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丽江市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云南省丽江市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文件包含语文答案doc、语文试卷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文知识积累
1~6 B D B A D C
7.(1)水中藻、荇交横 (2)铜雀春深锁二乔 (3)黑云压城城欲摧
(4)留取丹心照汗青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一)综合性学习
8.诗词文化与多种传播手段结合,通俗易懂(古典诗词乘着歌声的翅膀尽情飞翔/古诗词与流行乐走心相遇)
9.内容意境悠远,形式通俗易懂, 经典诗词蕴含着的感情、哲理、感悟等,时代变迁后仍然能引发共鸣,带给年轻人情感的慰藉,为人们指引人生的方向等(言之有理即可)。
(二)名著阅读
10.《骆驼祥子》;由原来拼命拉车,疲乏缺觉得痛快变得油滑,消极,看重生命。根本原因是社会的黑暗使其希望一次次破灭。
(三)汉字书写
11.(涂改、错字均不得分)
三、阅读
(一)古诗阅读
12.写作手法:用典(1分)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1分)
13.哲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
(二)文言文阅读
14.(1)过:犯错误
(2)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15.(1)(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干。
(2)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16.相似之处: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作用:引出中心论点。
17.①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②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③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
(三)说明文阅读
18.首先,从幻想人微缩后的美好前景入手,引出下文关于不能被微缩的原理介绍;接着,简略介绍了人不能被微缩的细胞原理;然后,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重点说明了物体放大或缩小后其性质、行为不能保持原样的几何定律;最后,总结说明生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其实内在都有自身规律存在的道理。
19.①组成人的细胞不能相应缩小,缩小就装不下细胞生存和活动所必需的最低限度数量和种类的分子。
②几何定律决定了物体(包括生物)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后,其性质、行为不能像原来一样。几何里面的参数—长度、面积和体积变化的方式、速度不同,决定了人不能被微缩。
20.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用石头磨成细粉后,每个颗粒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大大增加,石头颗粒可以飘扬的事例,具体说明了几何里面的长度、面积和体积,在一个物体放大或缩小时,变化的方式、速度不同这个原理,而这个几何关系影响着世间万物的存在方式和行为。
21.示例一:不能删去。:①从内容上看,副标题点明了人不能被微缩的重要原因就是几何定律的存在。②从结构上看,文章略写了人不能被微缩的细胞原理,而围绕“具有深远影响的几何关系”进行重点说明,所以此副标题有强调的作用。
示例二:可以删去。①因为文章不单说明了人不能被微缩的几何原理,还说明了细胞原理,副标题只提几何原理,不能完整、全面地概括人不能被微缩的科学原理。②以“人能不能微缩”做标题,简洁明快,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现代文阅读
22.
23.表面意是指窗外种着的七里香(1分),深层意是指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受到的温暖和美好(1分)。
24.(1)“贪心”本意为贪得无厌,不知足,这里贬词褒用(1分),写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热爱(1分)。
(2)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三句“忘了”强调了读书(《诗经》)对“我”的影响(改变)之大(1分)。
25.【示例一】选第②段画线句。作用:照应文章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我”读书时愉悦的心情。【示例二】选第⑩段画线句,作用:照应前文(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乐于助人者的人物形象。(2分)
26.【示例一】是图书管理员。根据文中“我”每次来读书时他熟练地帮“我”取书,可见他知道“我”的读书喜好;“我”抄写《诗经》时,他在“我”身边站了许久;夜里“我”下楼时,他善意提醒“我”慢点走,可见他是一个表面冷漠内心和善的人;他根据借书证知道“我”姓“丁”;从文章的详略安排看出,“我”在文中对图书管理员花的笔墨最多,所以他送书给“我”的可能性最大。【示例二】是身边的男生(女生)。在阅览室他(她)经常坐在“我”的身边,知道“我”读书的喜好;见“我”衣服简朴,估计“我”囊中羞涩,为了让“我”毕业后还能继续读到古诗,所以送书给“我”。(3分)故事情节
收到礼物
内心感受
美妙(丰盈、痴迷)
感动(感恩、温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丽江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云南省丽江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云南省丽江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丽江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文件包含语文8页pdf、语文答案pdf、语文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丽江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根据提示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