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百校联考中考生物一模试卷(解析版)
展开2021年广东省百校联考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1.《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下列不属于“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
A.都有应激性
B.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C.都能生长和发育
D.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2.1981年5月,我国科学家在陕西洋县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随即拉开世界朱鹮保护大幕。经过35年的艰辛保护,目前全球朱鹮数量已达2200余只。图是野生朱鹮自然保护区的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朱鹮位于五条食物链的最顶端
B.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稳定性更强
C.人过度捕食鱼类,对该生态系统没有影响
D.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朱鹮
3.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将其它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
A.液泡与吸水和失水有关
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C.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4.海莉耶塔•拉克斯在1951年死于宫颈癌,但取自她体内的癌细胞在人工培养条件下,数目仍能迅速增加。下
列有关细胞分裂及其所产生子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
B.子细胞中DNA数目与母细胞一样
C.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
D.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
5.如图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 (左图装置的温度为28℃,右侧装置的温度为4℃) 请你预测最容易萌发的种子是( )
A.② B.③ C.⑤ D.⑥
6.下列有关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B.与桃树相比,松树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D.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7.如图为豌豆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柱头,能够分泌黏液刺激花粉长出花粉管
B.②是子房壁,能够发育成豌豆的果皮
C.③是胚珠,能够发育成豌豆果实
D.④是由花药和花丝组成的雄蕊
8.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在此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 )
A.叶片全变蓝 B.遮光的一半变蓝
C.曝光的一半变蓝 D.叶片都是白色
9.如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
B.绿色植物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BC段曲线的下降是因为气孔的关闭
D.DE段曲线的下降是因为光照强度逐渐降低
10.如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细胞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的是氧气
B.A代表的是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C.②代表的是二氧化碳
D.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11.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施用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含铁、含锌、含钙的 B.含铜、含铁、含锌的
C.含氮、含磷、含钾的 D.含钙、含镁、含磷的
12.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图中人体内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AB段,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收缩状态
B.在AB段,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
C.在BC段,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
D.在B点,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
14.五一假期李明外出垂钓,当鱼钩被鱼咬住时,他激动得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这是( )
A.神经调节的结果
B.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C.激素调节的结果
D.血液循环系统调节的结果
15.下列结构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①脑 ②脊髓 ③脑神经 ④脊神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城市中铺设盲道、新闻播报中加配手语翻译等措施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盲道地砖表面的突起,可刺激盲人足底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
B.手语翻译者做出的手势可在听力障碍者的眼球中形成视觉
C.听力障碍者通过手语获得信息并作出反应,这是条件反射
D.盲道可为盲人提供安全的行走线路,因此要注意保护盲道
17.蛔虫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身体表面有角质层
②身体细长
③消化管长而发达
④生殖能力强,卵有厚壳保护
⑤消化管结构简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①④⑤
18.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
B.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C.鸟的气囊,是飞行时气体交换的场所
D.兔的牙齿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19.白蚁群体中蚁后专职产卵,工蚁建筑蚁巢,兵蚁保卫蚁巢。白蚁的这些行为是( )
①由环境因素决定 ②由遗传因素决定 ③学习行为 ④先天性行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关于完成推门这一动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B.需要消耗能量
C.需要多组肌群的配合:肱二头肌由舒张→收缩,肱三头肌由收缩→舒张
D.在这个动作中,肌肉提供动力,骨相当于杠杆,肘关节相当于支点
21.干草被羊吃比被细菌分解的速度要快很多,说明动物能(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破坏生态环境
22.制作馒头和酸奶时,分别要用到的生物是( )
A.酵母菌、乳酸菌 B.青霉、酵母菌
C.醋酸菌、酵母菌 D.乳酸菌、醋酸菌
23.根据如图(狗、猫、虎、豹的分类图解)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猫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
B.目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远
D.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
24.如图是蝗虫、蝴蝶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的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B.蝴蝶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C.蝗虫、蝴蝶的发育过程都有蜕皮现象
D.两种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方式为无性生殖、变态发育
25.有关如图所示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扦插过程
B.①是砧木、②是接穗,属于无性生殖
C.在操作中要注意①和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D.①以后所结果实性状由②决定
26.人的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一个患色盲的男子把他的色盲基因传给他儿子和女儿的概率分别是( )
A.0 50% B.25% 100% C.50% 50% D.0 100%
27.如图为马蛔虫体细胞内2对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则其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及基因的组成可能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B.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
C.“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动物的典型证据
D.达尔文提出较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29.“公筷公勺摆上桌,分餐进食好处多。”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使用公筷公勺”属于(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杀灭病原体 D.保护易感人群
30.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需要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是为了( )
A.避免异物和污物所带的病原体感染患者
B.避免病人将病原体传染给救护者
C.便于患者身体放松
D.保持被救者的呼吸道畅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读图理解、资料分析、实验探究、综合应用4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31.(10分)读图理解
正常的人体生命活动需要各个器官、系统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下图是某同学画的有关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 ] 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食物中的蛋白质初步消化的场所在[ ] 。饭后1小时内血糖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中的糖类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分解并吸收进入 中。在血糖上升期间,人体分泌胰岛素的量会 。
(3)A与B之间和C与D之间有 ,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血液从D出发,回到A,其成分变化是 。
(4)人体吸入的氧气和吸收的葡萄糖,通过循环系统,最终运输到组织细胞中的 ,在其内葡萄糖被分
解,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5)体育运动能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代谢废物会通过⑤、 (填序号)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中的液体,与血浆相比,不含有的物质是 。
32.(10分)资料分析
下表比较了21世纪的几种全球范围流行的传染病,下图为2020年1月到8月日本按年龄划分的新冠感染重症率,请根据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冠感染和其他主要传染病的基本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1日)
项目
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
季节性流感
流行时间
2019年 12月~现在
2002年~2003年
2012年~现在
每年冬季
感染人数
全球5 125万人
全球8 098人
全球2.562人
日本每年约1000万人
死亡人数
全球127万人
全球774人
全球881人
日本每年约1万人(全球约25~50万人)
病原体
冠状病毒(SARS﹣CoV﹣2)
冠状病毒( SARS﹣CoV )
冠状病毒(MERS﹣CoV)
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
病毒的来源
疑为蝙蝠
2~7日
约5日(2~14日)
1~3日
潜伏期
约5日(最多14日)
基本传染数(一名感染者平均能传染的人数)
约5日(最多14日)
约2~5人
约1人
约2~3人
死亡率
2.5%(全球)
9.6%(全球)
34.4%(全球)
0.1%左右(日本)
(1)四种传染病的感染人数,体现了传染病的 和 特征。
(2)四种传染病的病原体都是 ,其与其他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3)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肺炎,会导致肺泡内液体积聚,进一步导致肺泡壁增厚,这会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的 ,从而造成呼吸困难。
(4)当前正在开发并有部分已经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有灭活疫苗、重组蛋白质疫苗、D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RNA疫苗等5类,这些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 ,以后当新冠病毒侵入时,人体就会 地产生这种蛋白质,将新冠病毒清除。
(5)分析曲线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6)四种传染病的病毒来源都是动物,给我们的启示是 。
33.(10分)实验探究
《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是蔬菜大国,蔬菜在流通中折损比例较高,利用蚯蚓分解蔬菜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可生产蚯蚓堆肥,实现蔬菜废弃物处理资源化。研究人员研究蚯蚓堆肥对鸡毛菜生长的影响,分别对鸡毛菜施加不施肥处理(CK)、施加新鲜蔬菜废弃物普通堆肥(T1)、施加新鲜蔬菜废弃物蚯蚓堆肥(T2),每种情况作3个重复组。在鸡毛菜种子播种后第10、第15和第25天分别测量株高,取平均值绘制直方图(如图)。一般情况下,鸡毛菜在第25天即可收菜。
(1)研究人员研究蚯蚓堆肥对鸡毛菜生长的影响,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法。
(2)蚯蚓在处理蔬菜废弃物中发挥的作用是 ,因此它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3)该研究的变量是 ,设置CK组的目的是 。
(4)每种堆肥作3个重复组的目的是 。
(5)分析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其原因是 。
(6)现在广东省各地都在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根据本研究,请列举垃圾分类处理的好处: 。
34.(10分)综合应用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自2016年以来,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广东省信宜市金垌镇环球村的百香果种植从无到有,如今种植规模达300多亩,年亩产量约3000斤,每亩收入近万元。他们还建起了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开展休闲采摘,发展观光农业。
请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中,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百香果的果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其内的种子是由 发育而来的。
(3)农业生产中常通过扦插来培育百香果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4)分析曲线图可知,大棚种植百香果时可以采取 和 两项措施来提高产量。
(5)百香果的栽种过程中,需要合理施肥,目的是为百香果的生长提供 。
(6)施肥的同时,还需合理灌溉。百香果的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到叶,大部分通过 作用散失到大气中,该过程对百香果的意义是 (答出一点即可)。对生物圈的意义是 。
2021年广东省百校联考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1.(2分)《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下列不属于“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
A.都有应激性
B.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C.都能生长和发育
D.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树、鸦、马都具有应激性、都能生长和发育、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而鸦、马体内无叶绿体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树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2分)1981年5月,我国科学家在陕西洋县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随即拉开世界朱鹮保护大幕。经过35年的艰辛保护,目前全球朱鹮数量已达2200余只。图是野生朱鹮自然保护区的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朱鹮位于五条食物链的最顶端
B.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稳定性更强
C.人过度捕食鱼类,对该生态系统没有影响
D.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朱鹮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解答】解:A、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在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和水草是生产者,而鱼类、贝类和朱鹮是动物属于消费者,所以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①水草→鱼类→朱鹮;②水草→贝类→鱼类→朱鹮;③藻类→鱼类→朱鹮;④水草→贝类→朱鹮;⑤藻类→贝类→朱鹮,⑥藻类→贝类→鱼类→朱鹮。A错误;
B、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稳定性越强,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强,B错误;
C、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度的,人过度捕食鱼类,影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
D、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无法排出,因此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朱鹮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朱鹮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组成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食物链的书写等知识,这些内容都是考试命题的热点。
3.(2分)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将其它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
A.液泡与吸水和失水有关
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C.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其中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动力车间。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给植物施用磷肥,含磷的无机盐能进入细胞,主要受细胞膜的控制。
故选:D。
【点评】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同学掌握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道题就不会出错。
4.(2分)海莉耶塔•拉克斯在1951年死于宫颈癌,但取自她体内的癌细胞在人工培养条件下,数目仍能迅速增加。下
列有关细胞分裂及其所产生子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
B.子细胞中DNA数目与母细胞一样
C.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
D.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解答】解:A、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A正确;
B、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产生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B正确;
C、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先加倍再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C正确;
D、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染色体的变化和染色体变化的意义。
5.(2分)如图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 (左图装置的温度为28℃,右侧装置的温度为4℃) 请你预测最容易萌发的种子是( )
A.② B.③ C.⑤ D.⑥
【分析】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
【解答】解:①号种子缺少水分不萌发;②号种子具备种子萌发的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③号种子缺少充足的空气不萌发;④⑤⑥温度不适宜4℃,种子都不萌发。因此②。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6.(2分)下列有关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B.与桃树相比,松树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D.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分析】(1)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解答】解:A、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故A正确。
B、松树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故B错误。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故C正确。
D、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植物类群的特点,即可解答。
7.(2分)如图为豌豆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柱头,能够分泌黏液刺激花粉长出花粉管
B.②是子房壁,能够发育成豌豆的果皮
C.③是胚珠,能够发育成豌豆果实
D.④是由花药和花丝组成的雄蕊
【分析】图中①柱头、②子房壁、③胚珠、④雄蕊。
【解答】解:A、①是柱头,接受花粉,能够分泌黏液刺激花粉长出花粉管。A正确;
B、②是子房壁,能够发育成豌豆的果皮。B正确;
C、③是胚珠,能够发育成豌豆种子。C错误;
D、④是由花药和花丝组成的雄蕊。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花的结构和功能。
8.(2分)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在此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 )
A.叶片全变蓝 B.遮光的一半变蓝
C.曝光的一半变蓝 D.叶片都是白色
【分析】此题考查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实验的理解.光是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解答】解:实验的主要步骤:暗处理→部分光照→光照→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目的是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淀粉)消耗掉。然后把这个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故选:C。
【点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是中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很多中考试题的实验都是从这里改编而来的,常见的是解释某一实验现象.
9.(2分)如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
B.绿色植物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BC段曲线的下降是因为气孔的关闭
D.DE段曲线的下降是因为光照强度逐渐降低
【分析】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上看,光合作用是物质合成与储能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物质分解与释能的过程,这是两个正好相反的过程。但两者并非简单的逆转。
【解答】解:A、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正确;
B、细胞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错误
C、BC段曲线的下降是因为气孔的关闭,正确;
D、DE段曲线的下降是因为光照强度逐渐降低,正确;
故选:B。
【点评】做此题要真正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会把所掌握是知识用于分析、解决实际的题目。
10.(2分)如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细胞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的是氧气
B.A代表的是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C.②代表的是二氧化碳
D.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分析】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绿叶细胞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气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绿叶是光合作用造成有机物的主要器官;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呼吸作用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蒸腾水分的。
【解答】解: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由图可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A正确;
B、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用公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由图可知,[A]代表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B正确。
C、由图可知,②代表的是二氧化碳,C正确;
D、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只有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才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就不含叶绿体,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11.(2分)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施用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含铁、含锌、含钙的 B.含铜、含铁、含锌的
C.含氮、含磷、含钾的 D.含钙、含镁、含磷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含氮、磷、钾等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首先明确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
【解答】解: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无机盐,了解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12.(2分)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图中人体内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如图所示:①为卵巢,②为输卵管,③为子宫,④为阴道。
【解答】解:卵细胞由卵巢排出以后,进入输卵管,这时如果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可见,图中人体内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②输卵管。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13.(2分)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AB段,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收缩状态
B.在AB段,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
C.在BC段,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
D.在B点,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
【分析】图示中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
【解答】解:A、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在平静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收缩状态,A正确;
B、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在平静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B错误;
C、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C正确;
D、B点是吸气终了的瞬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D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吸气和呼气时膈肌、胸廓、肺以及肺内气压的变化的情况即可解答。
14.(2分)五一假期李明外出垂钓,当鱼钩被鱼咬住时,他激动得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这是( )
A.神经调节的结果
B.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C.激素调节的结果
D.血液循环系统调节的结果
【分析】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叫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就叫体液调节。如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的。
【解答】解:当你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调节和激素体节的关系。
15.(2分)下列结构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①脑 ②脊髓 ③脑神经 ④脊神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组成。
【解答】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关键是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
16.(2分)城市中铺设盲道、新闻播报中加配手语翻译等措施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盲道地砖表面的突起,可刺激盲人足底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
B.手语翻译者做出的手势可在听力障碍者的眼球中形成视觉
C.听力障碍者通过手语获得信息并作出反应,这是条件反射
D.盲道可为盲人提供安全的行走线路,因此要注意保护盲道
【分析】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器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并发出信息,信息沿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并产生相应的感受。
【解答】解:A、盲道地砖表面的突起,可刺激盲人足底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将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中枢,再由躯体运运动中枢发出指令来完成行走动作,A正确;
B、手语翻译者做出的手势可在听力障碍者的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B错误;
C、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听力障碍者通过手语获得信息并作出反应,这是条件反射,C正确;
D、盲道可为盲人提供安全的行走线路,因此要注意保护盲道,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7.(2分)蛔虫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身体表面有角质层
②身体细长
③消化管长而发达
④生殖能力强,卵有厚壳保护
⑤消化管结构简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①④⑤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解答】解:①蛔虫为了避免寄生动物消化液,所以体表有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正确。
②身体细长与寄生生活无关,错误。
③蛔虫的消化道简单,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错误。
④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正确。
⑤蛔虫的消化道简单,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正确。
故选:D。
【点评】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18.(2分)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
B.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C.鸟的气囊,是飞行时气体交换的场所
D.兔的牙齿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分析】(1)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2)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
(3)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4)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犬齿锋利,适于撕裂食物之用,多见于食肉动物,草食动物有,但少;臼齿有宽大的咀嚼面,适于咀嚼食物作用。
【解答】解:A、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A正确;
B、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B正确;
C、鸟有气囊,在飞行过程中吸气和呼吸时气体都经过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而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因此不能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C错误;
D、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哺乳动物的牙齿特点。
19.(2分)白蚁群体中蚁后专职产卵,工蚁建筑蚁巢,兵蚁保卫蚁巢。白蚁的这些行为是( )
①由环境因素决定 ②由遗传因素决定 ③学习行为 ④先天性行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白蚁群体中蚁后专职产卵,工蚁建筑蚁巢,兵蚁保卫蚁巢。蜂王留守蜂巢,工蜂外出采蜜。白蚁的这些行为是由遗传因素决定先天性行为,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20.(2分)关于完成推门这一动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B.需要消耗能量
C.需要多组肌群的配合:肱二头肌由舒张→收缩,肱三头肌由收缩→舒张
D.在这个动作中,肌肉提供动力,骨相当于杠杆,肘关节相当于支点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解答】解: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红色)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推门这一动作是由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肱二头肌由收缩→舒张,肱三头肌由舒张→收缩,因此选项C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以及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难度一般.
21.(2分)干草被羊吃比被细菌分解的速度要快很多,说明动物能(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破坏生态环境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
【解答】解: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故选:B。
【点评】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22.(2分)制作馒头和酸奶时,分别要用到的生物是( )
A.酵母菌、乳酸菌 B.青霉、酵母菌
C.醋酸菌、酵母菌 D.乳酸菌、醋酸菌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解答】解:制馒头、面包和要用到酵母菌的发酵,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的发酵。
故选:A。
【点评】注意掌握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例子.
23.(2分)根据如图(狗、猫、虎、豹的分类图解)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猫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
B.目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远
D.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据此解答。
【解答】解:A、图示中豹与虎的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于豹属,错误。
B、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种,错误。
C、猫与豹同属于猫科,猫与狗同属于食肉目,科比目小,因此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狗的近。错误。
D、虎与豹同属,虎与猫同科,科比属大,因此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仔细分析题中的分类索引,结合题意解答。
24.(2分)如图是蝗虫、蝴蝶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的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B.蝴蝶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C.蝗虫、蝴蝶的发育过程都有蜕皮现象
D.两种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方式为无性生殖、变态发育
【分析】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解答】解:A、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正确。
B、蝴蝶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正确。
C、蝗虫、蝴蝶的体外都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发育过程都有蜕皮现象,正确。
D、蝗虫、蝴蝶的生殖和发育方式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的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25.(2分)有关如图所示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扦插过程
B.①是砧木、②是接穗,属于无性生殖
C.在操作中要注意①和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D.①以后所结果实性状由②决定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可分为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图中:①是接穗,②是砧木。
【解答】解:A、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该图表示嫁接过程。错误。
B、该图表示嫁接过程,①是接穗,②是砧木。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错误。
C、嫁接成活的关键是①接穗和②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正确。
D、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①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故嫁接成功后,新植株所表现的性状与①接穗相同,即①以后所结果实性状由①接穗决定。错误。
故选:C。
【点评】明确嫁接的概念特点及成活的关键即能正确答题。
26.(2分)人的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一个患色盲的男子把他的色盲基因传给他儿子和女儿的概率分别是( )
A.0 50% B.25% 100% C.50% 50% D.0 100%
【分析】男子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解答】解: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女儿的染色体中XX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父亲一定为女儿提供X染色体,男子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因此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传给儿子和女儿的概率分别是0、100%。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
27.(2分)如图为马蛔虫体细胞内2对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则其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及基因的组成可能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
【解答】解:生殖细胞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②③都含有两条染色体,并且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也不成对,属于生殖细胞。故正确;而①④中等位基因没有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故错误。
故选:B。
【点评】知道: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存在,基因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28.(2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B.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
C.“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动物的典型证据
D.达尔文提出较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分析】(1)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A、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A正确;
B、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慢慢会使用和制造工具,手的活动,刺激了脑的发育,并用火烧熟食物来吃,增加了脑的营养等,因此在人的进化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B正确;
C、始祖鸟既具有鸟类的特点前肢特化为翼,有具有爬行动物的特点,翼的末端有爪,因此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C错误;
D、达尔文是进化论的提出者,他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9.(2分)“公筷公勺摆上桌,分餐进食好处多。”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使用公筷公勺”属于(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杀灭病原体 D.保护易感人群
【分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解答。
【解答】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使用公勺公筷”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选:A。
【点评】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30.(2分)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需要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是为了( )
A.避免异物和污物所带的病原体感染患者
B.避免病人将病原体传染给救护者
C.便于患者身体放松
D.保持被救者的呼吸道畅通
【分析】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吹气次数应和呼吸频率相似,吹气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据此回答。
【解答】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可结合呼吸道的组成及功能来分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读图理解、资料分析、实验探究、综合应用4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31.(10分)读图理解
正常的人体生命活动需要各个器官、系统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下图是某同学画的有关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 a ] 咽 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e ] 肺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食物中的蛋白质初步消化的场所在[ g ] 胃 。饭后1小时内血糖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中的糖类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分解并吸收进入 血液 中。在血糖上升期间,人体分泌胰岛素的量会 增加 。
(3)A与B之间和C与D之间有 房室瓣 ,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血液从D出发,回到A,其成分变化是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
(4)人体吸入的氧气和吸收的葡萄糖,通过循环系统,最终运输到组织细胞中的 线粒体 ,在其内葡萄糖被分
解,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5)体育运动能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代谢废物会通过⑤、 ⑥① (填序号)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中的液体,与血浆相比,不含有的物质是 大分子蛋白质 。
【分析】图中a咽、b喉、c气管、d支气管、e肺、f食道、g胃、h大肠、i膀胱、①呼气、②吸气、③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⑤排汗、⑥排尿、⑦排遗、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解答】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其中咽是空气和食物进入体内的共同道路,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饭后1小时内血糖含量由80 上升至140毫克/分升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在血糖上升期间,人体分泌胰岛素的量会增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
(3)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4)在线粒体中,葡萄糖被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该过程叫呼吸作用。这些能量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人体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有三条,除通过图中A肺所在的呼吸系统和D肾脏所在的泌尿系统排出外,还可以通过图中B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当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过外,其他物质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故答案为:(1)a咽;e肺;
(2)g胃;血液;增加;
(3)房室瓣;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4)线粒体;
(5)⑥、①;大分子蛋白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调节的有关知识。
32.(10分)资料分析
下表比较了21世纪的几种全球范围流行的传染病,下图为2020年1月到8月日本按年龄划分的新冠感染重症率,请根据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冠感染和其他主要传染病的基本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1日)
项目
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
季节性流感
流行时间
2019年 12月~现在
2002年~2003年
2012年~现在
每年冬季
感染人数
全球5 125万人
全球8 098人
全球2.562人
日本每年约1000万人
死亡人数
全球127万人
全球774人
全球881人
日本每年约1万人(全球约25~50万人)
病原体
冠状病毒(SARS﹣CoV﹣2)
冠状病毒( SARS﹣CoV )
冠状病毒(MERS﹣CoV)
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
病毒的来源
疑为蝙蝠
2~7日
约5日(2~14日)
1~3日
潜伏期
约5日(最多14日)
基本传染数(一名感染者平均能传染的人数)
约5日(最多14日)
约2~5人
约1人
约2~3人
死亡率
2.5%(全球)
9.6%(全球)
34.4%(全球)
0.1%左右(日本)
(1)四种传染病的感染人数,体现了传染病的 传染性 和 流行性 特征。
(2)四种传染病的病原体都是 病毒 ,其与其他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没有细胞结构 ,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3)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肺炎,会导致肺泡内液体积聚,进一步导致肺泡壁增厚,这会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的 气体交换 ,从而造成呼吸困难。
(4)当前正在开发并有部分已经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有灭活疫苗、重组蛋白质疫苗、D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RNA疫苗等5类,这些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 抗体 ,以后当新冠病毒侵入时,人体就会 快速而且大量 地产生这种蛋白质,将新冠病毒清除。
(5)分析曲线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新冠感染者年龄越大,其重症率就越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重症率在全年龄段都在下降 。
(6)四种传染病的病毒来源都是动物,给我们的启示是 拒绝滥食野生动物 。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四种传染病的感染人数,体现了传染病的特点。
(2)四种传染病的病原体都是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3)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肺炎,会导致肺泡内液体积聚,进一步导致肺泡壁增厚,这会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从而造成呼吸困难。
(4)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抗体,以后当新冠病毒侵入时,人体就会快速而且大量地产生这种蛋白质,将新冠病毒清除。
(5)分析曲线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新冠感染者年龄越大,其重症率就越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重症率在全年龄段都在下降。
(6)据研究,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四种传染病的病毒来源都是动物,给我们的启示是拒绝滥食野生动物。
故答案为:(1)传染性;流行性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气体交换
(4)抗体;快速而且大量
(5)新冠感染者年龄越大,其重症率就越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重症率在全年龄段都在下降
(6)拒绝滥食野生动物
【点评】掌握病毒的结构及传染病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3.(10分)实验探究
《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是蔬菜大国,蔬菜在流通中折损比例较高,利用蚯蚓分解蔬菜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可生产蚯蚓堆肥,实现蔬菜废弃物处理资源化。研究人员研究蚯蚓堆肥对鸡毛菜生长的影响,分别对鸡毛菜施加不施肥处理(CK)、施加新鲜蔬菜废弃物普通堆肥(T1)、施加新鲜蔬菜废弃物蚯蚓堆肥(T2),每种情况作3个重复组。在鸡毛菜种子播种后第10、第15和第25天分别测量株高,取平均值绘制直方图(如图)。一般情况下,鸡毛菜在第25天即可收菜。
(1)研究人员研究蚯蚓堆肥对鸡毛菜生长的影响,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实验 法。
(2)蚯蚓在处理蔬菜废弃物中发挥的作用是 分解蔬菜废弃物中的有机物 ,因此它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者 。
(3)该研究的变量是 堆肥 ,设置CK组的目的是 设置对照实验 。
(4)每种堆肥作3个重复组的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 。
(5)分析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新鲜蔬菜废弃物蚯蚓堆肥更有利于鸡毛菜的植株
生长 ,其原因是 蚯蚓能更快地把蔬菜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
碳、水、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
(6)现在广东省各地都在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根据本研究,请列举垃圾分类处理的好处: 变废为宝(或“减少环境污染”等,合理即可) 。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城市生活垃圾可分为三类:①可回收类,②有害垃圾,③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金属类、纸类、塑料类、玻璃类等,用蓝色垃圾容器收集;有害垃圾表示含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包括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用红色垃圾容器收集;其它垃圾表示分类以外的垃圾,用灰色垃圾容器收集。
【解答】解:(1)研究人员研究蚯蚓堆肥对鸡毛菜生长的影响,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同时蚯蚓又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所以蚯蚓在处理蔬菜废弃物中发挥的作用是分解蔬菜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因此它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
(3)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对照组,该研究的变量是堆肥;CK组就属于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4)为了减少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每种堆肥的实验中设置重置组;
(5)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施用新鲜蔬菜废弃物的蚯蚓堆肥和普通堆肥相比,能提高株高,增加产量。分析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新鲜蔬菜废弃物蚯蚓堆肥更有利于鸡毛菜的植株生长;其原因是蚯蚓能更快地把蔬菜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6)福州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日常生活的厨余垃圾可利用本研究的原理“变废为宝”。
故答案为:
(1)实验;
(2)分解蔬菜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分解者;
(3)堆肥;设置对照实验;
(4)避免偶然性;
(5)新鲜蔬菜废弃物蚯蚓堆肥更有利于鸡毛菜的植株;生长蚯蚓能更快地把蔬菜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6)变废为宝(或“减少环境污染”等,合理即可)。
【点评】关键是熟记掌握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过程以及作用,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34.(10分)综合应用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自2016年以来,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广东省信宜市金垌镇环球村的百香果种植从无到有,如今种植规模达300多亩,年亩产量约3000斤,每亩收入近万元。他们还建起了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开展休闲采摘,发展观光农业。
请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中, 生物与环境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百香果的果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器官 ,其内的种子是由 胚珠 发育而来的。
(3)农业生产中常通过扦插来培育百香果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无性 生殖。
(4)分析曲线图可知,大棚种植百香果时可以采取 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和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两项措施来提高产量。
(5)百香果的栽种过程中,需要合理施肥,目的是为百香果的生长提供 无机盐 。
(6)施肥的同时,还需合理灌溉。百香果的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到叶,大部分通过 蒸腾 作用散失到大气中,该过程对百香果的意义是 可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百香果体内的运输
(或“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防止灼伤”) (答出一点即可)。对生物圈的意义是 可提高大气湿
度 。
【分析】(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生物体的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这些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解答即可。
【解答】解:(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2)果实是有不同的组织过程的器官;其内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3)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农业生产中常通过扦插来培育百香果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4)图示曲线都可以说明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由两条图象都是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上升,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两条图示中同一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同一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强。因此分析曲线,可以得出结论: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蔬菜产量;
(5)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所以百香果的栽种过程中,需要合理施肥,目的是为百香果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6)根吸收的水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作用不是白白浪费水分,该过程对百香果的意义是 可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百香果体内的运输(或“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防止灼伤”);对生物圈的意义是可提高大气湿等度,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故答案为:
(1)生物与环境;
(2)器官;胚珠;
(3)无性;
(4)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5)无机盐;
(6)蒸腾;可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百香果体内的运输(或“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防止灼伤”);可提高大气湿度。
【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万阅百校联盟中考三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万阅百校联盟中考三模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广东省东莞市三校中考生物一模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广东省东莞市三校中考生物一模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福建省百校联考中考生物诊断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百校联考中考生物诊断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