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2
展开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学业水平质量检测
满分 :100分 时间 :9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40分)
1.读拼音,写词语(10分)
dīng zhǔ lǎn duò gāo bǐng fēn fù xiāo huǐ
zhē bì qīn lüè huī huáng fù jīng qǐng zuì
2.下面几组词语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2分)
A.蛮横(hènɡ) 防御(yù) 削弱(xuē ) 玲珑剔(tī)透
B. 强逼(qiáng)诺(nuò)言 珊(shān)瑚 涨价(zhǎng)
C.平衡(hénɡ) 依偎(wēi) 执拗(niù) 潜龙腾渊(qiǎn)
D.眼睑(jiǎn) 间隔(jiàn) 挨打(āi) 万马齐喑(yīn)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秦王的无理要求,赵王既不想得罪他,又不甘心放弃和氏璧,真是左右为难。
B.杨靖宇在还击敌人时受了重伤,但仍然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
C.在众人面前说活时,他总是非常热情,喋喋不休,大家都很喜欢他。
D.老爷爷在河边一边垂钓一边欣赏景色,真是悠然自得。
4.读一读下面词语,从感情色彩上不同类的是( )(2分)
A.兴高采烈 B.处心积虑 C.诡计多端 D.臭名远扬
5.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2分)
A.乃(你们的)翁 万马齐喑(沉默)
B.干将(得力将士)发硎 纵有(横竖都有)千古
C.不拘(限制)一格 重抖擞 (振作、奋发)
D.几时休(停止) 恃风雷(依靠)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分)
A.《白鹭》这篇课文是郭沫若写的,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B.《桂花雨》一文中,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可以体会到:家乡院子里的这颗桂花树,是唯一的,是母亲的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它的。
C.《珍珠鸟》的作者是冯骥才,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散文。
D.《圆明园的毁灭》的作者是琦君,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告诫人们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3分)
(1)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仿写句子 )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3)我估计太阳表面温度一定有六千摄氏度。(修改病句)
8.根据积累填空(17分)
(1)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 ,整个的田便成了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 。
(2)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 的蔺相如, 的海力布。
(3)爱国是古诗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陆游的诗中,爱国是“ , ”,死后也不忘祖国统一;而在林升的诗中,是对当时统治者“ , ”的质问;在龚自珍的诗中,是对统治者“ , ”的真诚劝告。
(4)时间宝贵,请珍惜时间。写出一句你所积累的有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2分)。
(5)快乐读书吧:《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 》与《 》被称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把你读过的其他国家的民间故事写下来吧。(至少三个)
(5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30分)
(一)金线神针
从前有个孩子,名叫金线。他没了爸妈,家里只有一个生病的爷爷,靠自己天天上山砍柴卖钱度日。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金线砍柴回家,走着走着,“哎哟!”脚被什么扎了一下,好痛啊!金线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枚针,便捡了起来,他正缺枚针帮爷爷补破衣哩。
金线背柴回家,看见爷爷蜷缩在破被子里冻得直抖,不由得泪水滚滚,便赶紧给爷爷煮了点儿粥,让他喝了暖暖身子,然后,自己坐在床边给爷爷补破衣。金线手里拿着一块旧布,望着爷爷那千疮百孔的被子,鼻子又是一酸,心想要是爷爷能有床新被子盖就好了。
就在金线将针刺进旧布时,怪事发生了,那针竟自动飞针走线缝了起来,转眼间一床崭新的被子出现在眼前。爷爷很吃惊,金线乐坏了,举着针眉飞色舞地说:“爷爷,这是我砍柴时拾到的一枚针,本想给您补衣服,一看到破被,正想着让爷爷能有床新被子盖,这针真的就缝出了新被子!”金线又用神针给爷爷缝了棉衣,转眼间破棉衣也变成了新棉衣。爷爷笑着对金线说:“线儿啊,你快给隔壁的常奶奶也缝件新棉衣吧!他们家那么苦,还经常帮助我们,我们可不能忘了……”
“爷爷说得是!不过……”金线打断爷爷的话,“我不但要给常奶奶缝棉衣,还要给常妹妹缝件花衣,还有村头的张爷爷、王婆婆、宋姑姑,他们都很苦,我给他们都缝一件送去,我要让村里缺衣受冻的人都有新衣服穿!”说罢,动手缝起衣服来。
就这样,金线用手里的神针,赶着给村里和自己一样苦的人们缝衣服。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千疮百孔:
眉飞色舞:
2.读完短文可以知道,“神针”的特点是 。(2分)
3.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金线是一个 的孩子。(2分)
4.当针自动缝起被子时,文中抓住了金线的 、 来展现“金线乐坏了”。请你展开合理想象,把爷爷吃惊的样子写出来。(5分)
5.有人将这篇文章改成了一首打油诗,请根据文本内容,将诗补充完整。(2分)
男孩名字叫金线, 。
善心感动地和天,捡根神针缝衣穿。
神针灵性终归线, 。
月光饼
琦君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廓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夹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儿的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等的'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叠。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钉成一本,留作纪念。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时常在我家度中秋节,她也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月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片片地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母亲走来狠狠地训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你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抚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母亲又笑笑说:“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面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愣愣地地对望了好一会儿,她忽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跟你要好。”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画纸与踩烂的饼屑,感谢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地去后院里,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了都有一张观音面。
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一对美丽的女孩子。”
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的比大陆上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
- 解释词语(2)
半信半疑:
腻口:
- 选文开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光饼的 、 、 等方面内容,事隔多年作者为什么还能记忆犹新?(5)
- 结合上下文,分析画线句子中“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2)
4.作者在台湾生活多年,可她仍感觉台湾的各种月饼“做的比大陆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2)
5.联系我们所学的《桂花雨》,赏析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列举两点即可。(3)
6.文章的最后一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何作用?(3)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 (30分)
有人欣赏某句诗歌,因为它富有哲理,有人欣赏某个人,因为他(她)睿智,成熟等等,请拟以我最欣赏 为题写一篇习作,习作时把题目补充,完整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在400字左右。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共8页。
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句中画线部分换成一个词语,按要求写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阅读理解,表达交流,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无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辨字组词,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按要求改写句子,判断,按原文填空,阅读理解,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