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说课ppt课件
展开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2、了解凹面镜和凸面镜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和应用
:请同学们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脸,思考下列问题:(1)像处在什么位置?(2)脸到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像的大小是否变化?(3)脸到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像到镜面的距离是否有变化?(4)眨右眼时,平面镜中的像也眨右眼吗?
平面镜成像还有哪些特点?
↓猜 想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实验器材:平板玻璃、刻度尺、两只同样大小(长短、粗细)蜡烛、火柴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用两个大小相同的蜡烛目的是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指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或现象变换成理想、简单的过程或现象来研究处理的方法。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通过作图,你能归纳方法吗?
1、作垂线2、取等距离3、画虚像
舞蹈演员发现自己的姿势
牙医看清别人牙齿的背面
1、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所说明的光在传播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 (1)手影—— (2)水中倒影—— (3)立竿见影——
2、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米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有 米,如果他向平面镜靠近,则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将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 像,像和物的大小 ,它们的连线跟镜面 ,它们到镜面的距离 。
4、“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 A.山的影子 B.山的实像 C.山倒立的虚像 D.山正立的虚像5、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
1.凸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
物体在凸面镜中成正立缩小的虚象.
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
2.凹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
可以把平行的光会聚在一点上
可以把焦点处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
应用:手电筒,汽车灯,探照灯的反光装置
小结:平面镜的应用
1.用来成像 ; 2.改变光路 ; 3.先改变光路,再成像:潜望镜。
1、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2、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 __而形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 ___。3、小明同学身高1.5m,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___ __m;像与他相距__ ___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___ 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
A B C D
2、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
3、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多选题) (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D、向镜面靠近 E、远离镜面
4、猴子看见水井中的“月亮”,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的“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 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等于井中水的深度 D.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5、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是(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
6、小明的身高1.7m,站在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 m,他与像间的距离 m,当他走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将 (填“变”或“不变” )
7、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1、如图1所示,由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其中一条反射光线经过A点,试完成其光路图。2、如图2,A、B是由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反射光线,试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3、如图3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寻找像的位置,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215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章 光和眼睛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课件ppt</a>,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平面镜,认识自己,②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知识巩固1,知识巩固2,知识巩固3,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215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章 光和眼睛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评课ppt课件</a>,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图片欣赏平面镜成像,平面镜,平静水面,玻璃面,漆面地板,镜前观像,观察平面镜中的像,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步骤,模拟实验验证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图片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平面镜,反射面为光滑平面,你能说出哪些平面镜,选择玻璃板的原因,点击播放视频,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设计实验数据表格,分析和论证,改变光路,凸面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