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初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答案】
展开1.(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C.各种乐器音色不同因此能够区分它们
D.道路两旁植树可有效减弱噪声的传播
2.(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3.(3分)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4.(3分)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
B.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
C.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3分)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在下列现象中表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对孕妇做常规检查
B.渔船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C.“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可能到来
D.人们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
6.(3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水在大自然中循环,形成不同的状态,如雾、露、雪、冰晶、霜、雨等,下列物态变化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雾的形成——汽化B.霜的形成——凝华
C.露的形成——凝固D.雪的形成——熔化
7.(3分)下面是与热现象有关的四幅图形,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寒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而成
B.图乙中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
C.图丙是某次温度计读数的示意图,这样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D.图丁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曲线,其中晶体在BC段不吸收热量
8.(3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需要吸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
9.(3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0℃时( )
A.水全部结成冰
B.冰可全部熔化成水
C.冰、水共存,但没有水蒸气
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10.(3分)两支内径粗细不同的温度计,下端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将它们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则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计示数分别是(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细的升得低,示数也小
二、填空题(共11小题,填空题每空1分,计30分)
11.(2分)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Hz。
12.(4分)噪声是声源做 振动产生的,控制噪声可以在 、 、 进行。
13.(1分)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实验中使用乒乓球是用到了 的实验方法。
14.(3分)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小明拿一根小木棒用大小相同的力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他听到声音的 会发生改变,该声音是由于护栏 而产生的,并通过 传入了他的耳朵。
15.(2分)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 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 。
16.(1分)百米赛跑时,如果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声之后才开始计时,那么他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真实成绩相差 秒。(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17.(2分)如图所示是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电脑解码就是根据反射回来光的强弱分布规律来读取考生的相关信息。
18.(4分)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 (选填“冷”、“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 (选填“吸收”、“放出”)大量的热。
19.(3分)2021年10月16日凌晨,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六个月后,当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舱的表面温度非常高,但由于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非常厚的特殊涂料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可降低返回舱表面的温度。这些物态变化可能是 、 、 。(填物态变化名称)
20.(2分)实施人工降雨时,将干冰“喷”入冷空气层,干冰会很快 ,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其周围冷空气层的温度急剧下降,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便会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中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而形成雨。(以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1.(6分)如图所示为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这是 的凝固图象(填“晶体”或“非晶体”),这种物质在液态时的名称为 ,凝固点为 ℃,图象 段为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物质处于 态,这个过程持续了 分钟。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22、23题每空一分,24、25每空2分,计40分)
22.(4分)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原理是 ;温度计的量程是 ℃;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温度计的读数是 ℃。
23.(6分)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实验,加热烧瓶里的水,一段时间后金属盘下部出现了“雨”。
(1)实验中烧瓶里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的是先 后 ;
(2)为了使实验中的“雨下得大些”,可以在上方的金属盘里放置 (选填“热水”或“冰块”)。
(3)实验中发现金属盘底部出现小水滴同时温度升高了,这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液化需要放热。
(4)某同学还观察到当烧瓶里的水沸腾时,瓶口附近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 水蒸气(填“是”或“不是)。请你判断“白气”较多的是图中的 (选填“①”或“②”)位置。
24.(14分)如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在安装器材时最后装的是 (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除了图甲中展示的器材外,实验还需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 ;
(2)实验室提供了一块比烧杯口略大的圆形硬纸板,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所示,剪裁合适的是 (选填“甲”或“乙”);
(3)请根据表格数据在乙图坐标纸中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图丙是实验中某个时段气泡的变化图像,这是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形;
(5)结合图表可知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
(6)若在水沸腾后拿走酒精灯,沸腾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立即停止沸腾;
(7)实验中发现液体升温较慢,若需要缩短液体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 。(只写一种方法即可)
25.(16分)雪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小亮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设计实验】
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1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 (A/B/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如图2所示的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分析】根据曲线图可知:
(1)利用盐水制成的冰 (是/不是)晶体。
(2)淡盐水冰的熔点是 ℃,浓盐水冰的熔点是 ℃。
【归纳】根据分析可以得到:
(1)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 (提高/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 (高/低)的温度熔化。
【拓展】小亮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线,又有了新发现:
(1)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 (快/慢)。
(2)小亮想起一件事,他们在学习熔化时,也用冰块做了这样的实验,但那次做实验时,测量冰熔化时的温度不是0℃,请你分析造成冰的熔化温度不是0℃的原因是什么?(只要讲出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C.各种乐器音色不同因此能够区分它们
D.道路两旁植树可有效减弱噪声的传播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符合题意。
C、区别不同的乐器是根据音色不同区分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道路两旁植树是减弱噪声的一条途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解答】解:A、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正确;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故C正确;
D、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B。
3.(3分)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解答】解:A、弦乐器是通过琴弦的振动发声的,琴弦的粗细、长短、松紧会影响声音的音调。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可以改变琴弦的长短,从而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则改变了发声的音调。A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敲锣时,用力越大,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抽气的过程中,瓶内气体越来越少。由于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会越来越小,C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安装在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目的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3分)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
B.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
C.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解:人耳却听不到声音,有可能是声源的振幅太小,或离发声体太远;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当在声源和人耳之间没有传播声音达的介质时,人不会听到声音;
当声音的频率高于20000Hz或低于20Hz时,此频率范围不在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不会听到声音;
当声强级小于0分贝时人也不会听到声音;
故选:D。
5.(3分)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在下列现象中表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对孕妇做常规检查
B.渔船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C.“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可能到来
D.人们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
【解答】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利用超声对孕妇做常规检查,渔船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可能到来,这都是声音传递信息;人们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这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故A、B、C错误。
故选:D。
6.(3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水在大自然中循环,形成不同的状态,如雾、露、雪、冰晶、霜、雨等,下列物态变化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雾的形成——汽化B.霜的形成——凝华
C.露的形成——凝固D.雪的形成——熔化
【解答】解:A、雾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B正确;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C错误;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故D错误。
故选:B。
7.(3分)下面是与热现象有关的四幅图形,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寒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而成
B.图乙中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
C.图丙是某次温度计读数的示意图,这样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D.图丁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曲线,其中晶体在BC段不吸收热量
【解答】解:A、玻璃上的冰花是气态水蒸气变成的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正确;
C、温度计读数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小,故C错误;
D、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该过程中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8.(3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需要吸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
【解答】解: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错误;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正确;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9.(3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0℃时( )
A.水全部结成冰
B.冰可全部熔化成水
C.冰、水共存,但没有水蒸气
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解答】解: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就是0℃,所以温度为0℃时,可以有水也可以有冰。故A、B错误。
温度为0℃时,有水有冰,冰可以升华变成水蒸气,水也可以蒸发变成水蒸气。所以在0℃冰、水水蒸气都要可以存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3分)两支内径粗细不同的温度计,下端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将它们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则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计示数分别是(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细的升得低,示数也小
【解答】解:
同一杯热水说明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说明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故C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1小题,填空题每空1分,计30分)
11.(2分)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0~20000 Hz。
【解答】解: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20000Hz之间。
故答案为:340m/s;20~20000。
12.(4分)噪声是声源做 无规律 振动产生的,控制噪声可以在 声源处 、 在传播过程中 、 在人耳处 进行。
【解答】解:噪声是由发声体做无规律振动产生的;
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从声音的接收处控制。即控制噪声要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故答案为:无规律;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13.(1分)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实验中使用乒乓球是用到了 转换法 的实验方法。
【解答】解:音叉振动,发出声音。我们通过观察乒乓球的振动而得知音叉的振动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故答案为:转换法。
14.(3分)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小明拿一根小木棒用大小相同的力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他听到声音的 音调 会发生改变,该声音是由于护栏 振动 而产生的,并通过 空气 传入了他的耳朵。
【解答】解:(1)用木棒敲过从B到A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铁护栏的长度不同,体积和质量都不同,振动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一定不同;
都是木棒敲打铁护栏,物体的材料和结构都相同,音色不会有明显改变;
用力大小可能相同,铁护栏的振动幅度可能相同,响度可能相同;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小明听到的声音是从空气中传播的耳朵的。
故答案为:音调;振动;空气。
15.(2分)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 1531 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 真空不能传声 。
【解答】解:(1)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t=12×2s=1s,
由v=st可得,海洋的深度为s=vt=1531m/s×1s=1531m。
(3)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有真空部分,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月距离。
故答案为:1531;真空不能传声。
16.(1分)百米赛跑时,如果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声之后才开始计时,那么他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真实成绩相差 0.3 秒。(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解答】解: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少的时间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中100m的时间,为:t=sv=100m340m/s≈0.3s;
故答案为:0.3。
17.(2分)如图所示是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吸收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反射 (选填“反射”或“吸收”),电脑解码就是根据反射回来光的强弱分布规律来读取考生的相关信息。
【解答】解: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故答案为:吸收;反射。
18.(4分)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 压缩体积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 冷 (选填“冷”、“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 汽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 吸收 (选填“吸收”、“放出”)大量的热。
【解答】解: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气体打火机里的丁烷气体,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丁烷外泄后迅速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冷。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冷;汽化;吸收。
19.(3分)2021年10月16日凌晨,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六个月后,当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舱的表面温度非常高,但由于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非常厚的特殊涂料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可降低返回舱表面的温度。这些物态变化可能是 熔化 、 汽化 、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
【解答】解: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涂层特殊涂料吸收热量后,一部分发生了熔化和升华,熔化后的物质又发生了汽化。
故答案为:熔化;汽化;升华。
20.(2分)实施人工降雨时,将干冰“喷”入冷空气层,干冰会很快 升华 ,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其周围冷空气层的温度急剧下降,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便会 凝华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中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而形成雨。(以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解答】解:固态的干冰在常温下很易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此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下降。高空中的水蒸气,由于气温骤降,就直接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会熔化为水滴,形成了雨。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
21.(6分)如图所示为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这是 晶体 的凝固图象(填“晶体”或“非晶体”),这种物质在液态时的名称为 水 ,凝固点为 0 ℃,图象 BC 段为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态,这个过程持续了 5 分钟。
【解答】解:图象中,随着时间的增长,温度总体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图象中有一水平线段,故该图象反映了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故这是晶体凝固图象,在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凝固点为0℃,是水的凝固图象,所以这种物质在液态时的名称为水;图象BC段为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图象中,从2min开始凝固,到第7min凝固完毕,固液共存的时间有5min。
故答案为:晶体;水;0;BC;固液共存;5。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22、23题每空一分,24、25每空2分,计40分)
22.(4分)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原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量程是 35﹣42 ℃;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0.1 ℃;温度计的读数是 37.6 ℃。
【解答】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的量程是是35℃~42℃;
温度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7.6℃。
故答案为:液体的热胀冷缩;35~42;0.1;37.6。
23.(6分)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实验,加热烧瓶里的水,一段时间后金属盘下部出现了“雨”。
(1)实验中烧瓶里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的是先 汽化 后 液化 ;
(2)为了使实验中的“雨下得大些”,可以在上方的金属盘里放置 冰块 (选填“热水”或“冰块”)。
(3)实验中发现金属盘底部出现小水滴同时温度升高了,这 能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液化需要放热。
(4)某同学还观察到当烧瓶里的水沸腾时,瓶口附近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 不是 水蒸气(填“是”或“不是)。请你判断“白气”较多的是图中的 ① (选填“①”或“②”)位置。
【解答】解:
(1)烧杯里的水吸热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
(2)烧杯中汽化的水蒸气上升遇到冷金属盘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由于液化放热,金属盘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为增加实验效果,在金属盘中多放冰,冰吸热熔化,从而降低金属盘的温度,就会使效果更好;
(3)雨的形成过程是,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液化凝结成雨落下。金属盘温度升高,就可以说明液化放热;
(4)观察到烧瓶里的水沸腾时,瓶口附近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因为①处温度比②处低,故“白气”较多。
故答案为:
(1)汽化;液化;(2)冰块;(3)能;(4)不是;①。
24.(14分)如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在安装器材时最后装的是 温度计 (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除了图甲中展示的器材外,实验还需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 秒表 ;
(2)实验室提供了一块比烧杯口略大的圆形硬纸板,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所示,剪裁合适的是 甲 (选填“甲”或“乙”);
(3)请根据表格数据在乙图坐标纸中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图丙是实验中某个时段气泡的变化图像,这是 沸腾时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形;
(5)结合图表可知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
(6)若在水沸腾后拿走酒精灯,沸腾的水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立即停止沸腾;
(7)实验中发现液体升温较慢,若需要缩短液体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 提高水的初温 。(只写一种方法即可)
【解答】解:(1)组装仪器是从左到右,自下而上的顺序,在安装器材时最后装的是温度计;实验中记录水温随时间的变化,要完成图甲中实验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
(2)乙在纸板边缘剪孔,放入温度计后,温度计的玻璃泡会接触到烧杯侧壁,从而导致测量温度不准确,故剪裁合适的是甲;
(3)根据表格数据进行描点,然后用平滑曲线把所有点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
(4)水沸腾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都达到沸点,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汽化成水蒸气,进入气泡,同时气泡所受水压减小,气泡不断增大,图丙是沸腾时的情况;
(5)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6)若在水沸腾后拿走酒精灯,石棉网的余温高于水的沸点,水会继续吸热,沸腾的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
(7)实验中发现水沸腾前加热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
故答案为:(1)温度计;秒表;(2)甲;(3)沸腾时;(4)达到沸点,继续吸热;(6)不会;(7)提高水的初温。
25.(16分)雪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小亮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设计实验】
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1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 C (A/B/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如图2所示的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分析】根据曲线图可知:
(1)利用盐水制成的冰 是 (是/不是)晶体。
(2)淡盐水冰的熔点是 ﹣3 ℃,浓盐水冰的熔点是 ﹣7 ℃。
【归纳】根据分析可以得到:
(1)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 降低 (提高/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 低 (高/低)的温度熔化。
【拓展】小亮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线,又有了新发现:
(1)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 快 (快/慢)。
(2)小亮想起一件事,他们在学习熔化时,也用冰块做了这样的实验,但那次做实验时,测量冰熔化时的温度不是0℃,请你分析造成冰的熔化温度不是0℃的原因是什么?(只要讲出一点即可)
【解答】解:【设计实验】
由于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
A图将试管放入开水中,使冰吸热熔化速度较快,不易观察冰的熔化状态。
B图中用酒精灯加热,由于火焰温度较高,会使冰熔化过程加快,来不及观察。
C 图中将试管放入空气中,当时室温保持10℃不变,会使冰的熔化速度变慢,容易观察。
因此选择C图加热。
【分析】由图象可知:利用盐水制成的冰到一定温度冰才开始熔化,并且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冰是晶体,
淡盐冰当时间为时间为10分钟时,温度为﹣3℃时才开始熔化,故淡盐冰的熔点为﹣3℃;凝固点也是﹣3℃;
淡盐冰当时间为时间为3分钟时,温度为﹣7℃时才开始熔化,故淡盐冰的熔点为﹣7℃;凝固点也是﹣7℃;
【归纳】冰雪中撒入盐后,降低了熔点,冰雪就会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开始熔化,可以使冰雪尽快地熔化。
【拓展】
(1)三种物质都未熔化前取升高相同的温度,可以看出浓盐冰对应曲线加热时间最短,所以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快;
(2)可能由于冰中含有杂质(或冰和水的温差太大,或加热太快等),使冰熔化时的温度不是0℃。
故答案为:【设计实验】C;
【分析】(1)是;(2)﹣3;﹣7;
【归纳】(1)降低;(2)低;
【拓展】(1)快;(2)可能是冰不纯含有杂质。
时间
0
2
4
6
8
10
12
温度/℃
94
95
96
97
98
98
98
时间
0
2
4
6
8
10
12
温度/℃
94
95
96
97
98
98
98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淮初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淮初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文件包含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淮初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docx、答案答题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滨海县滨淮初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限时独立业: 这是一份滨海县滨淮初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限时独立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开州区文峰初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开州区文峰初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