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测评 试卷(含答案)
展开1.eq \f(6,5)=18∶( )=( )∶20=eq \f(( ),25)=( )÷40
2.eq \f(3,5)时=( )分 1eq \f(2,5) m2=( )dm2
3.六(1)班有eq \f(1,4)的学生是男生,有24名女生。六(1)班一共有( )名学生。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2∶3∶5,最小的内角是( )°,最大的内角是( )°,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 )三角形。
5.在○里填上“>”“<”或“=”。
eq \f(6,7)×eq \f(5,9)○eq \f(6,7) eq \f(9,10)÷eq \f(1,6)○eq \f(9,10) eq \f(3,8)÷6○eq \f(3,8) eq \f(2,5)○eq \f(3,4)×eq \f(8,15)
6.看图填一填。
(1)甲、乙两数的比是( )。
(2)乙数比甲数少eq \f(( ),( ))。
7.已知a×eq \f(6,7)=b×eq \f(6,5)=c,a、b、c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把a、b、c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 )<( )。
二、判断。
1.1 t的eq \f(4,5)和4 t的eq \f(1,5)同样重。( )
2.4 m长的钢管,剪下eq \f(1,4) m后,还剩3 m。( )
3.一个数(0除外)除以eq \f(1,5),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 )
4.把一些糖果先按3∶4∶5分给甲、乙、丙三人,然后改变分配方案,把这些糖果按5∶8∶11重新分给甲、乙、丙三人,两种分配方案中,乙分到的糖果数量不变。( )
5.60的eq \f(2,5)相当于80的eq \f(3,8)。( )
三、选择。
1.已知eq \f(6,5)×eq \f(5,6)=1,则( )。
A.eq \f(5,6)是倒数 B.eq \f(6,5)和eq \f(5,6)都是倒数
C.eq \f(6,5)和eq \f(5,6)互为倒数 D.eq \f(6,5)是倒数
2.下面各图中,( )能表示“九月的用水量比八月节约了eq \f(1,3)”。
3.把六(1)班的学生调出eq \f(1,5)后刚好与六(2)班的学生人数相等,原来六(2)班的学生人数是六(1)班的( )。
A.eq \f(2,5) B.eq \f(4,5) C.eq \f(3,5) D.eq \f(5,6)
4.买同样的一本书,小东用去所带钱数的eq \f(2,3),小华用去所带钱数的eq \f(3,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东所带的钱数比小华少eq \f(1,10)
B.小华所带的钱数比小东多eq \f(1,9)
C.小东所带钱数的eq \f(1,3)与小华所带钱数的eq \f(2,5)同样多
D.小华与小东所带钱数的比是10∶9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eq \f(1,3)×0= eq \f(1,4)×eq \f(2,5)= eq \f(5,6)×12=
eq \f(7,12)×eq \f(3,14)= eq \f(8,9)÷4= 1÷eq \f(2,3)=
eq \f(3,5)÷3= 14÷eq \f(7,15)=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7×eq \f(9,16) eq \b\lc\(\rc\)(\a\vs4\al\c1(\f(3,4)+\f(5,8)))×32
eq \f(5,9)×eq \f(3,4)+eq \f(5,9)×eq \f(1,4) eq \f(1,9)+eq \f(2,9)×eq \f(3,4)
eq \b\lc\(\rc\)(\a\vs4\al\c1(\f(4,9)+\f(2,15)))÷eq \f(2,15) eq \f(3,20)÷0.2×eq \f(2,3)
五、以小岛为观测点,标一标,填一填。
1.巡洋舰在小岛的南偏西40°方向150 km处;航空母舰在小岛的北偏东40°方向100 km处。在图上标出巡洋舰和航空母舰的位置。
2.核潜艇在小岛的( )偏( )( )°方向( )km处。
3.渔船在小岛的南偏东60°方向200 km处。在图上标出渔船的位置。
六、解决问题。
1.鞋店购进120双皮鞋,第一周卖出总数的eq \f(1,5),第二周卖出总数的eq \f(3,8)。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双皮鞋?
2.一根电线,第一次用去它的eq \f(1,4),第二次用去余下的eq \f(2,3),还剩40 m。这根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3.右面的正方形被分成了A、B、C、D四部分。已知A和B的面积比是2∶3,B和C的面积比是2∶1。
(1)请你求出A、B、C三部分的面积比。
(2)如果D的面积是35 cm2,那么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参考答案
一、1.15 24 30 48 2.36 140 3.32 4.36 90 直角 5.< > < =
6.(1)5∶3 (2)eq \f(2,5) 7.b c a
二、1.√ 2.× 3.√ 4.√ 5.×
三、1.C 2.A 3.B 4.C
四、1.0 eq \f(1,10) 10 eq \f(1,8) eq \f(2,9) eq \f(3,2) eq \f(1,5) 30
2.原式=(16+1)×eq \f(9,16)=9eq \f(9,16)
原式=eq \f(3,4)×32+eq \f(5,8)×32=44
原式=eq \f(5,9)×eq \b\lc\(\rc\)(\a\vs4\al\c1(\f(3,4)+\f(1,4)))=eq \f(5,9) eq \f(5,18)
原式=eq \f(4,9)×eq \f(15,2)+eq \f(2,15)×eq \f(15,2)=4eq \f(1,3) eq \f(1,2)
五、1.
2.北 西 65 200
3.
六、1.120×eq \b\lc\(\rc\)(\a\vs4\al\c1(\f(1,5)+\f(3,8)))=69(双)
2.1-eq \f(1,4)=eq \f(3,4) eq \f(3,4)×eq \f(2,3)=eq \f(1,2) 40÷eq \b\lc\(\rc\)(\a\vs4\al\c1(1-\f(1,4)-\f(1,2)))=160(m)
3.(1)A、B、C三部分的面积比是4∶6∶3。
(2)4+6-3=7(份)
(35÷7)×(4+6+3+7)=100(cm2)
思路分析:(1)由A和B的面积比是2∶3及B和C的面积比是2∶1可知,A和B的面积比是4∶6,B和C的面积比是6∶3,则A、B、C三部分的面积比是4∶6∶3。(2)根据A、B、C三部分的面积比是4∶6∶3,可以把A的面积看作4份,B的面积看作6份,C的面积看作3份。观图可知,A的面积+B的面积=C的面积+D的面积,由此可以得出D的面积是4+6-3=7(份),根据D的面积可以求出1份数,从而可以求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测评 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测评 试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选择,判断,涂色表示eq \f×eq \f,计算,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复习测评 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复习测评 试卷(含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连一连,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复习测评 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复习测评 试卷(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一填,选择,分别用小数,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