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1.同学们在观看学校运动会的短跑比赛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晓彤认为比赛中,所用时间最短者为冠军
B.晓雪认为比赛中,相同时间跑的路程最长者为冠军(无意外事故出现)
C.同学们认为和比赛的运动员,路程和用时都不同,无法比较快慢
D.裁判员采取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员的运动快慢
2.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为参照物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
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
3.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所用时间之比为2:1;他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1,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
A.2:1B.1:2C.8:1D.1:8
4.游泳运动员在游泳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B.运动员对水的推力和水对运动员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C.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D.运动员与水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维持物体运动一定要有力的作用
B.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要有力的作用
C.物体作圆周运动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D.物体静止时,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6.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C.投球后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球具有惯性
D.行驶中的公交车刹车时,站立的乘客身体会前倾,是由于人受到惯性的作用
7.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3∶2,则速度之比是( )
A.3∶2B.2∶3C.1∶2D.2∶1
8.如图,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10N的拉力,并保证弹簧秤静止,则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
A.0NB.5NC.10ND.20N
9.我校举行校运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推出后的铅球落在地上有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C.运动员用手拿接力棒时压力越大,手对棒的摩擦力越大
D.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领奖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0.如图所示分别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它们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甲先出发。下列关于图像中包含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都是做变速运动B.甲、乙的速度大小是相等的
C.甲、乙经过一定时间后一定相遇D.甲的速度越来越大,乙的速度不变
11.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0~10s内,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
C.在15s末时,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甲车在20s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
12.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随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对两木块运动情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上方的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间隔时间都相等
B.上方木块相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来越大
C.t1~t7时间内上方木块始终比下方木块运动快
D.t3~t4时间内两木块通过的路程都相等,所以它们的速度也在任何时刻都相等
1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甲同学的速度为0.625m/s
二、填空题
14.起重机吊着4.9×104N的物体,当物体加速上升时,钢丝绳拉物体的力________4.9×104N;当物体匀速下降时,钢丝绳拉物体的力_______4.9×104N。(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科学探究七个环节: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制订计划;④进行实验、收集证据;⑤______;⑥评估;⑦交流合作。贯穿整个探究过程的环节是______(填序号)。
16.如图所示,两个实心物体A、B叠放在水平面上,物体A重5N,B重10N。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A和B之间摩擦力为______N,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______N,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______N。
17.2017年9月12日23时58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两者在空中飞行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______状态,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______。
18.一根轻质弹簧原长为10cm,两只手分别用8N的力将弹簧的两端向左、右两边拉,则弹簧长度变为14cm,若将弹簧一端悬挂,使弹簧竖直,用4N的力将另一端竖直向下拉,则弹簧长度是_______cm;如果将此弹簧剪去一半,将剩余部分拉长到10cm,需要用的力是_______N。(弹簧始终在弹性范围内)
19.一列长600m的队伍以2m/s的速度前进,一通信员以8m/s的速度从队尾到队首需要________秒,从队首又到队尾需要________秒。
20.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2min内通过的路程为360m,则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m/s,这个物体前10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21.如图A所示的实验器材叫打点计时器,它是实验室里测量______的工具。图B的甲乙两纸带中,甲纸带上从A点到D点所用的时间为______秒。甲纸带上A点到F点之间的时间间隔______乙纸带上A点到F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由此判断,乙纸带在拉动时是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
22.(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是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因阅兵式上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的情景,呈“口”字形展开的战斗机群,好长一段时间队形不变,蔚为壮观。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队形不变时,飞机之间相对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观礼人听到的飞机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而来。
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B
6.C
7.B
8.C
9.D
10.B
11.C
12.B
13.D
14.大于 等于
15.分析与论证 ⑦
16.2 0 15
17.相同 静止 运动
18.12 20
19.100 60
20.3 30
21.时间 0.06 等于 变速
22.位置 参照物 静止 空气
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