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039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039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新课导入,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人物的英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唯物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重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
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自主学习】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如何?
2.北洋舰队是如何全军覆灭的?
3.《马关条约》的内容是什么?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新课导入】
(材料式导入)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你知道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吗?
(情境式导入)播放电影《甲午风云》片段。教师讲述: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甲午中日战争
1.阅读教材P24第一段,思考:
(1)这次战争是谁挑起的?挑起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提示:(1)日本。目的是侵略中国,称霸世界。(2)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活动一 阅读教材P24~P26,并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思考:
(1)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战争中的几次重大战役。
答案提示:1894年丰岛海战,战争爆发——1894年9月,平壤战役——黄海大战,旅顺大屠杀——1895年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在许多重大的战役中都涌现出了英雄人物,请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答案提示:根据教材回答左宝贵、邓世昌等人的英雄事迹。以邓世昌为首的广大官兵英勇抵抗、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抵御外辱、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之所在,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3)黄海海战,日军舰队受到重创。此时北洋舰队虽受损失,但主力尚存,仍有很强的作战实力。然而,清政府对待战争的态度如何?
答案提示: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3.日军肆意横行,无所顾忌,又相继占领辽东半岛,并夹击威海卫。请回答:
(1)日军占领旅顺时,制造了哪件十分恶劣的事情?
答案提示:旅顺大屠杀。
(2)阅读P26图片《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回答“材料研读”的问题。
答案提示:上述西方报刊发表的评论是针对日本制造的旅顺大屠杀。日本占领旅顺后,杀害了2万多中国人,暴露出日本侵略者凶残的本来面目。
4.1895年,日军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
答案提示:清政府与日本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教师点拨: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不仅意味着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局已定,而且也代表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它用惨痛的事实再一次的证明:一个不思进取、盲目自大、妄图通过割地、赔款、逃避而求和的政府是不会带领国家强大的。
5.活动二 分组讨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答案提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由于李鸿章的“避战自保”、妥协退让而贻误战机,导致中国军队的一败再败;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实力差。
知识点二 《马关条约》的签订
1.活动三 阅读教材P26相关内容,分组讨论《马关条约》各条款内容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提示: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致使中国京津地区受到安全威胁;中国东南沿海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受到收缩和损害。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严重威胁了中国的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为了还款,清政府除了加紧搜刮人民外,还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掠夺从沿海深入到内陆。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列强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师点拨:《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割台湾和设厂,意味着列强的侵略有了新的要求,进入资本输出的新阶段,刺激了列强的侵华野心,由此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知识点三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阅读教材P26相关内容,简单了解“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思考:为什么沙俄、法国、德国会干涉日本还辽?
答案提示:《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的在华利益,特别是日本占领辽东半岛构成了对俄国独霸东北的威胁,所以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
教师点拨:这说明了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实质体现了帝国主义(日俄)瓜分中国矛盾的激化。
2.活动四 阅读教材P27《时局图》以及《各国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思考:
(1)当时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强国的美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呢?
答案提示:当时美国正在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2)为争夺中国市场,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其实质和影响是什么?
答案提示: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影响:形成了各国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
教师点拨:“门户开放”政策使帝国主义对华的争夺暂时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门户开放”政策并没有减少中国被瓜分的危险,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了。
日本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经过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
eq \b\lc\{\rc\ (\a\vs4\al\c1(原因:日本蓄谋已久,企图征服朝鲜、占领中国、称霸世界,经过\b\lc\{\rc\ (\a\vs4\al\c1(丰岛海战,平壤战役——左宝贵,黄海海战——邓世昌,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徐邦道,威海卫战役——丁汝昌)),\a\vs4\al(结果:,《马关,条约》)\b\lc\{\rc\ (\a\vs4\al\c1(内容:割三地、赔两亿、开四口、允设厂,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