简要阐述。
    8.(4分)综合性学习。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而中国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与考验。学校将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作为活动策划人请你完成方案中的空缺部分。
    活动主题:“君子自强不息”
    活动目的:
    ①了解“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②   
    活动形式:举办故事会,分小组讲述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历史故事。
    活动步骤:
    ①广泛阅读,搜集资料
    ②小组讨论,选定故事
    ③   
    9.(4分)小吴同学最近在学习和生活中屡遭挫折,心里十分难过。请你从下面的句子中选择一句略加阐述来鼓励小吴,你会怎么说?
    ①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10.(10分)默写填空。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5)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7)《渔家傲•秋思》中,揭示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建立军功的句子是   ,   。
    (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想要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句子是   ,   。
    11.(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以下各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销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采白③,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岕生吹洞萧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张岱《龙山雪》)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李岕(jiè)生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③采白:苍白。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欱(hē):通“喝”。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余拏一小舟   
    ②雾凇沆砀   
    ③客此   
    ④大雪深三尺许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
    (3)下面对文章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日更定矣,余拏/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B.余勉/强举大就敌寒,酒/气冉冉,积雪之,竟不/得醉。
    C.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4)【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本各写一点。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12.(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回答以下各题。
    面子

    年轻的官走进府衙的时候,阳光正好,风翔府衙门前的梧桐树上几只喜鹊正欢畅地聊天。
    进到公堂里,他却看到一张绷着的脸。那脸,长在一个瘦小老头的身上。
    “我姓陈。”绷着脸的老头开口说话了。年青的判官知道这位就是自己上司知府际大人了。年轻人想要自我介绍一下,老头摆了摆手:“我知道你,你是新上任的知府判官。”
    年轻人昨晚还作过一首诗准备来呈给知府大人的,他没有从袖口里拿出来,只好自个儿站在了一边。
    下午卸下了差事,判官随同事们快步走出府衙。快嘴的衙役丁三拉过年轻判官:“贤良,你要习惯呢,陈大人就是这样的人,他让你没有面子。”
    “贤良,你的才华我们早知道了,你本是状元,欧阳大人最初看到你的卷子,因担心是自己的学生中状元,才朱笔将你批成了榜眼。他老人家想不到是你呢。”衙役赵四接过了话。
    年轻人知道,“贤良”这一说法是对读书人赞美性的称呼,自己当初应考时就是贤良方正科。他拱了拱手,只是轻轻地一笑,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点好事,居然传到了这儿。
    又一天的公堂,知府陈大人拍了下惊堂木,叫:“前日里,哪几人称呼府人时用上了‘贤良’一词的?报上名来。”丁三和赵四,慌忙站了出来。陈大人又拍了下惊堂木,二人立即被按在长条凳子上,各人被责打了二十板子。
    年轻的判官额头一直在冒汗,他没有想到,几乎中了状元的人也不能被称作“贤良”,他只能眼看着两个喜欢说笑的衙役趴在长条凳子上叫喊。这怪老头子,太不给人面子了,年轻人实在是想不通。
    转眼到了中元节,按照惯例,府里的大小官员得一起聚会谈心。判官心想,虽说刚来,自己也算是府衙中的一员,自己也应该有个小主张才行。既然这陈大人不给自己一点面子,那这次我也就不响应他的号召,我不去参加中元聚会了,算是我的一个小小的抗议。
    第二天清早,年轻人在府衙门口看到了一张告示,告示上公布了昨天没有参与聚会活动人的姓名,一共有三人,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个,赫然入目。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人处以八斤铜的罚款。刚刚履职的年轻人,没有领到第一个月的薪俸,却倒被处罚了。
    知府陈大人似乎没有觉察年轻判官的感受,上班了,他照样分配给年轻判官不少的事儿。其中重要的一桩事就是,写文章。说回来,写文字对年轻的读书人不算什么了,更何况是官府的公文。每每任务一到,等不了多长时间,年轻的判官就写好了,认认真真地呈到陈大人面前,想着改变一下老头儿对自己的看法,让他多给自己一点面子。不想,每次呈上去的公文,陈老头不是在这儿添加一句话,就是在那儿删除一个词。这让优秀的读书人更是难堪,年轻的判官狠狠地捶着自己的书桌。
    几个月之后,凤翔府修建了一座凌虚台,这次知府陈大人似乎给了年轻的判官一点面子,那就是让他写一篇《凌虚台记》。年轻人知道机会来了,他想着借写这篇文章,好好地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年轻人在文中写道,世事变换,飘浮不定,“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众人一看,知道年轻人在文中有特别意思。可意外的是,知府老头儿一个字儿没有修改,让人将全文刻在了一块石碑上,立在凌虚台前。
    做判官的日子似乎并不长,年轻人终于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可以离开这个不给自己一点面子的瘦小的陈老头了。
    之后的岁月,年轻的读书人四处漂泊为官,几次受谗遭贬,又几次出山,他都平平安安。在好些个有月亮的晚上,读书人猛然想起的,居然是那瘦小的陈老头。
    他太给我面子了。读书人心里说。
    读书人成了大学士。他从不给当朝人立传,偏偏,他为那瘦小的陈老头写了一篇长长的《陈公传》。
    (1)结合文章情节,完成填空。
    年轻判官想自我介绍,陈知府摆手阻止。→①   →②   →年轻判官不参加中元聚会,陈知府张贴告示并罚款→③   →陈知府删改文章让人难堪。→年轻判官写文章发泄心中不满,④   
    (2)第1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阅读第4段划线句,说说“年轻判官没有将准备好的诗拿出来,而是自个儿站在了一边”的原因。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陈知府的人物形象。
    (5)小说围绕“面子”展开,你认为陈知府给年轻判官面子吗?说说你的理由。
    13.(18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回答以下各题。
    谈作文
    朱光潜

    其次,我极羡慕他人做得好文章。每读到一种好作品,看见自己所久想说出而说不出的话,被他人轻轻易易地说出来了,一方面固然以作者“先获我心”为快,而另一方面也不免心怀惭作,唯其惭作,所以每遇年幼好友,也苦口劝他练习作文,虽然明明知道人家会奚落我说:“你这样起劲谈作文,你自己的文章就做得‘蹩脚’!”
    文章是可以练习的么?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但是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法国福楼拜尝费三个月的工夫做成一句文章;莫泊桑尝登门请教,福楼拜叫他把十年辛苦成就的稿本付之一炬,从新起首学描实境。我们读莫泊桑那样的极自然极轻巧极流利的小说,谁想到他的文字也是费工夫作出来的呢?
    文章像其他艺术一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精微奥妙都不可言传,所可言传的全是糟粕。不过初学作文也应该认清路径,而这种路径是不难指点的。
    学文如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在这两条路中间,写生自然较为重要。可是临帖也不可一笔勾销,笔法和意境在初学时总须从临帖中领会。从前中国文人学文大半全用临帖法。每人总须读过几百篇或几千篇名著,揣摩呻吟,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欧洲文人虽亦重读书,而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莫泊桑初请教于福楼拜,福楼拜叫他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霸若因为要描写吉普赛野人生活,便自己去和他们同住,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我以为向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所谓临帖在多读书。中国现当新旧交替时代,一般青年颇苦无书可读。新作品寥寥有数,而旧书又受复古反动影响,为新文学家所不乐道。其实东烘学究之厌恶新小说和白话诗,和新文学运动者之攻击读经和念古诗文,都是偏见。文学上只有好坏的分别,没有新旧的分别。青年们读新书已成时髦,用不着再提倡,我只劝有闲工夫有好兴致的人对于旧书也不妨去读读看。
    读书只是一步预备的工夫,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中国国文教员们常埋怨学生们不会做议论文。我以为这并不算奇怪。中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胸中没有议论,何能做得出议论文?许多国文教员们叫学生人手就做议论文,这是没有脱去科举时代的陋习。初学做议论文是容易走人空疏俗滥的路上去。我以为初学作文应该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
    (选自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概括地说说本文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学作文?
    (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②在作者看来,青年读哪些书有益于写作?
    (3)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证明了什么观点?
    (4)江小北对于这次期末考试作文应该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十分纠结,读完这篇文章,你会给他怎样的建议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和切身实际,说说你的理由。
    四、写作(55分)
    14.(5分)请根据对话内容,以江老师的名义写一则简短的推荐语,50字左右。
    下面是学生江小北和语文江老师的对话。
    江小北:江老师,我最近写了一篇名为《我的重庆记忆》的文章,想投稿发表,您能给我些建议和帮助吗?
    江老师:好的,你说说这篇文章都写了什么内容?
    江小北:这篇文章写了我从北方来到重庆后的见闻。在写重庆的同时,我也插入了一些小时候在北方的故事。在我心里,重庆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江老师:真是很有意思的文章呢!我正好认识《山城文学》的主编王老师,我就把你的文章推荐给他吧!
    江小北:谢谢江老师!
    15.(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又听见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得抄袭,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书写工整,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校名、班名、人名。

    江北区2020-2021学年(上)期末考试
    九年级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30分)
    1.(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雪足足下了一夜,早晨推开大门,整个世界粉妆玉砌,分外妖娆(náo)。
    B.一向聪明伶俐(lín)的欧阳飞,一时张口结舌,没话可答了。
    C.在他的英雄事迹面前,所有的目击者都自惭形秽(suì)。
    D.圆圆的樱桃惹人嘴馋(chán)。我摘了一个放在嘴里,边吃边点头!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解答】A.有误,“娆”应读作“ráo”;
    B.有误,“伶”应读作“líng”;
    C.有误,“秽”应读作“huì”;
    D.正确。
    故选:D。
    2.(3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汹涌 秘决 红装素裹 李代桃疆
    B.涵养 镰刀 断章取意 郑重其是
    C.压榨 鲁钝 富丽堂皇 置之不理
    D.忘想 阴晦 形消骨立 不攻自破
    【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字词意思辨析判断。
    【解答】A.有误,“秘决”的“决”应为“诀”,“李代桃疆”的“疆”应为“僵”;
    B.有误,“断章取意”的“意”应为“义”,“郑重其是”的“是”应为“事”;
    C.正确;
    D.有误,“忘想”的“忘”应为“妄”,“形消骨立”的“消”应为“销”。
    故选:C。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每次回到乡下,我都很羡慕家乡人那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
    B.在未得到大家同意之前,我绝不会一意孤行地采取行动。
    C.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和宣传报道,关于疫情的谣言终于不攻自破了。
    D.这么多天过去了,我对妈妈的思念不但没有消减,反而与日俱增。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BD.使用正确;
    C.使用有误,不攻自破: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该成语和前面的“长期的调查研究和宣传报道”意思相矛盾。
    故选:C。
    4.(3分)将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与书本只是人生工具之一种,“老八股”与“洋八股”教育拿它当作人生的唯一工具看待,把整个的生活都从这个小孔里表现出去,岂不要把生活剥削得皮黄骨瘦吗?
    (叶圣陶《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

    ①这片面的工具就是文字与书本
    ②工具充分,才有充分的表现;工具优美,才有优美的表现;工具伟大,才有伟大的表现
    ③表现人的生活,必须有相当工具,才能表现出来
    ④“老八股”与“洋八股”虽有新旧之不同,但都是靠着片面的工具来表现的
    A.④①②③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解答此题,要在对文段意思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排序,首先确定首尾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
    【解答】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四个句子,可知③是中心句,②句紧接③句具体阐释,④句紧承第②句,举例阐述,最后得出结论①。所以顺序为③②④①。
    故选:B。
    5.(4分)借代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借代是用跟本体事物有关的东西来称呼本体事物。常见的方式有: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本体等。请参照示例,选择运用两种借代方式,各写一句话。
    示例1:部分代替全体﹣﹣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示例2:具体代替抽象﹣﹣举酒欲饮无管弦。
    示例3:特征代替本体﹣﹣瘦高挑迈着两条干巴腿进了车站候车室。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要研读题干及示例,注意句子中要有借代的成分,简洁明了地阐述其具体的借代情形。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了解借代修辞的特点及用法。例如:江山如此多娇。(用江山代替祖国,部分代替整体);再如:左牵黄,右擎苍。(用“黄”“苍”代指黄犬和苍鹰,具体代替抽象);再如: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用“旌旗”代指军士,用特征代替本体)
    答案:
    示例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用“朱门”代指富贵之家,部分代替全体。)
    示例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丝”“竹“代指世俗的乐曲,具体代替抽象。)
    示例3: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用“樯櫓”代指战船,特征代替本体。)
    6.(2分)名著阅读,根据《水浒传》,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小说的内容和目录的形式,将被墨迹遮盖的回目重新补充完整。

    ① 青面兽 双夺宝珠寺
    ② 林冲 水寨大并火
    【分析】本题考查对中外名著情节的把握能力。《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所写的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掌握。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主要人物林冲、鲁达、武松、李逵、宋江、杨志等人物及相关情节的了解和掌握。
    答案:
    (1)青面兽
    (2)林冲
    7.(4分)明朝思想家李贽曾评论鲁智深为“仁人、智人、勇人、圣人……”请选择其中两个方面,结合小说相关情节,进行简要阐述。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表述正误的判断。平时课外阅读要扎实,要善于做笔记,对名著中的人物、情节、细节、主旨等进行分类归纳,强加记忆。
    【解答】本题考查对《水浒传》中重点人物鲁达的了解掌握能力。根据关键语句“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他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可知是鲁智深解救被恶霸镇关西欺负的金家父女二人。与鲁智深有关的经典情节有: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五台山等等。
    答案:
    示例:“仁”:鲁达吃酒,听到隔壁女子哭泣,得知金翠莲被恶霸镇关西强娶后抛弃,不觉心生同情,当即凑了十五两银子给父女做盘缠。
    “勇”:鲁达为了替金氏父女报仇,激怒镇关西,先要十斤纯瘦肉,又要十斤纯肥肉,最后要十斤寸金软骨,激怒镇关西i后,三拳打死镇关西。
    8.(4分)综合性学习。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而中国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与考验。学校将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作为活动策划人请你完成方案中的空缺部分。
    活动主题:“君子自强不息”
    活动目的:
    ①了解“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② 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活动形式:举办故事会,分小组讲述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历史故事。
    活动步骤:
    ①广泛阅读,搜集资料
    ②小组讨论,选定故事
    ③ 抽签决定,开始讲述 
    【分析】本题考查活动目的的以及活动步骤的设计。本次活动主题为“君子自强不息”,第一个活动目的为“了解‘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然后我们可以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活动步骤的设计一定要结合活动形式来设计,活动形式为“举办故事会,分小组讲述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历史故事”,结合第一步和第二部,按照顺序,第三步骤可以设计为“抽签决定,开始讲述”。
    【解答】答案:
    ②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③抽签决定,开始讲述
    9.(4分)小吴同学最近在学习和生活中屡遭挫折,心里十分难过。请你从下面的句子中选择一句略加阐述来鼓励小吴,你会怎么说?
    ①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题目要求选择所给诗句来鼓励在学习和生活中屡遭挫折的同学,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准确了解诗句内涵的基础上,有的放矢进行鼓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①意思: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求助于别人。而不具备君子品行的人,遇事总是习惯于求助于别人,而不是靠自己的去解决。②句意思: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蕴含的道理是人在困难面前必须不畏困难,坚强自信,乐观和洒脱,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给人以激励。③句意思: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竹子任凭风雨的打击磨砺,依然不改坚劲本色。结合诗句意思人选其一来进行鼓励即可。
    【解答】答案:
    示例:选择②句,小吴,虽然这几次的学习和生活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一定要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努力,终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取得成功的。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10.(10分)默写填空。
    (1)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2)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5)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7)《渔家傲•秋思》中,揭示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建立军功的句子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想要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句子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赢得生前身后名 。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解答】(1)直挂云帆济沧海
    (2)沉舟侧畔千帆过(重点字:畔)
    (3)千里共婵娟(重点字:婵)
    (4)月是故乡明
    (5)欲为圣明除弊事(重点字:弊)
    (6)槲叶落山路(重点字:槲)
    (7)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8)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重点字:赢)
    11.(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以下各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销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采白③,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岕生吹洞萧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张岱《龙山雪》)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李岕(jiè)生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③采白:苍白。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欱(hē):通“喝”。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余拏一小舟 同“桡”,撑(船) 
    ②雾凇沆砀 白气弥漫的样子 
    ③客此 客居 
    ④大雪深三尺许 大约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
    (3)下面对文章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是日更定矣,余拏/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B.余勉/强举大就敌寒,酒/气冉冉,积雪之,竟不/得醉。
    C.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4)【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本各写一点。
    【分析】【参考译文】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乙】天启六年的十二月,大雪深三尺多。晚上的时候天放晴了,我们几个登上龙山,坐在城隍庙的山门上,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这几个人陪伴侍侯。山峦都被雪覆盖住了,月亮的光辉也显得稀薄了,月亮显不出光亮,雪都白花花的。坐久了觉得有点冷冽,苍头送酒来了,我们勉强举起大杯子抗寒,酒气上升,合着积雪,竟然不醉。马小卿唱曲子,李岕生吹洞箫和马小卿的曲子,箫声被寒气所慑,艰涩得出不来。三更的时候我们准备回去睡觉,马小卿、潘小妃互相抱着从百步街旋转滚落,直到山脚,满身是雪的站着。余下的人坐一辆小羊头车,拖着满身的冰凌回来了。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我撑着一叶小舟。拏:同“桡”,撑(船)。
    ②句意:(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弥漫:白气弥漫的样子。
    ③句意:在此地客居。客:客居。
    ④句意:大雪深三尺多。许:大约。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俱,都。绝,消失。句意: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②重点词:而,表修饰关系。至,到。句意:旋转滚落,直到山脚,满身是雪的站着。
    (3)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
    A.有误,应为:余/拏小舟;
    B.有误,应为:余/勉强举大就敌寒,酒气/冉冉,积雪之,竟/不得醉;
    C.正确;
    D.有误,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甲】文“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表现了作者夜半赏雪的高雅情趣。【乙】文“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采白”“马小卿唱曲,岕生吹洞萧和之”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在雪后去山上赏月、唱曲的高雅情趣。
    答案:
    (1)①同“桡”,撑(船)。②白气弥漫的样子③客居④大约。
    (2)①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②旋转滚落,直到山脚,满身是雪的站着。
    (3)C
    (4)【甲】文:夜半独往湖心亭赏雪。【乙】文:与友人在雪后去山上赏月、喝酒、唱曲。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12.(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回答以下各题。
    面子

    年轻的官走进府衙的时候,阳光正好,风翔府衙门前的梧桐树上几只喜鹊正欢畅地聊天。
    进到公堂里,他却看到一张绷着的脸。那脸,长在一个瘦小老头的身上。
    “我姓陈。”绷着脸的老头开口说话了。年青的判官知道这位就是自己上司知府际大人了。年轻人想要自我介绍一下,老头摆了摆手:“我知道你,你是新上任的知府判官。”
    年轻人昨晚还作过一首诗准备来呈给知府大人的,他没有从袖口里拿出来,只好自个儿站在了一边。
    下午卸下了差事,判官随同事们快步走出府衙。快嘴的衙役丁三拉过年轻判官:“贤良,你要习惯呢,陈大人就是这样的人,他让你没有面子。”
    “贤良,你的才华我们早知道了,你本是状元,欧阳大人最初看到你的卷子,因担心是自己的学生中状元,才朱笔将你批成了榜眼。他老人家想不到是你呢。”衙役赵四接过了话。
    年轻人知道,“贤良”这一说法是对读书人赞美性的称呼,自己当初应考时就是贤良方正科。他拱了拱手,只是轻轻地一笑,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点好事,居然传到了这儿。
    又一天的公堂,知府陈大人拍了下惊堂木,叫:“前日里,哪几人称呼府人时用上了‘贤良’一词的?报上名来。”丁三和赵四,慌忙站了出来。陈大人又拍了下惊堂木,二人立即被按在长条凳子上,各人被责打了二十板子。
    年轻的判官额头一直在冒汗,他没有想到,几乎中了状元的人也不能被称作“贤良”,他只能眼看着两个喜欢说笑的衙役趴在长条凳子上叫喊。这怪老头子,太不给人面子了,年轻人实在是想不通。
    转眼到了中元节,按照惯例,府里的大小官员得一起聚会谈心。判官心想,虽说刚来,自己也算是府衙中的一员,自己也应该有个小主张才行。既然这陈大人不给自己一点面子,那这次我也就不响应他的号召,我不去参加中元聚会了,算是我的一个小小的抗议。
    第二天清早,年轻人在府衙门口看到了一张告示,告示上公布了昨天没有参与聚会活动人的姓名,一共有三人,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个,赫然入目。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人处以八斤铜的罚款。刚刚履职的年轻人,没有领到第一个月的薪俸,却倒被处罚了。
    知府陈大人似乎没有觉察年轻判官的感受,上班了,他照样分配给年轻判官不少的事儿。其中重要的一桩事就是,写文章。说回来,写文字对年轻的读书人不算什么了,更何况是官府的公文。每每任务一到,等不了多长时间,年轻的判官就写好了,认认真真地呈到陈大人面前,想着改变一下老头儿对自己的看法,让他多给自己一点面子。不想,每次呈上去的公文,陈老头不是在这儿添加一句话,就是在那儿删除一个词。这让优秀的读书人更是难堪,年轻的判官狠狠地捶着自己的书桌。
    几个月之后,凤翔府修建了一座凌虚台,这次知府陈大人似乎给了年轻的判官一点面子,那就是让他写一篇《凌虚台记》。年轻人知道机会来了,他想着借写这篇文章,好好地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年轻人在文中写道,世事变换,飘浮不定,“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众人一看,知道年轻人在文中有特别意思。可意外的是,知府老头儿一个字儿没有修改,让人将全文刻在了一块石碑上,立在凌虚台前。
    做判官的日子似乎并不长,年轻人终于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可以离开这个不给自己一点面子的瘦小的陈老头了。
    之后的岁月,年轻的读书人四处漂泊为官,几次受谗遭贬,又几次出山,他都平平安安。在好些个有月亮的晚上,读书人猛然想起的,居然是那瘦小的陈老头。
    他太给我面子了。读书人心里说。
    读书人成了大学士。他从不给当朝人立传,偏偏,他为那瘦小的陈老头写了一篇长长的《陈公传》。
    (1)结合文章情节,完成填空。
    年轻判官想自我介绍,陈知府摆手阻止。→① 责打称呼判官“贤良”的衙役。 →② 处罚不参加政府官员聚会的判官。 →年轻判官不参加中元聚会,陈知府张贴告示并罚款→③ 让判官写《凌虚台记》并原文刻碑。 →陈知府删改文章让人难堪。→年轻判官写文章发泄心中不满,④ 判官为他写《陈公传》。 
    (2)第1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阅读第4段划线句,说说“年轻判官没有将准备好的诗拿出来,而是自个儿站在了一边”的原因。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陈知府的人物形象。
    (5)小说围绕“面子”展开,你认为陈知府给年轻判官面子吗?说说你的理由。
    【分析】这是一篇富有社会意义的小说。小说的人物形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初出茅庐、才华横溢的青年判官;另一位是年老持重的知府大人。判官是新科榜眼,到知府处来做判官,春风得意,结果却在知府面前连连碰壁,“面子”尽失。青年人在短暂的判官生涯结束之后,四处漂泊为官,几次受谗遭贬,又几次出山,都平平安安,后来成了大学士。终于,这位大学士对当年知府对待自己的行为恍然大悟,感激不尽,明白了知府是真正给自己“面子”的人。
    【解答】(1)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概括。根据题干的提示,快速浏览全文,梳理全文情节,划分层次,概括各层次的内容。可知第一至三段为第一层,写陈知府不给判官自我介绍的机会。第四至八段为第二层,写陈知府责打称呼判官为“贤良”的两名衙役。第九、十段为第三层,写陈知府处罚故意不参加政府官员聚会的判官。第十一段为一层,写陈知府添改判官写的文章。第十二段为一层次,写知府陈大人让判官写《凌虚台记》并原文刻在碑上。剩余部分为最后一层,判官为他写《陈公传》。据此完成填空即可。
    (2)本题考查句子表达作用的分析。“阳光正好,凤翔府衙门前的梧桐树上几只喜鹊正欢畅地聊天。”这个句子,是景物描写。阳光正好,喜鹊欢唱,是非常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这与年青的判官春风得意,走进府衙任职时的心情是完全符合的。因此这句环境描写,烘托了判官心情的愉悦。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从第二段“进到公堂里,他却看到一张绷着的脸。那脸,长在一个瘦小老头的身上”,第三段“年轻人想要自我介绍一下,老头摆了摆手”,可以看出,新上任的知府判官认为知府大人是一个“冷漠”,不给人面子的人,所以就自个儿站在了一边。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从“进到公堂里,他却看到一张绷着的脸。那脸,长在一个瘦小老头的身上”“年轻人想要自我介绍一下,老头摆了摆手”可以看出,陈知府是一个不给人“面子”的人,“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这句话得到陈知府的欣赏,说明他是一个贤良方正的人。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从“之后的岁月,年轻的读书人四处漂泊为官,几次受谗遭贬,又几次出山,他都平平安安。在好些个有月亮的晚上,读书人猛然想起的,居然是那瘦小的陈老头”“,“'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众人一看,知道年轻人在文中有特别意思。可意外的是,知府老头儿一个字儿没有修改,让人将全文刻在了一块石碑上,立在凌虚台前”可以看出后来,读书人是理解了陈知府的,认为他其实太给自己面子了,因为真正的面子不是表面的客气,而是对人的培养与磨砺。
    答案:
    (1)①责打称呼判官“贤良”的衙役。②处罚不参加政府官员聚会的判官。③让判官写《凌虚台记》并原文刻碑。④判官为他写《陈公传》。
    (2)环境描写,运用阳光、喜鹊等景物烘托了判官的心情之欢乐愉快。
    (3)新上任的知府判官认为知府大人是一个“冷漠”,不给人面子的人,所以就自个儿站在了一边。
    (4)知府大人是一个“贤良方正”的官员。知府大人不给判官面子的几件事;“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这句话竟得到陈大人的欣赏,表明知府大人的贤良方正;文中判官正是在知府大人的影响下成了一个“贤良方正”的官员,以判官为他写传侧面烘托知府大人的贤良方正。
    (5)我认为给了,因为真正的面子不是表面的客气,而是对人的培养与磨砺。
    13.(18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回答以下各题。
    谈作文
    朱光潜

    其次,我极羡慕他人做得好文章。每读到一种好作品,看见自己所久想说出而说不出的话,被他人轻轻易易地说出来了,一方面固然以作者“先获我心”为快,而另一方面也不免心怀惭作,唯其惭作,所以每遇年幼好友,也苦口劝他练习作文,虽然明明知道人家会奚落我说:“你这样起劲谈作文,你自己的文章就做得‘蹩脚’!”
    文章是可以练习的么?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但是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法国福楼拜尝费三个月的工夫做成一句文章;莫泊桑尝登门请教,福楼拜叫他把十年辛苦成就的稿本付之一炬,从新起首学描实境。我们读莫泊桑那样的极自然极轻巧极流利的小说,谁想到他的文字也是费工夫作出来的呢?
    文章像其他艺术一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精微奥妙都不可言传,所可言传的全是糟粕。不过初学作文也应该认清路径,而这种路径是不难指点的。
    学文如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在这两条路中间,写生自然较为重要。可是临帖也不可一笔勾销,笔法和意境在初学时总须从临帖中领会。从前中国文人学文大半全用临帖法。每人总须读过几百篇或几千篇名著,揣摩呻吟,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欧洲文人虽亦重读书,而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莫泊桑初请教于福楼拜,福楼拜叫他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霸若因为要描写吉普赛野人生活,便自己去和他们同住,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我以为向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所谓临帖在多读书。中国现当新旧交替时代,一般青年颇苦无书可读。新作品寥寥有数,而旧书又受复古反动影响,为新文学家所不乐道。其实东烘学究之厌恶新小说和白话诗,和新文学运动者之攻击读经和念古诗文,都是偏见。文学上只有好坏的分别,没有新旧的分别。青年们读新书已成时髦,用不着再提倡,我只劝有闲工夫有好兴致的人对于旧书也不妨去读读看。
    读书只是一步预备的工夫,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中国国文教员们常埋怨学生们不会做议论文。我以为这并不算奇怪。中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胸中没有议论,何能做得出议论文?许多国文教员们叫学生人手就做议论文,这是没有脱去科举时代的陋习。初学做议论文是容易走人空疏俗滥的路上去。我以为初学作文应该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
    (选自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概括地说说本文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学作文?
    (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②在作者看来,青年读哪些书有益于写作?
    (3)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证明了什么观点?
    (4)江小北对于这次期末考试作文应该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十分纠结,读完这篇文章,你会给他怎样的建议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和切身实际,说说你的理由。
    【分析】文章针对怎样学作文这一问题,作者提出了两个方法,即“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也就是先从阅读入手,在模仿中体会写作的基本技巧;重视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多写描写文和记叙文。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第4段“学文如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笔法和意境在初学时总须从临帖中领会。从前中国文人学文大半全用临帖法。每人总须读过几百篇或几千篇名著,揣摩呻吟,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可知写作需先从阅读入手,在模仿中体会写作的基本技巧;结合“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莫泊桑初请教于福楼拜,福楼拜叫他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霸若因为要描写吉普赛野人生活,便自己去和他们同住”可知写作还需重视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结合第5段“读书只是一步预备的工夫,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可知写作需多写描写文和记叙文。
    (2)①本题考查代词指代内容的理解。需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分析。结合上文“欧洲文人虽亦重读书,而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莫泊桑初请教于福楼拜,福楼拜叫他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霸若因为要描写吉普赛野人生活,便自己去和他们同住”可知“这”指代的是“欧洲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
    ②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中“青年们读新书已成时髦,用不着再提倡,我只劝有闲工夫有好兴致的人对于旧书也不妨去读读看”可知在作者看来,青年多读旧书有益于写作。
    (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运用。第②段首先提出观点“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然后列举了法国福楼拜尝费三个月的工夫做成一句文章的例子和莫泊桑把十年辛苦成就的稿本付之一炬,从新起首学描实境的例子,可知是举例论证,充分有力地证明了此段的观点。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拓展延伸。解答此题需先明确自己的态度,即可以写记叙文。结合文章内容“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中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胸中没有议论,何能做得出议论文”“初学做议论文是容易走人空疏俗滥的路上去。我以为初学作文应该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可知,记叙和描写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因为使用事实论据,让事实说话,是写议论文章常用的基本方法,而使用好事实论据的前提是具备一定的记叙和描写能力,所以只要记叙和描写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结合以上内容进行归纳即可。
    答案:
    (1)①先从阅读入手,在模仿中体会写作的基本技巧。②重视观察生活,表现生活。③多写描写文和记叙文。
    (2)①欧洲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②在作者看来,青年多读旧书有益于写作。
    (3)举例论证,充分有力地证明了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
    (4)应该写记叙文。因为记叙和描写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因为使用事实论据,让事实说话,是写议论文章常用的基本方法,而使用好事实论据的前提是具备一定的记叙和描写能力,所以只要记叙和描写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所以应该先写好记叙文再说。
    四、写作(55分)
    14.(5分)请根据对话内容,以江老师的名义写一则简短的推荐语,50字左右。
    下面是学生江小北和语文江老师的对话。
    江小北:江老师,我最近写了一篇名为《我的重庆记忆》的文章,想投稿发表,您能给我些建议和帮助吗?
    江老师:好的,你说说这篇文章都写了什么内容?
    江小北:这篇文章写了我从北方来到重庆后的见闻。在写重庆的同时,我也插入了一些小时候在北方的故事。在我心里,重庆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江老师:真是很有意思的文章呢!我正好认识《山城文学》的主编王老师,我就把你的文章推荐给他吧!
    江小北:谢谢江老师!
    【分析】本题考查写推荐语的综合读写能力。可以从选材、切入角度、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考虑,讲清楚推荐的理由。
    【解答】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所要推荐的文章,然后再从这篇文章的选材、切入角度、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推荐。
    答案:
    王老师,您好!我是江老师,我向您推荐江小北的《我的重庆记忆》一文。这篇文章写了江小北从北方来到重庆后的见闻。在写重庆的同时,也插入了一些小时候在北方的故事,表达出重庆就是他的第二故乡,感情真挚,很有感染力。希望您能采纳!
    15.(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又听见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得抄袭,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书写工整,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校名、班名、人名。
    【分析】“又听见 ”这个文题,适合叙写真实的生活故事。可以叙述自己聆听某种声音的经历,细致地描写这种声音,然后写出聆听之后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边叙述描写边抒情,感情要真实。文章还要突出“又听见”的含义,可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过往生活中的声音。
    “声音”是文章描写、叙述的主体,既可指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鸟鸣声;也可指生活中的声音,如车声、音乐声、人的话语声(包括父母、朋友、老师);还可指没有声响的心声。文章可以实写,比如写由听到书声、风雨声、教诲声、音乐声等带来的心灵冲击和审美感受;也可以虚写成无形的声音,比如将艺术作品(一幅画、一首诗等)中的某些图景幻化为听觉感受,从而进入审美境界,比如爱国之声、强国之声,等等。所写声音应有感染力、震撼力;表现的“声音”不应该是低俗的、不健康的,对声音的感受应该是深刻的。再者,注意文章立意的方法。立意可以由小到大,由有到无,由实到虚。由小到大,即选取小的角度,从小的声音写起,再凸显一种大的立意。如先写“泉水叮咚,清新悦耳;大河汤汤,催人奋进;潮水汹涌,激情澎湃……”后写到“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是人生交响的主旋律”。由有到无,如“母亲的一句话,‘要相信自己’,时时在耳畔回荡;母爱是一种无言的慰藉,叫我释然生活,执着人生”。由实到虚,如“有这样一种声音,叫微尘,在青岛传播;不久就有了这样一种声音,叫关爱,在大江南北传诵……”
    【解答】
    又听到那熟悉的关门声
    像是微风中悬挂着的风铃,这天,父亲那熟悉的关门声,唤醒了我的回忆。
    万籁俱寂,父亲见我睡下后,悄悄地带上卧室门。我睁开眼睛,看见照到地板上的扇形光线,越来越窄,越来越窄,最后成了一条缝,埋没到无底的黑暗中。父亲关上门的那刻,锁舌小心地撞击着门壁,金属间的撞击声反弹回来,那天籁之音,仿佛踩着梦境中的云,手指间有蓝色的河水流过。
    听父亲的关门声,是给耳朵的一场盛宴。于是,小时候,每到快睡觉的时候,我都会缠着父亲给我讲故事,以便听到父亲关门的声音。天上有明月朗照,窗外有花儿摇曳,仿佛和我共享那一声清脆的“咔嗒”声。
    然而,那个夜晚,我却没有听到那个声音。
    那天,房间的灯迟迟没有关。家人全都围坐在我身边。母亲在偷偷地抹眼泪。爸爸似乎和妈妈小声说了句什么,然后抱起我,给我穿了件外套,就往楼下跑去。
    “砰﹣﹣”那个夜晚,父亲的关门声如雷鸣,没有了以前的温柔。门猛烈地撞击着门框,发出的嗡嗡声撞击着我的耳膜。
    后来,我才知道,那晚我发了高烧,父亲是急着带我去医院。他在我身边日夜操劳,在我康复之后,自己却病倒了。
    那天,我看到了病中的父亲。他疲倦地躺在床上,熟睡时就像个孩子。呼吸时,胸脯一高一低。双眸紧闭,脸上有孩子般纯净的笑容。他房屋的门开了一道小缝,我轻手轻脚地走到门前,手握住门把手,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挪动着门。“咔嗒”,熟悉的声音响起。
    那记忆深处的声音,如涓涓细流冲击着小石子的声音,如美丽的风铃“丁零零”被风吹过的声音,如小雨滴掉落到地面时的声音……原来,父亲的关门声,不论温柔还是猛烈,都是深沉的父爱。
    我在父亲的门口站了许久,一任那关门声唤醒我温暖的回忆。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重庆市江北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江北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综合性学习,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江北区新区联盟2021-2022学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江北区新区联盟2021-2022学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方其在任时,生二子,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共7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