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基础练习(2)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一、单选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
A.米 B.秒 C.小时 D.米每秒
2.2.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得的结果分别为:15.26cm、15.28cm、15.27cm、14.79cm,那么物体的长度为( )
A.15.28cm B.15.26cm C.15.27cm D.15.15cm
3.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中的“”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米() B.分米() C.厘米() D.微米()
4.佳佳在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8m/s,则佳佳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25m/s B.8m/s C.6m/s D.7m/s
5.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可能向西行驶
B.乙车必定向西行驶
C.丙车必定向东行驶
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一定是相同的
6.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在0~5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 m B.在0~5 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4 m/s
C.在0~10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 m D.在5~15 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6 m/s
7.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 内,小车处于运动状态 D.5s~7s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8.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40.00cm
B.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C.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D.斜面应保持较大坡度,以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时间
9.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相对同一位置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出发,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3s~5s内,物体A和B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平均速度相等,都为2m/s。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10.如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C.甲、乙都以2m/s的速度作匀速运动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1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12.“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 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 所示,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 d 约为( )
A.4.5m B.3 m C.1.5m D.0.5m
13.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若两车相遇时,乙车距M点1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车行驶的速度比乙车行驶的速度大
C.M、N两点间的距离为30m
D.甲、乙两车的相对速度为1m/s
14.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可能的是( )
A.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B.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C.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
D.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
二、填空题
15.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0圈,如图所示是其剖面图,请你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进行测量,线圈的总长度是_____cm,细铜丝的直径是_____cm(直径保留3位小数)。
16.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华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上学途中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倒退,她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小华的家到学校路程是,如果她用时到达学校,她骑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17.科学探究七个环节: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制订计划;④进行实验、收集证据;⑤______;⑥评估;⑦交流合作。贯穿整个探究过程的环节是______(填序号)。
18.一架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在5min内飞行了60km,则该飞机飞行的速度为___________km/h,合_______m/s。
19.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5______(填上单位);一节课40min=______s;一瓶矿泉水500mL=______cm3=_____m³。,
20.在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取决于所选取的___________。
2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 cm、2.43 cm 、2.36 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______。
22.一条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为参照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则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向____(选填“西”或“东”)行驶的;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货物相对于传送带是____的,相对于地面是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3.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和金属丝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mm,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 cm;绕在铅笔上的金属丝的总长度为________cm,直径是________mm。
24.亲爱的同学,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使用前先看0刻度线在哪里、认清分度值、看清______;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刻度尺更精确些,其中放置正确的是______刻度尺。
(2)如图所示停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______,分度值为______s,外圈的读数为________s。
参考答案
1.A
2.C
3.D
4.A
5.C
6.C
7.A
8.C
9.B
10.C
11.B
12.C
13.C
14.B
15.3.50 0.18
16.自行车 4
17.分析与论证 ⑦
18.720km/h 200m/s
19.m 2400 500 5×10-4
20.位置 参照物
21.2.36 cm
22.船 东 静止 运动
23.1 1.7
24.量程 A A s 0.1 39.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科版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