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 单元活动 参与环境保护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2 次下载
-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综合测评(一) 试卷 3 次下载
-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综合测评(二) 试卷 5 次下载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本单元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单元达标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读北极海冰范围变化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海冰范围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烈 B.全球气候变暖
C.地面辐射增强 D.反射作用增强
2.缓解北极海冰范围进一步变化的对策有( )
①提倡绿色出行 ②加快产业升级
③植树造林 ④发展低碳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6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中国承诺到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下图为1992—2012年我国碳排放年度增量分解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1992—2012年,我国碳排放( )
A.增量在持续增加 B.总量在不断增加
C.增量在持续下降 D.总量呈上升趋势
4.导致1992—2012年我国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产业结构 ②经济规模
③能耗结构 ④技术进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2010—2050年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趋势示意图(含预测),下表为1990—2009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变化和碳排放总量变化统计表。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 1990—2009年固体废 弃物的碳排放变化 | 1990—2009年碳 排放总量变化 |
欧盟 | -39.1% | -12.7% |
美国 | -14.1% | 7.3% |
日本 | -14.6% | 0.4% |
澳大利亚 | -21.9% | 30.5% |
5.关于我国固体废弃物碳排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现阶段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呈上升趋势
②我国固体废弃物排放的碳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
③推行清洁生产有利于减少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
④随着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实施,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将会快速下降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6.有关表中1990—2009年碳排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各国或地区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都在下降
②日本、澳大利亚碳排放总量有所下降
③美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的变化幅度小于碳排放总量的变化幅度
④欧盟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的下降幅度超过其碳排放总量的下降幅度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扎龙自然保护区内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水禽的“天然乐园”。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
A.涵养水源 B.调蓄洪水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美化环境
读我国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9.从图中可判断( )
A.四川牧区草原退化面积不变
B.西藏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C.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D.甘肃牧区草原退化面积不变
10.为恢复草原牧区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轮牧退牧
B.改舍饲养畜为游牧
C.发展种植农业
D.多打机井
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在黑河流域乃至河西走廊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湿地的恢复和保护问题,相关部门调查了该地区恢复利用(利用与管理)、恢复保护(隔离保护管理)和自然恢复三种典型恢复方式对植被的影响,研究表明,物种丰富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下图示意自然湿地(作为参考湿地)和三种湿地不同恢复方式对植被生长影响的调查结果。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1.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度,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方式( )
A.能够满足水源需求
B.生态环境较好
C.群落抗干扰能力强
D.物种丰富
12.恢复保护方式物种丰富度指数最低的原因是( )
A.土壤水分差
B.缺乏优势物种
C.受干扰强度低
D.植被稀疏
13.根据三种不同恢复方式对植被覆盖度和物种丰富度的综合分析,以下做法对湿地恢复能够达到较好效果的是 ( )
A.建立栅栏隔离保护
B.建设旅游景点,并进行浇灌、栽种等管理方式
C.人为不参与管理的自然恢复
D.禁止大型动物踩踏、干扰
14.下列地区的环境问题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
A.澳大利亚大量使用化学肥料、欧洲的耕作方式引起农田土壤的明显退化
B.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野生生物生存受到威胁
C.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
D.泰国在湄公河岸边建大型化工厂
2017年2月24日,在海关总署缉私局统一指挥下,青岛海关开展了打击“洋垃圾”走私专项行动,一举端掉了5个走私废矿渣、废塑料的犯罪团伙,现场查扣废矿渣集装箱88个,共计1 700余吨。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5.近年来,“洋垃圾”从欧美发达国家向我国境内非法转移的问题十分突出,对我国生态环境和人员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触目惊心。这一违法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16.欧美发达国家的“洋垃圾”大量出口我国的主要原因是 ( )
A.欧美发达国家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于中国
B.欧美发达国家处理固体废弃物需要很高的成本
C.我国政府鼓励废弃物进口
D.我国国土辽阔,有大量的荒地可堆放“洋垃圾”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下图为陕西省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流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7.农村生活垃圾的特征是( )
A.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质
B.不可回收垃圾比重大
C.有机垃圾所占比重大
D.成分季节变化不明显
18.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模式对环境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
A.从根本上减少了农村垃圾的产生量
B.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资源化
C.提高农户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积极性
D.减少生活垃圾产生的二次污染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和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下图为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9.有关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陆上水域面积大于海上水域面积
B.山地丘陵区面积大于平原区面积
C.盐城等地滩涂面积占比较高
D.林地主要集中江苏北部地区
20.苏南地区保障生态保护红线的措施有( )
①确保人口、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②促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增强经济产出能力
③涉及的生态系统各部门各自采取分块式管理方式
④通过信息技术加强对生态红线的动态监管和监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1.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为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我国于2017年12月19日正式启动了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我国碳市场建设将以发电行业作为突破口。下面为我国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图。
(1)我国碳排放交易历经了4年多的试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试点区域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出现了双降的趋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排放量减小,带来的结果是减弱了大气对 辐射的吸收作用。(2分)
(2)发电行业易于排放权配额分配。根据现在方案,是按照排放量每年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实际上相当于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左右的水平作为纳入企业门槛,发电行业纳入企业达到1 700多家,排放量超过30亿吨。这个规模远远超过世界上正在运行的其他任何一个碳市场。据材料回答,为什么我国碳市场建设将发电行业作为突破口?(4分)
(3)2017年12月14日《中国发展报告2017: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京发布。报告提出,新时期的资源利用战略,要以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导向,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主线,以控制资源投入总量和污染排放总量为重点,到2030年左右实现资源投入总量和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据图文材料可知,为了应对未来气候变暖,我国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4分)
(4)请绘制一幅大气的“温室效应”示意图。(2分)
22.读1650—1950年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而选择的典型区域,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自1956年建立首个自然保护区至今,已经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 757个,其覆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约1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8个,有22个自然保护区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
(1)1650—1950年,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整体呈 趋势。(2分)
(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分)
(3)人类为何要尽力保护物种的多样性?(4分)
(4)为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我们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做工作?(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洋垃圾”指的是进口固体废弃物,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每年进口固体废弃物100万吨左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进口固体废弃物的量也滚雪球般不停增加,到2013年约为5 000万吨,最高时甚至接近6 000万吨。“洋垃圾”大量囤积在我国境内,带来多种危害。
(1)说明“洋垃圾”入境对我国产生的危害。(6分)
(2)分析我国减少“洋垃圾”入境可采取的措施。(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化学需氧量(COD)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沱河是淮河的一条主要支流,沱河水体经东关闸流入安徽宿州境内,终于泗县丁湖镇樊集村,下图是东关闸、芦岭桥和樊集村断面化学需氧量(COD)变化折线图。
(1)据图分析化学需氧量(COD)的时间变化特点。(4分)
(2)三个检测点化学需氧量(COD)总量最高的是 ,其化学需氧量(COD)总量最高的原因是 。(4分)
(3)化学需氧量(COD)增加会对当地水环境带来哪些影响?(3分)
(4)针对当地水污染,请提出合理化的治理措施。(3分)
答案全解全析
1.B | 2.C | 3.D | 4.D | 5.A | 6.A | 7.D | 8.C |
9.C | 10.A | 11.A | 12.C | 13.B | 14.A | 15.A | 16.B |
17.C | 18.D | 19.C | 20.C |
|
|
|
|
一、选择题
1.B 图中北极海冰面积总体呈减小趋势,与全球气候变暖直接相关。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导致北极地区冰川融化增多,使北极海冰面积呈减小趋势。故B正确。
2.C 由上题分析可知,北极海冰面积减小的直接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有关,所以缓解北极海冰范围进一步变化的对策有发展低碳经济、提倡绿色出行和植树造林,而加快产业升级不一定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C正确。
3.D 图示为1992—2012年我国碳排放年度增量分解状况,根据图示正向驱动因素和负向驱动因素所占比重,1992—2012年,我国碳排放增量呈波动变化,A、C错;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B错、D对。
4.D 从图中各影响因素的占比来看,经济规模和技术进步所占比重大,是导致1992—2012年我国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
5.A 读图可知,现阶段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呈上升趋势,①对。我国固体废弃物排放的碳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②错。推行清洁生产有利于减少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③对。随着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实施,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将会有所下降,但我国城市化水平低,技术水平低,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不会快速下降,④错。故选A。
6.A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各国或地区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都在下降,①对。日本、澳大利亚碳排放总量上升,②错。美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的变化幅度大于碳排放总量的变化幅度,③错。欧盟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的下降幅度超过其碳排放总量的下降幅度,④对。故选A。
7.D 扎龙湿地的形成条件有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正确;冬季气候寒冷,形成季节性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③正确;平原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④正确;扎龙湿地地表常年积水,地下水位较高,①错误。故选D。
8.C 根据材料可知,扎龙自然保护区内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水禽的“天然乐园”,故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故选C。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都是扎龙湿地的生态功能,不是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
9.C 据图可知,四川牧区草原退化率提高,退化面积增大,故A项错误;图示年份内青海牧区草原退化率增幅最大,退化速度最快,故B项错误,C项正确;甘肃牧区草原退化率提高,退化面积增大,故D项错误。
10.A 图中显示的问题是草场退化,为恢复草原牧区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是实行轮牧退牧,A正确。改舍饲养畜为游牧、发展种植农业、多打机井都有可能破坏草原牧区生态环境,B、C、D错误。
11.A 据材料可知,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源是湿地恢复的限制性因素。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度,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方式能够满足水源需求。故选A。
12.C 据材料可知,研究表明,物种丰富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恢复保护即隔离保护管理,因隔离所以受外界干扰强度低,因此物种丰富度最低。故选C。
13.B 三种湿地不同恢复方式对植被生长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采用恢复利用即利用与管理方式,湿地的植被覆盖度和物种丰富度都较高,因此应采用恢复利用方式,即建设旅游景点,并进行浇灌、栽种等管理方式恢复湿地,故选B。
14.A 澳大利亚大量使用化学肥料、欧洲的耕作方式引起农田土壤的明显退化主要影响本国或者本地区,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可能性最小。其余选项中的环境问题都具有国际性或者全球性影响。
15.A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题干中的行为破坏了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平等,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故选A。
16.B 欧美发达国家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技术水平高于中国,A错;欧美发达国家的“洋垃圾”大量出口我国的主要原因是欧美发达国家处理固体废弃物需要很高的成本,B对。对于“洋垃圾”的处理,虽然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但我国政府不会鼓励废弃物进口,更不可能利用荒地堆放“洋垃圾”,C、D错。故选B。
17.C 农村生活垃圾以厨余垃圾为主,主要是有机物,基本不存在放射性物质;有机垃圾所占比重大,可回收垃圾比重大;成分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故选C。
18.D 垃圾分类回收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农村垃圾的产生量;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不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资源化;提高农户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积极性不属于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模式对环境的意义;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生活垃圾产生的二次污染,保护环境。
19.C 读图可知,陆上水域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在湖泊和河流,东部海上水域生态保护红线有多处且总面积大于陆上水域,A错;江苏省地形多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只有西南部和西北部极少数地区为低山丘陵地区,太湖、洪泽湖等都位于平原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山地丘陵区面积小于平原区面积,B错;图中沿海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分布面积大,盐城等地位于东部沿海,滩涂面积占比较高,C对;江苏省东部、中部以平原为主,山地集中分布在南部、西北部,其中南部更多,因此林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D错。
20.C 合理控制人口和经济发展规模,确保人口、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有利于保护生态,①对;应合理利用土地,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过度使用土地会加剧生态恶化,②错;图中林地、湖泊、海洋等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如森林破坏会导致湖泊萎缩,生态遭到破坏,因此治理生态问题时各部门应加强合作、齐抓共管,③错;通过信息技术加强对生态红线的动态监管和监测,有利于减少生态破坏行为,④对。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 (1)地面
(2)发电行业的数据基础好、产品相对单一、管理比较规范,易于核实数据和排放权配额分配;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较大,超过30亿吨。(合理即可)
(3)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科技创新,通过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植树造林,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进一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发展可再生能源;等。(合理即可)
(4)略。
解析 (1)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排放量减小,带来的结果是减弱了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2)我国碳市场建设将以发电行业作为突破口,主要是因为发电行业的数据基础好、产品相对单一、管理比较规范,易于核实数据和排放权配额分配。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较大,超过30亿吨。
(3)为了应对未来气候变暖,我国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科技创新,通过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植树造林,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进一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4)绘制大气的“温室效应”示意图,注意体现大气保温效应,即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22.答案 (1)加快
(2)自然原因: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为原因: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
(3)一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价值还有待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能给今后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
(4)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等)、迁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离体保护(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等)。
解析 (1)读图可知,1650—1950年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整体呈加快趋势。
(2)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是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为原因是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
(3)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许多生物人们了解的还不够,其价值还有待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能给今后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
(4)为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我们可以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等;可以迁地保护,即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可以采取离体保护措施,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等。
23.答案 (1)“洋垃圾”堆积占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洋垃圾”在堆放和处理过程中产生次生污染,加大环境压力;部分“洋垃圾”直接进入市场流通,危害人体健康;回收加工再销售的“洋垃圾”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低价销售的“洋垃圾”产品扰乱市场秩序;等。(答出三点即可)
(2)加强海关管理,从源头上防范“洋垃圾”入境;加大宣传力度,使公众充分认识到“洋垃圾”的危害;引导“洋垃圾”进口及加工企业转型;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管理治理的力度;等。(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洋垃圾”入境对我国产生的危害可结合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来回答,如“洋垃圾”堆放占用土地资源;“洋垃圾”在堆放和处理过程中产生次生污染,加大环境压力;部分“洋垃圾”直接进入市场流通,危害人体健康;回收加工再销售的“洋垃圾”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低价销售的“洋垃圾”产品扰乱市场秩序;等。
(2)减少“洋垃圾”入境的措施可结合环境管理手段,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教育手段等方面来分析,如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管理治理的力度;引导“洋垃圾”进口及加工企业转型;加大宣传力度,使公众充分认识到“洋垃圾”的危害;加强海关管理,从源头上防范“洋垃圾”入境。
24.答案 (1)月平均值波动大;夏季化学需氧量(COD)偏高。
(2)樊集村 上游的污水汇聚于此,下游河道淤塞,流速变慢,河水自净能力弱
(3)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鱼类大量死亡。
(4)关停沿岸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减少农田化肥、农药的使用;沿线修建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排放;加强区域协调,统筹安排,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环境保护。
解析 (1)化学需氧量(COD)的时间变化特点应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归纳描述。图中显示,各断面的化学需氧量(COD)月平均值波动大;整体上夏季化学需氧量(COD)偏高。
(2)图中显示,三个检测点中,在大多数月份樊集村化学需氧量(COD)是最高的,因此樊集村化学需氧量(COD)总量最高。材料信息表明,沱河水体经东关闸流入安徽宿州境内,终于泗县丁湖镇樊集村,上游的污水汇聚于此,下游河道淤塞,流速变慢,河水自净能力弱,使得樊集村化学需氧量(COD)总量最高。
(3)材料信息表明,化学需氧量(COD)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水体中有机物增多,即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微生物分解旺盛,耗氧较多,造成水体中缺氧,鱼类大量死亡。
(4)针对当地水污染,合理化的治理措施应从控源、处理和管理等方面针对性提出。当地化学需氧量(COD)偏高,说明当地沿岸地区生产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要治理当地水污染,首先要控制当地水污染源头,如关停沿岸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减少农田化肥、农药的使用;针对必须排放的废水,沿线修建污水处理厂,做到污水达标排放,减少污水对水环境的破坏;为了达到水污染治理效果,应加强区域协调,统筹安排,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环境保护的管理。
2023届高考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第15单元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单元质检卷(十五)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第15单元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单元质检卷(十五)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第15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十五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第15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十五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高考】地理微专题讲与练——考点57《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检测题(含解析)(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地理微专题讲与练——考点57《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检测题(含解析)(新高考专用),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