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质量检测2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质量检测2 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6·大连二模)下面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
B.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少量转变为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C.ATP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和两个磷酸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解析: 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需ATP提供能量,A正确;ATP是物质不是能量,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少量储存在ATP中,B错误;ATP由一个核苷酸和两个磷酸组成,C正确;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不断进行,保持动态平衡,D正确。
答案: B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一定不需要通过囊泡机制
B.酶能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而温度不能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
C.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一定比Fe3+催化效率高
D.溶酶体内含有的酶称为溶菌酶
解析: 分泌蛋白类的酶如消化酶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囊泡参与,A错误;酶作为催化剂的原理就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但不能直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若在高温下,过氧化氢酶失活,此时Fe3+的催化效率反而高,C错误;溶酶体内含有的酶属于水解酶,可消化吞入的异物及衰老的细胞碎片,而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错误。
答案: B
3.(2016·河北石家庄质检)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浓度为0.5 ml/L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试管
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C.实验中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D.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
答案: D
4.(2016·河北唐山模拟)下列关于不同细胞内的ATP的变化以及去向情况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分子时,ATP消耗量增加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C.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可为多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酵母菌中RNA的组成单位可以来源于ATP的水解产物
解析: 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分子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是能进行无氧呼吸,从而产生ATP,B错误;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能被暗反应利用,C错误;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AMP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D正确。
答案: D
5.下列关于酶的实验设计及实验思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B.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探究某化合物A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温度应保持不变
D.探究小麦种子在开始萌发的7天中淀粉酶的活性变化,自变量是时间
解析: 由于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故不宜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化合物A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为化合物A的有无,温度为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
答案: B
6.(2016·河南中原名校一模)“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解析: 从图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变化可判断,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开始出现无氧呼吸,cd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并存,但bc段有氧呼吸占优势,cd段有氧呼吸强度不再增加,无氧呼吸强度逐渐上升,A错误;运动强度大于c后,虽然无氧呼吸增强,但人体无氧呼吸不产生CO2,有氧呼吸CO2的产生量等于O2消耗量,B错误;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乳酸中仍储存有部分能量,C错误;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点,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D正确。
答案: D
7.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条件下,没有[H]和乳酸的产生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c条件下,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
D.d条件下,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解析: a条件下,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有[H]而无乳酸的生成,A错误;b条件下,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计算可得,种子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1/2,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5/2,B错误;a、b、c、d条件下葡萄糖的消耗量分别是:5、3、5/3、7/6,C错误;d条件下,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基质,D正确。
答案: D
8.百合以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高温干旱环境。下图为百合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B.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均能产生CO2
C.PEP、RuBP均能与CO2结合
D.夜间细胞液pH可能会下降
解析: 图中物质B在线粒体内进行代谢,B物质可能是丙酮酸,A错误;图中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正确;图中细胞内的CO2分别与PEP、RuBP结合,C正确;夜间由于气孔开放,细胞液中储存CO2而使pH下降,D正确。
答案: A
9.(2016·枣庄二模)下图是棉花的某部位细胞内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路径图,能量均省略,其中Ⅰ、Ⅱ表示场所,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细胞可能为植物的根尖细胞
B.图中Ⅰ、Ⅱ分别表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如用18O标记物质E,则物质C中不可能出现18O
D.若图中①③过程均产生1 ml物质C,则②过程消耗了2/3 ml葡萄糖
答案: C
10.下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利用a物质将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c中
B.③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e在叶绿体基质中被利用
C.e可由水产生,也可用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水
D.用14CO2作原料,一段时间后C5中会具有放射性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物质a~g分别为叶绿体中的色素、O2、ATP、ADP、[H](NADPH)、辅酶Ⅱ(NADP+)、CO2。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将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A正确;③为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H]在暗反应中被利用,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正确;光合作用中[H]只能在叶绿体基质中利用,C错误;14CO2+C5→214C3(部分被标记)→(14CH2O)+14C5,D正确。
答案: C
11.(2015·淮安一模)下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X、Y、M、N代表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骨骼肌细胞中
B.X→Y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
D.Y、M、N中的氧元素均来自X
解析: 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肝细胞中,A错误;X是葡萄糖,Y是丙酮酸,X→Y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正确;M是乳酸,N是H2O,C错误;N是H2O,其中的氧元素来自O2,D错误。
答案: B
12.为了探究大蒜叶片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某小组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不同温度下a、b值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大蒜的呼吸速率,b表示大蒜的净光合速率
B.在13~16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强,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不断减小
C.在16 ℃条件下,10 h光照、10 h黑暗,大蒜叶片最多能增重10 mg
D.14 ℃条件下大蒜的实际光合速率最大
解析: 由题图分析可知,a代表呼吸速率,b+a代表净光合速率,A错误。在13~16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逐渐增强,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也逐渐增强,B错误。在温度为16 ℃时,维持10 h光照、10 h黑暗,该条件下大蒜的净光合速率为5,则大蒜叶片最多能增重5×10-4×10=10(mg),C正确。大蒜的实际光合速率为b+2a,则13 ℃条件下大蒜的实际光合速率为4,14 ℃条件下大蒜的实际光合速率为7,15 ℃条件下大蒜的实际光合速率为8,16 ℃条件下大蒜的实际光合速率为9,D错误。
答案: C
13.将一些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O2的消耗速率和CO2的产生速率如下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氧浓度为b时,较适宜于苹果的储藏
C.氧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为0.7 ml·min-1
D.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4用于无氧呼吸
解析: 由于有氧呼吸消耗的O2与产生的CO2相等,故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正确;O2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并存,但总的CO2产生量最少,故适宜苹果的储藏,B正确;氧浓度为c时,由于O2消耗速率为0.7 ml·min-1,所以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与之相同,C正确;氧浓度为d时,1.2 ml·min-1是有氧呼吸CO2的产生速率,消耗葡萄糖为0.2 ml·min-1,0.4 ml·min-1是无氧呼吸CO2的产生速率,消耗葡萄糖为0.2 ml·min-1,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速率相等,D错误。
答案: D
14.下面为细胞中某生理作用部分过程的概念简图,关于此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该生理作用是光反应 ②乙处为线粒体基质 ③X是ATP
④H+不一定来自丙酮酸 ⑤此图所示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A.①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解析: 该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是:氢氧结合生成水,即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据此可判断该生物膜是线粒体内膜;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氢氧结合生成水时所释放的能量,有一部分传递给ADP,使ADP与Pi结合生成ATP,根据图中右侧弧形箭头所示的方向可判断X是ATP;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其过程是葡萄糖被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丙酮酸和H+可通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中分别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据此可推知乙处为线粒体基质;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葡萄糖和丙酮酸分解产生的H+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都与氧结合生成水。
答案: C
15.(2016·河北邯郸质检)用一定强度的光束照射一株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测定光束照射前后该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的速率和释放O2的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对该图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开始照射前,光反应和暗反应均正在进行
B.开始照射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增加
C.开始照射后,暗反应限制了光反应的速率
D.CO2曲线AB段的变化说明暗反应的进行与光照有关
解析: 开始照射前,有O2的释放和CO2的吸收,说明植物细胞在进行着光反应和暗反应,A正确。开始照射后O2释放速率急剧增大,CO2吸收速率相对较慢,说明光反应和暗反应不是同步增加的;随后O2释放速率明显下降,渐渐与CO2吸收速率相当,说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故B错误、C正确。结束照射后,光反应迅速减弱,不能给暗反应提供足量的[H]和ATP,限制了暗反应的速率,暗反应随之减弱,可见CO2曲线中AB段的变化说明暗反应的进行与光照有关,D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20分)某研究者对某一大豆新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开展研究,首先将大豆种子置于水分(蒸馏水)、通气、光照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的重量变化,结果如甲图所示。再选取该大豆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并测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结果如乙图所示,请据图分析:
(1)如甲图所示,实验小组在第4天测得种子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之比为1∶3,此时大豆细胞内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值为________;6天后种子重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__天,大豆的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大致相当。
(2)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适温度为________℃左右。
(3)乙图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B、D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图中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答案: (1)1∶6 种子呼吸消耗大量有机物以提供能量,且大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0 (2)20 (3)叶绿体移向线粒体 大于 B
17.(20分)下图甲、乙装置用于测定大豆幼苗和小白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代谢情况。在室温条件下,用不同功率的白炽灯(会产生热)照射,30 min后分别测定大豆幼苗所在图甲装置和小白鼠所在图乙装置中液滴的移动情况,并将测定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图丙所示;另将图甲装置置于黑暗的环境中,30 min后液滴刻度为4 cm。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液滴的起始刻度为6 cm,缓冲液可维持装置内的CO2浓度)
(1)当白炽灯功率为a时,引起图甲装置液滴移动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白炽灯功率为________时,大豆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此时,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________cm/h(用液滴移动速率表示)。
(3)由图丙可知,在不同功率的白炽灯照射下,小白鼠的呼吸速率不同,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参与调节的神经中枢主要是________。
(4)若将大豆幼苗和小白鼠放在同一个装置中(空间足够、缓冲液作用不变)进行探究实验,则当白炽灯功率为b时,两者能否长期共存?________(填“能”或“不能”);液滴的起始刻度依然为6 cm,当白炽灯功率为e时,30 min后,液滴的刻度是________cm。
解析: (1)装置中液滴的起始刻度为6 cm,将图甲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30 min后液滴刻度为4 cm,说明大豆幼苗的呼吸强度为2 cm/30 min,当白炽灯的功率为a时,图甲装置中液滴的刻度为5.5 cm,所以,引起装置内液滴移动的生理作用包括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此时,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包括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液滴的起始刻度为6 cm,当白炽灯功率为b时,图甲装置中液滴刻度仍为6 cm,说明在此条件下,大豆幼苗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黑暗处理30 min,图甲装置中液滴刻度为4 cm,由此可知大豆幼苗的呼吸速率=2 cm/30 min=4 cm/h,即在30 min内,大豆幼苗通过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4 cm/h。(3)不同功率的白炽灯产生的热量不同,所以需要从小白鼠是恒温动物、装置中温度低两个角度来分析呼吸速率的变化;动物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4)由图丙可知,当白炽灯功率为b时,大豆幼苗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而小白鼠只进行细胞呼吸,将两者放置于同一装置中,总光合速率小于总呼吸速率,因此两者不能长期共存。白炽灯功率为e时,图甲装置(大豆幼苗)中液滴右移的速率=(9.5-6)/30=3.5 cm/30 min,图乙装置(小白鼠)中液滴左移的速率=(6-5)/30=1 cm/30 min,将两者放在一起30 min后,液滴将向右移,移动的距离=3.5-1=2.5(cm),即液滴刻度=6+2.5=8.5(cm)。
答案: (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有氧呼吸) 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b 4 (3)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低功率白炽灯产热少,装置中温度低,小白鼠通过细胞呼吸产热(答案合理即可) 下丘脑 (4)不能 8.5
试管编号
1
2
3
4
5
加入物质
适量唾液
锈铁钉
生土豆块
熟土豆块
生土豆块、稀盐酸
实验结果
几乎无气泡
少量气泡
大量气泡
几乎无气泡
几乎无气泡
CO2的释放量
O2的吸收量
a
10
0
b
8
3
c
6
4
d
7
7
氧浓度(%)
a
b
c
d
e
CO2产生速率(ml·min-1)
1.2
1.0
1.3
1.6
3.0
O2消耗速率(ml·min-1)
0
0.5
0.7
1.2
3.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质量检测1 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质量检测3 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质量检测4 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