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达标测试
展开(改编创新题)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图,完成第1~3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
A.8 000B.10 000C.6 000D.4 500
2.如果用a表示2016年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a3.下列有关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D.新疆—水资源
解析:第1题,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由供养人口数量最少的要素决定的。第2题,我国的环境承载力应为供养我国人口的极限值,显然我国的人口数量还没有达到这个数值。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环境承载力为16亿,我国的现有人口为13亿多,介于二者之间。第3题,四川水力资源丰富,山东气候资源优越,黑龙江矿产资源丰富,均为有利因素;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水资源短缺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答案:1.D 2.C 3.D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并分析下图,完成第4~6题。
4.“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是( )
A.加拿大B.美国
C.埃及D.印度
5.对比中国和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可知( )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大
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大
C.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
6.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
A.日本、埃及B.中国、印度
C.美国、加拿大D.孟加拉国、美国
解析:第4题,从所给的图中可以看出,埃及人口算术密度比较小,算得上是地广人稀,但人口生理密度最大,说明这个国家耕地资源缺乏。主要原因是埃及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荒漠广布,人口、耕地主要集中在尼罗河两岸地区。第5题,从图中可以读出,中国的人口算术密度是129人/千米2,印度是313人/千米2;中国的人口生理密度是934人/千米2,印度只有559人/千米2,因此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大。第6题,就国土面积而言,日本地形多山地,平原面积狭小,耕地较少;埃及气候干旱,沙漠分布面积广,耕地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耕地资源也相对贫乏。
答案:4.C 5.B 6.A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完成第7~8题。
7.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8.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 )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第7题,结合表中内容和西藏、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可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潜力小。第8题,导致西藏人口合理容量减少的因素要联系消费水平、生态环境等进行考虑。
答案:7.D 8.A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9.上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A.①和④B.②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③
10.关于上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
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
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
解析:第9题,综合等值线的判读规律,依据图中人口潜力指数数值即可判断出答案。第10题,图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东北部最大,同时太平洋沿岸地区大于中西部干旱区;②地区因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而人口潜力大;④地区因气候条件和科技水平高而人口潜力大;③地区位于美国西部干旱区,因缺乏水资源而人口潜力较小。
答案:9.C 10.C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完成第11~12题。
1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因素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D.技术因素
12.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解析:第11题,表中反映的是自然因素中气候资源的影响。第12题,从表中的数据和现实人口的分布可知,当前人口密度较小的热带雨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
答案:11.B 12.D
导学号85454014(改编创新题)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人口学家提出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根据广州有关规划,到202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应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联系相关知识完成第13~15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环境人口容量
B.该指标与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14.估计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在于( )
A.指导农业生产
B.引导消费方向
C.制定人口战略和政策
D.指导帮助扶贫
15.下列国家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主要措施符合国情的是( )
A.巴西—适度消费
B.英国—发展科技
C.美国—对外开放
D.印度—计划生育
解析:第13题,环境人口容量是维持基本生活条件时的最大人口容量,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人口合理容量。对外开放程度越大,区域资源越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越大,所以该指标与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第14题,估计人口合理容量,有利于制定人口战略和政策,避免人口数量超出环境的承载力,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对指导农业生产,引导消费方向,指导扶贫意义不大。第15题,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应发展科技、计划生育;英国、美国是发达国家,消费水平高,应提倡适度消费;印度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应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答案:13.B 14.C 15.D
16.下图为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对世界未来趋势的预测,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未注明曲线为人口、资源、污染曲线,其中①为 曲线,②为 曲线,③为 曲线。
(2)20世纪以来,世界资源的变化趋势是 。
(3)世界人口增长约在 年达到最大值,此时环境污染的变化趋势是 。
(4)该图反映的问题是
。
解析:由图可知,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资源消耗量同步增加,粮食产量先增加后趋于下降,环境质量明显降低。今后人口数量将会因环境变化、资源短缺、粮食不足而受到限制,出现下降趋势。
答案:(1)资源 人口 污染
(2)逐年减少
(3)2050 呈下降趋势
(4)资源是有限的,社会发展必须与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17.结合表1、表2及有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表1 未来某地区环境承载力的最低消费量
表2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材料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9000万的人口高峰期。同时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湖而使现有耕地面积减少8000平方千米,新造林面积1万平方千米。
(1)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 ,森林面积 ,淡水 。
(2)未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大的限制因素是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3)未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小的限制因素是 ,利用这种资源应注意的问题是 。
解析:第(1)题,可通过计算得出。第(2)(3)题则应在第(1)题的基础上回答,结合人口增长可知,未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大的限制因素是耕地;而水资源则相对宽松,但也应注意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答案:(1)0.001 3千米2/人 0.001 2千米2/人 8 234米3/人
(2)耕地 ①在城市工程和交通建设中应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②积极开发宜农荒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加大开放程度,互通有无,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3)淡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设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人)
最大人口密度(人/千米2)
长江中下游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气候区
人口合理容量(亿)
合理人口密度(人/千米2)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7.35
30
耕地
森林面积
淡水(平均)
0.1公顷
0.1公顷
2000米3
人口
面 积
耕地
森林面积
年径流总量
(有效)
6200万
22万千米2
8万
千米2
7.5万
千米2
5105亿米3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图中相关原理说法正确的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练: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